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内疚——促进大学生行为趋善的一种方法

来源 :青年与社会:中外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ddy18c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学生处于青春期发育的特殊阶段,同时又因面临学习、择业、人际交往等压力,其认知、情绪的变化异常突出。尤其是在学习与生活过程中遇到困难、挫折或失败时,往往持一种消极的态度或采取一些极端的应对措施,进而导致不良行为的产生。鉴于虚拟内疚是基于人际关系之间的心理换位基础上形成的,而大学生更多的时间是在学校集体生活中度过的,于是本文提出结合相应的教学内容将虚拟内疚的教育方法引入道德教育。这样不仅可以促使学生在没有外在控制的情况下,自觉地审视自己的行为,而且可以促进学生在道德认知与道德情感之间形成一种稳定的相互影响机制,以致彼此间可以相互调节、相互强化,进而促使其良好道德心理、道德行为的形成。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普及化进程的加快,高校贫困生的心理现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以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为基础指出高校贫困生在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
郑玄是东汉时期著名的经学家,他一生淡泊名利,潜身治学,为我国传统文化的延续做出了巨大贡献.本文简要介绍郑玄事迹,以供参考,不当之处敬请教正.
从心理学角度出发,一个人性格的形成,主要是由两个方面的因素决定的,即先天遗传和后天教育.后天教育不仅包括学校教育,也包括生活环境尤其是家庭的影响.个人在童年阶段所接受
文章阐述了大学生心理危机和干预的内涵,论证了心理危机千预的意义,探讨辅导员进行心理危机干预的策略: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建立和谐的班集体,为大学生良好心理状态的形成营
通过中医理论了解疾病与情志的关系及老年人群的生理特点,社会性病理反应.体会老年患者情志的护理重要及如何做好老年病情志护理. 情志是大脑对客观外界事物的反映,是人的精
中国朝鲜族舞蹈的发展绝不是依据历史的传统,单纯地继承与发展,而是在自身特定的生存环境下,以发现的审美意识为根本重新地开发、创作。文化遗产是人类在长期生存和发展过程
美无处不在,它的想象依附于审美的对象,在诸多的审美对象中,音乐美是一种极富魅力的、蕴含情感并激发情感的流动的发声过程。由于音乐具有特殊性,音乐审美也就自然而然具有其独特
科学的重要.不仅在于它改变了整个物质世界,更在于它改变了人类的思维方式和心灵状态。牧师布道时常说.在本世纪初,美国有近50%的孩子不能与亲生父亲生活在一起。而目前.据说有40%至
男孩以优异的成绩小学毕业了。暑假里,父亲却没有像其他家长那样送男孩去旅游,也没有奖励他电脑和手机,而是把男孩送到市中心的一家快餐店去打工,每小时3元钱。男孩有些不情
第一部应运而起(1932-941年)(节选) [1]1932年8月,一位替《星期六晚邮报》写文章的人问英国的大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历史上有过类似大萧条这样的事情没有?他回答说:“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