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通过杂交及不完全回交,结合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成携带广谱抗稻瘟病基因Pigm的粳稻新品种扬农粳3091。选育过程中的稻瘟病抗性鉴定结果显示,携带Pigm基因品系的抗性水平显著好于对照。该品种于2021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具有综合抗性好、品质优、丰产稳产性好等特点。本文介绍了该品种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及主要栽培技术要点。
【机 构】
:
江苏省作物基因组学和分子育种重点实验室/植物功能基因组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扬州大学农学院
【基金项目】
:
扬州市重点研发项目(现代农业YZ2020031); 江苏省农业重大新品种创制项目(PZCZ201703);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D0100601);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杂交及不完全回交,结合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成携带广谱抗稻瘟病基因Pigm的粳稻新品种扬农粳3091。选育过程中的稻瘟病抗性鉴定结果显示,携带Pigm基因品系的抗性水平显著好于对照。该品种于2021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具有综合抗性好、品质优、丰产稳产性好等特点。本文介绍了该品种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及主要栽培技术要点。
其他文献
新职业教育法明确了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涵要义,是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起点。新法通过优化党政关系为核心的职业教育治理结构、优化双轨并行协调发展的新型职普关系、优化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等,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法治保障。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顶层优化突出了四个价值导向,即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的社会风尚、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弘扬社会正气。
本文针对目前电商美工实训课程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在新商科背景下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实施建议、考核评价等方面对高职电商美工实训课程进行改革。实践证明,该改革提升了教学效果,提高了人才培养的质量。
目的:探讨1例疑似嗜铬细胞瘤患者术中发生低血压后的麻醉管理方法。方法:患者术前基本排除嗜铬细胞瘤后全身麻醉下行腰椎后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结果:术中血压降至80/45 mmHg(1 mmHg=0.133 kPa),黄麻碱、间羟胺处理无效,泵入去甲肾上腺素后血压回升。结论:对于术前异常高血压兼有肾上腺影像学改变的可疑嗜铬细胞瘤患者术前应详细检查,术中进行精准麻醉管理。
大学生志愿者在参加北京2022冬奥会志愿服务中,践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为冬奥会做出了自己的一份贡献。参加冬奥会志愿服务也是一堂生动的思想政治教育“大课”。本文基于新时代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优化问题,对参加北京2022冬奥会志愿服务的志愿者进行调研,从立足大学生全方面发展的成长需求,聚焦发起组织和服务对象,坚持项目化、专业化、常态化,着眼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
冬奥精神是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在申办、筹办、举办的过程中广大参与者紧抓伟大时代赋予的机遇共同创造的时代精神,是中华儿女砥砺前行的精神动力。新时代,冬奥精神对高职院校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推动作用,要深入学习和理解冬奥精神的内涵,充分挖掘冬奥精神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有效推进冬奥精神融入高职院校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1],激发其独特的育人元素,对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德智
硕士研究生招生初试自命题管理流程复杂、风险点多,急需建立质量保障体系。借鉴企业管理中常用的六西格玛管理方法,运用DMAIC模型,收集、统计、分析自命题管理环节存在的问题,找出影响管理质量的决定性因素,制定改善方案,建立完备的过程控制体系,从细化命题流程、规范命题质量要求、加强内容及形式审核、明确职责分工等方面加以改进,提升自命题管理质量。
北京冬奥会是国之大事、世界盛事,也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契机,两者任务契合、时效契合、主体契合、对象契合。充分挖掘和展现北京冬奥会体现的精神元素,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与时俱进、贴近学生的内容支撑,研究其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意蕴,有利于进一步引导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党爱国情怀,提升思想道德素养,自觉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体教育过程中,需要注意历史与现实有机结合、教师与学生全员参与、
目的:探讨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AML-M5)的主要临床特点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01月至2019年01月我院59例初诊AML-M5患者的临床资料,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22例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对比分析,并分析可能影响我院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结果:与TCGA数据库相比,我院M5b亚型较多(78.0%vs 36.4%,P=0.000);中位骨髓原始细胞比例较低(69%v
学生“量感”的建立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缓慢过程。在小学数学“量与计量”板块内容的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建立“量的单位”、编织“量的关系”、应用“量的属性”、积极“量的实践”,从而夯实学生的“量感”根基,催生学生的“量感”体验,扎实学生“量感”的生成、发展。通过系列化的对“量”的建构性、创造性活动,助推学生量感的发展,助推学生量感的内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