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姚安

来源 :安徽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gg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天空中一直没有落下的
  厄运和石头,交给二娘寨的荷花
  一万亩的波涛上,开一朵
  散淡的花。
  不知道什么時候塞到手心里的
  眼泪和匕首,交给龙华寺的菩萨
  在她的渡口上,洗手、洗脸
  拔掉鬓边的白发。
  贴着胸口的,骨肉里的
  账单、恩膏、废墟
  就交给马游村的梅葛,光禄古镇的石头
  它们自己有自己的指路经
  自己是自己的
  纪念碑
  假如姚安县的秋风和流水,还将带走
  那些强加给我或我自愿领受的
  皮鞭和镣铐!
  朋友们,请将这首诗,交给我的爱人
  告诉她我爱她。
其他文献
闲下来时,我才留意到  黄昏同清晨的差异。  在同一条街上,窥见了  那种简单变化里的莫大秘密。  閑下来时,时间走得多么慢啊。  眼前一切,都有些异样。  想到自己短暂而漫长的一生,  我用平静去平衡我所看到的。
期刊
他坐在树下,远离人类,  重温与泥土草木的友谊。  品味着秋色,和周围各种钝响。  城市在远处,他在  他所占據的位置上。  不再感恩,没有愧疚。终于  领悟到天空用那种蓝制造的大片  空白的美妙。  肉体被衰老追赶的过程,  有时停顿。停在淙淙流水声里。  他低头看到水面上的天空。  他凝视着那速度里的静止之物。  惊讶,想了很多……  随后闭上眼,他完全融入进去。
期刊
摁住柔软,在这样一个  秋凉辽阔的夜晚,  少数亮,就能满足对温暖的想象。  我左手忆及的月光,仍有效,  从不同夜晚,经历着我。  此时的我,以及,那时的他们。  听,蟋蟀多么准点。用它们  叫声里的霜白色,在寂静的  最底层,搭设起一条  突然让人亲临“忘我”的单行道。  躬身走上梁溪河北岸,  我仿佛闯入一间  陈列着所有光影变幻的博物馆。  水族,飞虫,小斜坡,  忽隐忽现又亲切可感,  
期刊
冬天,雨水继续落进下午  三点半的地面。  平原上的景物都是孤独的,  河流是河流,树是树,  人,全是一个个单独的人。  小镇日复一日。  他们的房子、习惯,  她们的家,日复一日没有变故。  我奶奶生前佝偻的身影,  從灶前闪过。我听见一群  衰老中的女人,聚在屋檐下,  悄悄谈论着早市  鱼肉的价格,往日的  爱情,和新近某个亲友的葬礼。
期刊
突然鸟声停住,  秒针,在对面墙头恢复了转动。  我逐渐清晰,一张脸  来到早上七点半和旧家具当中,  默默计算着眼前,看得见的事物。  时值四月,梨花将败而桃花  红得正艳。街头人流车流一齐在转弯,  窗玻璃上植物的陰影,在平移。  猛虎,那样的流逝感列出的日子  把我露出来。现实古老的  招数,每次都一样。  在昼与夜的翻转中我被三种声波振醒:  消失的鸟声是一种,像记忆;  另两个,外边的喧
期刊
黄昏时,天空弹出流霞展开了  黄昏的美学现象。  高出所有屋脊是否意味著  高过屋脊下的悲伤和喜悦?  一种极致里荒蛮的光,  笔直进入河流的轰鸣树木的晃动。  单纯,浑厚,从容。  同时进入重负之下  温良的人群。进入他们  平静的等待,卑微的哭笑。  还有,我们无言的疼痛。  还有,我们毕生的努力。  天黑前一种纯真的照耀不能停下。  不能忽视,却无法持久。  而流霞,正沿黄昏流逝的方向  流
期刊
土地唱歌。不是小鸟在树林鸣啭  不是风的弹奏,伴随着麦子和稻穗  波浪般的摆动  也不是雨的交响:屋顶,洋铁盆——闪烁着  小时候房间阴凉记忆的薄光  塑料雨篷,或蒙着一口气的镜子般的池塘  仿佛不同的乐器,发出和谐的乐音  更像一场演唱会  激起人群麦子和稻穗般起伏  或者像我不久前去过的洛杉矶环球影城  在滚滚人流上空  那仿造的十六世纪英式戏楼上  一男一女身著莎士比亚剧中人物的装束  双手
期刊
我们准备出门。他一早就等在楼下  打开车门,手搭在门框上沿  像在下雨的屋檐下  向我伸出一把伞  蜜蜂的殷勤。家狗的亲热  石匠的勤劳——把一块块花岗石  垒高:它们来自我的特长的库房  台阶仿佛为我修建。也是他的  为夯实根基,他甚至深入酒店  偏于某个过道的小姐房  从一片莺鶯燕燕中为我挑出  足以撩动人心的声音  所有的结实和柔软,不过是刀鞘  唰的一声,刀抽出来——那是  七月的一个午后
期刊
深夜无事、无醉  在手机上写微蓝的断章  练习越狱。  短信無处寄,翻看通讯录里的脸  想一一删除,心向夜空  做一个不入流的隐者  但有生活的篱笆需要补亡,有肉身  需要一个防盗笼。为此  有些号码不敢删:水电、煤气  开换锁公司,一个警察朋友和一个流氓朋友的  恐明日路上多困厄,今夜  也有猛烈的敲门声。
期刊
我只想问几个问题  高墙有多高,有多长,有多厚  所有的男人,是不是用单数来代替  母亲们,是不是都派给了剩下的  偶数——像子宫里还孕育着一个个小小的囚徒  他们降生的时刻,是不是也要问:  高墻有多高,有多长,有多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