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抗压强度与孔隙率关系的研究

来源 :混凝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g3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研究孔隙率对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分别对C30和C40级混凝土在10%~25%骨料体积(百分数)增加率下进行试验。结果表明:水胶比一定,抗压强度随骨料体积增加而增大,C30和C40级混凝土抗压强度(28 d)最大分别提升20.47%和19.92%;骨料体积增加率一定,抗压强度随水胶比减小而增大。从混凝土孔隙率的角度定量分析了水胶比与骨料体积对抗压强度的影响,并采用回归系数方法得到了普遍适用的混凝土抗压强度与孔隙率关系式。
其他文献
农产品标准化从20世纪初出现以来,已经历经近百年的发展历程。目前,在世界发达国家,农产品标准化已经贯穿于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和产后的全过程。农产品标准化已经走过了全面起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对中东地区的外交战略经过了三个阶段的调整,逐渐明确了中东地区在俄罗斯外交战略布局中的地位。普京提出全方位外交构想后,俄罗斯不仅巩固了同叙利亚、伊
加入WTO后,国际、国内市场对我国农业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国农业区域经济普遍表现出不适应。本文从农业标准化的角度,提出了农业区域经济的发展战略和对策。本文通过对国内、外
“三农”问题的解决是我国目前政治经济生活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也是我国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重大且必须解决的任务之一。目前,理论界对如何解决“三农”问题有很多的探讨
本文通过对上海松江地区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情况的调查研究,仔细分析了九十年代以来上海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加大及农民增收难的原因,并从发展经济学的角度阐述了农业劳动力转移的
推行农业产业化能有效地解决分散农户经营与大市场的连接,对于推进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促进农民增收,保证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0世纪90年代以
近些年,我国在向农业现代化建设迈进的进程中,一些发达地区在实践中探索出一条加快农业发展的新路子,这就是20 世纪90 年代以来出现的具有勃勃生机的农业产业化的道路。这种
肉牛产业是我国少数民族地区草原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肉牛产业的稳定发展是关系到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繁荣及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科学
目的重新认定漳州及相关地区原有调查点华溪蟹种类,为并殖吸虫流行病学基础调查提供依据。方法观察漳州与相邻地区的过去调查点留存的华溪蟹标本,对原有调查点采集华溪蟹,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