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S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来源 :艺术殿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ontwa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GIS 技术在景观中的应用日渐广泛。现代规划设计中更好地运用GIS系统更深层次的分析,包括在高程、高度、坡度、坡向、水流等方向的分析。以作品《归去来》为例,根据瑞昌地形图以及各类资料,运用GIS对场地的地形、高差、空间、水域进行相关分析,从而对景观规划设计产生的辅助作用。
  【关键词】 GIS;分析应用;规划
  一、绪论
  1.1 背景及研究的目的、意义
  以主题为“地脉重生”的2017瑞昌·奥雅设计之星参与竞赛。本方案《归去来》在整体规划上梳理了瑞昌及其周边的旅游资源,有所取舍地将瑞昌工业遗址旅游地进行重新规划定位,以旧江州造船厂为核心试验区,联动周边多个景点形成瑞昌特色工业遗址旅游地来聚集人气,实现产业一体化。方案将江州造船厂定义为回归60 ~70年代三线工业生产氛围的穿越游景区,江州造船厂地块深化设计中结合考虑了原有场地道路、建筑、水体、地形、植被等肌理,根据设计需求适当进行改造,再通过营造出多个特色活力点来吸引游客资源,在视觉系统和文创IP设计部分为景区提供了独特的品牌,整体方案具备较强的可行性。
  我们在项目设计中花费了较多精力去总结梳理瑞昌市及其周边旅游景区的现状条件,敢于提出建造瑞昌市工业遗址旅游地中存在的难点和弱点,结合现状资源我们对现有景点进行了取舍而不是全部串联,并根据整体规划思路提出了将江州造船厂地块定义为回归60~70年代工业生产风貌的穿越游景区。在船厂地块深化设计中,我们同样本着尊重场地现状条件的原则,设计充分考虑方案的可落地性,在充分尊重利用现有道路、建筑、水体、地形和植被资源的前提下又注入新的场地空间活力,每个空间统一在回归60~70年代工业生产风貌的格调之下,同时每个空间又彼此独立,分别具有其独特的活动功能。
  1.2. GIS基本原理
  ArcGIS具有强大的空间数据处理能力、空间定量分析和建模功能、多要素叠加的综合分析功能、直观的图形显示功能。GIS技术正在不断地完善,GIS数据参照同一空间坐标,使得数据具有通用性,不同领域可共享数据和结果。
  二、GIS技术在竞赛作品《归去来》的应用
  2.1. 操作技术
  在地形分析中,有一个DWG文件里面包含高程点图层,减少数据量,进行栅格重采样,栅格转点。通过添加3D Analyst工具条,加载等高线矢量图层,创建TIN,再由三角TIN转为DEM,得到相应图像,从而进行坡度、坡向、流向等。
  2.2. 作品中的应用
  在瑞昌这块设计区域进行高程、坡度、坡向、流向、径流、填洼等分析,得出场地地形数据支持,为本方案在雨水收集净化、山体活动区设计,以及场地植物选择等方面提供了重要参考。从最高到最低的高差展现,一目了然。从而对景观中的竖向分析和用地适宜性有更好的把控。准确的分析出坡度数据,不同的坡度对应的方案不用,设计考虑点也不同,在不同的坡地上对于施工也有一定的要求,因地适宜性更强。西北侧由于现状山体采矿导致植被破壞严重,造成设计场地较严重的视觉污染和生态问题,方案通过重新覆土种植恢复其原貌。对于坡向的分析,在数据上看到地形的坡向不同对于微气候也会不同,受到太阳幅度不同,温差也就有很大的不同。植物种植考虑的也会产生差异性以及建筑采光的方案优越性。利用GIS进行填洼分析,可以展现地表水体和潜在径流分析,由地表径流产生的冲沟对场地的水体水量需求。设计了一个水底景观,利用GIS分析出场地现存水流以及收集山体周边的降水,通过水生植物的分段净化和少量的人工补给,洁净的水供水底景区使用。
  结论:
  使用GIS做出的高程分析、坡向分析、坡度分析、流向分析和光照分析等逐渐成为重要的前期资料。与其他软件相结合,GIS可以对空间效果的把控会更加严谨,对我们的方案设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景观设计行业是一个关系人类生存环境以及空间尺度可持续性发展的。通过GIS可以解决很实际的问题,解决后能而且更重要的提高我们设计的话语权。地形合理的分析在宏观的基础上用数据库的方式奠定了更加合理的设计。
  参考文献:
  [1] 俞孔坚,李迪华. 敏感地段的景观安个格局设计及地理信息系统应用—以北京香山滑雪场为例[J].中国园林,2001,17(1):11-16.
  [2] 贺志军,王耀武 .GIS在生态城市设计中的应用框架研究[D].深圳:哈工大深圳研究生院,2012.
  [3] 刘森,闫红伟.论地理信息系统GIS在景观规划设计场地分析中的价值及应用[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6(6):280-282.
  [4]曹隽,刘小钊,胡刚.三维GIS技术在景观影响分析中的应用[J].江苏城市规划,2010(9):29-32.
其他文献
【摘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现阶段,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文化艺术活动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小提琴作为艺术表演中广受关注的一种类型,其发展不仅要依靠于对西方演奏艺术的借鉴,还要依赖于小提琴艺术的民族化。下文对小提琴艺术民族化发展展开了论述。  【关键词】小提琴;艺术;民族化;发展  一、小提琴艺术民族化发展的必要性  1、
期刊
【摘要】民族音乐产生于民间,流传于民间,并在民间发扬光大。我们要了解民族音乐,不能仅仅会唱一些民族歌曲,听几段传统乐曲,还必须从民族的、历史的、地域的角度去考察民族音乐,了解民族音乐,从而真正理解民族音乐的内涵,了解它在世界音乐体系中的地位和历史价值。  【关键词】民族音乐;培养交流;融合;爱好  一、中国民族音乐基本特征  1、线条  中国民族音乐是线状为主的音乐思维方式,中国民族音乐以表现曲调
期刊
【摘要】舞蹈及舞蹈教育是社会文化和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抛开其纯粹艺术方面的外在形式,还蕴含更深层的哲学内涵。社会道德和伦理是舞蹈及舞蹈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即舞蹈的德育功能。该功能早在商周时期就己经得到了人们的普遍认可。但是目前在社会中的普遍现象是舞蹈教育往往只注重舞蹈技能和专业知识的传授,德育渗透则被忽略,造成内涵丰富的舞蹈教育被简化为单纯舞蹈技艺的传授,违背了舞蹈教育的最初目的。基于此,本
期刊
【摘要】平衡这个概念在很多艺术家创作中是作为一个基本的要求来做的,也许艺术家在进行架上绘画的创作时并没有很刻意的去“制造”平衡,但是在他的潜意识里,平衡这个概念是存在的,而且是一幅创作的表达基础。巴尔蒂斯的画面具有舞台般的戏剧性和难以捉摸的戏剧性,本文主要通过对巴尔蒂斯的绘画进行分析,试图分析巴尔蒂斯画面平衡感的形成。  【关键词】平衡;结构;控制  1、《街道》中“看不见的椭圆形”  巴尔蒂斯在
期刊
【摘要】变电站自动化调度系统虽然提高了电力系统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水平,但是该系统在日常运行当中出现了各种问题,基于此,本文概述了变电站自动化技术,阐述了变电站自动化调度技术运行的重要性,对变电站自动化调度运行中存在大的主要及其解决措施进行了探讨分析。  【关键词】变电站调度;自动化技术;运行;重要性;问题;解决措施  一、变电站自动化技术的概述  变电站自动化技术是通过对计算机、电子、信号处理以及通
期刊
【摘要】纵观当今的老旧、缺乏创新的公共空间从不缺乏人气,而新的作品却无人光顾使用,甚至荒废,这类现象在身边屡见不鲜,分析其原因。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物质水平的提高,美观性开始得到关注,美观性变得越来越重要,而功能性则逐渐被弱化,逐渐违背了原始的初衷,在设计中对使用者的真正需求考虑不足,最终在使用中更倾向于传统的公共空间,因此如何权衡二者关系变得至关重要。  【关键词】以人为本;突破创新;公共空
期刊
【摘要】通过对不同地域文化民族风俗的研究,分析各种住宅形态发展形成的起因与过程并优化其结果。从而更好的运用到现代人的住宅设计中,提升设计师功力和全民的艺术审美。  【关键词】文化习俗;空间;住宅形态  当今社会认得需求多样化,其住宅形态受多种因素影响,而地域文化对其影响尤为显著。以“生存模式”为出发点研究居所和聚落形式的的形成过程。生存模式包含四个方面——文化、风气、世界观和民族性,当然每一部分都
期刊
历史上,德国作为一个文化大国,以其哲学和艺术具有对世界根本性的影响力。产生于20世纪早期的德国表现主义,拥有众多世界级的绘画大师,他们发展了来自法国的后印象主义的风格,加入德国精神,取得的艺术成就对世界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然而随着二战的结束,这种文化上的荣誉地位却很快归属了纽约。德国新表现主义绘画的背景由此产生: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火于1945年熄灭之后,世界被一分为二。两大对立的阵营在政治、经济
期刊
【摘要】随着人们对美好事物的不断追求,对创新、对更简单、方便、舒适的生活用品的需求,生活陶艺在人们生活中越来越普遍。特别是在现代生活水平提高,生活艺术化,艺术生活化,人们对生活陶艺的设计更注重精神和审美,对人性的关怀和人情感的研究更多,人性化的设计因此成为设计界一个引人注目、经久不衰的话题,因此生活陶艺与人的关系密不可分,人性化的设计是生活陶艺设计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通过分析人们日常的生活形式对生
期刊
【摘要】二胡是我国最为典型的民族乐器之一,在民乐演奏中有着重要的应用,掌握二胡的演奏技法对于演奏效果的提升来讲具有重要的意义。就当前的具体分析来看,二胡演奏中最重要的技法是揉弦法,具体分析揉弦法并对其的运用做探讨,这可以为二胡演奏提供有效的指导。本文就二胡揉弦法的具体内容进行分析,目的是要了解揉弦法技巧,从而在演奏中对其做准确的应用。  【关键词】揉弦技法;二胡演奏;运用  二胡是我国古老的民族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