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湖凹陷西斜坡油气运移分子地球化学研究

来源 :沉积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cai51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应用非烃技术、多馏分绝对定量技术,在分析苏北金湖凹陷原油、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油源对比的基础上,重点对吡咯类含氮化合物在岩一油、油一油运移中的分馏效应进行了研究,并对骨架相似的另两类杂原子化合物一氧芴(二苯并呋喃)、硫芴(二苯并噻吩)的运移分馏效应作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金湖凹陷西斜坡原油中吡咯类化合物具有较好的运移分馏效应,油气主体运移方向为东北至西南,相邻的三河次凹为其主要的油源区;杂原子化合物一氧芴、硫芴系列运移分馏效应不及吡咯类;绝对定量技术可弥补常规生物标志物在油气二次运移过程中异构体间分馏效应
其他文献
松辽盆地和辽河盆地的砂岩储层中长石含量很高,次生孔隙主要是由长石颗粒溶解后形成的。本文运用扫描电镜,X衍射,氧碳稳定同位素等分析方法,对研究区砂岩储层中长石溶解作用发育状
苏南下三叠统青龙组碳酸盐岩中,由于沉积相(台地浅难相和深水斜坡—盆地相)的复杂性,导致了成岩作用和成岩环境的多样性。作者通过薄片观察,阴极发光和碳、氧同位素的分析以
不规则伊/蒙混层粘土矿物在沉积地层中广泛存在,通过对17例伊/蒙混层粘土矿物样品进行研究得出:(1)沉积地层中的部分有序型伊/蒙混层矿物的晶层连接概率介于完全随机混层与机械混和物的
本文对华北和下扬子区两种类型的海陆过渡相地层进行详细的有机岩学工作,研究了泥质岩系中有机显微组合的岩石学特征、有机显微组成特征,表明壳质组是重要的生气母质。根据气源
基于塔里木盆地塔北、库车、喀什和叶城四个含油气区44个原油样品和3个天然气样品中发现的化石孢子花粉89属183种的研究,在该盆地地质背景下探讨了石油运移的机理.研究内容包
针对目前用的地层剥蚀厚度恢复镜质体反射率差值法所存在问题,在考察地层沉降、抬升、再沉降埋藏史过程的基础上,根据有机质演化累积性和不可逆性原则,利用经典的有机质成熟度时
本文研究了陕西榆林地区ZK1534钻孔中侏罗统延安组孢子花粉66属103种,建立了该区延安组孢粉组合,对孢粉组合中主要孢子花粉的亲缘关系及古生态进行深入研究,利用孢粉生态类型
研究区雾迷山组的层状藻叠层白云岩中存在一种属原地风暴成因的砾屑透镜体,砾屑体的底部为略下切的侵蚀面,顶为上凸形,砾屑呈放射状或叠瓦状排列,无磨圆作用,其形成过程是:在风暴初
本文首次报道了天津蓟县中元古宇雾迷山组核形石的演化系列,依据雾迷山组的相序,辨释了它纵向序列的旋(韵)律沉积特征,进而筛析了此中核形石的成生.发育全过程,遂得以认出核
苏皖南部二叠纪龙潭群的沉积学研究表明,它是一个向西尖灭的碎块楔;其东侧的物源区是一个近南北向延伸的造山带,广泛产出富含长石与电气石的变粒岩或片麻岩等。建议称这一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