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文育人

来源 :心事·教育策划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sonlau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于漪老师是全国著名的中学语文特级教师,她认为教育的本质是“育人”,而语文的教学当然必须“教文育人”。何谓“教文育人”,即在听说读写训练中,结合着思想教育,恰似春风化雨,渗入学生的心灵深处,充分地体现着“文道统一”的精神。
  在实际教学中,一方面她引导学生从整体上去理解、把握课文,使学生不仅理解、把握课文写什么、怎样写,而且理会为什么这样写,训练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另一方面她又把思想教育与语文训练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思想上受教育,感情上受熏陶。这样,学生从课堂教学中不仅学到知识、技能,而且受到思想教育。
  《往事依依》是她应《中学生阅读》(初中版)杂志的再三邀请,为中学生写的一篇文章。“教文育人”,被于漪老师定位为语文学习的核心,那么“书文育人”则应是她《往事依依》的写作核心。也就是说,于漪老师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就是想让学生可以很好地从整体上去理解把握,并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有所帮助,使学生思想上受教育,感情上受熏陶。
  “凤头、猪肚、豹尾”是元曲作家乔吉写作的六字真言,“凤头”是说作品的开头要像凤凰的头那样秀气、漂亮;“猪肚”是说文章内容要像猪肚那样内涵丰富,充实、有内容,不要泛泛空谈;“豹尾”是说作品的结尾要像豹子尾巴那样有力、刚健,余音绕梁,三日不绝。而于漪老师的《往事依依》则很好地应了这一说。
  陶宗仪在《南村辍耕录中》把它解释为“起要美丽,中要浩荡,结要响亮。”而其中,开头尤其值得讲究。文章起头起得好,才能抓住“眼球”。“年华似流水。几十年过去,不少事情已经模糊,有的搜索枯肠而不可得,但有几件事仍历历在目,至今记忆犹新”,以抒情而又优美的语言,如“年华似流水、“历历在目”、“记忆犹新”,表明了对美好往事的追忆,很好地定下了文章的感情基调,引人入胜;从“年华的流逝”,从“几十年的往事”中开题,又以“但有几件事仍历历在目,至今记忆犹新”自然地引出下文,开合自然。
  所谓“猪肚”就是要求文章的主体,像猪肚子那样有充实、丰富的内容。本文的主体部分从第二小节到第六小节,作者深情的追溯了少年时代的依依往事:看山水画,读《评注图像水浒传》,品《千家诗》,听两个国文老师讲课,听老师关于读书的教导。所选的事情跟读书有关系,因为于老师“学生时代的生活乐趣,很大程度来自读书”,这些事让于老师喜爱并走上了文学之路。文章可谓选材丰富,内容充实,但是如何将这些材料很好地组织起来,往往又是写作时的一个难点。于漪老师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难题,按照时间顺序来组织材料,又以用“承上启下”或单“启下”的句子来衔接,比如“学生时代的生活乐趣,很大程度来自读书。书,给我以广阔的天地,而其中编织我童年美丽的生活花环的,竟是一本让人看不上眼的石印本《千家诗》”,就很好地承接上文的看山水画、读《评注图像水浒传》,又很好地引出品《千家诗》这件事来;再如“老师入情入理的讲课也在我心上雕镂下深刻的印象,培养了我课外阅读的兴趣”,就以总起的形式引出听两个国文老师讲课的事件。
  古人说过:“好的结尾,有如咀嚼干果,品尝香茗,令人回味再三。”与开头一样,结尾也很重要。结尾只有“往事依依,金色的回忆唤起我的青春激情,催我不断奋进”短短二十几个字,却能以“往事依依”点题,“金色的回忆”呼应开头的“记忆犹新”,简短有力地收束全文,点明“对童年美好往事的怀念”这个中心,又能很好地唤起读者的“青春激情”,催读者“不断奋进”,令人回味。
  好的文章,有了“凤头”、“猪肚”、“豹尾”,就比一棵大树有了高大的枝干,但一棵大树要长得好,还要有茂密的树叶,当然优美的语言就好比这茂密的树叶,它会让这棵大叔充满活力与生机。比如第二段的“雄伟险峻”和“烟波浩淼”写得好,分别很好地写出了梁山和水泊的特点;再如第四段中的“风光流转,阴晴雨晦,丽日蓝天,风云变幻,美不胜收”这些词把变化多端的自然美景概括而又生动形象地描写出来了;再如观看《评注图像水浒传》,用“一……就……”的句式表明“一幅幅插图”富有吸引力,“好像就是”“不知不觉”“犹如身历其境”等语句形象地描绘出“我”借助眼前的景物解读梁山泊背景的读书趣事;再如“学生时代的生活乐趣,很大程度来自读书。书,给我以广阔的天地,而其中编织我童年美丽的生活花环的,竞是一本让人看不上眼的石印本《千家诗》”,就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地描绘了读书的益智作用,还把“编织我童年美丽的生活花环”与“让人看不上眼”对比,更好地显示了石印《千家诗》的魅力。
  于漪老师在她的《岁月如歌》破解“人的语文能力是从哪里来的”这个问题,她认为“一个人的语文能力只能从听、说、读、写的实践活动中得来,在优秀范文的阅读中感悟、品味、思考、理解,随着所感、所悟、所得的潜移默化所生成,并具有自己的认知、自己的情感、自己的品格以及具有自己个性的语文能力。大量阅读是提高语文能力的基础,听、说、读、写等实践活动是提高语文能力的必由之路,潜移默化是语文能力生成的基本规律。”而她写的《往事依依》就是这优秀的范文。
  “书文育人”是于漪老师写《往事依依》这篇文章核心,“教文育人”当然是我们教《往事依依》这篇文章的核心。
  (责任编校:白水)
其他文献
编者按  优秀的学校离不开优秀的教师,优秀的教师促进学校的发展。“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但一行人才可以走得更远。”教师团队建设的好坏,象征着一个学校后继发展是否有实力,也是这个学校凝聚力和竞争力的充分体现。走进磨小,看到老师们脸上洋溢着的幸福微笑,便如同走进一片阳光,温暖明亮。这里是一个团结互助的大家庭,这里是一个相亲相爱的大集体,每位老师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为学校的整体发展发挥着自己的光和热。
期刊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良好的师生关系要以教师的爱为前提,教师只有真心地去爱学生,去感化学生,让学生从内心感受到教师喜欢他,信任他,学生才会主动亲近教师,敬佩教师,师生关系才会和谐、健康、永久。  一、以身示范  小学生年龄小,心理发展不成熟,对于教师十分依赖,十分相信。总认为老师说的就是对的,老师的话甚至比父母说的还管用。无形之中教师就是一种榜样,对学生的喜、怒、哀、乐,期待与信任,无时无刻不影
期刊
编者按  幼儿园开学第一天,也是小班宝宝第一次离开家长、从家庭生活走向社会的第一步,不少家长吐槽幼儿园里哭声一片,看着孩子哭,大人也跟着默默擦眼泪。早上8点入园,下午4点才放学,这中间的8小时被很多家长网友称为“最难熬8小时”。入园是幼儿从家庭迈向社会的第一步,是他们人生中经历的第一次集体生活,也是幼儿适应社会生活的关键一步。能否顺利地迈好这一步,关系到儿童个体是否能够形成良好的社会认知、自我认知
期刊
褒贬是人们观察事物评价是非阐明观点的主要方式。作为小学教师,在教学和对学生的管理中,褒贬的使用则更为频繁。鉴于其管理的对象较为幼稚,在褒贬的应用时,则需赋予相当的艺术性。笔者在教学管理实践中,对此有十六个字的浅显认识,即:爱心为本,以理服人,尺度适宜,多褒善贬。  爱心为本:即无论用褒用贬,都要摆正给予褒贬的主体与接受褒贬的客体之间的关系,也就是摆正教师与学生的位置和关系。前者是教育者,后者是被教
期刊
随着中国由衰亡走向兴盛,中国共产党也在磨难中一路走来,不断成长,开辟了中国发展的新气象,也创造了一系列科学的、符合中国实际的社会主义理论,如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除毛泽东思想外,后几者统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些理论思想不仅进一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更加促进了中国的各方面快速发展,为快步前行的中国注入了蓬勃朝气,也为中国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期刊
评价教学是否有效,关键在于考察通过教学,学生是否得到进步和发展。而高效的教学是指通过教学,教师采用各种策略和方式,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充分体验求知的过程,在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充分、和谐、持续的发展。  首先,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入手。我一直认为孩子们喜欢哪门功课不外乎两个原因:一是喜欢上这门课的老师;另外就是从这门课中他能找到成就感。要想孩子们喜欢你,就必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期刊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知识经济社会中人的素质中最重要的素质是创新能力,它是人的各项素质的核心,所以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教师的任务是在传授物理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出来的学生具有持续学习和创新的能力,以适应时代的要求。“先学后教”教学模式就是以优化物理教学过程、提高物理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目标而设计的。这种教学模式使学生带着明确的学
期刊
中学数学教学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教材中处处体现科学和艺术能够完美地结合;二是许多数学知识和古今中外有趣的故事紧密地结合;三是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实用性的紧密结合。而数学教学的过程不仅是推理、训练的过程,更重要的是通过各种美好的情感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质,美其心灵陶冶其情操的过程,特别是在《勾股定理》一章中,勾股定理是数学学科中的几个重要的定理之一,它揭示了数和形之间的紧密关系,是数和形的完美结合,
期刊
青春期是一个年轻的时期,是一个美好的时期,也是一个烦恼的时期,学生、家长和教师为这个时期忧郁、痛苦、烦恼,对正处于这个时期的学生进行青春期教育是非常重要也是非常必要的。而这个任务的完成,除了家长、老师责无旁贷外,生物教师的作用更是格外重要的。  一、相关背景  (一)青春期的划分  从生物学的角度划分,一般将人的一生分为这样几个阶段:从出生到1岁,为婴儿期;1~3岁为幼儿前期;3~7岁为幼儿期;7
期刊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是21世纪赋予教师的重任,是课程改革的新要求。因此,教师要按照课程标准所倡导的理念,积极投身改革与实验,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要改变以往那种让学生跟在自己后面亦步亦趋的习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是一个双边活动过程,只有营造浓厚的自主学习氛围,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激起学习需要,才能调动学生学习潜能,使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为此,教师重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当今课堂教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