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分层次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体现了新课改的“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分层次教学重要的是要抓住关键环节,要有明确的目标,合理的组织,科学的教学设计,才可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满足社会需要,从而促进中职教育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中职教育;分层教学;理论;实践
【中图号】G712【文献标示码】A【文章编号】1005-1074(2009)03-0151-01
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我国职业教育正处在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时期,国家非常重视职业教育工作的开展和发展,但是生源现状和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建设以及教育手段上已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因此,中职教育的教育改革势在必行,才能使中职教育健康发展。
1中职教育存在的问题
1.1缺乏高素质的师资队伍由于我国的职业教育正处于前所未有的发展时期,中职学校越来越多,而师资队伍却严重缺乏,在这种情况下,使得有些教师的教学负担过重,出现了有的教师要教几门专业课的现象。另外中职学校是为了培训更多的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一般性人才,在教学中更应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而大多中职学校的实验条件差,实验设备陈旧、简陋,难以满足教学需要,人才培养模式单一,也无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而无法适应时代的发展。
1.2课程设置缺乏科学性,教材落后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有些中职学校没有自己的办学特色,课程设置缺乏科学合理性,教学教材内容比较陈旧,无法满足新时代的需求,缺乏知识更新与生产实际相差一段距离。而有些课程偏难偏深,理论偏多,指导学生进行生产操作的内容太少,使理论与实际生产脱节。
1.3学生结构较复杂目前,大多数中职学生是在层层选拔中被淘汰后才来到中等职业学校就读,生源成绩较差,起点较低,综合素质偏低。学生还是习惯于原来的保姆式的教育方式,学习被动,自我控制能力及自学能力十分有限,适应新环境的能力较低。而且他们在精神上表现为无所寄托,没有远大理想,在学习上缺乏主观能动性,没有进取心,认为只要及格就有毕业证,就能找到工作。这种现象在近几年表现尤为突出,学生怕苦怕累,遇到困难,只想退缩,缺乏锻炼,将来很难适应就业的需要。
2实施分层次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由于中职学校的生源结构较为复杂,其质量和素质都较低,如若学校仍采用传统的统一计划、统一要求、统一考试的“一刀切,一锅煮”的教学方法,而没有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兴趣特长来进行教学,那么培养出来的学生很难适应时代的发展和现实的需要,因此,学校必须实事求是地根据学生学习基础的不同和学习能力的差异,按照成绩划分为好、中、差三个层次,并分别制定出不同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考核标准的教学方法,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愿学乐学,让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
3搞好分层次教学的几个关键点
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实施分层次教学已经成为许多教师的共识,那么要搞好分层次教学就应掌握好收下几个要点。
3.1科学编写教学大纲教学大纲是组织教学的依据,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保证。因此,学校应以国家的教学大纲为指导,结合分层次教学的需要,组织有经验的教师编写实施性的教学大纲,根据每门课程在分层次教学中分几个层次,就编写出几套教学大纲使教学大纲符合科学发展观,进而有效提高中职学生的个体和整体素质,满足社会需要,推动中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
3.2选用合适的教材,降低学习难度中职学校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选用合适的专业教材,教材应满足应用性、技能性、适用性、实用性与可操作性等要求,而且深浅适度,层次分明,使学生易学易懂,适用于目前中职学校的分层次教学。
3.3加大师资队伍建设的力度在教学过程中应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以学生是主体,教师为主导。而学习成绩差的学生群体的文化素质和思想素质都比较差,所以在分层次教学中的每一个教学层次都应配备精通业务、富有经验、勇于探索、甘于奉献的教师,这样才能使分层次教学取得成功,提高差等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
3.4加快教学管理体制改革的步伐分层次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中职学校必须全面加强学校的教学管理,大胆地进行教学管理体制的改革确,根据不同阶段学生成绩的升降情况相应地进行教学层次的调整,安排好不同层次学生的实习实训,合理调度教室和实训场所,安排好教学进程等,让学生个体和集体都学到知识,掌握专业技能。
3.5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更新教育教学方法新课程改革已有一段时间了,但是有的教师的教学理念仍然受到落后的传统的教学思想的影响,然而落后的教育教学观念将使教师的教育教学陷入困境,而且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和素质。
3.6改革成绩考核办法分层次教学是“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分类指导等教学原则的具体运用,是全面提高学生个体和集体素质,保证人人能成才,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
3.7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中职学校应建立完善的合理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教学产生动力。按照“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根据担任不同层次教学任务的教师的工作数量和教学质量,确定出科学合理的课时酬金分配方法。进而有效地促使教师改变教学观念,合理设置课程,尊重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同时促进学校的健康发展。
中职学校实行分层次教学是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它既可以提高中职学生的个体和整体素质,也可以满足社会需要,促进中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学校在进行分层教学改革的时候,根据分层原则和分层目标的要求,积极探索,了解企业和社会对人才需求,从而建立起与职业岗位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相对应的基本标准,给每个学生发展的机会,满足企业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中职教育;分层教学;理论;实践
【中图号】G712【文献标示码】A【文章编号】1005-1074(2009)03-0151-01
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我国职业教育正处在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时期,国家非常重视职业教育工作的开展和发展,但是生源现状和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建设以及教育手段上已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因此,中职教育的教育改革势在必行,才能使中职教育健康发展。
1中职教育存在的问题
1.1缺乏高素质的师资队伍由于我国的职业教育正处于前所未有的发展时期,中职学校越来越多,而师资队伍却严重缺乏,在这种情况下,使得有些教师的教学负担过重,出现了有的教师要教几门专业课的现象。另外中职学校是为了培训更多的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一般性人才,在教学中更应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而大多中职学校的实验条件差,实验设备陈旧、简陋,难以满足教学需要,人才培养模式单一,也无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而无法适应时代的发展。
1.2课程设置缺乏科学性,教材落后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有些中职学校没有自己的办学特色,课程设置缺乏科学合理性,教学教材内容比较陈旧,无法满足新时代的需求,缺乏知识更新与生产实际相差一段距离。而有些课程偏难偏深,理论偏多,指导学生进行生产操作的内容太少,使理论与实际生产脱节。
1.3学生结构较复杂目前,大多数中职学生是在层层选拔中被淘汰后才来到中等职业学校就读,生源成绩较差,起点较低,综合素质偏低。学生还是习惯于原来的保姆式的教育方式,学习被动,自我控制能力及自学能力十分有限,适应新环境的能力较低。而且他们在精神上表现为无所寄托,没有远大理想,在学习上缺乏主观能动性,没有进取心,认为只要及格就有毕业证,就能找到工作。这种现象在近几年表现尤为突出,学生怕苦怕累,遇到困难,只想退缩,缺乏锻炼,将来很难适应就业的需要。
2实施分层次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由于中职学校的生源结构较为复杂,其质量和素质都较低,如若学校仍采用传统的统一计划、统一要求、统一考试的“一刀切,一锅煮”的教学方法,而没有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兴趣特长来进行教学,那么培养出来的学生很难适应时代的发展和现实的需要,因此,学校必须实事求是地根据学生学习基础的不同和学习能力的差异,按照成绩划分为好、中、差三个层次,并分别制定出不同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考核标准的教学方法,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愿学乐学,让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
3搞好分层次教学的几个关键点
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实施分层次教学已经成为许多教师的共识,那么要搞好分层次教学就应掌握好收下几个要点。
3.1科学编写教学大纲教学大纲是组织教学的依据,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保证。因此,学校应以国家的教学大纲为指导,结合分层次教学的需要,组织有经验的教师编写实施性的教学大纲,根据每门课程在分层次教学中分几个层次,就编写出几套教学大纲使教学大纲符合科学发展观,进而有效提高中职学生的个体和整体素质,满足社会需要,推动中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
3.2选用合适的教材,降低学习难度中职学校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选用合适的专业教材,教材应满足应用性、技能性、适用性、实用性与可操作性等要求,而且深浅适度,层次分明,使学生易学易懂,适用于目前中职学校的分层次教学。
3.3加大师资队伍建设的力度在教学过程中应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以学生是主体,教师为主导。而学习成绩差的学生群体的文化素质和思想素质都比较差,所以在分层次教学中的每一个教学层次都应配备精通业务、富有经验、勇于探索、甘于奉献的教师,这样才能使分层次教学取得成功,提高差等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
3.4加快教学管理体制改革的步伐分层次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中职学校必须全面加强学校的教学管理,大胆地进行教学管理体制的改革确,根据不同阶段学生成绩的升降情况相应地进行教学层次的调整,安排好不同层次学生的实习实训,合理调度教室和实训场所,安排好教学进程等,让学生个体和集体都学到知识,掌握专业技能。
3.5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更新教育教学方法新课程改革已有一段时间了,但是有的教师的教学理念仍然受到落后的传统的教学思想的影响,然而落后的教育教学观念将使教师的教育教学陷入困境,而且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和素质。
3.6改革成绩考核办法分层次教学是“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分类指导等教学原则的具体运用,是全面提高学生个体和集体素质,保证人人能成才,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
3.7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中职学校应建立完善的合理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教学产生动力。按照“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根据担任不同层次教学任务的教师的工作数量和教学质量,确定出科学合理的课时酬金分配方法。进而有效地促使教师改变教学观念,合理设置课程,尊重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同时促进学校的健康发展。
中职学校实行分层次教学是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它既可以提高中职学生的个体和整体素质,也可以满足社会需要,促进中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学校在进行分层教学改革的时候,根据分层原则和分层目标的要求,积极探索,了解企业和社会对人才需求,从而建立起与职业岗位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相对应的基本标准,给每个学生发展的机会,满足企业和社会发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