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用电保护接零与保护接地的区别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eamrain12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施工现场,用电接地、接零保护保护是用电管理中的重要环节。论文首先简要探讨了保护接地、保护接零的概念,分析了施工临时用电接零、接地主要问题,并对保护接零与保护接地做法的比较,探讨了其区别。
  关键词:施工用电;保护接零;保护接地
  中图分类号: TM24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施工用电牵涉面广,专业性强,稍有不慎极易造成触电伤亡事故。因此,施工临时用电管理是项目安全管理的重要环节。接地、接零保护是施工用电管理的薄弱环节,本人根据施工现场7年工作经验浅谈一下保护接地与保护接零的区别。
  1.保护接地的概念
  在中性点不接地的三相电源系统中,当接到这个电源系统上的电气设备应绝缘损坏而使其金属外壳带电时,如果有人站在地上触及外壳,由于输电线路与大地之间存在分布电容,将有电流通过人体及分布电容回到电源,使人触电。在一般情况下这个电流是不大的。但是,如果电网分布很广,或电网绝缘强度明显下降,这个电流可能达到危险强度,这就必须采取安全措施。
  保护接地就是把用电设备的金属外壳用截面足够大的导线与大地可靠连接起来,设备金属外壳已与大地可靠连接,则当人体触及带电外壳时,人体相当于接地电阻的一条并联支路,由于人体电阻远远大于接地电阻,所以通过人体的电流将会很小,避免了触电事故。
  2.保护接零的概念
  为防止电气设备绝缘损坏而使人体遭受出触电危害,江电器设备的金属外壳与变压器中性点相连接者称为保护接零(又称为接零保护)。保护接零也就是在中性点接地供电系统中,将电气设备在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的金属部分与零线做良好金属连接,当某一相绝缘损坏相线碰壳,外壳带电时,由于外壳采取保护接零措施,因此该相线与零线构成回路,单相短路电流很大,足以使线路上的保护装置(如熔断器)迅速熔断,从而使带电设备与电源迅速断开,避免人身触电的可能。
  3.施工临时用电接零、接地主要问题
  为了防止意外带电体上的触电事故,施工现场必须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保护措施,保护接零和保护接地是防止电气设备意外带点造成触电事故的进本技术措施。但是,由于个别现场管理人员对保护接地、保护接零概念模糊不清,做法不明,以致接地、接零保护出现诸多违规现象,主要表现在接零保护不到位、不完善,接地保护错用、滥用,尤其是用接地保护代替接零保护,极大的危害施工用电安全。
  4、施工現场工作接地、重复接地、保护接地、保护接零等技术措施的作用
  在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系统中,工作接地、重复接地、保护接地、保护接零等安全技术措施的作用是不通的。
  工作接地是在TT或TN供电系统中,将变压器中性点直接接地,接地电阻应小于4Ω,工作接地起到稳定系统电压,防止高压侧电源直流窜入低压侧,避免低压侧系统电气设备被摧毁不能正常工作的作用。一般施工现场管理人员不易接触到工作接地,在施工用电管理中只对工作接地做一般性检查。
  重复接地可以起到在保护零线断线后的补充保护作用,也可以降低漏电设备对地电阻和缩短故障持续时间。在一个施工现场供电系统中重复接地不得少于两处,分别是供电线路的始端、中端和末端,在设备比较集中或高大设备处应多做一组重复接地。
  保护接地是将电气设备金属外壳与大地相连接,接地电阻应小于4Ω,其作用是可以保护人体接触漏电电器时的安全,防止触电事故发生。
  保护接零是将用电设备外壳与电网的零线相连接(在TN系统中,与专用保护零线相连接),其原理是将电气设备的碰壳故障转换成单相短路故障,由于短路电流很大,所以能迅速切断保险或使自动负荷开关跳闸,使设备与电源脱离,达到避免触电的目的。这里面,保护切断与保护接零配合相当关键。
  5.保护接零保护接地配合的比较
  5.1在TT系统中,保护接地有效性分析
  一般情况下,在TT系统中,变压器中性点工作接地电阻和保护接地电阻都不超过4Ω,如取人体电阻为1700Ω,在380-200V电网中,当相线发生碰壳短路时,计算出故障电流为27.5A,此时加于人体的电压达到110V,流过人体的电流达到65mA。这个流过人体的触电电流大于安全电流。而且,此时故障电流27.5A,如果在用电设备大于1.5KW时,不足以使电路过流装置快速动作,设备外壳将长时间带电,这对人体是很危险的。虽然在理论上不难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例如,将保护接地电阻的阻值降到0.78Ω以下,就可以将加于人体上的电压降到安全电压36V以下。但这样做将大大增加保护接地的费用和难度。
  5.2保护接零的有效性分析
  在采用了变压器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低压配电系统中,采用接零保护后,当用电设备发生碰壳事故时,用电设备的金属外壳将相线与零线接通,单相接地故障变成单相短路故障,此时因为零线阻抗很小,短路电流可到达用电设备额定电流的几倍甚至几十倍,这样大的短路电流可使安装在线路上的熔断器或其他漏电保护装置迅速动作,从而切断电源。但是,碰壳故障瞬间,加载到人体上的电压高达140多V,显然这个电压值对人体仍是有危害的,所以保护接零的有效性在于线路和短路保护装置是否在碰壳短路故障发生后灵敏的动作,迅速切断电源。
  5.3保护接零与保护接地做法的经济比较
  采用保护接地的TT供电系统时,要求保护接地电阻小于4Ω,也就是每台电气设备都要求一定数量的接地体打入地下,费工费材料,而采用保护接零的TN供电系统时,敷设的零线可以多次周转使用,省工省料,故接零保护经济上是合理的。在用电设备相当分散的特殊供电系统中,采用TT供电(保护接地)壳减少一条保护零线,节约开支,这也有它的合理性。不过,在建施工现场,要强制执行具有专用保护零线的TN-S供电系统。
  5.4保护接零与保护接地混接的电气碰壳故障分析
  在同一个供电系统中,保护接地与保护接零不能混用,即一部分用电设备采用保护接地,而另一部分设备采用保护接零。通过计算壳得知,采用这种混接方式后,不仅采用保护接地的碰壳设备外壳有110V危险电压,在线路装置未动作的情况下,设备外壳将长时间带电,这反而增大了触电危险。
  6.结束语
  从以上分析可以得知,接地保护、接零保护均为施工供电系统重要的安全技术措施,但两者也有明显差异,必须严格区分:
  (1)在变压器中性点接地的供电系统中,采用保护接零较保护接地有更大的安全性和更好的经济性,故临时用电供电系统中,必须严格采用保护接零的TN-S供电系统而不采用保护接地的TT供电系统。
  (2)在施工现场严禁部分设备采用保护接地来代替保护接零,造成保护接地和保护接零混接错接。如果在用电设备采用了保护接零后,该设备再进行接地,这种做法相当于重复接地,其必要性是具体情况定。
  (3)保护接零必须有可靠灵敏的短路保护装置来配合,因此,熔断丝严禁用铜丝等金属材料来代替符合要求的金属熔断丝,否则接零保护将失去其保护作用。
  (4)必须严格按要求选用接零保护线的线径、颜色,并要有良好可靠的电气连接。禁止在保护零线上安装熔断器或单独的断流开关。并按要求做好重复接地,按要求做好保护零线防护。
其他文献
外阴色素减退性疾病是指女性外阴皮肤和黏膜组织发生变性及色素改变的一组慢性疾病,因病变部位皮肤和黏膜多呈白色,故称为外阴白色病变,以往称外阴白斑.近年来又改称“皮肤和
我院自2008年5月~2009年10月共收治符合WHO诊断标准的48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应用镁剂治疗,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两极分化和城乡差异的扩大,高校经济困难学生心理问题不断增长,病理更加复杂,这些症状有深刻的家庭因素和社会因素,也有高校预防措施实施不到位的客观情况,经济困难学生心理问题已经影响到学生的身心健康,高校要给予充分的认识,确保大学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经济困难学生;心理问题    一、经济困难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分析    首先,经济困难学生心理问题成因有一个社会因素。社会是人类群居的典
研究了当系统的阻尼率、固有频率和激励信号受色电报作用时,二阶过阻尼线性系统中的随机共振现象。通过线性系统理论和相关删去法,得到了系统平均输出幅度增益的精确表达式。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信息化建设成为了一项重要任务,建筑行业也是如此,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建筑工程项目是项目中最常见,最为典型的一类,它的管理具有建设周期长
目的阐述急性心肌梗死的溶栓治疗,并进行效果分析。方法将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住院的6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组和硝酸甘油常规治疗组,比较两组血
摘要防渗墙施工的工作内容有施工平台、导墙、固壁泥浆、槽孔钻造、槽孔清底、混凝土浇筑等等,笔者结合防渗墙施工监理的工作经历,从监理工作的角度提出了防渗墙施工质量控制的重点,为防渗墙施工质量的控制提供参考。  关键词防渗墙施工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TV4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引言  防渗墙是一种修建在松散透水地层或土石坝(围堰)中以满足于防渗、承重或挡土功能的地下连续墙体,防渗墙技术于
摘要:本文结合具体工程实例,就冲孔灌注桩施工工艺在岩溶地区的工程实践进行了探讨,  介绍了冲孔灌注桩的施工方案和施工工艺,提出了冲孔灌注桩施工中遇到岩溶的处理方法,并提出了施工中的安全注意事项,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关键词:冲孔灌注桩;岩溶地区;施工方案;施工工艺  中图分类号: TU7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冲孔灌注桩,是将冲锤提升到一定高度,利用冲锤自由落地的冲击能量冲击打碎土层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防治输卵管保守性手术后持续性宫外孕的疗效观察.方法 随机选取48例宫外孕保守手术术后患者应用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为观察组,另48例单用
目的评价川芎嗪联合尼莫地平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急性脑梗死100例随机分治疗组(n=50)和对照组(n=50),治疗组应用川芎嗪联合尼莫地平治疗,对照组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