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来拯救东方电子

来源 :竞争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guib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东方电子:变数与气数
  
  隋元柏为东方电子创造了一个神话,又亲手埋葬了这个神话。
  隋元柏在东方电子制造了“800个百万富翁”。这一切,皆出于一个人的战略和一个公司的命运。但是,他突然于2000年心生焦虑,心态失衡,行为变形,身触法律,黯然出局。这一切,皆源于一个中国企业家的“法定更年期”。
  东方电子度过一段难熬日子,不得不承受一个残酷代价。谁来拯救东方电子?10亿不明收入合法进账,完整回归东方电子。天不亡之,命不该绝。
  一代人只做一代事。后隋元柏时代充满变数,梁贤久时代仅仅开始。一些“老臣”陆续离去,“既定方针”逐渐修改。随着“个人英雄”的离去,企业的传承又出现“一朝天子一朝臣”。改朝换代,中国企业的命运悖论。
  隋元柏刑满释放,静静地梳理着他的东方经历。闲下来钓钓鱼,有时应邀到东方电子坐坐。这个老人曾憧憬有一天功成名就退位,开个酒店自得其乐。而今身后留下一句重重的评价:成功则英雄,失败亦枭雄!
  “破鼓万人捶广东方电子一位高管感慨万千。在“ST”期间,东方电子度过一段难熬日子,“这是企业发展的一个残酷代价,是东方电子不得不承受的代价”
  梁贤久,2001年底临危受命任东方电子董事长,这位从“冰点”接管东方电子的新掌门,在经历3年多的拯救运动之后,此时此刻坐在办公椅上,方显气定神闲。当年走马上任之际,47岁的他被赋予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的重任。
  能让粱贤久轻舒一口气的原由,在于东方电子的繁杂“后事”渐渐理顺和摆平,公司管理按照他的思路逐步走上正轨。
  班子成员的变更、10.39亿元“不正当收入”挂账资金的去留、以及一批中小投资者要求的赔偿上诉,是当年遗留的三件棘手“后事”,解决是否妥当,这是接任者能否在东方电子施展手脚的前提条件。
  值得东方电子庆幸的是,班子得以迅速搭建,而被调整出的股东权益或暂挂在其他应付款项下的高达10.39亿元资金,则惊奇的完壁归赵。2003年12月21日,经烟台市审计局审计决定,认定原在公司反映的,出售股票收入扣除税收以外的10.39亿元应归集团公司所有,并要求集团公司和公司据此调账。调账后,东方电子集团公司董事会做出决议,同意豁免公司因出售股票收入形成的对集团公司的债务10.031亿元。按《企业会计制度》规定,该项收入将记入公司资本公积金,东方电子上下终于出了一口长气。
  到了2005年7月,中小投资者索赔官司也出现缓解迹象。但因诉控的法律依据涉及面复杂多样,其中涉及到因虚报和个股炒作造成损失与大盘当年至今一泻千里的颓势所造成损失,无法准确定量造成困难外,其他事项逐一在解决之中。
   某律师事务所李庆民先生表示:首先按照实际利益清算,之后采取和,解方式解决纠纷是一条非常现实的途径,既减少投资者和上市公司的诉累,对于市场的稳定也会产生积极影响。
  “破鼓万人捶的滋味真不好受啊”东方电子一位高管感慨万千,在“ST”期间里东方电子度过一段难熬日子,“这是企业发展的一个残酷代价,是东方电子不得不承受的代价”。
  东方电子“出事”之后,不少舆论对这只“破股”进行了全方位声讨,有评论者开始把东方电子归类于银广厦般一路货色,更有血本无归的投资者盼其立刻毙命而后快,然而,这个股市的巨无霸并没倒下,是什么原因能让东方电子起死回生?是什么因素担起救赎?
  
  市场的救赎
  
  2001年,正值东方电子股市劣迹败露之际,国内出现大面积电荒,国家开始加大电力基础设施的投入。庆幸的是,东方电子作为已经20年立身电力行业,从事电力自动化多年的企业,产品市场不仅没有萎缩,相反机会大增。
  据测算,“十五”期间,全国电力工业年增长速度仍将保持在5%以上,年均电力投资总额在2000亿元以上,其中每年至少有600亿元用于电网建设,电力自动化设备也将有60亿元左右的市场需求: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厂网分开、竞价上网的新模式将会形成,全国联网已经势在必行,届时,电力自动化行业将大有用武之地。对于失血过多的东方电子,这一剂强心针来得正是时候。
  硕大的市场盘子已经展现,东方电子本来就有着自身优势,没有理由不占据一席之地。东方电子现任总经理丁振华说:“市场不错,但前几年在业务上还是受到了影响。”丁回忆道:2002年7月份,在广东佛山的一次项目竞标中,东方电子尽管各项指标都名列前茅;但招标方仍然拒绝和他们签订合同,并明确告知:“不能让这种造假企业中标,万一他们垮台,我们找谁去?”东方电子的员工含着眼泪离开了佛山。
  随着近年“东方事件”影响的消弱,同时中国经济的再度炽热使电力紧缺,东方电子对于负面东西已无暇顾及,全力扑市场。
  “今年发改委收到全国各地要求建立电站的申请,其总装机容量已经达到4.5亿千瓦,而在此之前50多年全国电站总装机容量才4.4亿千瓦!可以预见中国的电力建设正面临井喷发展”。
  这个历史性机遇让大病初愈的东方电子赶上了。随着我国每年2500亿元的电力建设投入的铺开,我国电力设备行业迎来了销售收入高速增长周期,东方电子此间也签下公司历史上单项最大金额的订单。
  在最危难的时候,东方电子的主营业务仍艰难运作,保证着一定的现金流。假如屋漏再遇连阴雨,适逢市场低迷主业难以维继,那时东方电子虽无灭顶之灾,但要想迅速爬起来的希望十分渺茫,现实是:天不灭曹。
  
  政府的救赎
  
  东方电子出事后,丁振华在回答记者时最著名的一句话是:“国家不会整垮一个企业。”
  作为国家重点扶持的国有控股大型企业,东方电子的兴衰事关大量股民的切身利益和社会稳定。从1700多万流通股发展到6个多亿流通大盘,数千万的股东,此时如何使东方电子走出困境,走向新生,成了政府的心头大事。
  2002年4月,在接到监管机构的情况通报后,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对东方电子一直高度关注,不断做出批示,要求“必须在法律框架内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对国务院和股民都要有明确的交待,同时在具体处理中,又要维护企业的发展,注意保持社会稳定。”“整个处理工作,要充分估计到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和难以预料的问题,争取把社会震动降到最低限度。”
  “烟台市委、市政府积极贯彻省委、省政府的部署,支持政法机关依法办案,同时为东方电子走出困境做了大量的工作:当地领导多次到企业调查研究,帮助企业分析形势,寻找对策,重整旗鼓。”这是当年山东当地报纸的报道。
  东方电子毕竟是烟台企业中的一界名流,从利税到品牌影响度,从引进人才到科技成果,一方政府受益匪浅。
  尽管东方电子失去了“明星企业” 光环,但良好的行业前景和与地方政府割舍不开的多重利益关系,无法让人撒手不管。为了使企业能早日走出困境,山东省有关经济管理部门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给瞒跚前行的东方电子以多方扶持。有报道提到:与东方电子结下“不解之缘”的省市公安机关,对企业的发展更是倾注了满腔热忱。2002年9月27日,即结案的前一天,专案组的省、市公安机关领导便来到东方电子,与新的领导班子促膝长谈。
  
  自我的救赎
  
  东方电子自身肌体抗摔打能力,仍然来自他的主营业务支持。尽管前任老总隋元柏在资本运作上给东方电子带来伤害,但他一手打造主营业务实力尤在,更为重要的是,隋元柏留下的事业部体制结构依然完整,使得主营业务能够得以延续。
  从东方电子的介绍看:东方电子产品覆盖了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等各个环节,其中被誉为“企业精华”的东方电子主打产品——“PTU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以其兼容性强、技术成熟,在国内同行业中的领先地位尚无人能够撼动。在公司业绩不佳的2002年,该产品的销售收入仍超过了1亿元。
  前不久,东方电子在广电集团“2004年EMS系统改造项目”工程中,取得了综合排名第一的优异成绩。同时,一举赢得江门、韶关、揭阳、河源等四个地调和博罗、惠阳、坪石等三个县调的合同,签下了该公司历史上单项合同额的第一大单,并创造了电力二次设备一次中标之最,充分显示了其在配电行业巾极其突出的竞争优势。而更为引人注目的是,东方配电产品毛利率高达46.82%,其强劲的赢利能力让人瞠目。
  东方电子案发后,人财并未散尽。那条生死攸关的资金链条并未断掉,东方电子目前还有3个多亿的现金流量和5亿多元的应收账款,同时那笔挂账的10亿元资金的“完整回归”,对于一个大难不死的东方电子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了。
  出此大错,能以一己之力自我拯救,可见东方电子尚有些筋骨。
  主业拥有盈利能力,行业市场又处于巅峰时刻,东方电子何以杀进资本市场,而且酿出大错,关注东方电子的人充满疑团,问及总经理丁振华,他也不得其解,也许只有隋元柏一人心知肚明。
  
  破灭的神话
  
  2001年9月1日,东方电子风险提示公告,本公司正接受中国证监会调查,公司将积极主动配合本次调查。公告一出,自动宣告了一支中国制造神话的股票寿终正寝。
  1994年,东方电子正式创立股份公司。总股本5800万元,其中国家股2200万股,社会法人股150万股,1月8日至10日三天向内部职工定向募集内部职工股3450万股。
  据当地人介绍,当时东方电子不像后来那么火,大家看好的是同期发行的烟台开发区氨纶股票,绝少有人炒东方电子,然而这只后来居上的股票,表现令人惊愕。
  1 996年,东方电子主营收入1,37亿元,1 997年上市的当年便上升到2 36亿元,几乎翻了一番,此后,公司的主营收入每年保持将近一倍的增长,2000年达到13.75'fZ.元。随之公司的净利润也跟着水涨船高,1997年仅为7061万元,到2000年已是47296万元,增长了6.7倍。
  依托惊人的”业绩”,东方电子股本连年大规模扩张 1997年上市时仅6830万股.经四次高比例送、配、转,到2000年底已增加至91 796万股,股本扩张了13 4倍,流通股本也从最初的1 720万迅速增长到6亿多,增长了35倍,
  在虚假业绩、高比例配送和疯狂炒作的推动之下,东方电子的股价节节攀高,上市四年,累计飙升60倍以上,最高价曾是内部职工股发行价的200多倍,成了名副其实的“东方不败”。
  “纸还是包不住火”,2002年1月28日,东方电子发布公告,《中国证券报》发表了华西证券研发中心的一篇未署名文章《问题股又成明星》,其中有关对本公司业绩问题的评述,故作澄清如下本公司从未发布并且至今尚未计划发布预亏或预警公告,本公司先后于2001年10月1 2日、2001年11月21日发布公告,公告称”公司在信息披露和利润确认方面存在一定问题”,而不是《问题股又成明星》一文中所谓”营业外收入纳入主营业务收入当中”,然而公告对调查结果已经于事无补。
  最终法庭判处隋元柏有期徒刑二年,并处罚金5万元;判处高峰有期徒刑一年,并处罚金2 5万元,判处方跃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并处罚金5万元。
其他文献
苏强等人的辞职表明华晨汽车的“仰融时代”彻底结束  2005年5月10日,华晨汽车(HK 1114)发布公告称:苏强辞任执行董事,洪星辞任执行董事、副主席、执行副总裁等职务。两天之后,与华晨汽车同属一个大股东旗下的申华控股(SH 600653)亦发布公告,苏强辞去其董事一职。事实上,之前的4月29日,华晨汽车在一份有关股东大会的通函中,已显示“苏强和洪星将不寻求在股东大会上寻求连任执行董事一职”。
期刊
“你可以说自己没有看过《哈利波特》(Harry Potter)系列图书,也可以说自己没有看过《哈利波特》系列电影,甚至可以说你讨厌那个魔法男孩,但你千万不要说自己从来没有听说过哈利波特,那将是你孤陋寡闻的铁证。”  这是一位西方评论家撰写《哈利波特现象》一文的开头。  在哈利波特现象背后,是一个让人难以置信的商业传奇。    千亿元商业链    1996年,终于有一家英国出版社同意出版《哈利波特与
期刊
在英国布鲁姆斯伯里出版社网站上,有这样一段话:“过去这些年,在将非常成功的书改编为电影方面,我们有非常骄人的记录。《英国病人》、《钢琴老师》、《爱在冰雪纷飞时》、《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别有洞天》、《哈利波特与密室》、《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等都成为奥斯卡名片。”  这段话并没有什么错误,甚至没有什么不实之处,但是说得不够准确。至少关于《哈利波特》的部分,它写得很巧妙,实际上另有故事。    
期刊
隋元柏已经退出东方电子的历史舞台,但隋元柏时代并没有因此结束。梁贤久执掌东方电子,但梁贤久时代仅仅开始。隋元柏的一些“老臣”陆续离去,原有的“既定方针”逐渐修改。一个时代造就一个英雄,但随着“个人英雄”的离去,企业的传承必然出现“一朝天子一朝臣”的改朝换代  东方电子的新董事长梁贤久曾任张裕集团副总经理,此前从政,官任龙口市委副书记。  位于烟台市回尧路的张裕集团与东方电子虽然仅一路之隔,但两家企
期刊
有关联邦快递收购大田快递的传闻一直在业内蔓延,其大致的脉络是:最初作价14亿元的买断交易,后来被改为_--七开的股权合作,如今更有搁浅的危险。但有知情人士分析认为,对于2005年合同到期的双方来说,这笔买卖最后成交的    可能性依然很大    时至今日,大田集团董事长王树生仍不肯透露当年与联邦快递(FEDEX)达成合作的一些细节。他只是声明两点:一是“大田”先找的联邦快递,二是经考察,联邦快递发
期刊
当家族成员面对赵步长时,眼前只有一个”董事长”,而不是自己的丈夫或父亲    步长集团有着电视剧《大宅门》一样的传奇,家族企业、神秘配方,还有个雷厉风行、一言九鼎的集团领袖、一家之长——赵步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他,潜心研究了“药气针、钻颅抽血、颈动脉灌注”三大技术,并以此为基础研制成神秘的名牌产品“步长脑心通”。  2005年,赵步长荣膺“中国管理科学院终身院士”,是当选者中惟一的企业家。其实
期刊
工业遗存是工业时代重要的物质载体,见证着城市的发展变迁。但是随着城市建设迅猛发展、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对工业遗存改造再利用重视程度不足等原因,厦门岛工业遗存开始走向衰退,许多工业建筑被闲置甚至拆除,对片区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制约作用。已改造的工业遗存又存在功能同质化严重、功利性较强、建筑单体改造千篇一律等问题。因此如何赋予工业遗存以新的城市功能,如何在工业遗存再利用中更好地融入城市生活并焕发新的活力,是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城市触媒理论强调通过某一特定元素的介入,进而发生某种链式反应,带动周边其他元素改变,促进城市
郭家学旗下的东盛集团通过收购建立起医药行业地位其师傅最近也做了一笔大买卖。  全球最老牌的眼科护理产品生产商美国博士伦、(NYSEBOL)在2005年7月份做了一桩大买卖,它将从中国生物制药(HK 1177)手中以2亿美元现金收购其全资附属公司中外科技,而中外科技的惟一资产便是正大福瑞达制药及正犬福瑞达包装各自55%股权。  2亿美元(约合15.54亿港元)对于2004年度营业额22亿美元的博士伦
期刊
京东方实现了——连串不可能完成的融资并购,这一切的操作者价值几何。  2005年7月5日,京东方(SZ 000725)公告称,共韩国全资字公司BOE-HYDIS完成发行公司债券,总值约合11.52亿元,筹资用于公司运营。这已是BOE-HYDIS第二次以此方式筹资,也是京东方最新的筹资动作,同一日,其股东大会通过在香港发行H股的决议。  京东方对资金十分渴求。2005年第一季度报表显示,其资产负债率
期刊
杰夫和鲍勃曾经在微米电路板印制公司(Micron ManufactutingService)工作。一天,在他们像往常一样上班的时候,感到公司气氛不对劲,原来公司被竞争对手购并了。    突然失业    接管方只对微米公司的客户感兴趣,根本不关心员工、设备和场地,并购落实后,所有员工都接到一封解雇通知书,他们将在60天后被解雇。 杰夫和鲍勃为将要失去和同事共同工作的机会感到惋惜,因为他们意识到身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