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音速喷流出口扰动对湍流与声场模拟的影响

来源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kelike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大涡模拟方法计算出口马赫数Ma=0.75、雷诺数Re D=8.7×105的圆口喷射流动,研究了改进的来流多模态线性不稳定扰动和涡环扰动对促成转捩、湍流特性以及远声场结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来流无扰动的情况相比,两种扰动方式均有利于破坏喷口环状涡的周向稳定性,从而加速剪切层转捩,逼近实际喷口的湍流状态;且多模态线性不稳定扰动工况的喷口速度脉动水平高于涡环扰动下的喷流,能更早地触发转捩。从远声场的结果来看,两种扰动方法有效地减少了计算模型中因转捩和涡配对而导致的低频噪声误差,从而吻合实验数据。
其他文献
人类文明最早发端于江河流域,在文明发展的进程中,人类必须敬畏自然,尊重自然,将自己看做是自然的一份子,方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文章针对湟水河青海段的水资源承载力与水质展开分析研究,探讨西宁湟水河水资源状况,为河流生态保护提供参考。
文章以北方铜业股份有限公司铜矿峪矿园子沟尾矿库为例,采用控制测量的方法,获得矿区内各地理要素的信息,为矿区内各项工程建设提供基础数据。
采用高温热台显微镜系统对比和研究了石油焦、细渣和神府煤焦的气化反应特性,并制备了掺灰石油焦样品,采用热重分析仪对比和分析了不同样品的气化反应活性。结果表明:相比石油焦,细渣具有更为丰富的孔隙结构,其样品中存在较多孔径为2~10 nm的孔,比表面积约为石油焦比表面积的15倍;细渣石墨化程度较低,其含有的灰分促进了气化反应的进行,因而细渣的气化反应活性明显优于石油焦,但比神府煤焦稍差。
随着电动汽车并网数量的增多及电池容量的不断增大,不协调的充电会给电网带来巨大压力,甚至会影响电网的稳定运行。相反,合理的电动汽车调度会给电网带来额外的效益。提出了一种滑窗变速优化充电方法对电动汽车进行实时调度,结合实时电价计算充电成本,通过离线网损灵敏度快速求解网损量,采用充电功率波动法量化电池老化成本。以电池老化成本、充电成本和网损成本最小化为目标函数,构建一个多目标优化问题,利用凸优化算法求解得到车网互动(V2G)实时调度策略。在改进的IEEE 33节点配电网上对平均分配、自然充电、全局优化和滑窗变速
为解决地震、地面塌陷、地裂缝等地质灾害带来的危害影响,将水工环地质技术合理应用其中,以此来达到良好的治理效果。基于此,文章重点针对水工环地质在地质灾害治理中的应用展开详细分析,为地质灾害治理水平提升提供保证。
针对工业过程中检测和储存的数据维度不断增大,传统的检测方法中存在处理速度慢、故障特征提取不明显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稀疏表示和保局投影(Adaptive Sparse Representation and Locality Preserving Projections,ASRLPP)的故障检测方法。首先利用稀疏字典学习算法构造残差空间对数据进行特征提取,使数据的全局特征更加明显;然后在残差空间中利用保局投影(Locality Preserving Projections,LPP)算法进行降维操作,对
自然资源登记审核是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自然资源登记程序符合要求及调查成果真实准确的重要手段。文章在研究江苏省前期已经完成的自然资源确权登记试点工作基础上,依据国家最新颁发的自然资源相关规范,探索研究了符合江苏省的自然资源确权登记成果审核机制。
以勃姆石(γ-AlOOH)、γ-Al2O3为前驱体,MgO为添加剂,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粒径分布等表征手段,对两种前驱体转变为α-Al2O3的相转过程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在未掺杂添加剂的情况下,γ-Al2O3、γ-AlOOH经煅烧转变为α-Al2O3时均经历了γ-Al2O
针对复杂场景下多目标跟踪算法存在目标标识切换率高、目标轨迹误报率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行人重识别网络和CNN-GRU(ConvolutionalNeuralNetworks-Gated Recurrent Unit)度量网络的多目标跟踪算法。通过构建一个CNN和双GRU网络结合的深度度量模型,同时预测跟踪目标轨迹框外观特征和运动特征的时间特性,使提取的目标特征更具有判别性,降低目标的标识切换率。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区域自动站加密观测、中央气象台台风定位报、FY-2F卫星逐时TBB、多普勒雷达探测及NCEP 1°×1°逐6 h再分析等资料,分析了2018年18号台风“温比亚”引发河南特大暴雨过程的中尺度系统特征,结果表明:此次特大暴雨过程是台风低压环流与中纬度西风槽、副热带高压、高低空急流等天气系统共同作用的结果;925-850 hPa高度上冷空气从台风西北方侵入台风系统与暖湿空气形成能量锋,有利暖湿空气抬升;400-500 hPa高度上冷空气从西北侵入台风环流,形成上干冷、下暖湿的不稳定层结;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