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农区村民创新业

来源 :共产党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halber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城镇化率的不断提高,惠农区尾闸镇大部分村民“上楼”变市民,辖区内的佳苑社区、水城民生社区既居住着部分失地农民和生态移民,又是全区低收入人群聚居区,如何引领、带动这些人群增收致富成为尾闸镇党委、政府思考和探索的新问题。
  为了扶持和鼓励创业,惠农区尾闸镇采取有效措施,以政策鼓励创业、以培训指导创业、以宣传推动创业,培育创新创业新沃土,全力帮助新市民安家惠农,为他们铺平了就业创业的致富路。
  “创”出致富一条街
  “好的,马上就到!”6月5日中午,正吃着饭,尾闸镇下庄子村粮油店老板吴金海接到要求送米的电话,立刻来了精神。刚准备出门,手机又响了,“7楼送不?”“送!”老吴脚下生风。
  一年多前,还在为失地伤神的吴金海,没想到这么快就在创业中找到了乐趣。“楼里住的人越多、生意越好。人逢喜事精神爽,越忙越有劲啊。”这两天,吴金海和儿子商量,要扩大粮油店的经营规模,并且针对拆迁“上楼”的特点,转变服务方式,加强送货上门。
  近年来,随着惠农区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尾闸镇辖区内很多村庄逐渐消失,农民的土地也被征用,下庄子村也不例外。“这里本没有街,创业的人多了,就成了一条街”,下庄子村党支部书记王万明眼中的“创业街”从无到有,正是失地农民融入新生活的最好体现。2014年,惠农新区南扩,下庄子村共有263人变成失地农民。如何让失地农民尽快适应新生活、创造新生活,成为摆在下庄子村村委会面前的一道难题。
  王万明告诉记者:“通过到陕西袁家村等地学习考察,我们决定盘活村集体现有资源,为失地农民打造一个创业平台。2015年9月,下庄子村在水城民生小区门口打造了一条集商贸、物流、餐饮、休闲等多种经营业态于一体的失地农民置业创业街。为了降低失地农民创业门槛,同时也为了吸引外地商家到这里投资,经过商议,我们决定降低营业户租金。”
  下庄子村失地农民常贵宝在低价租用村里失地农民置业创业街的营业房后,短短两年时间,他已经变身为一名年收入12万元的小老板。“这是村里的营业房,2018年以前每平方米收6块钱的租金,从今年开始每平方米降到4元。我租了3间共192平方米的营业房,开了烤吧、汽车美容店和棋牌室,一年下来租金也就一万多。”常贵宝一边为顾客洗车,一边喜滋滋地对记者说。
  这一招确实很有吸引力。在大武口开办课外辅导班的当地女孩晁丽得知这一消息后,立马回到村里一探究竟。最终,她租用378平方米的两层营业房,开办了中小学英语培训班。“在大武口,同样的面积一年租金至少得花十几万,回到村里,一年下来只花3万块就够了。”晁丽说。
  筑好了巢,也引来了凤。村里的固定资产变成了“摇钱树”,村集体收入由以前的每年两三万元增加到现在的20万元,人均纯收入达到10600元。
  “归巢凤”筑创业园
  6月5日,惠农区返乡农民工创业园的标准厂房里,一位身穿T恤的年轻人正在查看生产状况。他就是这家印务公司的总经理肖辉。
  今年27岁的肖辉颇为老成。白手起家,从制版公司的打杂工到年产值200多万元的印务公司老总,肖辉说,成功源于梦想、担当和奋斗。
  肖辉的舅舅在银川从事印务工作,并小有成就。受舅舅的影响,肖辉从小就立志长大后要成就一番事业。18岁那年,肖辉辞别父母,背上行囊,远赴西藏打工。
  “年龄小,没文化,出去根本找不到工作。”经过十几次碰壁后,西藏当地一家制版公司录用了肖辉。“每天干的都是搬运货物、打杂跑腿的活儿。工资很低,没钱时,一个馒头就是一顿饭。工厂的临时棚户就是住所,夏天热冬天冷。那一段时间,我深刻地体会到工作的艰辛。”肖辉说,尝到没文化的苦头后,他开始自学。白天,他跟着设计师傅边看边问边学。晚上,在微弱的灯光下,他自学包装设计,并尝试自己制图。
  在随后的几年时间里,肖辉边工作边学习,在实践中不断丰富自己,小时候的梦想一直萦绕在肖辉心间。“公司刚成立时,到了客户门上,我经常一等就是一上午,结果往往失望而归。”说起公司刚起步时的艰辛,肖辉感慨万千。随着公司的业务量不断增大,建立属于自己的工厂的想法又在肖辉的心头生根发芽。2016年,肖辉和妻子回惠农老家时,他发现惠农区的经济发展迅速,了解了惠农区相关政策后,2016年7月,肖辉回到家乡投资1000万元在返乡农民工创业园里开办起了印务公司。目前,公司年产值达200万元以上,解决就业100多人。
  惠农区返乡创业园的工作人员吴学峰告诉记者:“以前地方招商引资是‘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现在是‘燕归来’‘凤还巢’‘归去来兮’的农民工回到故乡创业。近年来,为了更好地服务农民工返乡创业,园区在石嘴山市就业创业贷款中心、惠农区就业创业服务局、邮政储蓄银行惠农支行的联合推动下,创新开展创业‘贴息贷款+商业贷款’模式,为创业者提供3万至10万元不等贷款的同时,根据创业者的要求,还可以提高贷款额度,切实解决了创业者融资难问题。我们还积极开展刺绣技能培训、SYB创业培训、烹饪培训,为辖区内各个行业、各类人员提供了学习平台。截至目前,园区引进落户创业项目75个,带动周边就业人员260人。”
  移民创出新生活
  透亮筋道的凉皮,浸润在色泽鲜亮的辣椒油中,看得每一位顾客垂涎欲滴。这是记者在惠农区尾闸镇银河苑小区门口马小花美味凉皮店看到的一幕。
  马小花是2012年首批搬迁到惠农区的新市民,在搬迁到惠农区之前,马小花夫妇就学得了一手制作凉皮的好手艺。面对新生活、新环境,马小花夫妻俩毅然放弃了就业部门安排的稳定工作,开始了创业之路。经过就业部门的协调,马小花迅速办理了营业执照等相关手续,在政府分配的安置房中,简单的两张桌子、八把椅子、一张摆满调料盒和凉皮的四方桌就构成了最初的马小花美味凉皮店。
  经过两年多的积累,凉皮店的回头客越来越多。2017年年初,马小花买下了银河苑社区门口的营业房,经过半个月的装修,马小花美味凉皮店重新开业。马小花说:“搬来6年多,政府给了我们巨大的支持,先是给我们分房子,又在创业过程中给予我们巨大的帮助,2017年还给我们兑现了创业房租补贴。感谢政府的帮助,我们自己也会更加努力,扎根惠农,建设惠农。”
  马小花只是惠农区尾闸镇创业新市民中的一个代表。
  6月5日一大早,西吉县马莲乡后庄村55岁的移民兰学林来到惠农区尾闸镇水城民生社区。每家每户可领取一袋大米、一袋面粉和一桶油,尾闸镇还为每户移民提供了几套床单和被套,住所则是一套54平方米的两居室。距离社区不到300米处,还有幼儿园、小学、初中,看到这些,兰学林十分满意。
  “为响应政府劳务移民搬迁的号召,已经成家在外打工的儿子和女儿,都搬到了水城民生。”兰学林说。因条件不符,他和老伴只能留守老家。兰学林不甘心,在社区门口转悠了几圈后,终于发现了一个商机:在社区门口租一间门面房,开一间专为新老移民服务的平价超市。
  水城民生社区是惠农区为劳务移民搬迁倾心打造的安置点。根据自治区生态移民规划安排,惠农区将完成劳务移民搬迁安置任务3399户15400人。其中,安置西吉县劳务移民2456户11558人,安置原州区移民943户3842人。为完成既定目标,惠农区共规划建设了银河苑、惠美家园等四个移民安置区,同时配套建设了幼儿园、社区活动中心、卫生服务中心等。为做好移民安置工作,惠农区率先提出了“一户一套房、一户一岗位、一户一亩土地流转收益,稳定居住两年后一户一头托管奶牛分红”的“3+1”优惠政策。目前,房屋、崗位和每亩地每年400元土地流转收益已全部落实,承诺的稳定居住两年后“一户一头托管奶牛分红”也提前兑现。
  责任编辑:李 旭
其他文献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经济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利通区经济社会发展任务繁重,面临形势严峻复杂,要圆满完成2018年目标任务,实现逆势反超、冲刺进位,必须咬定青山不放松、苦干实干求突破,推动利通区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紧盯投资拉动,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全力打好固定资产
期刊
牛家大院的瓜果采摘、飞鸽山庄的肉鸽喂养、吉水湾休闲度假村的垂钓、绿博园的花海畅游……每年从5月开始,吴忠市利通区的各个农家乐里人气颇旺。目前利通区共建成各类生态旅游景点星级农家乐17个、农业观光基地9个、旅游民俗村3个。2017年,利通区乡村旅游接待112.36万人次,旅游收入1亿元,同比增长17.5%。  农家乐:让游客乐起来  “一村一品、一村一景”,并以丰富的活动为载体带动农家乐火起来,是利
期刊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默默坚守在贫困的农村,从青春年少到两鬓斑白,为农村的医疗事业奉献了一生。他们就是坚守在基层的乡村医生。没有高额的工资,没有优越的工作环境,陪伴他们最多的就是一只老旧的药箱和一间小小的诊所,但是他们带给乡村的却是一分安详和希望。石嘴山市惠农区庙台乡静安村村医徐秀芹就是他们中的一员。从医以来,她先后接生了500多个婴儿;对静安村50多名慢性病人进行专案管理,建立村民健康档案650份;
期刊
婚丧嫁娶讲排场比阔气的少了,喜事新办、丧事简办的多了;崇尚厚养薄葬、节俭持家的风气浓了,提倡文明健康生活方式的多了……时下,走进石嘴山市惠农区,一股文明之风扑面而来。  近年来,惠农区把移风易俗工作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积极创新思路和举措,创造“三三三”工作法,注重党员带头,村民自治共管,注重文化引领,倡导文明新风,大力推进移风易俗工作。如今,文明新风正浸润着惠农大地。  
期刊
新时代赋予统一战线新的使命,新使命对统一战线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统一战线工作者是推动统战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新时代要求统一战线工作者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切实解决站位不高、知识不新、能力不强、作风不实等问题,紧跟时代节拍,严字当头干字当先,创造出无愧于时代的工作业绩。  铸牢理想信念,做政治坚定的明白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政治问题
期刊
徐世温,1964年生,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宁夏书法家协会会员、石嘴山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惠农区书法家协会主席。其书法以隶书见长。2014年作品《世说新语选抄》入展第三届“四堂杯”全国书法大赛,2014年作品《文心雕龙选抄》入展第四届“中国西部书法篆刻作品展”,2015年作品《粮食赋》获全区“爱粮杯”美术书法作品大赛书法类一等奖,2015年作品《交通赋》获全區“交通安全文明出行”主题展一等奖,201
期刊
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同志指出:“马克思主义始终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是我们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同志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必须深刻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充分认识这一思想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的原创性贡献,充分认识这一思想
期刊
惠农,源自清朝雍正皇帝为惠农渠钦定的名字,寓意施惠于民。惠农区是2004年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原惠农县,与石嘴山区合并成立市辖区,地处宁夏最北端,是国家“一五”计划时期布局建设的全国十大煤炭基地之一,是宁夏工业的摇篮,宁夏的第一吨煤、第一度电、第一炉钢均产自惠农区。全区面积1254平方公里,辖3乡3镇、6个街道办事处共38个行政村42个社区,总人口20万人,其中,城市人口16万人,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
期刊
在全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各项战略任务的关键时刻,全国档案系统转型发展,奋力开创新时代档案工作新局面。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办公厅主任丁薛祥同志,到中央档案馆国家档案局调研,代表党中央和中办领导慰问看望档案工作者,并发表重要讲话。这不仅体现了中央对档案工作的重视和对档案工作者的关怀,也为新时代档案工作确定了新的历史
期刊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 “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党的思想建设的首要任务,教育引导全党牢记党的宗旨,挺起共产党人的精神脊梁,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对于油田企业基层党委,加强和改进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是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党的思想建设,落实从严治党,提高领导干部思想政治素质和科学决策能力的重要举措和基础工程。对于增强基层采油单位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提高领导班子理论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