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技术在脊柱畸形椎弓根螺钉置入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rdy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脊柱畸形椎弓根螺钉置入是脊柱外科教学中的难点,存在练习机会少,学习曲线长等问题.目的:探讨通过3D打印技术辅助初级医师理解和掌握脊柱畸形的解剖结构,为初级医师提供模型进行螺钉置入练习,提高教学效果.方法:选取在北京协和医院行手术治疗的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获取术前全脊柱CT薄扫影像资料,通过Mimics 15.0软件构建三维重建模型,并应用聚乳酸材料打印出1:1的3D全脊柱模型.纳入2019年9月至2021年6月我院在读骨科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及八年制骨科实习医师36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18人.对照组应用正常脊柱模型、示意图、椎弓根螺钉置入器械、术中椎弓根螺钉置入全程视频进行椎弓根螺钉置入教学.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3D打印模型进行模拟置钉操作示范,并在带教老师指导下于3D模型上练习椎弓根螺钉置入.课后即刻进行解剖结构辨识考核及调查问卷评估,课后1个月应用3D打印模型进行实操考核,评估教学效果.结果:课后即刻解剖结构辨识考核、学习效果自我评价及课程评价,试验组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课后1个月,试验组置钉时间较对照组更短,成功率更高,操作评分也更高(P<0.05).结论:将3D打印模型引入脊柱畸形椎弓根螺钉置入教学切实可行,既可帮助初级医师感性认识记忆各类复杂解剖结构,理解脊柱三维畸形,也可作为极佳的操作模型提供动手练习机会.
其他文献
2015年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发布《中国成人常见肛肠疾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我国肛肠疾病患病率为50 .10%,其中痔病患病人数最多,占全部肛肠疾病的98 .08%[1 ].肛肠疾病包括痔病、肛裂、肛瘘、直肠脱垂、肛窦炎、肛乳头肥大、肛周脓肿、直肠息肉、炎症性肠病、结直肠肿瘤、肛管直肠癌等.肛肠疾病临床症状较多,其中发生率居前的有便血、瘙痒、肿物脱出、疼痛、坠胀感和肛门流脓血.除此之外,肛门直肠皮肤黏膜损伤也是肛肠疾病常见损害.尽管皮肤黏膜损伤发生于肛门局部,但严重影响人们生活、工作和学习.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