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留学记之十四 二手书情结

来源 :出国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yaozhucewoh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暑假回国探亲,和妈妈逛新华书店,发现了很多让人爱不释手的书,但妈妈看看书后的定价,又放回原位。她抱怨现在书价飞涨,就连她这样嗜书如命的人,几乎都很少买书了。实在想看,周末就在店里站着翻阅几个小时,过过瘾。但在我眼里,这些书都太便宜了。我告诉妈妈,我们每一本教科书,都像《辞海》那样厚重,一本的价钱差不多五六百人民币呢,她听了吃惊不小。
  名牌衣服、化妆品、跑车尽管价值不菲,但可以不买。可是对每本定价动辄100澳币的教科书,你别无选择。一到开学,留学生们交了学费,买完书,money就捉襟见肘,得持续一段时间的经济危机,一个多月以后,才能缓过来。而一本百元澳币的新教科书等一学期后出手,差不多能收回七八十元,也就是说每本书的成本只有20多元,能省很大一笔钱。因此,二手书的交易也应运而生。留学生们对此也情有独钟。
  我曾有过一次最得意的交易。那时我听都没听过二手书这个词,因为我的语言课程是不用教材的,每天老师发讲义。可是Diploma一开课,就面临教科书问题。我心想书店就在校园里,几分钟的事,就没有特别在意。等我在崭新的教科书柜前抽出《信息技术》《管理》《会计》一看定价,倒吸一口凉气,乖乖,这么贵!30门课程学下来,书费和国内大学四年的学费都有得一比了。
  晚上在家写作业时,接到周易的电话:“Snowy,我有一个朋友刚Diploma毕业,处理她的教材呢,便宜得很,只有原定价的60%,你有没有兴趣啊?”
  “有,当然有!”我大喜过望,真可谓是雪中送炭!那个女孩的书,虽然用了一学期,但保存得非常好,像新的一样。我自己用时,也是小心翼翼地呵护它。
  到我学期结束时,我也学别人的样子,在学校广告栏贴了个纸条:出售《信息技术100》、《管理100》、《会计100》的二手书,并附送学习笔记和作业。
  早晨贴上的,中午我在图书馆查阅资料时电话响了,是一个小男孩打来的:“马上就要开学了,我正急需这几本书呢,什么时候能拿到?”那么沉的书,我不可能随时背在身上,“这样吧,明天中午我在学校图书馆等你。”
  那是一个很腼腆的男生,验过书后很满意,他对我的笔记和作业其实更感兴趣。我说:“笔记是赠送的,每本书70元。”这是我当初买书的成本,我想如果他和我讨价还价一番,每本降20元以内,都是可以接受的。但他二话不说,很痛快地给我点了两张百元澳币,正欲掏零钱时,我说:“罢了,罢了。”伸手拦住他。
  临走时他还跟我说:“我给你留个电话吧,放假时等你有用过的教材,记得联系我,最好有笔记和作业,价钱好商量。”哈哈,不费吹灰之力,就找到一个理想的下家。
  渐渐地,我的二手书交易经验就非常老道了。它成为我们学习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尤其是开学初必做的功课,做得好的话可以节省不少money。
  但也有发生过一次很尴尬的经历,至今想起来还有点不好意思呢。
  2006年7月,我从国内探亲回来。学校已经开学了,我自然错过了最佳买卖二手书的时机,上学期好几本书压在手里。更糟糕的是,《管理会计》都开课第二周了,这本教科书却遍寻不着,给很多朋友打电话,不是版本不对,就是早早有人预定了。
  一个星期五的下午,下课时都快5点了,我跑到校园的二手书店里,这里大部分是二手书代卖的。正是新学期开学时,店里学生非常多,一不小心身体就和别人轻轻碰撞了。我不停地在一排排书柜前搜寻,没有,还是没有。就在我失望地转身出来时,一回头之际,眼睛一亮,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扫见了《管理会计》的教科书。我抽出来一看,出版年限、作者,没错,就是这本!
  
  我在浏览主要内容时,旁边一个女孩子也正眼巴巴等着这本书呢,她就一直看着我。突然我心一沉,因为回国我有一个月没打工了,口袋里只有30元,而这本书定价70,我下周一才发工资呢,我又不想为买一本书动用我银行的定期存款。也就是说,今天我是买不起这本书的,但也不敢放回书架,那样有可能这学期我就再找不到教科书了,就像战士打仗丢了枪一样,不是等着吃败仗吗?
  我也很无奈,只好硬起心肠装作爱不释手的样子,一个字一个字地阅读,心里却在忏悔:同学对不起了,去别的地方再找找吧。毕竟它是我先发现的嘛,我又一边这样安慰自己。五分钟、十分钟过去了,她终于失去耐心,掉头走了。我赶紧找了一个不起眼的角落,把它和社科类的书放到一格,不仔细搜寻是发现不了的。星期一下午一拿到工资,我第一时间冲到二手书店。啊!谢天谢地!它还在!
  说起来,因为二手书我还失去过一个朋友。
  以前妈妈在国内给我买过一套《经济学》,她说很经典,内容通俗易懂,趣味性强,就是一个完全没有基础的人也能看懂。厚厚的两本,朋友捎过来时,我心里还怪妈妈多事,这里的教科书都看不过来,谁有时间看它呢。当时,我刚上正式课程,大部头的教材全是英文,看起来很吃力。无意中,我对照了下国内的版本,居然它们的内容章节都一样!我一下就看明白了。后来,这套书就成了香饽饽,但凡修《经济学》的朋友,都抢着跟我借。
  朋友飞飞回国探亲,回来后就要上Diploma课程,他听妈妈说了那套书的神奇作用,刚下飞机就给我打电话借书,我爽快地应道:“好啊,没问题。正好在手边呢,另外我还有两本二手书,是你下学期上课用得着的,你要吗?”
  “都拿过来!”
  2月对于南半球的澳洲来说,正是太阳最毒的时候。正好那天凯文有事,不能开车送我。我顶着火辣辣的太阳,提着十几公斤重的书,坐公车去了飞飞的宿舍。
  他看见《经济学》很高兴,爱不释手的。我又掏出《信息技术》和《管理会计》两本书:“这是我上学期用过的,卖给别人一本75元,你要的话,65元就ok,比买新书合算多了。”
  话音刚落,他脸上的笑容一下就收住了,翻了翻书,吱吱唔唔道:“我也不知道我们是不是还用这个版本,等我问问再说吧。”我也挺不高兴,你在电话里说都拿过来,我又热又累大老远提过来……这个小气鬼飞飞,以后再也不管他的事了,我心里暗想。
  过了几天,飞飞十万火急地打来电话:“白雪姐,你的那两本书还在吗?快点卖给我吧,新书太贵了,每本100多块。”他终于了解到了澳洲书市的行情,只是有点晚了,我淡淡地说:“你晚了一步,昨天已有人每本75元买走了。”“唉呀,那怎么办?连教材都没有,这下死定了。”他在电话那头唉声叹气。
  如果在往常,我会给朋友、同学打电话,四面撒网,也许能淘到他急需的书,但我还在为那天的事生气。不仅仅是因为他舍不得买书,而是作为朋友,那么大热的天,我主动送书上门,他连句关心问候的话也没有,似乎一切都是理所应当的。联想到以前的事,帮他找工,为他讨回学费,给他在异乡过生日,都是如此,这可能就是一个独生子女以自我为中心的结果吧。此刻我的心冷冰冰的,敷衍了一句:“你再想想办法吧。”后来,两人越来越疏远,现在几乎没什么来往。
  唉!这让人又爱又恨的二手书。
  
  白 雪
  女,1987年生,2004年11月,高二时,赴澳大利亚西澳留学深造,在科廷科技大学攻读会计和金融双学位课程。2008年7月以优异成绩毕业,同年8月份进入当地一家会计师事务所工作,因为有专业工作,获得州政府担保资格,于2009年4月移民澳大利亚。现已买房、结婚、生子。
其他文献
赶着国外高校春季入学的黄金申请期,形式各异的“世界名校教育展”纷至沓来场数开得更勤了,学校来得更多了,初高中展会也开始自立山头了,现场越来越火爆了。  日前在京发布的《中国留学发展报告2012》蓝皮书显示,中国赴海外留学的人数从入世以来激增115%,已经成为全球输出留学生最多的国家。“进入新世纪以来,最突出的新情况就是自费出国群体激增,留学开始低龄化、大众化、选择多样化。地域分布更广,专业选择更实
期刊
对于新移民来说,移民加拿大不仅仅是生活环境、工作环境的改变,更重要的是心理环境的改变。有无数的新移民通过不同的途径在人生道路上做出了一次次选择,打工、上学、经商、从事专业工作,真正的是七十二行无不精彩。对于那些已经很成功的人来说,他们的经历鼓舞着许许多多后来者,但成功者毕竟离我们普通人有很大的一段距离,有种可望而不可及的感觉。  今天走入我们视野的是两位普普通通的新移民,她们还远没有达到通常意义上
期刊
引:耶和华的律法全备,能苏醒人心。耶和华的法度确定,能使愚人有智慧。耶和华的训词正直,能快活人的心。耶和华的命令清洁,能明亮人的眼目。耶和华的道理洁净,存到永远。耶和华的典章真实,全然公义。都比金子可羡慕,且比极多的精金可羡慕。比蜜甘甜,且比蜂房下滴的蜜甘甜。况且你的仆人因此受警戒。守着这些便有大赏。(诗篇19篇7节-11节)  最近,中国一位作家荣获了诺贝尔文学奖,于是这位作家的作品也就弥足珍贵
期刊
人生有很多路可以走,最怕的就是选这条路的时候,纠结着那条路是不是更平坦;选那条路的时候纠结这条路是不是更近。  纠结的人不仅仅自己难受,它是一种负面的能量,往往带着周围的人一起纠结,一起不快乐。  这辈子最讨厌的事是纠结,最喜欢的事是把复杂问题简单化,快刀斩乱麻。是死是活,你给句痛快话,砍头不过碗大的疤,十八年后又是一条好汉,千万别给我千刀万剐。谁要想给我一刀子一刀子割肉,保准抡把大砍刀,先下手为
期刊
来到遥远的大西洋岛国——爱尔兰,这里一派迷人的田园牧歌式的景象,水好山好牛好羊好,大自然为其带来了众多天然、无污染、绿色的食材,造就了其营养丰富、色香味俱全的“美食王国”,因此给游客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象。前不久,我第二次踏上爱尔兰大地,在城市乡村海滨间穿梭往来,作10天的“美食之旅”,从中去领略独特的风土人情。   1.爱尔兰的鱼货海鲜是当地一大特产,这些面目狰狞的“大怪鱼”恐怕只有在海底纪录片中目
期刊
比起理科“海归”的就业优势,文科“海归”就业渠道看起来相对狭小,“海归”的光环逐渐退去。这就更需要学子们在出国前以及在国外的学习过程中科学理性地进行职业规划。那么,文科生留学该如何选专业呢?为此,澳德华资深留学专家做出了以下分析。  三大专业受市场欢迎  据介绍,所谓文科,其实是一种非常笼统的分法,实际上由于不同科目社会需求与热度并不相同,各科海归的就业前景也不尽相同。据目前就业市场来看,文科专业
期刊
对于一年一度的留学申请旺季来说,香港地区高校是其中一大热门选择。然而,由于香港高校对非本地生的评核存在“多重标准”,且申请门槛高竞争激烈,近年来申请赴港就读研究生难上加难。究竟,准留学生们采取怎样的申请策略,才能令自己有效地获得理想院校录取呢?  现 状  申请门槛高,竞争异常激烈  第一,港校研究生课程申请面临僧多粥少的局面。据香港教育局最新的数据统计,2012年,申请香港八大研究生课程内地学
期刊
最近在波兰、瑞士、瑞典、法国、挪威、芬兰和英国进行了一项研究。发给人们22张载有不同气味的纸牌,然后让大家将闻到的气味按自己喜爱的程度排列。结果是,香蕉的气味被闻出来和受欢迎的程度最高,柠檬和香草味被闻出来的比例也很高,而像大蒜、香烟被闻出来的比例则不高,汽油的味道被闻出来和受欢迎的程度最低。看来欧亚民族对一些气味的敏感度存在着差异,比如汽油、大蒜、烟酒的味道,相信中国人会较敏感,不会像欧洲人那样
期刊
对于没去过法国的人来说,法国是浪漫、时尚与艺术的凝聚之地。没错!午夜星空下鸟瞰巴黎,她的浓淡相宜、错落有致,像是一项巨大的环境艺术工程。在这里,你随处可见精美的雕塑,或矗立于建筑物的一角,或镶嵌于建筑物的内壁,让人目不暇接。著名的巴黎圣母院、圣礼拜堂、凡尔赛宫等更是雕塑艺术的海洋。香榭丽舍的雍容华贵,塞纳河畔的柔曼多情……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下浓郁的法国风情吧。   1.居斯塔夫·埃菲尔的一生杰作累累
期刊
俗话说:美国的魅力在高速公路上。可对于我来说,更多时候我情愿坐车而不是开车。坐车你什么都可以不想:诸如车况、路况、目的地等一系列需集中思想集中注意力的事;你又什么都可以想:只要是与开车无关的,尽可以任思绪信马由缰……  但在美国,不会开车,相当于不会走路,凡事只能依赖别人。  早在2001年,我就开始学车,教练是我老公——一个非专业的教练师傅。我跟着他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地练习开车,其间吵架无数。他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