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临界水冷混合堆快谱区组件物理—热工分析

来源 :核科学与工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kswor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出了超临界水冷混合堆快谱区多层燃料组件设计方案。应用MCNP程序为该组件建立计算模型,并进行了相应的物理计算;同时运用子通道分析程序STAFAS对多层燃料组件子通道进行了初步的稳态热工分析。计算结果表明:超临界水冷混合堆快谱区多层燃料组件燃料转换比超过1.0,并且获得负的冷却剂空泡反应性系数;燃料包壳表面最高温度约为595℃,低于设计准则规定的上限值,同时组件各子通道出口冷却剂温度均匀性较好。通过对燃料棒径敏感性分析可知,较大棒径组件燃料转换比较大,但也会导致热通道包壳表面温度峰值升高。
其他文献
国际铸造组织执委、东南大学材料学院教授孙国雄,国家铸标委秘书长葛晨光、副秘书长张寅,河南省铸锻工业协会会长张煜,西排公司董事长程武超等23位专家学者,于6月1~3日在龙城西峡
以深圳中广核工程设计有限公司实施数字化核电厂实时信息监控系统(KNS)为切入点,从KNS系统在核电厂的定位出发,针对核电厂KNS建设中建设原则、建设范围、建设阶段及设计中的
索尼爱立信的T628从发布到正式上市,都一直是市场中消费者关注的焦点;无论是从媒体的投入还是从消费者的反响,都体现出了T628作为索尼爱立信新一代旗舰级产品的魅力。而在实际的
燃耗计算在反应堆设计、分析研究中起着重要作用。一维、二维耦合燃耗程序因其几何限制难以满足先进反应堆精细设计分析的要求。本文研发了基于蒙特卡罗方法与指数欧拉法耦合
为充分发挥核能的巨大潜力,使之在21世纪内早日更大规模地替代煤炭和其他化石与水力能源,本文介绍如何通过创造性地改进融盐冷却球床高温堆一回路的热工水力设计,实现"在任何
四年一届的德国GIFA国际铸造展览会、NEWCAST国际铸件展览会将于2011年6月28日至7月2日在德国杜塞尔多夫市举行,同时还将举行WFO(世界铸造者组织)技术论坛、同际冶金技术、工业
文献[1]讨论了广义分散控制系统脉冲固定模的代数特征,给出了几个有关脉冲固定模的存在性定理。本文意在修正文献[1]中的模糊之处,严格地给出这些定理的证明。
某些复杂工业产品用确定性模型进行系统设计,QMU是近几年提出的源自确定性模型的系统认证新方法,它能够在综合利用试验信息和数值模拟信息的基础上,有效揭示失效模式并以简捷的
基于异步自学习控制方法,利用前馈网络对学习动态特性建模,从而将两者结合起来,既避免了前者对重复性的苛求,又避免了神经网络控制方法通常存在的分析与实时控制的困难。文中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