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影像组学鉴别儿童腹膜后神经母细胞瘤和节细胞神经母细胞瘤的价值

来源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meng1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基于平扫和增强CT的影像组学分析在鉴别儿童腹膜后神经母细胞瘤(NB)和节细胞性神经母细胞瘤(GNB)中的价值.方法 纳入172例NB和48例GNB患儿,按7:3的比例分层随机抽样划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分别从平扫期、动脉期和静脉期CT图像中提取并筛选影像组学特征,基于最优特征子集采用多变量回归模型建立各期以及三期复合的影像组学模型,绘制模型ROC曲线,计算并比较各期模型的AUC、准确度、灵敏度及特异性等评价指标.结果 从平扫期、动脉期和静脉期CT图像中分别提取了1218个影像组学特征,最终筛选出平扫期模型4个特征、动脉期模型3个特征、静脉期模型2个特征以及三期复合模型5个特征.平扫期模型在训练集中的AUC为0.840(95%CI:0.778~0.902),测试集中AUC为0.804(95%CI:0.699~0.899).动脉期模型在训练集中的AUC为0.819(95%CI:0.759~0.877),测试集中AUC为0.815(95%CI:0.697~0.915).静脉期模型在训练集中的AUC为0.730(95%CI:0.649~0.803),测试集中AUC为0.751(95%CI:0.619~0.869).三期复合模型在训练集中的AUC为0.861(95%CI:0.809~0.910),测试集中AUC为0.827(95%CI:0.726~0.915).结论 基于平扫和增强CT的影像组学特征有助于区分儿童腹膜后NB和GNB,纹理特征相对于一阶直方图特征能更好的反映病灶的差异.平扫期、动脉期和静脉期影像组学模型均可较好鉴别儿童腹膜后NB和GNB.三期复合模型与平扫期、动脉期模型效能相似,但优于静脉期模型.
其他文献
目的 筛选肝硬化伴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pontaneous bacterial peritonitis,SBP)的影响因素,建立肝硬化伴SBP的诊断模型.方法 收集重庆A、B两家三甲医院2015年7月至2019年12月肝硬化患者7461例,根据患者住院期间是否发生SBP分为SBP组(1173例)和非SBP组(6288例).随机抽取A院70%(3776例)患者作为训练集,剩余30%(1619例)作为内部验证集,B院患者(2066例)作为外部验证集.通过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变量,建立Lo
Objective The aim of the article is to explore the function of circBAGE2 (hsa_circ_0061259) in prostate cancer (PCa) cells. Methods Sequencing results of circBAGE2 were verified by quantitative RT PCR (qRT-PCR) and Sanger sequencing. Agarose gel electroph
目的 探讨miR-671-5p影响骨肉瘤的迁移侵袭的相关机制.方法 通过NCBI在线数据库筛选骨肉瘤中差异表达的微小RNA(miRNA)、预测miRNA的靶蛋白并进行功能分析;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用于检测转染过表达miR-671-5p质粒后con组和miR-671-5p组骨肉瘤细胞中miR-671-5p的表达情况;通过Transwell实验检测转染质粒后骨肉瘤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Western blot实验检测相关蛋白在骨肉瘤细胞中的表达情况;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重组人SMAD家族成员3
目的 探讨氧化苦参碱(OMT)抗炎抗纤维化是否是通过影响细胞周期检测点激酶1/2(CHK1/2)来发挥.方法 SD大鼠采用完全随机设计分为正常对照组(NC)、糖尿病模型组(DM)和氧化苦参碱治疗组(OMT),6只/组,尾静脉注射链脲佐菌素(STZ)(55 mg/kg)复制糖尿病模型.HE、Masson染色观察病理组织形态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CHK1、CHK2、p-CHK1、p-CHK2的表达部位;ELISA检测肾组织上清中IL-6和IL-1β的含量;Western blot检测CHK1、CHK2、
目的 检测Mage-D1与活化后p75NTR的结合及对外胚间充质干细胞(EMSCs)矿化的调控.方法 取孕19.5 d SD大鼠牙胚,组织贴壁法获取EMSCs,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面抗原.设置实验分组:空白对照组(NC),100 ng/mL NGF刺激组(100 ng/mL NGF)、慢病毒干扰Mage-D1组(SH-Mage-D1).邻位连接技术检测Mage-D1与经NGF活化后p75NTR结合的变化,并比较不同分组间的结合强度差异.茜素红与ALP染色观察染色,RT-PCR与Western blot检测
目的 观察基于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的不同类型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对康柏西普的治疗反应,并分析可能影响治疗反应和效果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2月~2021年2月于我院确诊为DME且按照1+PRN方案行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的患者65例76只眼的临床资料.根据OCT特征将其分为3种类型:囊样黄斑水肿(CME)28只眼,浆液性视网膜脱离(SRD)33只眼和弥漫性视网膜增厚(DRT)15只眼.观察并比较治疗前及首次治疗后3月时各组患眼最佳矫正视力(BCVA)、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CRT);
目的 探讨HBV转化为HCC相关的关键基因,并探索相关的分子机制.方法 分析基因表达综合(GEO)数据库中GSE55092、GSE84044和GSE121248的mRNA微阵列数据,其中包括119个HBV相关的HCC组织和252个HBV相关的非肿瘤组织.“sva”R包用于去除批间差.进行整合分析,获取HBV相关肝癌和HBV组织中的差异表达基因(DEGs),通过基因本体论(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分析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功能注释.使用相互作用基因搜索工具(STRING)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
目的 研究全面检测Y染色体AZF微缺失的方法.方法 用自主设计探针捕获体系和二代测序技术,开发Y染色体AZF区微缺失的全面检测方法.结果 采用的探针捕获体系,结合高通量测序技术,能精确检测AZF区微缺失类型、缺失区域及缺失引起的DNA拷贝数变化、AZF区微重复,发现现未知缺失类型.结论 全面检测Y染色体上AZF区域微缺失的方法可为男性不育诊断、辅助生殖提供依据.
目的 探讨磁共振成像DWI序列在评估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子宫腺肌症即时消融效果中代替增强扫描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2020年7月在南方医科大学附属佛山妇幼保健院就诊的29例子宫腺肌症患者资料,平均年龄40.5±5.4岁,均于HIFU术前及术后24 h内行MRI检查.由两名观察者独立评估DWI图像上消融灶的形态,分为1型:斑点状或无信号改变,2型:斑片状,3型:环状,通过kappa检验法评估DWI图像上消融灶形态分型的观察者间、观察者内一致性.在DWI图像上测量2型及3型消融
目的 评价潜伏表达癌调蛋白OCM的HSV-1减毒型载体(1716-OCM)在大鼠机械性视神经损伤中的治疗作用及安全性.方法 体外细胞感染模型中检测重组病毒增殖特性及OCM表达.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对照组、1716-OCM注射组和野生型病毒角膜感染组),每时间点3只/组,于感染后7、14、30、60 d免疫荧光法检测OCM基因及病毒蛋白gB在大鼠视网膜和下丘脑中的表达.大鼠视神经损伤模型中,大鼠按随机数表法分为4组(假手术组,PBS治疗对照组,1716-OCM感染组及1716-OCM感染加cAMP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