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信念类现场教师素质必备之思考

来源 :知识力量·教育理论与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milezhangn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场教学是彰显现代教育特色的重要教学形式。要做好理想信念类现场教学,现场教师必须具备:深厚的理论功底;博大的人文情怀;转换话语系统的能力;一定的培训技能。
  [关键词]理想信念 现场教师 素质
  现场教学是彰显现代教育特色的重要教学形式。在教育培训创新实践中,理想信念教育的现场教学逐步显现出它独特的魅力和教学效果。要做好理想信念类现场教学,现场教师必须具备哪些素质呢?
  一、深厚的理论功底
  理论指导实践,即,任何一种实践活动都有其理论支撑。缺乏理论的指导,必然会导致思路不清、行动盲目。
  对于现场教师来说,首先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功底。
  理想信念类现场教学不能从理论到理论,但也不能从实践到实践,从史实到史实,一次好的现场教学在史实、实践的基础上必须要有理论的概括、总结,才能达到从对问题的感性认识到理性思考。如果没有现场的理论提升,现场教学就无异于现场解说。现场的理论概括不需要多,但要做到精准、精到、深刻,这样才能起到画龙点睛、锦上添花的教学效果。而理论概括的精确和浓缩,就必须以深厚的理论功底为基础。因为现场教学的时间不宜太长,只有具备深厚的理论功底,才能在广泛占有材料的基础上正确地取舍、高度地提炼,最终形成高质量的教学讲稿。
  二、博大的人文情怀
  作为一名教师,尤其是一名人文科学的教师,必须要有博大的人文情怀,对人类、对社会、对史料、对现场要怀着充沛的感情去理解、去关怀。
  一方面,有了一种人文情怀,才能拥有一种胸襟,一种眼界,才能开拓思路,有助于教师现场教学讲稿的准备及现场教学的发挥;另一方面,有了一种人文情怀,才能在现场真正地、全身心地投入,而这种发自内心的自然而然的投入最容易打动学员、感染学员、吸引学员。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说过:“动人心者莫先乎情。”可以说,以情动人、以情感人,这个“情”必须以博大的人文情怀为支撑。
  理想信念类现场教学活动中,师生交往模式凸显的是平等、对话、沟通和理解。巴西教育家保罗?弗莱雷说:“没有对话,就没有交流,没有交流,也就没有真正的教育。“([巴西] 保罗·弗莱雷著:《被压迫者教育学》,83页,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教师与学员作为具有完整人格的“我”与“你”的相遇,不只限于知识的授受,还有情感、精神、思想、智慧的碰撞,以及理性与非理性、科学与人文、事实与价值等的交换,是在平等交往中建构着完整的人。
  “言为心声”。理想信念类现场教师只有拥有博大的人文情怀,才能在教学中有深度、有广度、有力度。而唯其深才感动人,唯其广才信服人,唯其力才震撼人。在真实与真诚的交流中,以其心灵的坦诚换学员心灵的震撼,以其人格的魅力促学员思想的升华。
  理想信念类现场教学中要求的人文情怀应包括对历史尤其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创造的革命史的敬畏之心;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及无数革命先烈的敬仰之情;对党、国家、社会、民族前途命运的忧心之思;对全世界、全人类和谐发展的创新之念。
  三、转换话语系统的能力
  孔子的一部《论语》流传几千年,解读几千年,经久不衰。当代解读孔子最受欢迎的人可以说是于丹,为什么?于丹成功的绝大部分因素可说是她清新、生动、通俗易懂的语言。假如孔子再世,请他亲自讲解《论语》,如果他还用他的“之乎者也”,估计听者寥寥,他的思想也难以传播。
  现场教师同样需要一种转换话语系统的能力,要将学术语言转换成教学语言,思想的载体是语言,要将理论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读,让学员接受、认可,并产生共鸣。否则,就容易使学员不知所云,甚至产生抵触情绪,影响培训效果。
  理想信念类现场教学,主要是让学员到现场亲身感悟、体验,通过现场的环境、现场的讲授达到以情感人、以情动人的教学效果,这就需要现场教师不仅要有转换话语系统的能力,还需要教师在准备讲稿时要有别于课堂专题教学。课堂专题教学更注重逻辑的展开、理论的总结,现场教学则侧重情感交流、心灵震撼,这就要求现场教师在准备讲稿时要突出一种故事感。故事感能够敏锐、精准地捕捉那些课堂教学所无法利用的因素, 将信息、知识、场景和感情等因素压缩成一个记忆包存进大脑里。
  著名认知语言学家马克.特纳在他的《文学思维》一书中写道:“叙述的想像—讲故事,是一种基本的思维手段,它决定推理能力。它是展望未来、预测、计划、解释等的主要方式。大多数我们的经历、知识和思想是以故事的方式组织的。”
  卡罗琳.M.克拉克在她的文章《打破成规:成人学习的一些创造性方法》中提出两种目前成人学习理论界研究甚少的学习方式:肢体学习和叙事学习。她在文中谈到叙事学习时指出,当我们说起叙事时,我们往往会想到发生在我们自己或别人身上的故事、事件的描述等,可能正是通过审视故事,我们才开始理解叙事背后隐含的意义,这是一种基本的建构意义的模式。
  四、一定的培训技能
  现场教师的讲授可以因教师的讲授风格、喜爱、能力而成为讲解、讲授、讲课、演讲,或者揉合这几种形式于一体。不管是哪种风格,都要求现场教师注意现场教学细节,并具备一定的教学技能,以引导学员更好地理解培训,给现场教学添色增彩。
  1.教学前的自我情感融入。首先,服装得体。现场教师的服饰搭配要和现场的气氛及教学要达到的情感效果相一致。如果现场教学点凝重、肃穆,要表达的情感深沉,则宜着颜色稍深的套装;如果现场教学点活跃、灵动,要表达的情感大气、乐观,则可着颜色明亮、款式新颖的衣服。其次,调节情绪。现场教师要在教学前10分钟到达现场教学,深呼吸,环顾周遭,调整情绪,使之迅速与现场氛围融为一体,以利于教学中的教学发挥和情感表达。
  2.教学中的有效情感交流。在专题讲授中,教师和学员之间交流的是自成体系的理论观点和完整的逻辑框架,那么,影响师生交流更多的是论点正确、论据的有力和论证的严密。而在理想信念现场教学中,教师和学员之间交流的是一种情感、一种态度、一种信念,因此,需要更加注意的是从面部表情到眼神、手势、脚步等肢体语言的表现,从不阻碍交流的普通话到轻读、重读、停顿、省略等发音技巧的掌握。通过身法、手法、步法、看法、听法、说法的演绎,做到内敛精华、外显风度和典范;并利用这些技巧抓现场、抓感觉、抓心态,激发学员全情投入、全心参与。
  [基金项目]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一般项目课题(2011djyb28)
  [项目名称]新时期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创新研究
  [参考文献]
  [1]陆沪根.党校教育规律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刘家林.公务员培训新方法.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5
  [3]盛晓东,赵琼.培训师的工具箱.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5
  [4]雪伦B梅里安编,黄健等著,成人学习理论的新进展.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作者单位: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对外交流与培训开发部对外交流处)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简要综述了高校行政秘书的定义、岗位职责和工作压力,并在介绍了心理学中自我管理计划理论的基础上,将这一理论应用到高校行政秘书的日常工作中,以期使行政秘书能够更好地完成工作,并在工作中不断完善自我、实现自我。  [关键词]自我管理 高校行政工作 行政秘书 服务意识  近年来,高校行政办公室的重要作用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它不仅是服务型机构,更是一个学校或学院对外展示的窗口。因此办公室的主要人
期刊
[摘要]网络字母词是具有鲜明的网络文化特征的、仅限于网络使用并随着网络的发展而发展的字母词。根据网络字母词所承载的网络文化,可将其划分为四种类型:网络专属字母词、网络隐匿字母词、网络称谓字母词以及网络庸俗字母词。由于网络字母词具有交际、创新、隐讳等功能,较大限度地满足了网络使用者的实际需求,因此我们应该以理性、包容的态度对待网络字母词的产生与发展。  [关键词]字母词 网络 文化  自刘涌泉先生于
期刊
[摘要]动物病理学是研究动物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结局和转归的兽医学基础学科,在兽医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文章通过具体例证论述动物病理教学过程中的哲学思维,以及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运用矛盾的观点,联系的观点,运动发展的观点使基础理论知识融会贯通,以便提高学生学习动物病理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对具体知识的掌握,在学习过程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哲学思维 动物病理学 教学  病理学是以解剖学
期刊
如今的孩子见识多广,思维敏捷,心里充满着神奇的幻想,言行大胆且个性强。因此,在低年级课堂教学中,经常碰到这样的情况:老师一提出问题,他们不经思考就举手,常常是答非所问,偏离主题;或者是别人没有说完,他就抢着回答……如此种种。这样不仅自己没学到知识,同时也影响别的同学的思考。如何让我们的孩子改变这一现象呢?最重要的是倾听。倾听还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学会倾听,你就能从“听”中了解很多信息,知道很多知
期刊
[摘要]大学生是是社会新技术、新思想的前沿群体,是国家培养的高级专业人才,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而大学生党员作为大学生中的先进分子,应该具备什么样的标准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体现其价值。本文从政治、学习、集体、纪律和道德五个方面进行了分析,阐述一名合格的大学生党员应具备的基本标准,希望能对组织发展和党员教育发挥一定的作用。  [关键词]党员 大学生党员 党员标准  《中国共产党章程》对中国共产党的
期刊
[摘要]“合作者团体”、“友情客串”评价活动包括:课前教师会议、课堂观察指南、课后教师反思会议。“友情客串”评价促进了教学与评价的结合,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并支持了课程改革。  [关键词]合作者团体 友情客串 课堂教学评价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提出“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课程改革给课堂教学评价指明了方向, 在课堂
期刊
[摘要]课堂教学改革成效如何无疑将关系到课程改革的成败。新课程高中思想政治综合探究课要求为学生提供足够的交流机会,从各自特长出发,观察讨论,质疑思考、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综合探究能力,但这并非易事。提高思想政治综合探究课的教学实效,应从实际情况出发,采取务实的综合探究方式,注重交流互动,综合利用课内外资源,构建和谐课堂,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综合探究能力。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 综合探究课 课堂教学
期刊
[摘要]本文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对当代大学生入党动机的多样化进行了分类归纳和研究,提出了高校党组织要改进工作,加强大学生入党动机建设,在大学生入党积极份子和党员端正入党动机中充分发挥教育、引导、检查、督促、纠偏等作用,从而端正大学生入党动机的策略和方法。  [关键词]大学生入党动机 多样化 教育引导 策略和方法  一、 问题提出和研究意义  多年来,大学生“入党热”现象十分突出,高校学生党员队伍呈
期刊
[摘要]目前,关于学生数学能力成分与结构的研究比较多,论文以国内外已有研究的评述为切入点,在梳理文献的基础上获得了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四点启示。  [关键词]数学能力 能力成分 能力结构  一、引言  能力在心理学上常是指在人们某种身心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直接影响活动效率的一种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1]。数学能力应是一种特殊的,在从事与数学相关的活动(学习数学、研究数学、应用数学)时表现
期刊
课程改革,要求改变人才的培养模式,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即变被动的知识灌输为通过学生自主的学习、讨论和探索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达到这一目的,我在物理课堂教学中,以问题统领整个教学过程,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然后大家合作探究、解决问题,进而在巩固迁移、拓展延伸中再生问题,即把“问题”当作一堂课的出发点和归宿,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一、创设情境,发现问题  从学生所经历的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