培养探究合作能力,重视数学教学中的生成展示过程

来源 :考试·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oshi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合作式学习是贯彻新课程目标的重要学习方法,经过实践证明这一方法能够有效开发学生的潜力,特别是在数学学习中通过学生彼此之间的合作,能够有效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本文首先分析了高中数学探究合作学习的特点和意义,然后,阐明如何通过探究合作学习,来完成数学教学的生成展示。
  【关键词】探究合作 数学教学 生成展示 过程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2)09(a)—0043—01
  1、探究合作学习的特征与意义
  数学探究合作学习就是在教学过程中,班级内部组成小组,通过教师与学生的合作交流,探究协调共同解决问题,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小组成员可以针对同一问题各抒己见,教师引导,由浅入深,层层分析,逐步展示解题过程,直至最后问题的彻底解决,合作学习不同于传统的班级教学的特征是:混合编组,确保每个小组成员的各具特色,明确小组成员各自目标,成员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帮助,共同探讨,形成小组竞争机制,最后,由教师对各个小组的成绩进行评价,这种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不仅丰富了教学理论,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课堂学习效率,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形成和谐的氛围,不仅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也促进了学生德育水平的提高。
  2、如何在高中数学学习中培养学生的探究合作能力
  首先,教师先将学生分成小组,注意科学分组,组内成员的学习成绩要拉开档次,每个组内选出一名组长,针对某一问题,展开讨论,彼此合作,利用二次函数解一元二次不等式,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在这样的解题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分组讨论,组内成员做好分工,完成各自的任务。
  例如:利用二次函数解决下面的不等式
  (1)x2—5x+6>0;(2)x2—5x+6≤O
  首先,在看到这个题目时,小组成员要相互讨论,研究出具体的操作方法,解题步骤,这个过程就是学生开动脑筋的过程,进行思维的过程,可以从以下步骤开始运行,
  第一步,安排组内一部分成员把x2—5x+6>0转化为(x—3)(x—2)>0
  进行分析:此不等式是一个关于x的二次函数,且该函数的△>0,所以该函数图象与x轴有两个交点,设这两个交点分别为M、N,两个交点的坐标分别是M(3,0);N(2,0);且由二次项系数为正可得该函数图象抛物线开口向上。
  第二步,另一部分组员根据分析画出图像。
  集体分析:图像在x轴上方的部分即为正值,也就是x2—5x+6>0;相反,图像在x轴下方的部分即为负值,也就是x2—5x+6 0的部分,对应的x2—5x+6>0的x取值范围为:(—∞,2)U(3,+∞);则x2—5x+6≤0的取值范围为[2,3]
  经过小组成员的合作探讨,这个题目迎刃而解。
  其次,探究合作学习,还可以应用在排列组合这一章节,通过组内成员的合作、配合来进行表演,表演之后就会见到结果。
  例如:让六名学生坐在两个不同的座位上,有多少种坐法?
  这样的问题,学生没有学习排列组合的知识时,第一次接触可能会感觉到很懵,在这样的情形下就可以真正组织组内的成员进行配合。6名学生站在讲台上,布置两把椅子在上面,每次分别安排两名学生,最后计算出总的数量,就可以得出最终结果是:30种。
  在学生进行排列的过程中,教师要做好指导性的工作,让学生在其中感受排列组合这一原理的形成过程,最后,向学生总结这其中的规律,也就是:A26=6*5=30
  再次,探究合作能力可以应用在某些比较难解的题目中,数学中常常存在一些比较难的题目,多数是比较抽象,而且他们利用到的数学综合知识比较多,在这种情况下,就要发挥集体的作用和力量,先对这道题进行总体的分析和把握,在这一过程中,组内成员要大胆发言,说出自己的想法,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交流的目的,大家集思广益,抛砖引玉,最开始的时候也许彼此都会很困惑,但是经过研究探讨之后,就会出现灵感,产生思路,根据思路直接解答下去,解决问题,在这一过程中要做分工,安排不同的组员执行不同的任务,数学讲求的是计算的精准,所以,对于每一步的计算都要确保精准,可以让所有的组员都参与到计算工作中来,一方面保证解题的准确性,另一方面锻炼了学生的计算能力。
  总结:
  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是数学教学中非常重要的教学方式,学生和老师要善于运用这样的学习方法,组织学生组成小组,发挥集体的力量,形成一套有效的研究、调查体系,强调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开发,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以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全方位提高学习效率,学生通过自身思考所得出的结论,会理解更加深刻,记忆更加深刻。
其他文献
所谓“主动学习”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学习时表现出的自觉性、积极性、独立性特征的总和,是从事创造性学习活动的一种心理能动状态。下面,我就在数学教学中如何使学生主
即将升入高中的同学们一定对紧张而丰富多彩的高中生活充满着美好的憧憬,然而,当你跨入高中大门时,你将会遇到各种以前没碰到过的学习、生活中的问题和困惑。那么怎样才能适
【摘要】本文结合现代教学特点与时代发展需求展开了对优化职业高中生物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论述。  【关键词】职业高中 生物课堂教学 教学效率 多媒体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2)09(a)—0031—01  1、前言  教学方法通常来说可分为传统教学与现代教学,但实质上所谓的现代教学是在传统教学上的拓展。但是,传统教学与现代教学都各有各的
【摘要】 高效课堂是我国提出新课改的目标之一,打造高效课堂也是老师中讨论的热门话题。所谓高效课堂,就是在一节课中既要有智、情、意的交融,也要有知识、技能、情感的提升。  【关键词】 思想品德 高效  【中图分类号】 G40【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10(a)-0107-01  高效的课堂应该是充满人文气息的课堂;高效的课堂应该是充满生活气息的课堂;高效的课
2017年3月23—25日,被业内誉为“上半年农机展之最”的全国农业机械零部件展览会在郑州盛大召开。此次展会,勇猛机械以“不忘初心,魅力品质,再创辉煌”为主题,针对中原区域特
文章分析了王石灌区的水文特征,选取不同渠段进行测验,初步测定各级渠道的渠系水利用系数,为渠系规划、改造及提高渠系水的利用率提供可靠的依据。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通过归纳、类比、联想等方法探究出的猜想,往往感性知识较多、理性知识较少,认知不够深刻,还停留在比较肤浅的层面,只有通过组织学生自主探究验证自己的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日新月异,知识在社会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含量越来越高,而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越来越受到世人瞩目。决定个人命运的主要因素,也已不再是掌握知识的多少
当今社会,是一个科技竞争日益激烈的信息社会。自然科学的发展也是突飞猛进,化学作为一门自然学科也不甘示弱。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的一门自然学科。为
【摘要】 作为一门语言学科,语文的教学和学习是个长期的过程,语言是表现形式,文化是精髓,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实强化学生对知识体系的掌握,在有限的时间内引导学生学好语文,必须在长期的课堂教学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以此来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高中语文 课堂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 G6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10(a)-01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