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数字媒体技术与当代艺术设计的融合

来源 :记者观察·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fei878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化时代,在这一时代背景下,许多行业正在经历变革,当代艺术设计亦是如此。尤其是数字媒体技术的诞生,更对当代艺术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当代艺术设计只有与数字媒体技术相融合,才能顺应时代的发展取得新的成就并推动社会进步。
   数字媒体技术的出现,让艺术设计者的创作更加便捷,但也提高了行业标准,不仅需要更为扎实的艺术设计基础,同时也需要熟练掌握数字媒体技术。数字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也颠覆了传统艺术设计思路,所以如何抓住机会促进当代艺术与数字媒体技术的融合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数字媒体技术概述
   近年来,信息技术发展迅猛,数字媒体技术也发生了较大变化。与传统信息技术相比,数字媒体技术显然有更加明显的优势,数字媒体技术也正在逐步取代传统信息传播技术。数字媒体技术最大的特点在于有较强的便捷性,用户不需要进行繁琐操作,就能轻松获取信息数据,不仅节省了大量时间,同时也加快了信息传播速度。
   其次是它的交互性,传统信息传播往往是单方向进行,并且传播速度较慢,用户处于一种被动状态接收信息。数字媒体技术传播信息则大不相同,不仅可以双向传递信息,通过网络用户可以实现人与人之间的交谈。用户也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发表自己的看法,这也是数字媒体受大众喜爱的一大原因。
   最后是虚拟性,数字媒体为用户创造了一个巨大的网络空间,用户可以在网络中获得身临其境的感觉。
   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对当代艺术设计的影响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艺术设计也随着时代的改变而发生了变革。数字时代的来临为艺术设计注入了更多活力,也帮助了更多作者设计出独具一格的作品,不管是在内容,还是互动性上都颇具特色。
   数字媒体技术丰富了当代艺术的设计内容
   数字媒体技术的出现为当代艺术设计创作提供了更多选择思路,也是艺术家的设计工具之一。艺术家能够借助数字媒体技术表达内心真实的想法,将自身的想象力发挥到极致。艺术家能够利用数字媒体创造出很多现实难以描绘的场景,让艺术设计变得丰富多样化。当代艺术设计很多创作模式已经颠覆了传统,创作也不再受到时间地点的限制,艺术设计门槛也逐渐提高。同时数字媒体的出现也诞生了许多新的艺术技术,例如3D、虚拟现实技术等。这些技术的出现丰富了艺术的表现形式,也推动了艺术设计的发展。
   数字媒体技术发展增强了当代艺术设计的互动性
   信息时代的来临,网络用户言论自由,可以发表对作品看法的言论。以往用户只能被动去欣赏作品,数字媒体的出现打破了这种传统,艺术家可以借助互联网平台将自己的作品展现给广大群众,让更多的用户参与其中进行交流。通过用户提供的意见和建议,艺术家可以吸取更多的意见反馈,这也便于艺术家在以后的创作中,会更多考虑用户感受,用户在参与评论的过程中也获得了较多存在感,从而推动了当代艺术设计的发展。
   现如今,许多创作者喜欢利用自媒体技术来进行创作,尤其是一些新生代艺术家,只要自身艺术设计功底过硬,很容易通过网络平台走红,吸引一大片粉丝。信息时代的到来改变了传统艺术设计行业,增强了与观众之间的互动性,艺术家能够根据观众点评来改变思路,观众能够对喜爱的作品进行评论。
   数字媒体技术对当代艺术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传统艺术作品设计需要经过多重步骤耗费大量精力,无论是调色、选材还是剪辑,都需要设计师反复斟酌。当代艺术设计则较为简便,仅仅使用计算机就能完成作品创作,通过使用数字媒体技术进行创作,作者能够将创作思路展现在互联网上,节省了许多设计流程。也有很多学者对这一方法提出质疑,认为这是降低了艺术的设计门槛,其实相反,这反而对艺术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科技发展推动了时代的进步,数字媒体技术的出现也给艺术设计者提供了更多机遇,使用数字媒体技术来进行现代艺术设计创作,不仅需要熟练掌握计算机技术,同时还需要有较强的艺术功底,较高的思维想象力。
   数字媒体技术发展是当代艺术设计的载体
   传统艺术设计往往作品比较单一,设计者往往只能在纸张或者墙壁上进行作品创作。艺术作品交流表现形式单一,艺术家很难从外界获得对作品的看法。技术的不断发展让艺术传播载体也发生了转变。数字媒体技术诞生后,当代艺术设计作品将电子产品作为新的物质载体,不仅加快了作品的传播速度,同时对创作者也是一种极大的挑战。数字媒体技术的开放型让作品能够快速传播到世界各地,扩宽了艺术作品的传播范围,也增大了作品的影响力。
   数字媒体技术与当代艺术设计融合的途径
   科技发展的同时也改变了艺术潮流,改变了人们的审美观念,同时也给艺术赋予了新的生命。在发展艺术的同时需要摒弃落后的观念,让当代艺术设计与数字媒体技术进行融合发展,加速文化传承。
   当代艺术设计的生命力源于艺术而非技术
   艺术设计灵感往往来源于生活,同时艺术作品也能反映出一个国家的历史底蕴。艺术设计思路来源于民族文化,是独一无二的,同样也是民族文化的传承。当代艺术设计不仅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审美和精神追求,同时也是一种文化传承。当代艺术设计通过使用数字媒体技术,在设计中注入了文化因子,体现了对民族精神的领悟。数字媒体技术给艺术设计赋予了新的传承方式,但它仅仅是一种技术手段,并不具备创造力,没有独特的审美和思维。诞生时间短也是它备受争议的原因之一,如果过度依赖数字媒体技术来进行艺术设计,这种设计是不具备灵魂的,最终会导致出现千篇一律的作品。艺术设计并非为了满足观众的视觉体验,同时还需要有文化底蕴来支撑作品,这样产生的作品才能经得住时间的打磨。数字媒体技术是时代的产物,它的出现从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当代艺术设计的发展,也为艺术设计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以人为本是技术与设计融合的出发点和归宿
   数字媒体和当代艺术设计的初衷都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为用户服务。发展数字媒体技术也是为了让用户获得更好的体验感,便于操作,它简化了传统技术的操作流程;当代艺术设计的初衷是为了让用户有更好的视觉体验。数字媒体技术与当代艺术设计的融合也是顺应时代的发展,将更好的作品呈现给用户。
   培养当代艺术设计所需人才
   数字媒体技术的诞生为艺术创作者简化了传统设计的流程,但这并非是一条捷径。数字媒体技術并不能让艺术设计革新,只有人才才能从根本上带动艺术设计进行发展。现代数字媒体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缺乏具备专业艺术素养,能够熟练掌握数字媒体技术的人才,所以人才培养是当务之急。要解决这一难题,需要定期组织培训学习,提高艺术创作者的数字媒体技术与创造思维,需要精通各类程序设计、动画设计、音频处理等技能,也需要不断积累创作思路,积累素材,这是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需要通过各大高校来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建立相应课程,为当代艺术设计发展储备人才。
   数字媒体技术与当代艺术的融合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它的出现也让当代艺术设计有了更高的行业门槛。要想二者更好地进行融合,需要秉承以人为本的设计思路,储备更多技术型人才,只有熟练掌握数字自媒体技术,有扎实的当代艺术设计功底,才能设计出更多的优秀作品。
   (作者单位:鲁迅美术学院)
其他文献
第三次技术革命的到来以及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剧使得环境问题越来越多地暴露在大众的视野中,一些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常态问题,对大众的日常生活具有非常严重的影响。基于此,一定要重视环境新闻宣传工作。   网络时代新闻宣传   工作的现状以及问题   社会舆论的压力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新媒体技术的优越性越来越强,但是任何事情都是一把双刃剑,新媒体技术在发展的同时也增加了社会舆论压力。在新媒体技术以及各类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信息在社会中的传播呈现一种全新的趋势,尤其是在手机用户逐步普及的社会背景下,用户可直接通过终端检索的方式进行新闻资源与社会信息的获取。因此,突发公共事件在新媒体网络时代背景下具有传播效率高、传播速度快、交互性显著等特点。即用户在获取相关信息的同时,完全可以通过互联网终端平台对市场热点新闻事件进行交流互动。新闻的此种发展趋势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对突发公共事件传播的时效性表達。并且,
期刊
自从人类诞生并开始群居之时,信息传递就伴随着人类的进化不断延伸,而关于信息传播的媒体公信力的探讨也一直在进行。   什么是媒体公信力   媒体公信力即媒体做到如何被社会公众所信赖的能力。媒体公信力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很多情况下,公众对于媒体的认可、赞誉即为媒体公信力的主观表现。现代媒体形式主要分为商业媒体和公益媒体。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相当一部分媒体正逐渐以市场为导向。其遵循市场规
对于传统新闻媒体而言,现今不断成熟的新媒体技术对如今的新闻传播工作提供了巨大帮助,短视频平台作为活跃在新媒体领域中较为前列的媒体形式,受到了现阶段较多受众的喜爱。新闻媒体应该熟练掌握使用短视频报道新闻的方法,并且不断创新自身采编新闻的方式,持续完善工作模式,使传统新闻媒体能够有效利用短视频加快自身的信息传播速度,有效提高融媒体环境下媒体单位的影响力。   当前传统主流媒体于   融媒体背景下面临的
随着网络媒体的发展,人们获得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宽泛,新闻标题作为新闻的“门面”,在受众关注度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以党媒类新闻为对象,研究新闻标题的制作技巧,阐述了一般新闻标题制作的基本纲领和技巧,并分析了党媒类新闻的特殊性,提出了党媒类新闻标题制作需要注意的问题。   新闻标题制作的基本要领   语言简洁,突出重点   新闻标题是新闻事件的凝练与核心,要做到语言简洁并突出重点。在一个新闻报道中,
期刊
在互联网时代的今天,人们看新闻的方式不是像以往那样追求新鲜感,对新闻的认知只限于知道的层面,而更倾向于深度挖掘新闻背后的故事,了解事件的原因,发生的经过,其中的细节,通过一件事能够引发一系列思考性的问题等。在实际新闻报道中,组合式报道相对消息、通讯等传统报道方式,能够全方位、多维度、多层面、立体化展示新闻事件全貌,更加迎合受众需求,更有利于扩大新闻影响力,提升媒体品牌形象。   新闻组合式报道的具
2020年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老百姓的生活秩序,却意外地给“云传播”提供了绝好的发展平台,学生“云”上课、上班族“云”办公、政务“云”办理,各种会议“云”召开,万事万物皆可“云”,“云传播”一下子从云端落入凡间,进入寻常百姓生活之中,也深刻改变了媒体传播格局。   云传播的概念和发展   随着新兴媒体技术逐步抢占滩头,5G、云计算、物联网、AI和大数据等逐步得到发展和普及,云传播
融媒体是指各种媒体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一种新兴媒体,是以互联网为载体,将广播、电视、报纸等这些存在共同点也存在互补性的媒体进行整合,让资源实现互通,突出其中优势,弥补不足,实现利益共融的新型媒体。在融媒体时代,每种媒体都有其存在的优势和价值,而要想让这些价值更加突出也需要新闻记者作出改变。   在国家相关发展战略的支持下,我国各项科学技术取得了快速发展。近年来,尤以信息技术所取得的成就最为明显,新
期刊
在整体的媒体新闻体系当中,时政新闻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被称为是“新闻报道中的最后一道防线”,其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在进入到融媒体时代中之后,新媒体发展迅速,这使得传统的纸媒时政新闻报道受到了比较大的影响,同时也面临着比较大的发展压力。在这种情况和环境之下,时政新闻需要充分发挥出融媒体时代的优势,将自身的传播力和引导力进行提升,这也是时政新闻媒体适应融媒体时代环境的一种发展形式。所以,本文针对融媒体
期刊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和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传统获取新闻信息的方式已逐渐被替代,手机和电脑等新兴的多媒体设备已成为人们获取新闻信息的主要媒介。这一趋势对传统的报社形成较大的危机挑战,要求报社必须对采访方式进行紧跟时代潮流的创新和发展。所以,报社记者就应该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新闻采访专业能力,在保证自己有较强的综合素养的前提下,还要拥有较强的新闻触觉和敏感性。基于此,本文对全媒体时代记者新闻敏感性提升方法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