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不会返航

来源 :故事家·花开不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123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看到桌子右上角贴的字条“目标——复旦大学”,我昏昏沉沉的脑子像被撞击了一下,立刻清醒起来。
  在最近一次的模考中,我距离复旦大学去年的录取分数线还差整整30分。而在半年前定下复旦大学这个目标时,我当时的成绩距离分数线将近100分。对于这个目标,除了爸妈和王老师支持我之外,所有的同学和老师都认为我有些不切實际,好高骛远。
  我听过很多或诚恳或讥讽的劝告“别对自己要求太高了,目标要切合实际”。听着这些声音,再看看自己的成绩单,我感到无比的沮丧,听得多了,我甚至开始怀疑自己是否真的在追求一个不切实际的梦。
  但是倔强如我,即使再艰难我也不会放弃。我想我就像我最爱的海贼王和小王子一样,我们都在执着地追求一个在他人看来不切实际的梦。路飞那份带着任性的执着和骄傲的勇气给我力量,少年时,我们唯一拥有的或许就是勇气。
  那段时间我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这压力不是来自于目标,而是来自于想要证明自己的倔强和自尊。我开始抓住每一分钟的学习时间,除了上厕所、吃饭、睡觉,我没有给自己留出一刻的放松时间。总是比别人早起一小时,晚睡一小时,每天早上5点起来背英语,晚上熄灯后依然打着小台灯熬夜做习题。努力果然立竿见影,我在一次次的周考中,成绩稳步提升。初见成效更加激发了我的斗志,我变得更加努力,连课间十分钟都不放过。辛勤耕耘终于迎来了检验成果的时候,新的月考开始了。
  坐在考场上,我在心里一直默念着“一定要考好,一定要考好”,拿到试卷的那一刻,心都提到嗓子眼了,手心开始出汗,我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可是大脑似乎并不听使唤,看着同学们奋笔疾书,我开始变得焦躁不安,匆匆地写完了试卷。
  考完试还来不及松口气,我又开始提心吊胆,因为高三的老师都是工作狂,考完试的第二天,成绩就出来了。
  平时早上的第一节课,我总是有些昏沉沉的,可是那一天我异常清醒,心里七上八下的,墙上时钟的嘀嗒声清晰地落在心尖上。我屏住呼吸,仿佛熬过了一个世纪,才听到我的成绩,这一次距离复旦大学的分数线差112分。我低下头,心被巨石牵扯着沉入水底,眼角的泪像奔涌的河水向外倾泻。
  2
  或许是看到我的悲伤,一下课,我便被王老师叫到办公室。她轻柔地拍了一下我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老师看到你的努力了,但是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要讲究方式方法,过大的压力不但不会激励你前行,反而会压得你喘不过气来。老师一直相信你的梦想会实现的,不过长大后你会明白,最重要的不是结果而是你追求梦想的过程,它会成为你一生宝贵的财富。”
  老师的话如同当头一棒敲醒了我,离开教室,我走到教学楼后面的小花园里,躺在草地上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这是一个月以来,我第一次完全让自己放松下来,迎面吹来的风让我开始冷静地反思,我当时定下复旦大学这个目标的初心,是因为我发自内心的喜欢,而不是为了证明给谁看。
  这突然让我想起在书上看过的一段话:“上天不会厚待任何人,你,我,困惑,痛苦,艰辛,对每个人都是同等的。回避,躲闪,都毫无用处。既然来的总是要来,迎着刀锋而上恐怕是最好的选择。上天不会厚待你,但你可以成就自己。”
  经过这一次的失败,我变得更加理智。我重燃斗志,重新制订了一套新的学习方案。以前我总是一个人花大量的时间闷头学,用时间成本来换取微小的进步,却不懂得劳逸结合,找到高效的学习方法,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决定多总结,多和老师同学沟通,归纳相同题型,触类旁通,提高学习效率。我还和三个关系较好的同学建立了学习同盟,我们互相监督,互相批改作业,互相学习,一起进步。
  同时,我也开始注重劳逸结合,下了晚自习我就去操场上跑一圈,或者只是坐着吹吹风,缓解一下一天的疲劳,让自己的大脑时刻保持冷静和清晰。
  那段时光里,我心无旁骛地追寻自己的梦想,勇往直前,不惧风雨。那些努力的日夜和一帮一起战斗的同学让我充满厚重的幸福感。
  接着,我就迎来了12月的模拟考。不再背负压力的我,在考场的状态冷静自如。果然,功夫不负有心人,这次的成绩距离复旦大学分数线差70分。
  3
  我很开心,虽然距离梦想还很远,即使自嘲着做着不切实际的梦,我也依然坚持撞了南墙后继续前行。我打电话把这个“胜利”的消息告诉了爸爸,爸爸说:“真替你开心,你不要有任何的负担,只管努力学习就好了,我和妈妈永远支持你。”挂掉电话,眼泪又不争气地止不住地流。
  我知道我的梦想也是加在父母脊背上的负担,我们在仰望星空的时候,也不能忘记自己脚下的土地。爸爸总说,他是在下面举着我让我自己去摘桃子。但我有时能感觉到他是在拼命踮起他的脚。
  唯有努力才能对得起王老师和父母的支持,再后来,我努力的动力不是复旦大学而是他们的期望。带着他们暖心的爱,我一直在逐梦的路上。
  一月距离分数线64分,二月距离分数线48分,三月距离分数线30分。
  我不知道在未来的6月我能否追上复旦大学的分数线,但是经过努力学习,我能成为一个有实力的空想主义者,或许便是对我那段看似无用的奋斗岁月的最大褒奖。
  像蜗牛般载着梦想前行,却从未放慢自己的脚步。自知这条路走起来不易,但最想要去的地方,怎么能半路就返航?未来的三个月我仍然会坚持向前。
  因为我相信所有有梦想的孩子希望都不会落空。只是我们需要万分的坚强和不懈的努力。
  为了不会返航的梦想,加油!
其他文献
没想到  记得上大学那会儿,我经常上课睡觉,从不听课。到了期末考试那天,我很早便来到考场,想找人走“捷径”。教室后面坐着一个人,看上去挺成熟,有点尖子生的感觉。于是我跟他打招呼,让他考试的时候照顾我一下,结果这人没理我。  考试铃声响了,他站起来,拿起抽屉里的卷子,走到前面去发了……  逃课  刚回到家,老妈就给了我一巴掌:“今天为啥在学校打架?”我气哭了:“不可能,我今天都没去学校。”老妈反手又
期刊
于我而言,高三是最值得努力的时光,也是一场未来可期的花季,只有一路奔跑,才配拥有潇洒且美好的青春。  从高三刚入学开始,我就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也不再畏惧前方的艰难与险途。回想这一路虽然充满了各种阻拦,我却一直谨记着英语老师曾和我说过:“你一定要记住,勤能补拙是通往成功的最佳捷径!”就是这么简单的一句话,我长久以来一直放在心底,把它作为我的座右铭,并贴在家中书桌的最显眼处。  升入高三后,我因为
期刊
随着日子一天天推进,一模分數出来后,我露出了满意的微笑,我太久都没有赢得这么漂亮了,这个相对比较专业的考试给了我莫大的信心。一模的到来,也预示着离高考不远了。  我没有让自己开心太久,就投入到下一轮的复习中,默写语文诗词,那是语文中的送分题,这道题答对了,10分就有了。每天背一篇英语作文也开始排上了日程,虽然辛苦,但只要结局漂亮,一切都值得。  当高考结束的铃声响起时,我没有像大家一样撕书、通宵玩
期刊
我一直很喜欢龙应台的一句话:“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我的家乡相信很多人都会有所耳闻,我出生在衡水,在衡水上学上到了18岁,所以从小被灌输的思想就是——一定要努力,不努力以后只能留在这里。可是当时我的成绩并不是很好,尤其在考上我们小县城的重点高中后,我发现我越来越力不从心,飞快的讲课速度、
期刊
离我走出高考考场已经快一年了,我总把生活诠释成一段直线式的旅途,通往梦想终点大道上的驿站不断,我却不愿停下脚步,期盼一段轰轰烈烈、一份举世无双。当时的自己怀揣着躁动不安的梦想,一路义无反顾。现在的我,真的很感谢当初不顾一切燃烧的自己。  小时候我总是害怕早起,眼皮好像都黏住了,根本睁不开,总觉得早起是最痛苦的事情。一直到了高中,我进入了寄宿学校,按照学校管理规定我们必须在6点之前离开寝室,否则会被
期刊
亲爱的18岁的自己:  你还好吗?今年我大学毕业了,想在最好的时光,写一封迟到的信给最好的你。  四年前的你还不知道,18岁的你真的很勇敢。你在多重压力之下,以顽童的良好心态顺利跨过了高考。想跟你说声谢谢,因为18岁的你通过努力才有了后来四年的我的大学生活。  18岁那年发生了许多事情,让人猝不及防,甚至不是18岁的你能够承受的。但是亲爱的,我爱你,因为你在悲伤和阴暗里独自坚强,才有了今天的我的明
期刊
自由的火烈鸟:高三了,18岁了,是该展现自己成熟努力的样子啦。这一年,我即将离开高三生活,奔向明媚的大学,我有点欢喜,但依然有所忧虑。高三的学习压力极大,我一刻也不敢放松,心里除了学习,幾乎没有别的事情。我明白这一年的重要性,身负重担、步履维艰,每个人都用尽全力,容不得半点松懈。面对即将到来的高考,我紧张而忙碌,时间就这样匆匆地流过。虽然我不是一个极为优秀的学生,但我也从未放弃过自己的梦想,成败与
期刊
那些摘星的日子里,我的每一个长夜都是在为自己搭摘星的梯子。每一个阶梯都要保证足够坚固,足以让我登上无垠的夜空,足以使我手可摘星辰。  2018年夏天,我收到两份惊喜:一是高考文科全校第二名、全市第38名的成绩,二是拿到了四川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大类学科特长计划的自主招生降分录取资格。  第一批次还未填报志愿前,我作为提前批次录取的学生去高中找班主任签字。这个三年里“折磨”了我无数次,让我一度崩溃绝望的
期刊
我想告诉你,不要放弃,想尽一切办法使自己奋起,因为只有经历过地狱,才能到达天堂!  我想用文字的方式记录下这一段时光。它看起来一波三折,却又与大多数人一样,并没有什么不同。但是却在我的生命时间轴上凸显出来,成为我人生中的一段白月光,不可比拟。也希望能给予此时的你一点点改变的勇气。我相信“Nothing is impossible”,也相信不经过地狱的人,無法到达天堂。  那个夏天的蝉在枝头“乌拉乌
期刊
高考之后,班上每一个人都能从班主任那里领到一份秘密的档案袋,里面是三年来班主任为我们收集的“时光胶囊”,它见证了我们的成长。  当我把档案袋拿到手时,看到里面一张张来时写下的梦想,心想:终于所有的努力都有了高考的烙印,而自己的梦想也可以尘埃落定。  那里面不仅仅记录着我心心念念的大学梦,也记录着我梦想跌落谷底的时刻。但所幸我咬牙坚持着,最终让梦想照进了现实。那是一张我写得最为潦草的“字据”,那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