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室底板上浮事故加固处理方法研究

来源 :科技致富向导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a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运用地下室底板面新增钢筋混凝土叠合层和梁、板、柱混凝土裂缝处理二种加固方法对地下室底板上浮构件进行加固,得出比较理想的效果,为同类工程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地下室底板;加固;方法
  0.工程概况
  该工程位于惠州市鹅岭南路48号,地下室范围内共有五栋单体建筑,分别为一号楼、二号楼、三号楼、四号楼、五号楼。功能方面,首层室外板面为园林绿化、消防通道及停车场;地下一层为超市及停车场;地下二层为人防、地下停车库及设备用房。地下室建筑面积9354m2,负一层层高5.2m,负二层层高3.5m,地下室底板板底标高为-9.0m。因2011年6月17日该地区发生暴雨,导致地下室裙房部分底板拱起,部分混凝土构件开裂。
  1.检测情况
  惠州市泰富房产开发有限公司委托广东省建设工程安全监督检测总站对惠州市天鹅苑地下室停车场进行检测并出具了《混凝土结构构件裂缝和损伤检测报告》(以下简称检测报告)。《检测报告》的结论如下:该楼地下室部分负二层柱存在不同程度的裂缝及损伤,损伤的负二层柱集中在地下室裙楼部分。现场检查存在明显的剪切裂缝及混凝土酥裂的负二层柱共计23条,裂缝最大宽度为3.0mm;存在明显损伤或剪切裂缝的负一层梁共计13条,裂缝最大宽度为1.0mm。裙房部分负二层底板存在不同程度的起拱变形及裂缝,负一层及负二层填充墙体存在不同程度的明显裂缝。
  2.原设计概况
  2.1工程地质及原地基基础设计情况
  天鹅芳邨地下室位于惠州市鹅岭南路48号,该工程地下水位埋深为 0.20-6.50米左右,对混凝土无腐蚀性。场地地貌类型为剥蚀残丘,场地稳定性好,地基等级为二级;由工程地质柱状图可知1-2米以下为中风化岩,部分微风化岩外露。
  本工程原基础采用天然基础,基础持力层为中风化、微风化岩,基础嵌入持力层内不少于500mm,持力层局部较深处采用人工挖孔桩(墩)基础。
  2.2原地下室地板、地梁设计概况
  原地下室采用主次梁板结构型式,裙房地下室柱距为8m,次梁采用十字型式布置。主梁截面尺寸为250×750mm,次梁为250×700mm,裙房地下室底板跨度为4m,底板厚为300mm,底板、地梁混凝土强度均为C30。
  3.事故分析
  地下室因水浮力造成结构整体上浮、地下室底板局部隆起,进而造成上部结构梁、板、柱产生大量裂缝;产生这次事故的原因归纳为以下两个方面:
  (1)抗浮设计水位过低。地下水位是随机变化的,不但与地下水本身天然变幅、地层赋存条件以及气候变化、降水多寡等自然因素有关,而且还受地下水开采、水资源利用、水库蓄洪泄水等人为因素的影响,十分复杂。因此,抗浮设防水位的确定应根据区域和整个场地的水文地质条件或地下水埋藏条件来综合决定。
  (2)整栋结构完全没有考虑抗浮设计。因本工程用天然基础,基础持力层为中风化、微风化岩,基底为不透水土层,深基坑支护采用止水帷幕或桩、锚、喷射混凝土联合支护,完全忽略水浮力的影响。一旦暴雨来临,地表水全流入基坑,形成“脚盆”效应,即基坑成为 “大脚盆”,地下室成为“小脚盆”。
  4.加固施工方法
  4.1地下室底板面新增钢筋混凝土叠合层
  (1)凿除板面原有的批荡及装饰面层,将板面混凝土存在的缺陷清理至密实部位,楼板面全部凿毛。
  (2)清除板面的浮碴、尘土,用清水将板面冲洗干净,浇水养护12小时。
  (3)在板面均匀涂刷界面处理剂。
  (4)按图纸要求在板面弹线定位面筋位置,铺设板面负筋并绑扎,需植筋的位置预先进行植筋。
  (5)板面浮渣应先清理干净,后浇细石砼面厚度(除个别低洼处外),平均厚度50-60mm,最大厚度不得大于60mm。
  (6)浇注混凝土,养护:按图纸要求的厚度浇注混凝土面层,振捣密实,表面找平,面层养护至少七天。后浇细石砼应严格控制水灰比,事后养护应采取措施,防止失水开裂。
  4.2梁、板、柱混凝土裂缝处理
  4.2.1裂缝封闭处理施工工艺(适用于宽度<0.3mm的裂缝)
  (1)铲除裂缝施工部位楼板表面装饰面层、批荡,将裂缝两侧清理干净。
  (2)用钢丝刷清除表面松散的混凝土,用压力水清洗裂缝,自然风干后再用脱脂棉蘸丙酮清洗裂缝。
  (3)用纯环氧基液涂刷裂缝表面。
  (4)配制环氧树脂胶泥,涂刷两遍环氧树脂胶泥进行表面封闭。
  (5)胶泥经2~3天后固化,裂缝封闭结束。
  4.2.2裂缝化学灌浆施工工艺(适用于宽度>0.3mm的裂缝)
  (1)將裂缝两侧表面的浮灰、粉尘及污染物彻底清理干净,再用清水刷洗。
  (2)设置灌浆嘴:在板面裂缝一侧沿裂缝每隔30cm~40cm设置一个灌浆嘴,灌浆嘴底盘周边均匀刮抹改性环氧树脂胶泥裂缝封闭层。
  (3)封闭裂缝:在裂缝表面均匀涂抹一层改性环氧树脂浆液,作为结合层,然后再刮抹一层约3mm厚5cm宽的改性环氧树脂胶泥裂缝封闭层。
  (4)压力灌浆:待封缝胶泥达到一定强度后(约3天),可对裂缝进行压力灌浆:用压力灌浆机对裂缝上预设的灌浆嘴灌注改性环氧树脂浆液,当灌到相邻的灌浆嘴溢浆时即可封闭该灌浆嘴后换灌浆嘴,灌浆压力一般为0.2~0.5MPa。
  (5)铲除灌浆嘴:当环氧浆液固化后(约3天),将外露的灌浆嘴除去。 [科]
其他文献
【摘 要】笔者根据多年监督工作的实践,感到水泥土重力坝的挡土方法在执行中存在较多问题,并提出了一些解决此类问题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水泥土重力坝;问题;对策  在水泥土重力坝工程中,由于勘察、设计、施工等方面存在的某些缺点和错误,使工程出现了围护挡土强度不足,坑底水位过高,土质不好,流砂涌起,造成基坑边坡坍塌,引起基坑周边道路民房开裂,水、电、煤、通讯管道位移过大,破损严重甚至断裂,此类质量
【摘 要】碎石注浆桩技术是一种加固地基的施工技术,这种技术的大量应用可以有效确保公路施工的质量。本文主要对碎石注浆桩施工技术的应用原理及施工技术、监测方式进行了分析与探究。  【关键词】碎石注浆桩;应用原理;施工技术、监测方式;公路工程  1.碎石注浆桩施工技术的应用原理  由碎石与水泥砂浆胶结而成的小型钻孔灌注桩就是注浆桩,基于此,从成桩技术角度看,钻孔灌注桩包含碎石注浆桩,从桩的材料看,其又属
【摘 要】在建筑工程大型结构构件施工过程中,作为近几年我国建筑行业较多应用的一项新型工艺,后张法存在结构构件裂缝、构件截面尺寸以及結构自重减少等优势,因此在建筑工程结构施工中被广泛青睐。  【关键词】房屋建筑;结构施工;后张法技术  1.后张法预应力施工技术特点和优势  1.1后张法预应力施工技术的概念和技术特点  所谓的后张法预应力施工技术,通常指的是结合混凝土自身的特点对结构中的混凝土构件一定
【摘要】现阶段的课程改革对我国初中基础教育的各个学科都做出了相应的要求。对于政治学科的教学,它要求学生能够在掌握相关政治知识的基础上,能够形成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能力,并逐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这样的前提下,传统的政治教学模式已难以适应教学的需要,在很大程度上不利于学生政治学习兴趣的培养。因此,创新教学模式,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指导初中政治的教学是一件十分必要的事。  【关键词】新课标初中政治 
【摘要】初中历史教学的目的就是要让同学们通过学习,汲取有利于自身发展的知识与能力,判断各种文化和社会的价值观,丰富自己的人性与情感,通过对历史学科的人文感悟而建立起对历史的理性思考。历史人文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在于课堂教学。下面笔者就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对强化初中历史教育中的人文素质教育谈一些肤浅的看法。  【关键词】初中历史素质  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实现教育的现代化,是新课程理念
【摘 要】建筑工程质量的管理与控制是保证工程整体质量的重要保障,工程质量的优劣不仅会对施工企业的发展有着直接影响,而且还关系到国家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本文将对建筑工程质量的影响要素,建筑工程质量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可行的改善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影响  作为我国的基本产业之一,建筑行业能否稳定发展对于我国的国民经济有着直接的影响。提高建筑工程质量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加快,公路事业呈现出了勃勃生机。新工艺、新技术不断涌现。公路工程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额大,对国民经济的影响深远。因此,在保证工程质量和工期的同时,通过对造价的合理控制,达到控制施工质量,满足施工要求,实现施工利益保障。  【关键词】公路工程;造价管理;存在问题;控制措施  0.前言  有效的公路工程的造价控制与管理,能够给建设、施工单位带来较好的经济收益,
【摘 要】现代化建设中,建筑工程施工安全质量监督,与城市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国家对建筑施工的安全问题和质量管理给以了高度的重视,以维持整个建筑工程施工的正常运转。本文就建筑施工的安全质量监督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提出加强建筑施工的安全质量监督的有效策略,以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不断提高,给我国市场经济持续发展提供可靠保障。  【关键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质量监督;发展  随着经济增长的迅
林则徐是我国近代史上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是我国近代史上第一位民族英雄.他在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斗争中形成的爱国主义思想,是留给我们的一份宝贵的精神遗产.
1.设计中的重点加强部位  从住宅工程现浇楼板裂缝发生的部位分析,最常见、最普遍和数量最多的是房屋四周阳角处(含平面形状突变的凹口房屋阳角处)的房间在离开阳角1米处左右;即在楼板的分离式配筋的负弯矩筋以及角部方放射筋末端或外侧发生45度左右的楼地面斜角裂缝,此通病在现浇板的任何一种类型的建筑中都普遍存在。其原因主要是砼的收缩特性和温差双重作用所引起的,并且愈靠近屋面处的楼层裂缝往往愈大。从设计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