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的铁饭碗

来源 :老来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rdl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务员历来是个好差使,政治待遇和经济待遇都很好,所以范进考到五十多岁还要考,考上了竟然高兴得发了疯。历朝历代的公务员,数宋代生活最幸福。
  宋朝的公务员的工资和福利都是很高的。不但每月有固定的工资,还有一份减免赋税的职田。他们的工资内容之丰富,令人叹为观止。有正俸、禄粟、职钱、春冬服、从人衣粮、茶酒、厨料、薪炭以及牲畜饲料等,衣食住行,甚至家眷从人的开销,全部国家买单。其职田按官品高下给田40顷至1顷不等,且大都是良田。在税费的缴纳上,国家已经给了很多优惠政策,但他们大都偷税漏税。这种分配制度叫“薪给制”和“供给制”相结合。“供给制”有很多弊端,宋朝以前早已废除,但宋朝政府为了使公务员生活得幸福,仍然使用。宋朝的公务员从没有下岗分流一说,相反,只要你进入公务员的序列,只要你不犯大错,这个铁饭碗就可以带进坟墓里了。而且,这个铁饭碗的含金量会越来越高,很有可能会变成金饭碗的。宋朝政府对文职官员三年一“磨勘”,武职官员四年一“磨勘”,按现在的说法,叫考核。考核过后,只要无大错就可升迁。升迁后,各种待遇也水涨船高。
  宋朝的公务员工作很轻松。宋朝的官僚制度有“官”“职”“差遗”的区分。“官”只是一种等级待遇,作为叙级、分等、定薪的依据。“职”并不是职务,而是加官,是一种虚衔。所谓“差遗”,也称职事官,是官僚担任的实际职务。例如名义上宰相是中书令、门下侍中,但那仅仅是“官”,掌握相权的却是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参知政事等这些“差遗”。这样,宋朝的公务员大多没有具体的工作,却又拿着高工资,生活得相当惬意。宋朝时没有“禁酒令”,即便是公务员们出入色情场所国家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宋徽宗赵佶还带头找小姐李师师呢。
  最令人眼红的恐怕要算是允许子弟接班和安置家人就业了。宋朝政府为让公务员安心工作,不为家事分心,允许中高级官员的直系、旁系亲属,甚至门人到政府工作,当时这叫“荫补”。“荫补”一般都是在皇帝生日、官员退休、死亡的时候。
  宋朝公务员的门槛很低。宋朝科举取士,每次科举录取的人数越来越多,从宋初的几十人到宋太宗时的200多人。到宋末,一次录取进士就达六七百人。进士及第就授予官职。宋开宝二年还规定,凡举人参加过15场科举考试而未及第者,一律特赐“本科出身”。真宗时,又把标准降低了,应试5场而未及第者即可获得这样的称号。所以,只要你身体好,有耐心,都可成为公务员的。
  可惜这样的幸福生活并没有维持很久,庞大的公务员队伍和军队,导致宋朝政府出现巨大的财政赤字。随着女真人攻入汴梁,大宋公务员的幸福生活也宣告结束。
其他文献
高血压在老年人中的发病率很高,约占老年人的40%~45%,是导致老年人充血性心力衰竭、脑中风、冠心病、肾功能衰竭等疾病的主要原因,严重影响老年人的健康长寿及生活质量,那么,老年人该如何更好地防治高血压呢?  老年性高血压的诊断 年龄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在未服药物的情况下,收缩压(SBP)≥140毫米汞柱和(或)舒张压(DBP)≥90毫米汞柱为老年性高血压,SBP≥140毫米汞柱,DBP<90毫米
期刊
在电影《英雄儿女》中有这样一个经典镜头——英雄王成一边向敌开火,一边用步话机向指挥所高喊:“团长,向我开炮!”这位团长原型便是志愿军65军194师582团团长兼政委张振川。   一位是身经百战、功勋卓著的将军,一位是以笔为刀、激扬文字的高级记者;一个只读过三年小学、一个是燕京大学的高材生、南国富商的娇女。他们在五十年代初相知、相恋并结合,一同走过近半个世纪的风风雨雨。    英雄团长     19
期刊
森林,最自然的力量    森林能洁净空气、消除噪声,森林中特有的芳香类物质和负离子对人体有很好的生理效应。呼吸着森林的纯净空气,享受着森林稀有的宁静,你那被都市的高压与噪音折磨得紊乱的中枢神经、植物神经会得到良好的修复。你可能发现,自己纷乱的心绪在森林中也莫名地变得安静了,整个人精神焕发、恬淡清爽,这要归功于森林强大的造氧功能。众所周知,森林是一个巨大的制造氧气的“化工厂”,估计每10000平方米
期刊
老人发觉自己有胸闷、气短、心慌的症状,那么首次就诊该选择哪个科呢?或许您会说,当然是选择心内科。其实,老年人由于年龄关系,常常同时患有心血管、泌尿、内分泌、神经精神等多方面的疾病,如果分科看病,就可能存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现象。要解决这个问题,建议老年人初诊最好先到老年科。这是由以下几个方面决定的:   1.老年人的生理特点  随着老年人的年龄增长,机体出现一系列衰退性的变化。故老年人需要安全、
期刊
随着我们社会的老龄化,老年性贫血现在越来越多,发生率高达到17%。现在整个社会都在倡导关心老人的健康,那么老年性贫血的早期诊断治疗应该高度重视,以免造成更大的伤害。  一.为什么老年人容易出现贫血   1.与造血原料的缺乏有关    随着年龄的增长,牙齿脱落,味蕾萎缩,胃肠功能也减退,势必影响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导致造血原料的缺乏,致使红细胞或血红蛋白生成不足。常见的贫血有缺铁性贫血和营养性巨幼细
期刊
俗话说,人老背驼。脊背是人体的重要部位,它不仅是脊椎及众多神经组织的“中间站”,还会同胸部一前一后悉心呵护着人体的内脏。那么,人到老年,如何才能拥有强壮健康的背呢?   脊背喜欢温暖。中医学认为,背部是阳经的循环部位,起着防御外邪入侵的作用,若背部保暖不好,风寒外邪容易侵入人体,损伤阳气而致病。因此,注意背部保暖,是老年人预防疾病的重要措施。首先要注意衣服的厚暖,在冬季宜穿着保暖性能良好的贴身丝绵
期刊
1.出行前做个体检必不可少,预防旅行途中旧病复发。患有慢性疾病者应征得医生同意,外出前切不可忘记带常用药。  2.老年人在旅途中饮食宜清淡,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不食心里没底的食品和饮料,不食未经煮熟的海产野味。对各地的风味小吃,一次不宜吃太多。  3.老年人腿脚不灵,步态不稳,因此旅游时最好有家人或好友相伴,旅游观光时不可边看边走,要放慢脚步,静心赏景。  4.老年人旅游不可逞强,应根据自己的身体条
期刊
患者:一般在吃饭中间出现心慌(每天2-3次),持续时间在10-30分钟,同时会出现眼前发黑、晕眩、头胀和脸涨的感觉,严重时每次吃饭都会出现以上状况。2008年11月9日中医确诊为气血虚,开了4个周的中药,服用后症状有所减轻(每天1-2次),持续时间也缩短到几分钟,但感觉效果不理想。11月30日停服中药后,到胶南市人民医院做了24小时心电图监测,初步确诊为“室上阵发性心动过速”,大夫建议服用养心氏和
期刊
人到老年,总是想寻觅一种养生秘诀,其实,老年人只要宽心度过每一天,就能身体健康,颐养天年。  历史学家范文澜先生风趣地说:“道士贪生,和尚怕死。”老年人要心地宽广,清除贪(贪爱)、痴(愚昧痴迷)、嗔(嫉恨与损害他人的心理)、慢(傲慢自负)之心,因为这些心态是产生烦恼的根源,清除愚昧秽恶之心,树立智慧净善之心,不要总是被一大堆私心杂念纠缠,不要动不动就懊恼气怒以致肺都气炸了,要保持心脑肺肝平和,放宽
期刊
1981年5月29日,国家名誉主席宋庆龄在北京逝世。一瞬间20多年过去了,当年“执行宋庆龄同志遗嘱”的八人临时小组成员,如今唯有一人健在,他就是81岁高龄的上海市孙中山宋庆龄文物管理委员会顾问、上海宋庆龄研究会顾问李家炽先生。他的回忆向世人披露了当年执行宋庆龄遗嘱的有关内情,为我们提供了一份弥足珍贵的史料。     胡耀邦批示同意邓颖超起草的“办法”    李家炽先生在1985年离休前担任上海市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