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海油画雕塑拍卖即将开槌

来源 :收藏·拍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heng198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春拍,油画及当代艺术拍卖与上季相比开始回温反弹,徐悲鸿、吴冠中、陈逸飞等经典大师作品高价成交,而刘野、蔡国强、岳敏君、曾梵志、方力钧、张晓刚等当代艺术家作品表现强劲。翰海拍卖行的“油画雕塑”板块在春拍表现强劲,一共拍出2亿多人民币。2010年油画市场的秋拍大战已经拉开帷幕,油画市场走势如何?哪些艺术家和作品值得收藏家关注?新入场的藏家又该注意什么?本刊特别采访翰海拍卖有限公司油画雕塑部主管柴宁,为读者一一解读。
  
  《收藏·拍卖》:今年春拍,油画市场有大幅回暖,现在马上就要进入秋拍大战,翰海今年秋拍的油画雕塑板块将推出哪几个板块?
  柴宁:这次秋拍,翰海的“油画雕塑”板块还是分为“20世纪经典绘画”和“当代艺术”两个最主要的专场。“20世纪经典绘画”这个板块最重要拍品是陈逸飞的一件作品《父与子》。这张画是陈逸飞西藏题材的一件代表作,参加过陈逸飞很多重要的展览,包括1997年的威尼斯双年展,这届威尼斯双年展也是陈逸飞唯一一次参加的威尼斯双年展。“当代艺术”板块翰海的重点拍品是刘小东的《白胖子》。这是刘小东上世纪90年代的代表作,是被很多艺术史论著所收录的一件作品。很多现当代艺术史的书里提到刘小东,肯定会提到这张画。这张画参加过1999年的威尼斯双年展。
  除了常规的两个专场之外,此次翰海还会推出一位收藏家的个人收藏专场。这个专场主要是以插图、信札、文献资料为主,并且会以无底价的形式来拍卖。因为这个藏家的收藏很特殊,他主要收藏插图、著名艺术家的手稿、信札等非常有意思的藏品,这些藏品大多是上世纪50年代创作的,包括了当时最重要的连环画原稿。
  此外,近几年我们一直在给藏家推荐年轻艺术家这个板块,这个板块涵盖在油画雕塑板块里面。今年春拍,翰海做过一个70后艺术家的专场,因为现在70后的艺术家已经登上了艺术最主要的舞台,并受到广泛的关注。从拍卖公司的角度,我们也希望能够给藏家推荐一些在未来更加具有升值潜质的拍品。翰海在这个领域一直都比较下功夫,这也算是我们公司的特色之一。今年秋拍的年轻艺术家板块出现的艺术家名单较今年春拍不会有特别大的变化,会是春拍的一个延续。我们主要还是推荐市场相对比较成熟的、受到广泛认可的年轻艺术家。这次我们最主要推荐的是尹朝阳、李晖、高璃这几位艺术家的作品。此次推出这些年轻艺术家跟画廊有一些合作,但拍品征集最主要还是来自藏家。
  《收藏·拍卖》:除了以上提到的几个板块,今年秋拍,翰海还有哪些作品值得关注?
  柴宁:此次秋拍翰海将推出一件非常特殊的拍品,我们会单独为它做一册图录,并单独来拍这一件作品。这件作品是郎世宁的油画作品《纯惠贵妃像》。这件作品可以说是中国油画的鼻祖,可以算得上是中国的“蒙娜丽莎”。我觉得这幅作品是中国有油画拍卖以来,最重要的拍品,画的是乾隆皇帝最宠爱的贵妃的肖像。这是目前已知的郎世宁在民间的唯一的一件油画作品。我们知道的郎世宁油画作品大概有六七件,在故宫有两三件,在法国吉美博物馆有两件,在法国的另外一个美术馆有一件。这件作品的出处与吉美博物馆那两件作品的捐赠者来源于同一个家族,也就是英法联军的法军司令弗雷将军的家族。现在吉美博物馆里藏的那两件油画作品也是弗雷将军家族捐出去的,所以《纯惠贵妃像》的来源非常可靠。我们以前都认为油画是20世纪初才传入中国的,实际上在明代末年就已经有西方传教士把油画传到中国来了。只是很遗憾现在看不到更早期的油画实物,我们现在能够看到的实物里面最早的就是郎世宁的作品。郎世宁的《纯惠贵妃像》之前是法军司令弗雷将军家族提供给苏富比拍卖,现在的藏家是从苏富比拍卖得到的。
  《收藏·拍卖》:今年春拍,油画及当代艺术拍卖与上季相比开始回温反弹,其中高价作品榜单中以徐悲鸿、吴冠中、陈逸飞等经典大师作品为主,我们观察到翰海今年春拍“油画雕塑”板块一共拍出2亿多,其中“油画雕塑:20世纪中国现当代美术”板块拔得头筹的也是吴冠中和陈逸飞的作品,请问您认为油画板块中哪些艺术家是值得收藏家关注的?
  柴宁:我觉得首先收藏家要看他自己的需求是什么。如果他有大量的资金来进行收藏的话,我当然建议他们关注这些已经有艺术史定位的、大师级的重要作品,因为这种类型的作品是非常稀缺的。实际上目前市场上那些高单价的经典作品大多还是和它的学术价值很接近的,比如徐悲鸿、吴冠中、刘海粟等前辈大师的作品。当代的一些重要艺术家,虽然他们还都在世,但他们是能够代表这个时代艺术的艺术大师,如罗中立、张晓刚、方力钧等。
  《收藏·拍卖》:从整体的市场走势来看,2010春拍中国艺术品市场全线飘红,您对2010秋拍的油画雕塑板块有怎样的期待?
  柴宁:我认为2010年秋拍的油画市场会延续春拍的态势,重要作品的争夺依然会很激烈,可能还是会创造一些新的价格纪录。在普通作品这部分,我觉得应该还是会维持一个恢复的状态。因为从春拍看,普通作品整个的价格还没有达到2007年的那个水平,但是一些高单价的重要作品在春拍的时候其实已经超过2007年的价格了。
  《收藏·拍卖》:就您的观察,油画雕塑板块的收藏家近几年是否发生什么变化?
  柴宁:我们中国藏家收藏的历史总体来说不是很长,但他们对艺术的认识越来越准确和理性。我觉得今天的市场主力还是一些比较成熟的藏家,而不是一些新进场的藏家。尤其是在高单价重要作品的竞争当中,主要还是由一批老藏家来推动的,现在这批老藏家对作品价值的认识更精确了。另外一些藏家也许收藏油画的历史不是很长,但是可能在收藏古代书画或其他领域有比较长的历史,所以他们的收藏观还是很成熟的。
  《收藏·拍卖》:您能否给新入场的藏家一些建议?
  柴宁:首先我觉得新入场的藏家要把收藏当成一个生活乐趣,不仅仅是当作投资的行为,要懂得享受收藏的乐趣。其次要多去了解艺术的知识,因为你对价格的判断实际上是基于你对艺术品价值的认识,所以你对艺术品内在价值不清楚的话,你对价格是无从判断的。所以我对新入场的藏家建议是要多学习,要享受收藏乐趣。
其他文献
黄色的向日葵、燃烧般的丝柏、风吹过的麦田、漩涡状的星体……一幅幅狂嚣般的画面,是梵高内心底层最深的呐喊。而今,梵高火焰般炽烈的创作历程,在这座美术馆内再度重现。  质量兼备的梵高收藏品  阿姆斯特丹的旧市街,被半圆形的运河围绕,两旁的行道树和17-18世纪砖瓦结构的成排房屋,映在水面上,显得多彩多姿。最外圈的辛格运河沿岸有一个博物馆广场,梵高美术馆、阿姆斯特丹国立美术馆、市立美术馆以及管弦乐闻名的
期刊
在西方现当代艺术史上,古根海姆这个姓氏已经成为一个特殊的存在,这个以收藏艺术品著名的家族,不仅积累了现当代艺术领域顶尖的私人收藏,还创造了美国最为知名的博物馆群,而佩姬·古根海姆(Peggy Guggenhelm,1898—1979),这个名字则已成为家族中的一则传奇。佩姬对超现实主义、抽象表现主义的认可和支持,她瑰丽得足以支撑起一个博物馆的私人收藏,以及她和艺术家之间充满了话题性的曲折故事,令关
期刊
王时敏作为明末清初著名画家,不仅是“清初四王”之首,影响王鉴、王翠、王原祁而相继创立了“虞山派”、“娄东派”,而且是当时画坛领袖,如张庚《国朝画征录》所评:“淡于仕进,优游笔墨,啸咏烟霞,为国朝画苑领袖。”他上承文人画嫡脉,下开山水画正宗,余波遗泽及于有清三百余年。王时敏的画学思想直承董其昌衣钵,接受“南北宗论”,视文人画为“画家正脉”,尤赝服黄公望;以古法为宗,在仿古中出新;崇尚“士气”、“性灵
期刊
今年春节期间,唐云艺术馆拿出数十件馆藏艺术品做了一个迎春展览,其中一幅唐云先生的《山花烂漫》布置在展厅二楼的楼梯口处,醒人眼目。这是一幅纸本设色的杜鹃花,纵102厘米,横62厘米,画从幅底起笔,右边一上一下两块山石,杜鹃拥石,花团锦簇,通幅气势由下而上韵绕画外,殷红的杜鹃也随高远的构图颜色由浓及淡,灿烂热烈,赏心悦目。  我陪着朋友观看展览,走到画前,很奇怪,耳边仿佛飘来一阵熟悉悦耳的歌声,是那首
期刊
王时敏、王鉴、王晕和王原祁是清初四位极具影响力的画家,并称“四王”。他们之间有师友或亲属关系,在绘画风尚和艺术思想上,直接或间接受董其昌影响。他们在艺术思想上的共同特点是仿古,把宋、元名家的笔法视为最高标准,这种思想因受到清帝的认可和提倡,因此被尊为“正宗”。“四王”以山水画为主,各自画风略有区别,又以师承关系,分为“娄东”与“虞山”两派,影响后世三百余年。  清初画坛,以王时敏、王原祁等为核心的
期刊
近日,故宫新掌門人、原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上任后召开媒体座谈会。在考察完故宫的32个部門之后,单霁翔确定了履新故宫博物院院长之职后的新政方向:“对外要更加开放,对内将采取措施关闭漏洞之門”。单霁翔称:“有人问我,新官上任‘三把火’,你的‘三把火’从哪里烧起?我回答,故宫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古建筑群,故宫保护最怕‘火’,所以我一把‘火’也没有。好在我的名字里有‘雨’,我倒是准备好‘水’了。”  有媒体
期刊
张大千《梨花鸠子图》作于“戊子九月”即1948年十月间。大约是这一年的九月底,张大干偕新婚夫人徐雯波在学生糜耕云的陪伴下从上海飞往北京,专程探望徐悲鸿、齐白石等老朋友,一直到“戊子十一月上句”才返回上海,所以这幅画应该是他在北京所作。画绘于九月,所绘却是春天景象,梨花初放,鸠栖枝上蓬松着羽毛在沐浴阳光,笔法则是工写并施,构图设色雅逸可爱。上题七言绝句一首,诗句清新,与画面般配合体。查张大千诗集未见
期刊
王原祁绘画直承家学,一生倾注于笔墨的经营,将董其昌的笔墨论予以提炼与发扬,形成了“笔墨浑厚华滋,笔底有金刚杵”的独特画风,画史上与王时敏合称“娄东画派”,与王鉴、王翠“虞山画派”相对。其一生画风演变之阶段,事实上,较为明显,大致分为三个阶段:1 “得黄公望脚汗气”——未脱家法期(20—55岁)。早年的王原祁,受祖父时敏亲授,遥接董其昌南北宗论画学思想,专师南宗画派诸家,其中尤以黄公望为最,“余弱冠
期刊
信札本自私密,友朋于信札中的言谈,往往有不对外人道的知心话,可见写信人当时的心境。本期所刊严复致弟子熊季廉书札,除了补史料之不足,还很大地丰满了严复这位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翻译家的人生与性情。鉴于与同事宗旨不合,严复在信札中无奈写道“身兼三差,然于公事无丝毫裨益,鸡肋之恋,正在月薪”。严复又因某时事激于义愤,一腔胸臆泄于笔墨。这些当日为知心者所言之语,却成了后人了解清未某个历史片段难得的一手资料。
期刊
黄君实先生具有全面的文化修养,文学,历史,书画史论,书画创作,鉴定样样精通,在书画鉴定领域,黄先生过目书画无数,法眼独具,科学准当。经验在书画鉴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除此之外,全面的文化修养、良好的学识、丰富的创作体会更使黄先生高于诸多鉴定家。中国书画今日在世界各地拍卖场上红红火火,并屡创新高。而当年中国书画在国际拍卖行只划归在器物类中。是黄先生等的努力,逐步使中国书画独立成项并争雄于拍卖场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