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信息技术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gz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小学数学教学注入了更多的活力,也改变了传统教学的模式。换言之,有效地利用信息技术可以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可是很多教师并没有充分地发挥出信息技术的作用,教学质量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提升。因此,如何巧用信息技术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便是每个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情境;主体地位;问题
  信息技术的发展也推动了小学教学的发展,广大教师需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数学教学,建立三维教学目标,充分地利用信息技术优化数学课堂,为学生们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平台。这样,学生们才能享受数学课堂,更加积极主动地去探索数学知识,他们的学习效率才会更高,教师也可以顺利地完成教学目标,提高数学教学的效率。下面我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就如何将信息技术有效地与小学数学教学进行整合进行了探究,并在此展开论述,望给广大教师带来帮助。
  一、发挥信息技术的直观作用,为学生创设生活中的数学情境
  数学是一门实用的学科,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时,应该以学生们的生活为切入点,为学生们创设生活情境,引导他们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认识到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教材文本以一种“静态”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可是小学生的认知能力较差,他们对“动态”的教学更感兴趣。信息技术能够将一些静态的文本动态化,利用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将其展示出来。教师要发挥信息技术的直观作用,将一些抽象的文本形象化,为学生们创设出丰富多彩的生活情境,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让他们在数学課堂上感受数学的魅力。
  比如在讲解“长度单位”这部分内容时,我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给学生们出示了几个物体的长度,物体的选择方面,我选取了一些学生们比较熟悉的生活事物,比如直尺、书本、手机等图片,并标注了这些物体的长度和宽度。以此来激发学生们的感性认识,让他们感受到数学和生活的联系。接下来,我利用多媒体课件给学生们展示了相关事物的图片,让他们结合自己的实际经验对其进行估测。除此之外,我还利用信息技术给学生们展示了动态影像:用曲别针去测量数学书的宽,得出5个曲别针的长和数学书的宽是相等的;用5块橡皮去测量铅笔盒的长,它们的长度一致。但是,将数学书的宽和铅笔盒长度进行对比后却发现两者并不一样。学生们根据形象的影像发现:因为选用不同的标准去量,它们的长度不同,所以测量所得的结果可能与事实不符。
  在这个教学片断中,我利用信息技术给学生们展示了更加生动形象的画面,让学生们直观地理解了一些重要的数学概念,深化了自身对知识的理解。
  二、巧用信息技术优化数学教学模式,把学生的主体地位落到实处
  数学知识较为抽象,传统的板书方式,只能将知识单调地呈现出来,方式较为枯燥乏味,学生们的接受程度较低,他们的主体作用也得不到有效的发挥。运用信息技术可以有效地优化数学教学模式,化抽象为形象。而相比抽象的知识,形象直观的信息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学生们学习的主动性将会更强。换言之,利用信息技术优化教学,是彰显学生主体地位的一种手段,让学生们能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有效地推动教学活动的开展。
  比如在讲解“位置与方向”这部分内容时,为了让学生们结合具体的情境,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我利用了信息技术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帮助他们感受方位。我利用课件给学生们播放了一首儿歌:早晨起来,面朝太阳,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东和西是相对的,南和北也是相对的。接下来,我利用信息技术给学生们模拟了我们学校的示意图,让他们自己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对示意图的观察,去回答“教学楼朝哪个方向”、“学校大门、食堂大门朝哪个方向”等等,由于信息技术为他们展示出了形象直观的情境,学生们很快就辨别了方位,对问题进行了解答。除此之外,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们学习的兴趣,我利用信息技术为他们模拟了不同的情境,组织了一次辨别方位的小游戏,极大地调动了学生们的积极性,推动了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
  在这个教学片断中,我充分地发挥了信息技术的优势,带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了分析问题、解答问题的活动中,发挥了他们的主体作用,提高了他们学习的效率。
  三、利用信息技术搭建自主探究的平台,提高学生探究能力
  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我发现很多小学生对数学课都有一种抵触心理,但是他们对信息技术课却充满了浓厚的兴趣。其实,教师恰好可以利用学生的这个特点对数学课进行创新,巧妙地利用信息技术来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为学生们创设问题情境,让他们积极主动地探究数学知识,进而提高他们的探究能力。这样,教师才能有效地完成三维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率。
  比如在讲解“圆的认识”这部分内容时,我并没有采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将画圆的过程进行过多的解释。而是利用信息技术给学生们展示了画圆过程的动画视频,学生们也都认真地对其进行观察。接下来,我让他们根据刚才的视频资料,探究花园的方法。学生们的探究欲望十分浓厚,经过探究思考,很多学生都能自主运用圆规或者其他的圆形事物进行画圆。除此之外,我还利用信息技术给学生们创设了问题情境,进一步引发学生的思考,比如“学校要设计一个圆形的沙坑,刚才的画法还合适吗”,让学生们进一步对问题探究。学生们通过探究,也找出了相应的方法,并且,我还鼓励学生们利用白板工具来展现出自己的想法。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都很高,并且他们的探究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总之,信息技术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师需要探究数学学科的特点,思考如何巧妙地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质量,并不断地优化教学方法。这样,才能全面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刘云峰.恰当使用多媒体激活数学课堂教学[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7(04)
  [2]李林.倾听,让小学数学课堂绽放美丽之花[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7(01)
其他文献
《C语言程序设计》是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必须掌握的一种通用高级程序设计语言。该课程的教学目标,不但要求学生掌握C语言的语法,更主要的是要求学生能运用C语言进行程序设计。
分析了输液瓶橡胶塞成型模具型腔镶件的结构工艺性,讨论了其数控加工中的几个关键问题,介绍了基于MasterCAM软件自动生成程序的手工修改方法和镶件数控加工中刀具路径、切削用
随着并行工程和反向工程等先进技术在模具加工方面应用的不断发展,模具加工对数控机床提出了数字传递转化、多轴联动、高精度、高效率、高柔性、自动化等方面的要求;对电加工设
近年来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我国模具工业得到快速发展,在行业内形成了一批骨干企业。这些企业技术装备先进,技术力量强,产品质量优良,生产经营管理规范,生产水平和能力明显高于一般
【摘 要】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内容、方案以及理念都得到了有效的优化,而互动情景教学是一种形式教学方案,在实际教学中引用获取了小学语文教师的支持。本文主要分析小学语文写作中互动情景的创造和设计。  【关键词】小学语文;写作;活动情景;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写作是一项具有挑战意义的教学工作。多样化的教学方案是实际小学语文教师关注的重点和研究的方向。随着新课改提出的要求,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得到了创新
根据NYHA分级标准,对38例Ⅱ级以上心功能不全患者进行两周的治疗观察,结果,所有心衰患者全部得到纠正。结果提示,硝苯吡啶合用心得安治疗左室舒张功能不全性心衰是一种值得推广应用的方
【摘 要】基于高三复习中学生普遍存在的基本概念不清、设计实验能力不强、试题阅读理解能力弱、文字表达能力差等问题,在复习中未雨绸缪,合理有序;夯实基础,强化能力;讲究方法,联系实际;加强实验,拓展迁移。  【关键词】高三生物;复习备考;四大策略  复习不仅是一个回忆和熟练的过程,更重要的是一个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在高考备考复习中,教师引导学生应用何种方法进行复习将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力的提升。结合近年
为评价呼吸机及其他综合治疗在多发伤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价值,应用呼吸机和其他综合治疗多发伤致ARDS患者,并进行回顾性分析。呼吸机治疗可明显提高动脉氧分压,结合其他综合治疗
为了总结过去,开拓未来,改进工作,研究加强有效为企业服务的途径,进一步做好各专业委员会为会员服务的各项工作,使其发挥更大的作用,中国模具工业协会于2009年2月25日在厦门召开了
在分析零件结构特点的基础上,设计了1副4缺口同冲模具,并详细介绍了模具设计要点,与以往单冲模相比,降低了生产成本,实现了产品质量及生产效率的提高,对同类零件的设计制造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