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机电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来源 :江苏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tao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以江苏省如皋中等专业学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为依据,结合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企业职业岗位实际需求,构建机电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包括5个一级指标,18个二级指标,81个三级指标。相关的评价指标又对接企业的职业岗位标准,指向专业人才质量评价体系的5个核心维度,采用知、行两个方面来设置评分标准,并对各层权重指标进行赋值,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同时由校企双方共同开发相应的在线评价系统管理软件,即时评价、数据分析、动态优化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从而进一步提升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
  关键词:中职机电;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21)07C-0112-05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加快,各行各业需要大量的专业技术技能人才。而职业院校和企业作为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主体,提质增效、建立健全专业人才质量考核评价体系显得尤为重要。但目前中职教育还没有建立统一的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现行的一些评价方法、手段及工具都存在着一些问题。近几年来,江苏省如皋中等专业学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以下简称机电专业)通过校企合作实施“双主体”的现代学徒制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共同开展机电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研究。对照《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和《江苏省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行动计划(2020—2022年)》的文件要求,由校企共商方案、共定标准、共开课程、共训技能,确保专业人才培养质量。通过对机电专业人才培养的全方位、全过程的监测与评价以及对毕业生就业质量的调研分析,由校企共同制定机电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同时开发相应的专业系统评价管理软件,以即时反馈、数据分析、动态调整人才培养的过程,提升了评价与管理的信息化水平,逐步完善了人才培养的质量评价体系,进一步提高了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
  一、机电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依据
  根据《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5〕6号)文件精神,各地、各职业院校要加强教育教学质量管理,把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素养、技术技能水平、就业质量和创新创业能力作为衡量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因此,中职机电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更要结合教学质量诊断与改进机制,重点关注行业、企业、学校、学生以及社会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目标的契合度[1]。而职业教育培养的专业人才最终要走进社会,适应现代企业的岗位需求,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的发展。所以,在构建中职机电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时起码要关注这样几个方面:一是以专业的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为依据,在构建评价体系时需重点考虑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和主要课程的核心素养,以此作为评价指标的参考点。二是以学校、企业、专任教师、学生及第三方参与评价为主,在确定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和考核指标时,应参照机电专业《国家职业标准》,结合行业与企业的发展趋势,按照职业岗位标准、综合素质、职业能力以及专业特定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就业质量等来进行构建。三是要关注职业岗位需求和产业发展需要,在评价中应将适应岗位需求的职业道德、职业素养、文化基础、专业知识、技能水平及综合发展能力等作为评价指标体系设计时的依据,以进一步保障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
  二、机电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设计
  (一)构建三级评价指标体系
  基于机电专业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针对原有中职校人才质量评价内容不够精准、评价方式较为单一的问题,学校根据国家、省市相关政策文件,确定以中职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素养、知识技能水平、就业质量、创新能力发展为核心基准,设计出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调查问卷。在对相关职业教育专家、行业企业管理人员、专业教师、企业师傅、学生及家长等进行人才培养质量问题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多次召开研讨会和专家论证会,遵循科学化、系统化、可行性等原则筛选出一至三级评价指标。
  中职机电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按照专业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同时结合企业职业岗位标准和行业的发展趋势,按照职业能力及岗位要求进行构建[2]。将职业道德、职业素养、知识技能、就业质量、创新能力5个方面作为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一级指标,初步构建五位一体的机电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
  
  通过对上述一级评价指标的进一步分析,根据机电专业的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对照行业企业职业岗位能力要求和相关评价标准,初定出机电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18个二级指标。按照五位一体的质量评价设计思路,将凸显思政素质教育理念,体现立德树人的要求放在首位,因此,以职业道德的评价指标作为(A);以职业能力和核心素养的评价指标作为(B);以对接专业课程标准和职业岗位能力的知识技能评价指标作为(C);以学生的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作为(D),以体现学生持续发展的创新能力指标作为(E),以此顺序来设计评价的二级指标[3]。具体见表2。
  
  根据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特点和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以及企业的职业岗位标准,来系统构建机电专业人才培養质量评价的三级指标体系简图。这里以评价指标中知识技能的三级指标来举例说明。具体见图1。
  (二)评价指标体系分析
  通过对标岗位,针对中职校普遍缺乏基于企业职业岗位需求的评价标准、方法体系的现象,运用“专家咨询法”及“层次分析法”等实证手段,由校企双方来共同构建机电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根据机电专业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和企业职业岗位标准,精准实施人才质量评价。该评价指标的设计遵循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以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为本,以知识技能为重,着力提升学生的就业质量和创新能力,符合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规律,同时借助信息化手段对评价指标选项进行筛选和聚类,确定出5个一级指标,18个二级指标,81个三级指标,同时明确各评价指标的内涵,确定知与行的评价标准,系统构建出监评一体的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坏疽予以常规腔内综合治疗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20年6月该院收治的82例糖尿病足坏疽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开展常规创面腔内综合治疗,研究组则在常规治疗同时联合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对比治疗有效性。结果研究组治疗后7、14 d的创面愈合率分别为(36.47±4.52)%、(50.45±6.19)%,均较对照组同期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262、8.708,P<0.001);研究组治疗后7、14 d的血管内皮生长因
摘要:在线学习方式已成为当前混合学习、师生时空分离状态下的主要学习方式。在从传统课堂到在线课堂的转变中,需要学生不断地做出自我调整和适应,已有研究表明,学生性别差异对在线学习自我调控能力和在线学习绩效有影响。本研究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来探讨在线学习环境下性别差异对高职生的自我调控和学习绩效方面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不同性别高职生的自我调控能力有显著差异,女生在自我调控能力的自我评价、任务策略、环境管
摘要:校企合作双主体育人既是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政策的重要举措,也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主要途径,其关键是要充分调动企业积极性,发挥主体性,促进产业需求侧与人才培养供给侧全方位立体式对接,遵循互利共赢原则,形成双主体育人模式,使学生提前适应社会环境和工作环境,为以后进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结合泰州市开展校企“双主体”育人实践的情况,对校企合作双主体育人模式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并提出对策。  
摘要:综合高中作为普职融通的一种重要形式,新时期有必要对其内涵和价值进行重新审视。制约综合高中发展的主要原因有办学主旨发生的偏差,精英教育观念的束缚,现行办学模式的影响,办学实践遭遇的困难等。当前江苏各地兴办综合高中必须厘清认识,打破传统观念束缚;创新机制,完善配套支撑体系;合理定位,形成差异培养目标;加大课改,发挥独特办学优势。  关键词:综合高中;独特价值;制约因素;突破路径  中图分类号: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