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化学教学中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phia_yin1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育是影响国民素质的主要因素,它以提高人们的德、智、体全面发展为目标,学校教育的基本形式是实施文化教育、素质教育与思想教育,素质教育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积极的影响,对于学生思维的培养、人生价值观的建立具有重要的作用。化学教师应在教学中深透学生素质教学,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正确认识学习目的性与重要性,重视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与形成,积极改变化学教学策略,激生学生在化学学习中养成良好的科学态度,对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与建立高尚的人格品质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科学素养;化学教学;学习态度;教学思想
  一、 科学素养概念阐述
  素质教育是学生科学素养形成的基础,是提高思想认识的基本途径,对于学生行为习惯的形成将产生重要影响。学生的科学素养是学生应用科学、数学、技术等有关信息所作出的个人与社会之间相关联部分的一项决策,并在此基础之上运用科学的态度与科学的方法在生活与学习中加以实施的行为表现。在科学素养中最核心的内容是科学精神,它对于学生的科学态度与人生价值观的发展起到关键性的影响,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对于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具重要的意义。初中化学教学应当注重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培养与发展,推行教学改革的实施,积极改变化学教学模式,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变化,不断探索更加有效的化学教学方法。
  二、 深透素质教育、培养学习兴趣
  兴趣是推动学生自主学习的最好心理教师,化学教师最怕的事情不是学生学不好,而是学生对学科知识没有兴趣、不想学习、甚至不愿意学习,这才是教师最担心的社会问题。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光靠教师个人威严是难以办得到的,因此教师必须从学生的心理入手,加强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化学教师通过建立知识体系,让学生了解化学发展简史、了解化学发展对人类社会进步所起到的重大作用与历史意义,加深学生对化学的认识,提高学习的目的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学习状态与热情才能得以激发,德国著名的哲学大师黑格尔指出要是没有热情,世界上任何伟大的事业都不会成功。化学教师不能只追求完成教学任务与教学质量,而忽略了教育本身的价值与内涵,没有动机与盲目的学习都是徒劳无功的,也将是一种得不偿失的教学行为,所以说必须要注重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提高教学品质,促进学生在思想上更加重视学习化学。
  三、 构建教学情景、融合情感教学
  适当的教学情景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学情景是教师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而建立的知识体系,有意向的把学生引入特定的学习环境之中进行的一种教学行为,目的是为了转变教学活动的方式,这种情景更能够凝聚学生的注意力,设制有效的教学情景会使教学的指向性更加明确,寓意也更加深刻。任何课堂教学的成败关键因素是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态度,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并能以积极的状态投入到学习之中,才能发挥学生的能动性,才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较为有效的途径。所有的教学活动必须围绕学生开展,才能实现教与学二者之间的真正价值。比如学习氧气性质的时候,教师首先让学生明白氧气对于人类有何作用,氧气在自然界中如何进行循环的,人类如果得不到氧气能否生存下去。只有带着目的性去学习教育才变得有意义,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动机,使学生的学习情感得以升华,为后续教学活动的开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四、 转变教学思想、培养科学素养
  科学素养的发展是以科学的态度、知识、技能为基础,态度是学生对待学习知识外在表现形式,知识是学习的对象,技能是在学习过程中对知识应用性等操作的表现形式,科学方法是科学素养形成的基础,化学教学不能局限于课本知识的传授、记忆、练习等,应当转变教学思想,化学教学应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己任,积极探讨教学方法,以一切有利于学生发展为指导目标,教师给学生传授的应是一种学习方法与技能,让学生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变得更会学,更乐意去学,以达到“教是为了少教、学是为了会学”的效果,这样的教学会变得更有意义,这才是教师所要追求的最高教学境界。
  五、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适应教学发展要求
  教学质量是检测学校教育成果的重要指标,任何形式的教学活动的开展都是以提高教学质量为基础,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要求在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以适应教学改革发展的步伐。课堂是提高学生学习技能和学习能力最为集中的场所,是教师引领学生开展教学活动的最佳时机,化学教师应当更新理念,以人为本,实施以素质教育为主导的教育模式,从根本上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与情感,实现“以情制动,以情引动”的教学效果,通过开设学生活动激发学生的热情与动机,改变课堂中教师满堂灌的教法,以响应课堂教学改革发展的要求,适应教学形式发展的需要。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课堂教学理当以实验为主导,带领学生进行实验探究,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科学探究精神。同时化学教学中必须重视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的深化,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实验创新、改进实验方案,通过实验创新使学生对实验产生新的认识、获取新的知识,从而实现知识的迁移与转化,使学生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兴趣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化学教学應让学生活动回归课堂,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才能活跃课堂学习气氛,提高学生科学素养,这对于开发学生智力与潜能具有积极的意义。
  六、 总结
  新课改形式下化学教学体制应当适应教学改革发展要求,化学教师必须结合实际学情的变化而灵活的运用教学方法,深入了解学生的情感变化趋向,重视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重视科学素养的发展,改变不利于学生发展的教学理念,同时结合化学教学的特点,积极寻求适合于学生发展的教学形式,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思路,实现从文化教育提高到素质教育,真正地体现教育本身的价值趋向性。笔者对化学教学过程的探索也基于这方面的初步探讨,希望能为化学教师提供一些合理性的教学建议,实现化学课堂教学向更高的层次转变。
  参考文献:
  [1]孟昭兰.情绪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72.
  [2]施良方.学习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30.
其他文献
期刊
遗嘱是公民生前订立的对自己个人财务或其他事务的预先处分。现代社会,人们订立遗嘱的意识逐渐增强,电脑的普及催生了一种新的遗嘱形式——打印遗嘱,但我国法律对打印遗嘱的
作为实体企业在社会经营发展过程中会遇到诸多的问题,而法律风险则是其中要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企业要想对这些存在的风险进行有效的解决,就必须要依靠专业法律顾问,这样才能
摘 要:作业设计,应该体现新课改的“三维目标”,成为一项充满创造性、艺术性的教学行为,成为促使学生认知、能力、情感全面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新课改;作业;三维目标;要素;兴趣;创新  新课改的核心任务之一,就是要帮助学生改变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促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独立地、个性化地完成学习,产生符合个体的有效学习成果。作业作为教学过程基本环节之一,是实施素质教育、彰显新课改核心目标的要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有一天,时空博士把文文带到一栋神秘的城堡前,时空博士告诉她:“这座城堡的神秘之处就是它有五扇跨越时空的门,打开每一扇门都会呈现一个神秘的世界.门一旦被打开,就开始自动
摘 要:随着我国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模式在不断创新。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而言,想要学好物理这门学科并不是很容易,物理知识相较于比较抽象,如果教师一味地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就不能更好的掌握所学的知识。教师将问题导学运用在物理课堂中,利用生活中的问题来为学生创建情境,引导学生去分析,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提高初中物理课堂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问题导学;初中
针对ZJ112型国产高速卷烟机烟支圆周控制系统的烟支圆周达标率低和烟支圆周控制稳定型差等问题,研究开发了一种基于光学技术的新型烟支圆周自动控制系统,详细介绍了新型圆周
在现阶段的发展过程中,我国的城镇化水平以及城镇化建设已经得到非常良好的发展。但在实现城镇化建设快速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进行解决,比如说虚假城镇化。但对
阳极钢爪与铝导杆及阳极炭块构成阳极组装块,是电解槽与阳极母线之间的连接组件,在铝电解过程中承载着大容量的电流。因此,当钢爪腿部位逐步腐蚀变细到一定程度时就必须报废更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