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磨工艺对三基色荧光粉性能的影响

来源 :灯与照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stleave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球磨工艺对三基色荧光粉性能的影响贺闻震,毛子奇上海荧光材料厂目前,国内生产、使用的三基色荧光粉绝大多数是铝酸盐体系,由于铝酸盐烧制的温度高,颗粒较粗,故不能直接涂管,需要事前采用球磨工艺以粉碎过大颗粒,并使其均匀地分散在有机介质中,从而可获得光洁的牢...
其他文献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设善于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作出
目的探讨叶酸受体循环肿瘤细胞检测在亚厘米孤立性肺结节(solitary pulmonary nodule,SPN)临床诊断和外科治疗策略的应用。方法对笔者医院2017年9月~2018年6月期间56例术前叶
1引言众所周知,E形硅钢片工作时在铁片的平面上磁力线排布不均,外圈疏,内圈密,90°转角处极其拥挤,而周边的四个顶角附近磁力线通过得很少。由于E形硅钢片受到本身机械性能的牵制,磁
目的 探讨不同浓度的瘦素对人甲状腺乳头状癌K1细胞增殖、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 分别用0ng/ml(空白对照组)、10ng/ml、50ng/ml、100ng/ml、125ng/ml,5组不同浓度的瘦素
细胞程序性死亡与肿瘤的发生关系极为密切。它是受基因调控的积极主动的生理现象。本文综述与调控白血病细胞程序性死亡相关的基因及其在白血病发病中所起的作用。
<正> 背景 SARS首次提出是在2003年二月,与有症状的病人近距离接触是主要的传播途径,经输血传播可能性不能排除。设计与方法 C.Drosten研制成功SARS冠状病毒(SARS-CoV)检测试
染色体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是新近开展起来的一项技术,已广泛用于临床和实验研究。该技术是利用生物素、地高辛配基等半抗原标记的已知核酸探针,通过间接免疫荧光在染色体上检测特
统筹城乡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马克思主义理论认为,城乡融合是一个历史过程和历史趋势。虽然我们党一贯重视"三农"工作,但是,城乡经济差距的扩大在当前的中国是一
<正> 背景和目的 如何在血浆类制品生产过程中清除克-雅氏病变体因子(vCJD)仍不清楚。本研究以一株牛海绵状脑病(BSE)因子作为vCJD模型,测定静脉内免疫球蛋白(IVIG)生产过程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许多政治上获得独立的国家纷纷开始在经济上谋求发展,走上了摆脱贫困的现代化进程。这些国家在困难中起步,在曲折中摸索,在艰难中发展,走过了一条异常艰辛的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