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著名的艺术家欧内斯特·特罗瓦

来源 :财富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BUT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80年代,有几千名艺术家曾经在纽约和伦敦举办过个展,但到了2007年,只有不到20个人的作品能够出现在佳士得或苏富比的夜场上。——但这并不是说上了佳士得或苏富比的夜场,戴着明星的光环就意味着从此之后芝麻开花节节高。在今天说起“欧内斯特”这个名字,世人只记得欧内斯特·海明威,大概很少人知道欧内斯特·特罗瓦。
  佩斯画廊的老板马克·格利姆彻在最近对美国Daily Beast新闻网的记者说:“特罗瓦是世界上最著名的艺术家,至少他曾经是。”美国雕塑大师欧内斯特·特罗瓦以他的“落人”系列开创了抽象比喻雕塑,他创造了锋刃派的图像,曾经是拍卖场上的骄子。他的作品曾经在1989年拍出11万美元的高价,但是短短二十年,这位雕塑大师就几乎完全被遗忘和忽视。不知道这是艺术圈的无常,还是拍卖场的残酷。但是最近特罗瓦的作品在拍卖场上有卷土重来的势头,至少,他和他的藏家们都没有完全放弃。
其他文献
郑宝成是一位非科班出身的雕塑家,他的作品跨越了民间和学院派之间的鸿沟。他以人的身体作为表达主体,这些身体被赋予从浪漫主义、写实主义到超现实主义各类风格,它们都探讨了一个共同的议题,即灵与魔的身体政治。  早期的雕塑中,郑宝成喜爱一种男欢女爱的浪漫主义主题,男女像一对天使般的灵体,他们享受拥抱、接吻等各类爱的姿势。郑宝成使用了他早期擅长的根雕形式,并把一部分以爱为题的根雕翻铸成青铜雕塑。显然有关爱的
期刊
李旭简介  艺术评论家,策展人,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副馆长。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曾长期就职于上海美术馆,从事策展及理论研究工作。  我们很欣喜地获知:大型艺术展“时代肖像—— 当代艺术30年”于8月17日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隆重开幕了,本次展览以肖像为主线索,涵盖绘画、雕塑、装置、录像和摄影等作品形态,全景式呈现改革开放30余年来中国当代文化艺术的发展历程。您作为这次大展的策展人,能否先跟读
期刊
9月26日,今年新成立的佳士得上海公司将举办其首次拍卖会。这次拍卖会极具象征意义:这是佳士得、苏富比两大国际拍卖巨头相继进入中国内地的历史性事件,而佳士得更引人注目的是其上海公司完全是佳士得的独资企业,因此这次拍卖会无疑成为全球艺术圈与媒体关注的焦点。在拍卖会即将举行的主场——静安香格里拉酒店,佳士得中国执行董事蔡金青女士就拍卖会的细节回答了笔者的问题。  首拍展示全方位服务  财富堂:你们为佳士
期刊
沈舜安是一位中青年山水画家,人很聪明好学。举凡山水、花鸟、人物都画得相当不错。而今,在国画这个圈子里,也已渐露头角,因而所画作品,自然而然渐为世人所关注。  翰墨世家 幼承庭训  1961年在上海出生的沈舜安自小受家庭影响,可谓幼承庭训,因其父亲沈梅芳是位多才多艺的艺术家。早在1954年,沈梅芳24岁时创作品作的《丰收》就在上海市美术作品展上荣获一等奖。沈老先生对中国画颇有研究,既长于版画、漫画,
期刊
伦敦苏富比的前董事长、拍卖师彼得·威尔逊有句名言:“拍卖场的一半像剧场,一半像赌场。”——既是剧场,就有悲欢离合;既是赌场,就有高低跌宕。本文介绍的十位艺术家,他们曾经是剧场里的明星,却没料到曲终人散之时,曾经的天价成了镜花水月。在他们身上下注的收藏家,曾经是赌场上的大赢家,却没料到当最后的钟声响起,只落得个“风吹鸡蛋壳,财散人安乐”。  对一个姑娘最大的赞美,就是追求她。对一件艺术品最大的赞美,
期刊
杜斯伯格与蒙德里安是荷兰“风格派运动”的一对Twins,但是今天人们只知蒙德里安,而不知杜斯伯格,两人的名气已是云泥之别。  始于20世纪初期的风格派运动,追求艺术的“抽象和简化”。风格派的艺术家把艺术元素简化到极致:平面、直线、矩形成为艺术中的支柱,色彩只剩下红黄蓝和黑白灰。  蒙德里安与杜斯伯格都是风格派运动的灵魂人物,1917年,他们一起创办了著名的《风格》杂志。风格派运动的风起云涌与杜斯伯
期刊
初闻“备前烧”之名的人,可能会对这略带神秘感的名字小有疑惑。作为12世纪日本平安时代末期出现在冈山县备前市伊部一带的制陶方式,它距今已有近千年历史,这种陶器以其朴实平和,闲寂幽雅受到人们的喜爱。最近,本刊记者采访到日本备前烧大师山根彰正,听他讲起了他和备前烧的那些事儿。  备前烧,大朴不雕的古陶艺  第一眼见到山根彰正,就被他温润儒雅的气质所吸引。今年63岁的他,一脸孩子般干净的笑容,一个简单的握
期刊
黑田清辉在日本现代画坛有着崇高的宗师地位,一如徐悲鸿在中国写实油画中的地位。两人都是在20世纪初把西洋画带回本国,启蒙国人的教父级人物。唯一不同的是,徐悲鸿带回中国的是西洋写实主义,而黑田清辉带回日本的是徐悲鸿深恶痛绝的印象主义。  黑田清辉出身贵族,留学法国师从科兰,学习把印象派光感技法运用到作品中。1893年回到日本后,他逐渐成为日本西洋画界中心人物,历任东京美术学校教授、文展审查员、帝室技艺
期刊
进军中国临门一脚  今年4月,跨国拍卖公司佳士得宣告,其独资经营的佳士得上海公司成立。这是在中国内地获得批准的首家外商独资拍卖公司。对于佳士得而言,这是一连串事件的终点。自从抢滩香港进入亚洲以来,已有247年历史的佳士得早就瞄准了中国内地市场:1994年,它就在上海设立了代表处,这是国际拍卖公司在内地设立办事处的“第一”;2005年,它通过授权北京永乐使用佳士得商标,又成为国际拍卖公司在内地举行拍
期刊
詹妮弗·巴特利特是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初的一位当代艺术明星。巴特利特的作品运用精简到极致的艺术语言来表达韵律与色彩的波动。1991年她的作品售价高达数十万美元,到了1997年,作品的价格跌至几万美元,被“高位套牢”的藏家们肯定一直在苦苦追问:何日君再来?  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演绎《何日君再来》,但至少安迪可以。  1970年,安迪·沃霍尔遭遇滑铁卢,接连两次新个展上一件作品都卖不出去,其他的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