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生核心素养 设置学科分层作业

来源 :新基础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b011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科分层作业涵盖语数英物化五大学科,按照课程标准,依据学科内容、学生需求、个性差异对作业进行系统设置,每类作业按学生的学习基础、性格兴趣、能力发展三个层级,确保学生“吃得饱、吃得好、吃得了”。设置时关注作业系统性、开放性,立足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将学习理论、教育教学原理以及学生作业心理机制等相关理论综合运用,对作业的内容、难度、类型进行系统规划、设计和实施。本文结合前期课题研究过程中的做法和经验,浅谈如何分层设计作业,以飨读者。
  一、理念先行,整体建构
  设计理念是分层作业的前置条件,能指引教师理解教材要求、精准定位教学目标、明确学生需求,为学生发展服务。
  1.基于课程标准。依据课程标准,兼顾学生个体差异,以核心素养为导向,把握“最近发展区”进行设计,使学生“跳一跳就能够得着”,增强作业设计的科学性、实效性。
  2.多元创新实践。依据“多元智能理论”,作业设计满足学生多元需求,基础巩固、能力拓展、实践探究都要兼顾,设计实践性、跨学科、长周期等综合作业;将信息技术运用到作业设计、批改、讲评、辅导等多个领域。
  3.开放整合意识。作业设计不再局限于课本,主题设置、作业形式更加丰富、开放;整体设计单元作业目标,统筹安排时间、难度、类型,增强作业的开放性、整体性、关联性、递进性。
  二、支架引领,提炼模型
  完整的学科作业体系包括三大类:课前初探、课中反馈、课后践行。课前初探作业,是在学习新知前引发学生对未知知识的兴趣、激发求知欲、培养联想和发散思维;课中反馈作业,是助力学生在课堂学习活动中完成对新知识的理解、感悟和习得;课后践行作业,是为了帮助学生消化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综合素质而设置的。(图1:分层作业结构图谱)
  1.课前初探作业:记录型、尝试型、发现型。
  课前初探作业不同于传统预习,它基于生本教育理念,让学生根据已有生活经验和知识水平进行尝试性学习,更具科学性和趣味性。学生先做后学,对新知识初步感受、浅层理解。可根据学习内容的难易或作业要求,安排在前一天晚上,如果作业需要查阅资料、观察体验,可以提前几天布置给学生,让学生有充足的准备时间。
  (1)记录型作业(阅读文本――感知新知――初解习题)
  以教材知識点有序记录为主要手段,适用于各种概念和知识点较分散的课时,通过记录能够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整体的感知。
  例:数学《确定圆的条件》。
  确定一个圆需要什么条件;什么是三角形的外接圆;什么是圆内接三角形;外心定义;三角形有几个外接圆;一个圆有几个内接三角形;外心的构成;性质;位置。
  (2)尝试型作业(发现疑难―一体验感悟―一整理反馈)
  教师在分析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基础上,合理制作任务单,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调动自己的认知储备,去主动尝试、积极探索疑难问题。
  例:数学《从不同方向看》
  观察暖水瓶或者茶壶,用手机或者相机记录下从正面、上面、左面看到的。用萝卜(或者其他方便的材料)做5个棱长为4厘米的立方体,按自己喜欢的模式叠放,然后用手机或者相机记录下从正面、上面、左面看到的。根据你的记录,能尝试着画出第3题中从正面、上面、左面看到的平面图形吗?
  (3)发现型作业(温故知新――寻找共性――积累总结)
  教师设计急需研究的问题清单,唤醒学生的已有经验,激发他们的探究意识,让学生在探索中有所思考、有所发现。
  例:数学《二次函数的图像》。
  已知二次函数图像如图所示,有下列5个结论:①abc>0,②b  2.课中反馈作业:观察型、体验型、操作型。
  课中反馈作业是引发学生认知冲突,诱发学生对文本信息搜集和探索,引导学生凭借习得的知识和经验,主动地获取新知识和解决新问题的有效途径,通常是在课堂内随堂完成。
  (1)观察型作业(学习新知――观察模仿—一小试牛刀)
  是学生凭借感官,有目的、有计划地感知并描述客观对象的活动,这是学生对知识进行感知的过程。
  (2)体验型作业(感悟新知-体验反思―巩固运用)
  是学生对基本知识有了进一步的感悟、理解的基础上,通过情景体验,把知识转为技能、对知识进行同化的过程。
  (3)操作型作业(自主研究―谈论交流―合作探究)
  利用学生好奇、好动的特点,有目的地让学生在实践中操作,在做中学,培养学生思维的严密性、逻辑性、创造性,需要学生对知识进行优化,甚至需要合作完成的过程。
  例:化学《溶液的酸碱性》。
  观察型,三瓶无色溶液,食醋、食盐溶液、兰氧化钙溶液,但是试剂瓶上的标签已经丢失,你能准确地帮它们贴上标签吗?
  体验型,你能验证自己的设计方案是否可行吗?你能想出几种方案?总结出操作简单的实验方案。
  操作型,现在有6种溶液,用简单的方法判断溶液的酸碱性,小组合作讨论实验方案做好实验现象的记录,完成表格。(实验用品:紫色石蕊试液、无色酚酞试液、试管、胶头滴管)
  3.课后践行作业:基础型,拓展型,探究型。
  就是常规意义上的课后作业,一般是在学习新知识之后布置,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深化,反馈学生学习情况。如:基础型作业通常紧随新知识之后;拓展型作业依据单元或章节内容,每周一次;探究型作业,坚持“分段安排,相对集中”的原则,校内周四下午第四节活动课,由学长团集中开展活动,校外利用节假日时间展开实践。   (1)基础型作业(记背整理――前后勾连――总结方法)
  主要是对已学知识的加深理解和巩固。教师研究學生的个性、心理特征、接收能力、学习习惯等,契合学生“最近发展区”,合理设计梯度作业内容,统筹作业量和难度,做到优等生不厌,中等生有趣,学困生脱困。
  例:物理(阿基米德原理》。
  问题:1.如将一重为15.6N的实心金属球慢慢地浸没在一个盛满水的容器中时,容器中溢出5.8N的水,则该球受的浮力是?该球的体积是?球的质量?该球的密度是?(A层)2.给你一个弹簧测力计、一杯水、一个金属块、请你利用上述器材测量出这个金属块的密度,写出测量步骤和计算金属块密度的表达式.(B层)3.给你一个弹簧测力计,一个物块一杯水一杯盐水,请你利用上述器材,测量出这杯盐水的密度。写出测量步骤并写出计算盐水密度的表达式.(C层)
  (2)拓展型作业(巩固新知一一联系生活―-撰写心得)
  鼓励学生将知识应用到生活实践中,感受学习的价值和乐趣。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如运动智能、自然观察智能、音乐智能、绘画智能、表演智能、操作技能等,拓展型作业的设计改变过去“单一、大一统”的书面作业形式,尊重天性与禀赋,为学生提供多种可供选择的作业呈现方式,如文字记录、图文并茂、音频、视频、手工、表演等。
  例:英语(Howtomakeabananamilkshake)?。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如何制作奶昔,母亲节马上到了,让我们操练起来,为妈妈做一道美食吧(香蕉奶昔、水果沙拉、鸡肉三明治等等)。1.最佳食谱,请你用英文记录制作的材料和过程。2.最美手账,用简笔画辅助英文描述制作的材料和过程。3.最火抖音,用英文旁白解说制作的材料和过程(可协同父母完成)。
  (3)探究型作业(调查研究――实践操作―一分析结论)
  对接中高考的实践性和选择性,努力提升学生创新素养,作业设计基于真实问题情境的典型项目开展创新活动和主题探究,鼓励学生接触自然、走进社会,认识自我。学生可以从自己的兴趣和生活经验出发,选择合作的伙伴,自主设计作业路径、呈现方式,通过实地调查、动手制作等获得数据材料,提出建设性意见或建议,完成对课程内容的思考、应用、反馈、拓展与创新再造。通过独立或合作完成作业,体验多学科知识融合,聚焦在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上,张扬了学生个性,培养了学生动手、动脑、协作、交流的能力。
  例:化学《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
  有这样一则广告:诚招加盟商,水变汽油(主要含C、H),经济收入惊人,现技术转让,请有识之士加盟……假如你是老板,你会加盟吗?阐述你的理由(文字叙述、PPT演示、视频等形式)。
  三、落地践行,深度思考
  传统作业模式,忽视学生个体差异,导致学习基础滞后、能力不足学生对学习产生厌烦感。分层作业设计科学、类型多样、难度适宜、结构合理、尊重选择。
  1.基于差异性的分层作业设计的探索与研究
  起初我们避免对学生进行层次界定,担心这种标签式的界定会挫伤孩子的自信心。经研究发现激励向上层流动的动态分层机制反而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竞争意识。即使对于成绩退步或不能顺利完成高层次作业的学生流动到了较低层次,经过自己努力,一段学习后,仍可向高一层次流动。
  2.基于多元发展的拓展性作业设计的探索与研究
  拓展性作业侧重于对作业内容的研究,涉及作业设计、批改、分析、讲评等多个层面,为优化作业实践提供有力支撑,形成可视化技术路径,操作创新;创建质性与量化相结合的作业文本,方法创新。
  综上所述,作业是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重要载体,教师要基于课标,把握教材,结合学生实际,将核心素养的培养渗透于分层作业设置。对于分层作业的界限、差异化作业网络平台检测等方面仍要不断反思和创新,从战术式精研上升到战略式精研,有效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从而促进核心素养落地生根。
  (作者单位:山东省荣成市蜊江中学)
其他文献
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教材主编温儒敏教授指出:“语文教学的效果好不好,不只是看课内和考试,很大程度上要看课外,看是否培养了阅读的兴趣和习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味。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可见阅读教学一再强调对学生兴趣的培养。  但是与此同时,根据浙江省《全省八年级阅读水平
期刊
德国一位学者有过一个精辟的比喻:将15克盐放在你的面前,你无论如何也难以下咽。但如果将15克盐放人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就已经在享用佳肴时,将15克盐全部吸收了。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盐需溶人汤中,才能被吸收,学习需要溶人情境之中,才能显示出活力和美感。在传统的初中英语语法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精心地讲解语法知识,然后通过大量的专题练习,让学生认识,熟悉,并掌握此语法。这种模式的语
期刊
一、AR\VR技术定义  增强现实(AR)是一种实时地计算机摄像机摄影的位置及角度并加上相应圖像、视频、3D模型的技术,这种技术的最终目的是在屏幕上把虚拟世界套在现实世界并进行互动。  虚拟现实技术(VR)是一种有效地模拟人在自然环境中视、听、动等行为的高级人机交互技术;它采用计算机技术生成一个逼真的虚拟环境,使置身于该环境中的人能通过各种传感交互设备与这一虚拟环境进行相互操作,达到彼此交换更替、
期刊
成都市东光实验小学正在打造校园文化,学校面向全体学生发出邀请,请大家为学校的文化建设出谋划策。以此为契机,我们在大概念视野下,引导四年级学生进行了一次为期两个月的项目式学习。  大概念具有上位、中心、深层、能广泛迁移等特点,它能有效地将知识与知识进行整合,促使学生掌握复合型知识、关系型知识、开放型知识,从而实现知识到素养的转化。以大概念统摄整个项目式学习,学生可以打破学科壁垒,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创
期刊
一、问题背景  数学课堂是初中数学教学发展的主阵地,也是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和发展数学技能的主要场所。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已成为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一个关键问题。作为数学教学核心环节的数学复习课,经常被学生认为比较枯燥的课型,如何使一节数学复习课变得生动有趣也是数学教师经常关注和研讨的课题,其问题的根源是在传统的复习课课堂中普遍存在这样的一些不足:一是多数初中复习课是以教师传授方法为主,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
期刊
《英语课程标准》提出:小学英语是英语学习的基础时期,要帮助学习打好语言基础,为学生今后的升学、就业、和终身学习创造良好的基础条件,并使学生具备良好的英语核心素养。而小学英语“灵动课堂”的打造,不仅能够为学生的知识学习奠定基础,还能提高学生英语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英语核心素养全面发展。  一、小学低年级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方向  英语不仅是一种全球性语言也是一门语言性学科,所以在小学英语教育中语
期刊
文化教育学家斯普朗格指出:“教育的本质就是以爱为中介的文化传递。”从教20年,我深刻理解了这句话的含义。  在我看来,教育就是在爱的基础上,熟练的处理各种关系:师生关系、生生关系、亲子关系以及家校关系等,只要处理好这些关系,我们的教育效果就能事半功倍。  李镇西在《爱心教育》的开篇说道:“当一个好老师最基本的条件是应该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可是,爱是一门最难的学问。即便是那些用暴力(语言的羞辱、呵
期刊
统编教科书安排的特殊习作单元中,安排了精读课文、初试身手、交流平台、习作例文、单元习作等内容,每个内容都指向培养学生的习作能力这条核心目标。教师要立足整体,巧妙整合板块资源,运用多元策略,使学生在习作训练活动中逐步掌握习作技能。  一、策略一——依循教材逐步推进  首先,浸润精读课文,体悟方法。统编版教材习作单元中的精读课文都是文质兼备的典范之作,教师要充分借助“样本语篇”的示范效能,帮助学生从大
期刊
小谭是10后萌娃,初次见面觉得他虎头虎脑的,十分可爱。时间久了,才知道小谭对人陌生、冷漠,课间总是一个人坐在位置上看书,同学不小心碰到他,及时道歉,他也不依不饶,常和同学发生口角,争得面红耳赤。老师从中调解,他不信任老师,认为老师偏心,扯着脖子和老师顶嘴。因此他在班上没有朋友,也不与老师交流。我虽然表面上和小谭关系冷冰冰,但一直想让这个孩子有更多的进步,更好的发展。  认同,态度上的相信接受  我
期刊
当前,我国学前教育正处于从快速成长进入规范发展的重要转型时期。对于星城幼儿园而言,如何将党的十九大做出的办好学前教育、实现幼有所育的重大决策部署落到实处,需要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明确努力方向,全面扎实推进。  一、园所概况  办园历史  星城幼儿园位于北京市西南房山区与燕山交接处的星城小区内,小区面积0.8平方千米,人口2.45万人。幼儿园从2000年建园到2010年转制,十年经历了三种体制的变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