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CSF对供者外周血CD34^+细胞黏附分子表达的影响

来源 :中国输血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yy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观察健康供者外周血CD34+细胞黏附分子表达的变化,探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动员的机制及其对供者的影响。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分析15名健康供者在接受G-CSF10μg.kg^-1.d^-1动员前(Pre-G)、动员d4和停止动员后7d(Pro-G)外周血CD34+细胞比例及其表面黏附分子非常延迟抗原-5(VLA-5,CD49e)和L-选择素(CD62L)的表达情况。结果G-CSF动员后供者外周血CD34+细胞比例较动员前增高5-10倍,停止动员后恢复至动员前水平。G-CSF动员后CD34
其他文献
自从氮化硼陶瓷纤维用聚合物先驱体法[1]合成以后,硼氮六元环化合物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2],文中在制备氮化硼纤维先驱体的过程中,合成了其中间产物,通过热缩合成环反应,合成
一些水杨醛型西佛碱类化合物及其金属配合物,对人体直肠癌和贲门癌等具有一定抗癌活性[1].本文通过水杨醛与邻氨基苯甲酸反应合成出西佛碱,继而得到金属配合物,用IR、UV、1HN
简单介绍了近年来高分子领域中十分活跃的树状大分子的应用进展,着重介绍了具有分子识别功能的树状大分子在萃取分离、增溶、识别肿瘤细胞……等方面的应用.引用文献34篇.
目的分析1个HLA—B位点有异常反应格局样本的核苷酸序列。方法采用DNA快速抽提试剂盒抽提样本基因组DNA,PCR方法扩增先证者HLA—B基因的第1—8外显子,PCR产物直接经TOPOTA克隆
分子印迹技术是制备具有分子识别功能聚合物,即分子印迹聚合物(MIPs)的一种新技术;毛细管电色谱(CEC)是一个具有发展前途的色谱新技术.将分子印迹技术和毛细管电色谱两种新技
1-(4-乙酰氨基苯基)-α-溴代-1-丙酮(I)是合成强心药物匹莫苯(Pirnobendan)和新型抗抑郁类药物氨基酮的主要中间体,它可以1-(4-乙酰氨基苯基)丙酮(Ⅱ)为原料,通过α位溴代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