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匀化退火处理对因瓦合金铸锭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来源 :金属热处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om4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对因瓦合金铸锭进行均匀化退火处理,探究退火处理对铸锭组织、热力学性能以及冲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退火处理后,因瓦合金的铸态组织发生改变,成分偏析得到改善,室温冲击性能提升了约7倍;高温下变形抗力降低,高温热塑性得到改善,高温脆性区间下降,热加工的温度窗口变大,这有利于提高因瓦合金的热加工效率和成材率.
其他文献
采用双辉等离子表面渗金属技术在名义成分为Ti-45Al-8.5Nb(W,B,Y)的γ-TiAl合金表面制备了Nb涂层.使用SEM、EDS、XRD等手段研究了不同渗Nb温度、焊接温度对γ-TiAl合金扩散焊接接头微观组织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800~950℃的渗Nb温度范围内均可以在γ-TiAl合金表面形成致密的Nb涂层,随着渗Nb温度的升高,Nb涂层晶粒尺寸和表面粗糙度均不断增大.典型的接头组织从基体向焊缝中心可分为4层:I层(Nb涂层与基体间扩散层)、II层(含有少量AlNb2的Ti-Nb互溶层)、
采用形变诱导马氏体退火逆转变工艺制备了异构片层结构(HLS)的304奥氏体不锈钢.通过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仪分析了304奥氏体不锈钢的显微组织和物相组成,并采用室温拉伸试验研究了其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通过变形量为34%的热轧、75%的冷轧以及700℃退火12 min后,试验钢中的马氏体相逆转变为奥氏体相,部分残留奥氏体发生再结晶,获得了由微米再结晶晶粒与超细晶/纳米晶晶粒以及残留奥氏体晶粒组成的异构片层结构,微米再结晶晶粒和残留奥氏体被超细晶/纳米晶晶粒所包围.异构片层结构304奥氏体不锈钢的屈服强度为9
采用等离子熔覆技术,以铸造碳化钨、钨铁粉、镍包石墨和铁基合金粉为原材料,在Q235钢基体上制备了外加和内生联合WC颗粒增强铁基复合涂层,通过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X射线衍射、硬度测试和磨料磨损试验对其微观组织、物相组成、硬度和耐磨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优化的工艺参数下,可以获得与基体冶金结合良好的涂层,硬质相除外加的WC颗粒,还有内生的WC、W2 C、W3 C、Fe3 W3 C和Fe2 W2 C等;随着混合粉末中除外加WC之外的W含量增加,熔池中合金液密度增大,可以减弱外加WC颗粒下沉;当W含量达到1
研究了深冷处理对TC4钛合金滚磨光整加工和表面性能的影响.对TC4钛合金试样进行深冷处理,将不同深冷时间下的试样进行滚磨光整加工,根据表面粗糙度确定适合的深冷时间后,对比分析深冷处理前后合金试样的显微组织、显微硬度及残余应力的变化.利用扫描电镜探究了深冷处理和滚磨光整加工后合金试样表面形貌的变化.结果表明,深冷处理12 h后试样表面粗糙度最小,试样组织受到冷缩内应力的作用,α相的比例从未深冷处理的56.45%增加到85.42%,组织变得均匀且致密.试样的显微硬度在深冷处理12 h时最大,比未处理试样提高了
利用BLT-C1000型激光立体成形设备制备了TC21钛合金块体,并对其分别进行了单级和双级退火处理,研究了单级和双级退火工艺对合金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激光立体成形TC21钛合金的沉积态组织主要为网篮状组织.单级退火温度影响初生α相板条尺寸,低于550℃退火时,初生α相板条长度和宽度变化较小,高于650℃退火时初生α相板条长度明显增加,宽度略微降低.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随退火温度升高而降低,断后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随退火温度升高而增大.双级退火时随第一级退火温度升高,初生α相含量降低,随着第二
利用电化学沉积技术在碳钢基底上制备了Co-Ni过渡层,再通过双辉等离子表面合金化技术(DGPSA)在过渡层上沉积了Cr涂层,经全氟辛基三氯硅烷(PFTEOS)溶液修饰后,制备出了具有高黏附性的超疏水表面.利用扫描电镜(SEM)、EDS、X射线衍射仪(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接触角测量仪、电化学测试等方法表征了涂层的形貌、物相组成、润湿性能、粘附性以及耐腐蚀性能,探究了DGPSA技术不同沉积时间对Cr涂层表面形貌和润湿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沉积温度为750℃,沉积时间30 min时,制备出
利用光镜(OM)、硬度测试、室温拉伸试验等方法,研究了Inconel 617合金管的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在不同热处理工艺参数下的变化趋势.通过光镜对合金组织进行表征,分析了温度为1120~1200℃,保温时间为10、30 min时合金晶粒尺寸的变化规律,同时建立了晶粒尺寸长大的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不断提高,晶粒的平均尺寸不断增大,并且晶粒内部逐渐出现较多的孪晶.同时,随着热处理温度的不断提高,合金的硬度变化趋势与抗拉强度变化趋势相同,二者都随着温度的升高,呈现下降的趋势;合金的伸长率随着温度的升
利用Multipas退火试验机模拟连续退火工艺,研究了退火工艺对4.5%Cr冷轧耐候钢组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试验钢的强度先降低后增加,当退火温度为830℃时,强度最高,屈服强度均值为353 MPa,抗拉强度均值约为621 MPa.冷速(50℃/s、30℃/s)对试验钢强度影响有限.当退火温度≤800℃时,试验钢的组织只发生了回复再结晶,组织由铁素体、珠光体和碳化物组成.当退火温度>800℃,铁素体组织发生了奥氏体化,冷却后形成了贝氏体.当Cr含量(质量分数)提高至4.5%,试验钢的
通过端淬试验测定了20Cr、20CrMo和20CrNiMo钢的淬透性曲线,分析了合金元素对淬透性的影响.利用Abaqus软件和Maynier组织预测模型,对3种成分钢的淬透性曲线进行了模拟计算.结果表明,20Cr、20CrMo和20CrNiMo 3种齿轮钢的淬透性依次降低;试验测定值与模拟计算值基本吻合,表明此种方法可以用来预测齿轮钢的淬透性曲线.
通过喷射淬火试验,研究了在高温铝合金表面进行水射流淬火、喷雾淬火和高速空气淬火的热交换过程,并对这3种在线淬火界面的热流密度(q)和传热系数(h)进行了反分析求解,重点探究了试样表面介质流量密度(qs)对界面热交换率的影响规律及其机理.结果表明,随qs增大,喷射淬火界面热交换率先增大后减小,即存在一个临界qs,此时临界热流密度(qc)取得最大值.当qs小于其临界值时,喷射淬火界面热交换率随qs增大而增大;当qs大于临界值时,随qs继续增大,喷射淬火界面热交换率反而减小.喷雾淬火的单位体积冷却介质最大吸热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