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与生活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ntr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教学中,学生虽然天天与数学打交道,但对生活中的数学却熟视无睹,对数学的应用更是无从下手,数学知识与能力脱节. 这与传统课堂教学把数学学习与生活相割裂有着直接的关系.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发展,我们应让數学课堂回归生活,让生活走进数学课堂.
  一、从实际生活中精选数学素材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例如,在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教学中,从学生的座位,电影院等引入平面直角坐标系,学生接受的自然,通过课本中的“读一读”,“想一想”等形式,让学生亲临问题情境,以帮助学生扩大思维空间,提高他们应用数学的意识,增强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还应注意在教学中创设有利于解决问题的课堂气氛,提供有趣的数学应用问题. 通过有意识地启发学生的应用意识,经过渗透,反复,交叉,逐步递进,螺旋上升,不断深化的过程,使学生学会应用. 再如,在学习《字母表示数》时,我先设置一个实际问题情境:“我今天在学校捡到一个钱包,里面有85元钱,我想请一个同学帮我写一个招领启事. ”这时学生立刻活跃起来,有学生说,今天拾到钱包一个,里面有85元钱,请丢失者到我处认领. 也有同学说,不行,这样会有人来冒领. 应该说钱包里有X元. 于是轻松地自然地导入了新课.
  二、在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过程中,重组教材,挖掘生活的素材
  数学概念,性质,定理的发生、发展、形成的过程中,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概括性,如果让学生直接理解,肯定会存在很大困难,所以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一些生活中熟悉的实物,模型,教具,教学软件等丰富的学习材料,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对具体事物进行动手操作,使他们获得学习新知识所需要的具体经验. 通过自己的直观形象地思维活动来形成对概念、性质、定理的理解,而不是机械地重复,记住教师讲述的那些关于概念,性质的现成解释,这样学生所获得的知识才是全面的,清晰的,牢固的.
  如在讲“有理数的乘方”时,从“折纸问题”开展教学,提出问题:“有一张厚度为0.1 mm的纸,将它们对折一次,厚度为0.1*2 mm,对折10次,厚度是多少毫米?对折20次厚度多少?”在学生动手折叠纸张进行计算厚度的过程中,大部分学生计算对折10次时的厚度就显得很为难,他们表现出渴求寻找一种简便的或新的运算途径的欲望,此时,教师适时引出“乘方”的概念,用乘方表示算式0.1*2比用20个2连成简洁明了得多,其值为104.8576米,比30层楼(每层3米)还要高. 学生通过这种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加深了对“乘方”概念的理解,从而提高了教学效果.
  三、在探究新知的过程中生活化
  数学本身是抽象的,但他又是来源于生活,寓于生活,扎根于现实. 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动手操作,实验,观察,猜想,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从而体会出数学知识的真正价值,学习数学的无穷乐趣,也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例如,在《等腰三角形》一课中,我先让学生在一般三角形ABC中,画出过点A的角平分线、中线、高、在得到它们的概念之后,运用投影变化△ABC顶点A的位置进行试验,让学生观察上述三条线段的变化情况并提出问题:当AC = BC时,会产生怎样的现象. 创设了上述问题情境,学生的思维马上活跃起来,从而积极地投入到这一问题的思考之中.
  为了解决问题,我让学生画出图形,凭直观发现上面的三条线段互相重合,再让学生画腰上的角平分线,中线,高,通过类比,提出了较为完善的猜想“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线,中线,顶角的平分线互相重合.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借助了观察实验,归纳,类比以及概括经验事实并使之一般化和抽象化,形成猜想或假设. 此时,我又进一步提出问题:“为什么等腰三角形的这三条线段会重合在一起”再一次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主动探究说理的方法,再一次让学生动手折纸,利用轴对称性从而进一步验证猜想.
  总之,生活是学生学习的大课堂,给学生探索问题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是培养学生能力的依托.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要牢固树立“用活教材”的新理念,根据教材内容时刻“链接”生活,灵活运用教材,学会加工改造教材,脱掉过时的“旧衣”,换上充满气息的“新装”,把教材中远离学生生活的教学内容,用学生熟悉,感兴趣的生活实际问题来取代,设计丰富 多彩的学习活动,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数学,真切地体会数学与生活同在,让数学走进学生生活!
其他文献
中国特色协商民主作为一种政治实践活动,深深地植根于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国特色协商民主在我国的产生和发展,归根结底是由我国的具体国情所决定的.本文从历
本文充分论证金融对新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作用的基础上,旨在探讨如何有层次、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金融支持新丝路的建设,构建多维支持路径。
心脏是人体器官中最重要的部分。人们对'心'的认知过程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随着认识的不断增加和深入,以'心'作为参照,与客观世界进行互动和体验,由此引申
进入初中,学生们最直观的感受就是科目增多,知识点也变多变难,特别是数学,不再是像小学那样单纯的学习数、数与数的关系,而是经历 “数的扩张”,掌握有理数的运算法则、系统的学习代数知识;也不再是仅仅学习基本的图形认识及简单的周长、面积与体积计算,而是通过对一些基本图形的认识,慢慢构建一些比较复杂的图形,将让你真切的感受到:我们生活在一个丰富多彩的图形世界里.虽然刚进入初中学生的好奇心是非常强的,但知识
本文依据目前高等职业学校教育理念,结合高职教育的特点,将“双轨道”教学与“三层次”教学结合起来,探讨了针对高职会计专业教学改革的模式构想,以期为新形势下的高职会计专
通过对先心病的致病因素、分类、临床特点的分析,给父母相应的家庭保健及护理干预,使患儿得到更好的家庭呵护,维持正常生活。让父母了解先天性心脏病的家庭保健知识,尽量减少并发
目的分析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08例冠心病患者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结果 208例患者经桡动脉穿刺成功率98.07%,PCI成功率96.15%,术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建立高效的教学课堂成为了教育界的普遍呼声.本文首先就当前高中数学课堂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简要的阐述,进而提出了打造高中数学课堂高效性的策略,旨在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关键词】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策略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和学生的教学活动都是围绕着高考这根“指挥棒”进行着,长此以往这样的学习势必制约学生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特别是针对高中数学教学活动的
针对出口型轴承企业面临的产品种类多、批量小、交付时间短、成本压力大等问题,结合ERP管理系统,给出了ERP高级排产系统对问题的详细解决方案。该系统可帮助企业降低库存量,
针对双向推力角接触球轴承套圈沟道底部位置尺寸和沟道接触点位置尺寸无法得到保证,磨加工中沟道近端面处易出现黑皮的问题,从理论上对该轴承的车加工工艺进行了分析,做出了相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