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读千古美文 滋养一代新人

来源 :漫迷·素质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yongliang09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源远流长的文学史上,古诗文是五彩缤纷的文学殿堂里最耀眼的瑰宝,是灿烂的中华文明的象征之一。小学教材选编的古诗,集思想美、语言美、艺术美、形式美于一体,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载体。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古诗的体裁特点,采用自然、活泼、形象的教学方式,充分挖掘古诗中的美育因素,融阅读与审美、感性与理性、赏识与情感于一炉,引导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尽情地感知、领略和欣赏美的情愫,从而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鉴赏美的能力。
  一、诵读——纵情地渲染美
  读书百遍,熟读成诵,是语文教学最根本最有效的方法。许多有识之士认为,要抢救儿童记忆的黄金时代,摒弃繁锁的讲解,在青少年中实施中华古诗文的诵读工程。童年阶段是人最好的记忆时期。背诵是记忆的根本。低年级的古诗教学,顺应了儿童爱读、爱背、记力强的特点,只要求学生读读背背,在读中体会,在读中消化和吸收。
  因此,应当把课堂教学上成诗文朗读课。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朗读要花样翻新,通过范读、跟读、听同学读、小声读、大声读、自由读、分组读、齐读等形式,反复地朗读,让学生读出兴趣、读出新奇、读出韵味、读出感情。朗读的形式要不拘一格。学生朗读时可以轻声自读,口中念念有词,边读边想、边想边记;还可以高声诵读,底气十足,慷慨高昂,读出气势、读出自信、读出激情。古诗音韵和谐,平仄错落,琅琅上口,要读得爽口,读出灵感,读出音韵美。还可以根据儿童活泼好动、表现欲望强的特点,引导学生凭借自己的理解和想象,边读边辅以手势、动作、表情的变化,增强诗歌的表现力,让学生置身于浓郁的情境中,感怀身受,遐想翩翩,其乐融融。如读“满身雪白走将来”等这样动感性强的诗句,就可以配以能够表现诗意情感的身体动作,使其活灵活现,别有一番情趣。
  二、感悟——尽情地欣赏美
  一首诗就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诗的意境是诗人匠心经营的心灵王国。诗歌“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殴阳修《六一诗话》)。因此,诗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只能感悟,无须讲解。古诗教学,要力避繁锁的讲解,也无须旁征博引,更不必探幽发微,否则就会破坏其形象的完整性,损害诗的艺术感染力。
  在课堂上,教师的点拨,可以用娓娓动听的话语,描绘诗中的景象,让学生萌发对“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的乡村美景的向往;可以用饱含深情的语气,引导学生体验农民“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辛劳;可以用惟妙惟肖的体态语表演诗人“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的情状;还可以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让学生自由想象“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歌”声如何的凄凉……
  古诗的语言高度凝炼,往往突破时空的限制,诗意跳跃性大,给读者的意会增加了难度,这就要放飞学生想象的翅膀,让他们尽情地在思绪的太空中翱翔。如教学《小儿垂钓》时,我们引导学生用读诗文的形式来回答问题,反复诵读。通过联系古诗的上下文并结合看图,让学生熟读自悟一些内容。在熟读的基础上,然后质疑问难。有的提出 “学垂纶”是不是“学钓鱼”的问题,足见他们已能自读自悟,教师顺势请他们查字典印证自己的看法,小小的成功足以让他们愉悦。还有的提出:平常说“招手”是请他过来的意思,他怕“鱼惊”为什么还请“问路人”过来呢?随即让同学们展开讨论,不难得出 “招手”是“摆手”的意思。通过熟读,质疑解疑,大家自然能体会出诗中小孩的专注与天真烂漫,达到自悟自得。
  三、体味——入情地再现美
  古诗文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是语言的艺术,智慧的结晶,思想的光辉,是一座取之不竭的美的宝藏。学习古诗,可以启人心智,可以陶冶情操,可以净化心灵。而诗的这种功能的发挥,主要是通过潜心地体味欣赏而获得的。因了体味,发现了美,读懂了美,而美也感染了人,启迪了人,从而达到诗与人相谐相融的境界。这种体味,是一种流动着的心态,它要求学生不但动口,还要动心,更要动心,同时把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各种体验活动中再现美的情景,升华美的格调。
  课文中每首诗的教学大都安排了扩展活动,如让学生学了古诗后,读一读,做一做,画一画,说一说……此外,学校还可以常年开展“每周一诗”诵读活动,组织“诗歌朗诵会”,举行“诗歌朗诵比赛”等,激发学生诵读古诗的兴趣,使诵读古诗蔚然成风。
  我们的孩子自小朗诵孟浩然的“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朗诵王之涣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朗读李坤的“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朗读李白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不知不觉地体验到人对自然生命的关心,体验到登高望远的心胸舒展,体验到要尊重劳动,体验到朋友之间深厚的友情,一切美妙的修养和哲学会毫无痕迹地从他们的口中渗入血液,渗入生命感受的深处,成为孩子生命的一部分
  书声琅琅,开卷有益。一代新人的成长,将受益于千古美文的文学滋养——“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理念;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的母子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 “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探索精神……这一切,都将成为新一代中国人人生信念的重要精神资源,能把孩子们的精神释放到一个自由飞翔的空间,成为点燃创造性的生命灯火。
其他文献
许多东西,在不同的时候有不同的价值。以前的农村,粪就很值钱。“瓜菜一枝花,全凭粪当家。”为了偷粪保粪,很是上演了一些悲喜剧,甚而影响到品质鉴定和成分划分。但现在很多农民进城当了民工,粪水就四处横流,没有人觉得多么可惜。有个时期,能吃上肉是件稀罕事,所以小时候教科书这么写道:“猪全身都是宝。”而现在提倡素食主义,猪能在餐桌上占上一隅已经是幸运,当不当宝已经计较不得许多。  不过有的东西价值倒似乎长盛
期刊
据说高跟鞋是二十世纪最重要的发明之一。我是个“门外汉”,眼瞅着满大街飘摇过市的淑女们脚踏祥云,撑足了门面,心里颇有些不甘。特别是那些个在T形台上趾高气扬、不缺绝对海拔的,对我们这些英华内敛的男人更是没有同情心,鞋跟高得让人目眩神迷。  从鞋跟来说,妇女的地位“空前地”提高了,至少是形式上。但问题是现在是个竞争的社会,就像随时等待发令枪的短跑比赛,你需要静若处子、动若脱兔,鞋跟高自然是一种不稳定的状
期刊
那心·慵懒,驻足在眉宇间 NO.1    花光每个月的薪水。你不是男人,无需为了要妻储备资金。给自己住一间舒适宽敞的屋子,往脸上抹一些不廉价的保养品,定期Update自己的衣柜。宠自己,要成为一种习惯。优越,有时候就是钱堆出来的。  你是如此美丽,你要自己的美丽尽情开放。  花点时间运动,好处多多:保养皮肤,让自己精力充沛,保持年轻,并且能心情愉怏,打发时间。就冲着这些好处,我们就要运动至死。  
期刊
消失在尘埃    他先被一方抛弃,另一方却没有及时接纳他,他悬在空中没有皈依感,成了走入人生的第一个冲突,第一个断层,尚未完全成熟的独立人格反过来耻笑他不能独立的现状,于是他选择了最极端的方式,用自杀来消除学校和社会的断层。    柳涛四岁那年做过一个梦:一列火车从头顶飞驰而过,他被甩了下来。那年母亲离家远行,从此柳涛与父亲相依为命。柳涛显得早熟,从小便沉默寡言,上学以后老师表扬他聪明懂事,但每次
期刊
佛说:五百次的回眸才能换来今生的擦肩而过。我不知道佛如果看到“SpeeDating”,会不会为自己不能与时俱进而懊恼不已。  我说的“SpeedDating”,就是在国内一些都市白领中十肖然流行的约会派对——“八分钟约会”。聪明的朋友看见“八分钟约会”这几个字,估计就已经知道是什么东东了。古人说“闻弦歌而知雅意”,佛教说“文字般若”,都是很好玩的事。八分钟!仅仅只有八分钟!就很可能决定了那位与你良
期刊
1    考研失败后,区明就抱着简历杀向了职场,最近他应聘的是一家实力雄厚的美资设计公司,就冲那不菲的待遇,区明觉得要慎重对待,连形象装备都没有一丝儿马虎。经过一路过关斩将他终于站在了这家公司的考官面前,同他一起闯入面试关应聘设计部经理的还有一个女孩叫何雪,她的优势似乎也无懈可击,那随和可亲的笑容和丰富的专业知识,让挑剔的考官眼前一亮。区明不甘示弱,凭着自己的优秀口才千口不凡学历博得了考官的深刻印
期刊
大学毕业后,先是奔波工作,后是娶妻生子,同窗好友们各忙各的,来往很少。一天,我心血来潮,决定利用星期天接大家聚一下,叙叙旧情。咬咬牙在一个豪华餐馆预定了四桌,然后逐个通知在这座城市工作的同学,为了避免大家在聚会过程中被家人电话跟踪,心猿意马影响气氛,又特意嘱咐一定要带上配偶和孩子。同学们倒也给面子,全都爽快地答应了。  这天接近中午,大家果然纷纷到齐。“有啥好事?”这几乎是他们见到我时说的同一句话
期刊
恋爱就像美丽的糖果,放在掌中怕化了,一口吞掉又舍不得,非得含在口中慢慢品尝。只要心里甜滋滋的,即使会有蛀牙,也是心甘情愿。既然爱情这么大的魔力,你想知道恋爱中的自己属于一种糖果吗?  请选出你现在最想吃的糖果:  ●朱古力  ●棉花糖  ●润喉糖  ●牛奶糖  ●麦芽糖  ●棒棒糖    浪漫感性的朱古力    浪漫得无可救药的你,缺少了爱情,人生仿佛就没了意义。敏感而热情的你,就像朱古力一样,遇
期刊
[摘 要]二年级是学生识字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由于识字量的增加,汉字本身的特点和学生特点等使得错别字现象较严重。我在教学中把错别字现象简单归类,,并找出原因,尝试了一些解决策略 ,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错别字 解决策略  汉字是中华文明的瑰宝,它是一种最古老而又最具个性的文字符号,方方正正,简简单单,却又是美的化身,是我们祖先智慧的结晶。学好中国汉字,写好中国汉字,是我们传承中华文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在基础教育阶段,数学要着重让学生打好基础,学会应用,激发兴趣,启迪思维。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把激发兴趣放在首要位置,使学生热爱数学,让数学课堂扬起兴趣的风帆。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激发探究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选取一些出乎学生预料或在学生已有经验以外的素材,设计一些新颖别致、趣味横生的新课导入,对诱发学生形成主动探新兴趣,激发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