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口秀大会第三季》的解构与狂欢研究

来源 :新闻研究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urong08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脱口秀大会》自2017年8月开播至今,已播出三季,凭借其自身不断创新的独特节目形式和特殊语言等因素,将脱口秀文化推向主流文化并逐渐被主流文化所认可。本文运用内容分析法,解读《吐槽大会》第三季依旧能如此火爆的原因,为我国其他网络脱口秀综艺节目提供一些借鉴和启发。
  关键词:脱口秀;内容分析;话语狂欢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1)13-0177-03
  一、引言
  近年来,互联网技术的日渐进步,移动通信基础设施的日益发展完善,在满足受众需求的同时,也使得各类网絡视频平台为争夺流量的竞争愈加激烈,各类网络综艺节目纷纷提高节目质量、创新节目形式,为用户带来了更好的观看体验。脱口秀电视节目作为一直以来备受观众瞩目和喜爱的电视节目,经过创新加工,成为当下网络综艺的新“宠儿”。
  脱口秀节目作为外国视频综艺节目的舶来品,用了很短时间便实现了自他国引入到落地创新、创造辉煌的发展历程,脱口秀节目目前已是一些传统电视卫视及网络综艺节目不可或缺的节目,节目的形式、内容等也屡屡创新[1]。2020年由北京大学电视研究中心评选出的一年一度中国视频节目年度“掌声·嘘声”的四个“年度掌声”中,便有一档脱口秀综艺视频节目——《脱口秀大会第三季》。《脱口秀大会第三季》为何能在当下众多的脱口秀视频综艺节目中突出重围获得年度掌声是本次研究的重点。本文以《脱口秀大会第三季》为个案,通过对已有文献的研究,梳理脱口秀节目的起源,了解脱口秀类型的节目发展,通过内容分析法研究探讨《脱口秀大会》产生的话语狂欢,探讨其成功的原因,为其他同等类型的节目提供借鉴。
  二、脱口秀起源
  脱口秀亦称“谈话节目”,常见的节目形式是通过电视媒体将嘉宾、学者等聚集在一起并探讨公共议题。脱口秀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8世纪英格兰地区兴起的咖啡吧集会,当时的咖啡馆在很多方面影响着中产阶级,是他们的社交中心。在当时,咖啡是作为一种公共饮料存在的,一般家庭中是没有的,只有在咖啡馆才能有机会品尝。咖啡馆并非同剧场及沙龙一样只有贵族和名流才可以进入,这里只要有能力付账的人都可以进入。当时,咖啡馆常常发挥着社交场合的功能,是集会上人们探讨各种社会问题的场所。
  但使得脱口秀真正发展起来的是20世纪的美国。工业革命促使资本主义生产进入成熟阶段、城市化进程加快,生产力飞速发展带来电信事业的变革,电话、无线电报技术为远距离传递和交流信息提供了充分条件。随着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全国化乃至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人与人、国与国的联系也日益密切,人们对于信息的需求大大增加,传播的社会需要也与日俱增,公众利用广播探讨公共议题进一步促进了脱口秀的发展[2]。电视媒体时代,脱口秀已经成为记录当时美国文化、社会巨大变化以及娱乐的载体,其内容与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等密不可分。
  脱口秀节目受众规模扩大得如此之快,与社会环境密不可分,也与脱口秀和受众之间的可以用一种轻松、愉快的方式获取“共同语言”有着必然的联系[3]。我国第一个脱口秀类型的节目是1996年由央视《东方时空》栏目播出的大型谈话类节目《实话实说》。《实话实说》节目沿用传统的节目形式,通过营造轻松愉快的节目氛围,在主持人的引导下就某一社会生活事件或人生体验的话题,让嘉宾与观众们共同在现场进行交谈讨论、各抒己见。节目的话题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极具争议性的话题,这类话题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对立话题,它通过嘉宾之间不同立场的观点碰撞,在激烈的争论中引发观众思考;第二类是对某个具体社会事件进行剖析和探讨,这类话题是学者对于此事件的深度解读;第三类是将节目的主题隐含在“群像”中的“特别节目类型”。《实话实说》邀请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打破了传统电视节目中电视人办电视的模式,在节目制作过程中将节目策划与节目编导分开,使得我国电视行业第一次出现了真正意义的“策划”。对时政大局的严格把控以及对节目内容精准追求的掌控是此谈话节目能够取胜并深受观众喜爱的关键所在。《实话实说》节目引领并推动了我国此类电视节目的发展,为脱口秀类节目走向繁荣兴盛奠定了基础。
  当下各类网络脱口秀视频节目在获粉无数的同时也获得观众的一致好评,使得脱口秀文化被更多观众了解和熟知。移动媒介的介入改变了原先被大众所熟知的媒介生态环境的运行流程、盈利模式等,深入影响着媒介组织内部的核心框架及用户之间的联系[4]。脱口秀文化能在新的媒介生态环境中突围,一方面是受到主流文化的认可,另一方面则是其自身带来的话语狂欢。
  三、脱口秀话语狂欢
  麦克卢汉认为语言占据了媒介传播体系的基础性地位,称“我们的时代把研究对象最后转向语言媒介本身,去研究语言如何塑造日常生活”。互联网时代所形成的网络语言和当今时代的社会心态是密不可分的,在较长的时期内将会影响着社会思想的发展,同时也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诸多领域[5]。脱口秀类节目衍生的脱口秀文化作为一种亚文化,能够得到主流文化的认可,要归因于脱口秀类网络综艺节目是在新媒体视域下的自由奔放式的言语表达方式及娱乐化的修饰下,对于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承与捍卫。脱口秀类网络综艺节目产生的网络脱口秀吐槽用语作为新型网络用语引起网络世界的话语狂欢,其本质上就是网络用语自身的更新迭代的表现[6]。脱口秀类网络综艺节目的选手或嘉宾在对某一热点话题或社会现象进行吐槽或表达感想时往往会采用不同的语言形式,嘉宾们在笑着面对选手对自己的吐槽时,也会对自己成为公众人物之后的得失进行自嘲,在娱乐大众的同时也会进行反思,而节目在引人捧腹大笑实现娱乐大众目标的同时也兼具思考价值及意义,它们通过特殊的言语表达为观众传递具有一定思想内涵的内容及某种正确的价值观。
  脱口秀类网络综艺节目的火爆让脱口秀网络语言在各大社交平台上引发狂欢,网民们争相夸张模仿脱口秀节目的特殊用语及语调,并将其进一步改写、传播,或以节目选手的“梗”为基础,讲述自己的日常生活,或蹭选手热度以提升自身内容创作的流量。这些网民复制和传播脱口秀中选手的经典话语并在此基础上彼此交流以及进行网络内容创作,从而由此成了脱口秀文化的共同体[7]。   四、《脱口秀大会第三季》
  《脱口秀大会》这一网络综艺节目是由腾讯视频、企鹅影视及上海笑果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联合出品的,节目制定话题,选手根据每期不同的节目话题从不同视角出发运用专业的喜剧独创能力进行的优质且极具创新性的信息内容输出,同台角逐年度“脱口秀大王”的荣誉满足观众的需求及体验。
  节目自2017年开播至今,已播出三季,每一季都在前一季的基础上创新且更受好评。新京报曾对《脱口秀大会第三季》做出好评,认为来自不同行业的新人的加入不仅为脱口秀行业注入了新鲜血液,更使得节目焕然一新,让脱口秀文化被更多观众了解和喜欢。節目所选取的话题大多都是当今年轻人的焦虑所在,选手用自嘲的方式抒发自身对于这些话题的观点及感想。节目呈现的并不是一味的高谈阔论,而是勇于面对当今社会的苦与窘,用诙谐的言语解构内心的情感,用豁达开朗、积极向上的态度面对人生。新浪娱乐评价《脱口秀大会第三季》跟前两季相比更加大众化和接地气,李诞担任主持人和领笑员,以言辞犀利著称的张雨绮和“初代网红”罗永浩也加盟领笑员团队。第三季赛制设计得非常刺激,首期突围赛就50进25,直接刷掉一半,被称为“中国脱口秀界的天花板”的周奇墨与呼兰直接对垒后被刷,《脱口秀大会第二季》的季军思文也止步突围赛。相比前两季,第三季多了很多新面孔,杨蒙恩、House等黑马不断出现,观众直呼看得过瘾。
  正如新京报与新浪娱乐对《脱口秀大会第三季》的评价,《脱口秀大会第三季》正是在第一季、第二季的基础上进行多种形式的创新,在专业的基础上融入了更多的大众元素,不再完全沿用脱口秀圈内的视角和评判视角。正是节目呈现的多种“出圈”探索,使得节目赛制更加刺激。《脱口秀大会第三季》一改往年选手选拔的方式,为每位选手带来公平的比赛竞争方式,所有选手凭实力进行现场对决。
  (一)节目赛制分
  《脱口秀大会第三季》总共分为10期,从海选的50位选手中通过PK选拔出冠、亚、季军以及2020年度中国脱口秀演员。10期节目总共采用四种晋级阶段,节目第一个阶段为第一期、第二期为50进25的突围赛,以王建国、呼兰等为首的节目元老与杨蒙恩、李雪琴等脱口秀“新星”进行实力角逐,由四位明星组成的领笑员根据选手现场表现进行拍灯,根据亮灯的情况决定选手去留,晋级选手直接进入抢麦环节。第三期、第四期、第五期是节目的第二个阶段,在第二赛段30进18主题赛中由3个主题,30名选手,根据内部投票排名高低,依次选择主题,每个主题下面有十位选手,同场竞演,前6位晋级,后4位淘汰。李诞、杨天真、罗永浩、汪苏泷四位领笑员依据选手表现进行拍灯,每获得一盏灯就意味着选手加5票,本轮没有复活环境。三个主题分别为“不就是钱嘛”“我们,结婚么”“保持联系,保持距离”。第六期、第七期节目正式进入1/3抢位赛环节,18位晋级选手根据主题赛的排名分别进入上、中、下三个位区,然后以3人为单位分组,每组选手将进行1V1V1比拼。3人的比赛中,获得票数最高的选手将直通半决赛,而票数最低的选手则被遗憾淘汰,对于居中者节目组将安排选手待定,进入下一赛段。第四阶段的比赛采用1v1的PK,根据上一场的比赛成绩,选手将会被分为上下两个半区,每个半区有4位选手,上半区的选手有资格随机挑选下半区的选手作为对手,进行1V1比赛,败者将遗憾淘汰离场,直至产生“脱口秀大王”。
  回想起《脱口秀大会》诞生之初的定位,是给《吐槽大会》选拔人才。但李诞已经把他打造成一个独特的“语言游乐场”了。每个人的脱口秀表演,不单单是“好笑”这件事,而是有其立意在内的。第三季几乎每一期都是有主题的,弹幕里很多观众开始以是否贴合主题为评价的标准。其实无论是什么主题,哪怕全偏题,脱口秀也是能成立的,这就是脱口秀比赛不同于其他比赛的独特魅力。而真正走到最后的让我们记住的这些老脱口秀演员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他们往往都是有持续性设定的表演者。例如,王建国在抽搐中变得深刻;庞博永远的脱口秀第一任“悲情大王”;思文退赛后,杨笠在某种意义上扛起了“独立女性议题”的大旗。正是在这样的场域下,最有特色的那匹黑马——王勉,带着他的吉他夺冠了。
  (二)节目领笑员
  《脱口秀大会第三季》除去节目发起人李诞外共邀请了来自各行各业的13位参演嘉宾,其中有4位嘉宾是节目的常驻领笑员,分别是罗永浩、杨思维、大张伟、张雨绮,其余嘉宾都只参演录制一期。节目所邀请的嘉宾大多都并非从事专业的脱口秀行业,嘉宾们的职业可以划分为企业家、音乐人、演员等,虽然职业都与脱口秀无关,但都是近段时间频繁出现在电视荧幕及热搜榜的公众人物。例如,参与第一期、第二期的中国内地女演员张雨绮,在参演录制的同时也在参与由芒果TV录制的选拔综艺节目《乘风破浪的姐姐》以及《乘风破浪的姐姐》的成团综艺节目《姐姐的爱乐之程》等节目;罗永浩作为知名企业家、演说家等身份,参与了《脱口秀大会第三季》中的七期节目,此前屡次因直播带货、债务等事件频繁地出现在微博热搜话题事件中。2020年,罗永浩正式宣布抖音成为其独家直播带货平台并完成了直播带货首秀,实现直播支付交易总额超1.1亿元,累计观看人数超4800万人。罗永浩从开始直播带货以来的半年时间里,先后助力湖北秭归脐橙、吉林荞麦冷面、甘肃平凉苹果、江西南丰蜜橘、陕西延安小米、陕西富平柿饼等一系列农产品的公益助农直播。
  《脱口秀大会第三季》善于通过寻找网络热点事件嘉宾吸引受众。嘉宾的热点事件话题等让本就好奇的“吃瓜”群众得到满足的同时也由此衍生出新的网络的热点。罗永浩在总决赛上自嘲,他所欠的6亿债务如今已还清4亿,剩下的预计未来一年可还完。他还调侃道,要拍一部名为《真还传》的纪录片记录此还钱的过程。此话题一出第一时间就成了当时的微博热点,引发了网络热议。选手杨笠在节目中吐槽男性的迷之自信、盲目自信的段子也在使观众捧腹大笑的同时,引发了网络热议,部分网友认为此段子攻击和冒犯了男性。
  (三)节目宣传   新媒体时代是一个多屏互动的时代,移动媒介的普及改变了用户原先的使用方式、使用习惯等,传统的电视媒体时代节目的宣传方式已经从传统的电视媒体转向多渠道宣传方式、多媒体宣传模式转变。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89亿,互联网普及率为 70.4%。飞速增长的网民群体为此类网络综艺节目的宣传提供了一个天然的生长环境,国家广播电视总局颁布的相关规定也间接推动了此类节目的发展。
  信息化时代,碎片化、快速化是当下网络受众养成的习惯,受众对于移动媒介的依赖程度不断加深促使网络综艺节目迎合受众习惯。《脱口秀大会》三季都将节目时长控制在1小时左右,通过对节目高潮热点的把握避免观众的审美疲劳,而精彩的节目剪辑既控制了生产成本,又为观众考虑颇多。在利用移动媒体进行宣传的当下,《脱口秀大会》作为腾讯视频自制的节目可以利用软件自身的长处进行宣传,每天在特定时间向软件用户推送节目中精彩的剪辑片段,从而引发用户对于完整节目内容的好奇,可以推送3~7分钟的精彩短视频,让观众在观看后感到余味无穷,从而想看完整的整期节目。此推送宣传方式为迎合碎片化、快速化时代下的黄金时段提供了点击量,为腾讯视频积攒了大量观众基础。
  五、结语
  无论是传统的电视脱口秀节目,还是当下流行的网络自制脱口秀节目,其最终目的不仅是娱乐大众更是传达正確的价值观满足观众对于优秀脱口秀节目的需求。《脱口秀大会第三季》之所以能如此成功要归因于节目对于优质内容的不断追求以及对节目理念的不断升华,优秀的节目内容更容易引发情感共鸣,让观众更好地参与其中并进行表达。《脱口秀大会第三季》通过嘉宾与观众之间幽默的言语互动所形成的话题讨论使得节目更加精彩和多元化,同时也引发了观众对于一系列话题的思考,并积极传播正能量,成了高品质的网络脱口秀综艺节目。
  参考文献:
  [1] 苏晓龙.我国脱口秀发展的三个阶段及相关概念辨析[J].视听界,2021(01):68-72,76.
  [2] 李威.基于《吐槽大会》的受众心理需求探析[J].新闻研究导刊,2021,12(01):107-109.
  [3] 陈玢言.网络脱口秀节目的“7W”传播模式研究——以《吐槽大会》为例[J].戏剧之家,2021(03):155-156.
  [4] 思凝.这届年轻人用脱口秀与生活“和解”[J].党员文摘,2021(01):18-19.
  [5] 金兼斌.对麦克卢汉《理解媒介》对理解[J].青年记者,2021(07):48-49.
  [6] 何杰丽.基于文本视角浅析《吐槽大会》的受众心理[J].新媒体研究,2020,6(24):94-96.
  [7] 马雪琦.网络自制脱口秀节目面临的挑战与相应的发展策略[J].新闻研究导刊,2019,10(06):81,83.
  作者简介:道·道图那(1997—),男,新疆博乐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网络新媒体。
其他文献
摘要:媒介发展所带来的健身视频普及,既形成了女性健身生活的媒介景观,又体现了媒介化表达对现实健身理念的影响。本文采用网络参与式观察法,将哔哩哔哩弹幕视频网站健身频道作为研究场域,根据女性健身者在不同阶段内所呈现的健身理念及健身追求,探析哔哩哔哩弹幕视频网站中女性健身视频媒介景观的变化以及现实生活中健身理念的嬗变与重塑。  关键词:媒介景观;B站;女性健身;审美变迁  中图分类号:G812.46 文
摘要:图书的质量关乎出版单位的发展和未来,是出版单位的生命线,图书的质检工作对图书整体编校质量起著保驾护航的作用。图书质检包括书稿的到稿质检、印前质检和成书质检,虽然它们的方式、内涵和侧重点不一样,但都对提升书稿的整体质量,促进出版单位的和谐发展有重要作用。到稿质检主要是看整体的框架结构和大概的差错率;印前质检兼顾从整体到局部、从宏观到微观的检查;成书质检主要是局部的检查,包括内容质量、编校质量、
摘要:儿童诗关注儿童的心灵世界,对儿童的语言发展、美感和认知发展以及世界观的形成等都具有促进作用。但在出版市场上,儿童诗出版一直是冷门。近年来,受《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影响和一些儿童诗畅销品的带动,儿童诗出版才越来越被重视。本文基于儿童诗出版现状,剖析当前儿童诗出版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发展策略,供行业参考。  关键词:儿童诗;出版;语文教学;融媒体  中图分类号:G235 文献标志码:A 文
摘要:融媒体时代,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加速,期刊作为传统媒体之一,也在媒体深度融合的浪潮中不断寻求出路。本文基于媒体融合的大背景,立足于宏、微观因素,首先分析当前国家政策支持、期刊数字转型以及受众阅读需求改变的背景,其次结合现实发展状况,阐述期刊传播中存在的问题,包括缺乏创新、影响力不够以及服务意识不强,最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针对性的解决策略——加快数学化转型、提升期刊影响力以及提高服务意识
摘要: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科技出版专业编辑的转型已成为编辑工作者研究的重点内容。本文对科技出版专业编辑在新时代面临的转型问题进行分析,详细阐述转型升级过程中,应对相应问题的有效方式,并提出多样化的应对策略。从结果来看,在新时代背景下,科技出版专业编辑的工作模式已经发生变化,树立数字出版意识、加快向产品经理转型已经成为适应未来行业发展的关键,值得关注。  关键词:科技出版;专业编辑;角色转型;数字化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提高,单一的电视节目表现形式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互联网技术的进步带来了新媒体、短视频、直播,信息传播方式也变得多样,传统电视台单一的信息传播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同时,新媒体的崛起给电视台带来了挑战和机遇。对于电视美食类节目而言,要紧跟时代发展潮流,拓宽信息传播渠道,才能获得健康长远发展。本文从电视美食节
摘要:健康类公益广告不仅作为传递健康信息的媒介存在,对健康传播的效果也有着较大影响。本文以央视发布的健康类公益广告为研究样本,利用健康传播相关理论,运用内容分析法和符号学分析法,研究央视健康类公益广告。研究发现,此类公益广告以意见领袖为立足点,利用其权威性做到健康说服;注重解释语言的日常化,实现传播范围下沉至每个群体。在内容方面,传播时以情感传播为驱动,注重故事内核,致力于讲好中国健康传播故事;聚
摘要:建筑与灯光作为城市空间的重要组成元素,在发挥自身本体意义与实体空间、照明等基础功能之外,还在不同程度上拓展了城市空间,作为媒介传播着信息、满足着人们的审美需求。当二者融为一体时,光影建筑更是起到了阐释媒体建筑、丰富城市空间、表征符号文化、构筑城市形象的重要作用。本文以“光影钟楼”为研究对象,以期透视光影建筑的媒介文化意蕴。  关键词:城市灯光;媒体建筑;媒介文化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