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胸腰固定救生马甲的研制与应用

来源 :中华创伤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njian11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制一种集平时陆地和水上救生为一体的胸腰椎外固定救生马甲,并探讨其应用效果。

方法

采用热塑型聚氨酯(TPU)-尼龙复合物及聚碳酸酯(PC)为主要材料,根据胸腰部生理弧度,研制出以龙骨为支撑、气囊充气加压而起到制动与固定作用的Ⅰ型胸腰固定救生马甲;在此基础上增加了救生气囊及自涨式压缩充气钢瓶的Ⅱ型。分析Ⅰ型胸腰固定救生马甲在胸腰椎损伤532例的临床应用,并观察Ⅱ型胸腰固定救生马甲应用于海上救生时自动充气时间、浮力、水上漂浮时间、漂浮状态及伤员面部朝向等指标。临床疗效采用MacNab评定标准,腰痛使用视觉模拟评分(VAS)。

结果

根据MacNab评定标准,所有患者均为优,VAS从使用前的8.2分降至使用后2分,改善率为100%。落水后自动充气时间3~5 s。救生固定马甲的浮力能达到100 kg, 90 kg假人海上漂浮时间>96 h,伤员漂浮时能确保面部朝上状态,24 h浮力损失≤5%,穿戴后水上漂浮状态下的四肢可自由活动。

结论

多功能胸腰固定救生马甲能形成双重固定,在落水后自动充气而确保救生功能,对胸腰椎骨折患者在船舱内的搬动、转运及后送提供可行性。

其他文献
期刊
目的比较弹性髓内钉(TEN)与钢板治疗较大年龄(>10岁)儿童尺桡骨双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9–2014年儿童尺桡骨双骨折47例(50侧),其中TEN组30侧,钢板组20侧。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开放/闭合复位比例、内固定取出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骨折骨性愈合时间及前臂骨折治疗效果(按Anderson法)。结果TEN组手术时间为94.3 min,钢板组为120.5 min(P<0.05)。T
期刊
期刊
目的比较下胫腓钩和Suture-button技术治疗合并踝关节骨折的下胫腓联合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2005年1月–2013年9月采用下胫腓钩(下胫腓钩组)和Suture-button技术(Suture-button组)治疗合并踝关节骨折的下胫腓联合损伤患者。下胫腓钩组患者20例,其中男14例,女6例;年龄21~69岁,平均34.4岁。骨折按Danis-Weber分型:B型5例,C型15例;按Lau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并发谵妄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256例行转子间骨折内固定手术的65岁以上患者,对其发生率及相关危险因素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谵妄的发生率为14.8%(38/256)。发生的危险因素包括体重指数(BMI)<20 kg/m2(P<0.05)、术前血红蛋白(Hb)<100 g/L(P<0.05)、房颤(P<0.05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