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炎炎夏季,你是否经常夜不能寐?没关系,不要过分担心。因为有时,你在意的越多,失去的就越多。
良好的睡眠是健康的重要指标。晚上睡得好,白天有活力,胜过一顿饕餮大餐。然而现实生活中,美好的睡眠成为很多人的一种奢望,他们有的难以入睡,有的容易惊醒,有的甚至夜不能寐。
什么样算是好的睡眠?
良好的睡眠能使人消除疲劳,恢复体力。那么什么是良好的睡眠?一般来讲,良好的睡眠有如下标准:
睡眠时数:
成人或一般人群,睡眠时数应保持在7~10小时,7、8小时最佳。学龄前儿童尤其婴幼儿处在脑、躯体发育期,需要较长的睡眠,而老人相对较少。
下面是部分年龄段睡眠时数的参考标准:青少年(14~17岁),8~10个小时;年轻人(18~25岁),7~9个小时;成年人(26~64岁),7~9个小时;老年人(65岁以上),7~8个小时。
睡眠质量:
睡得好比睡得长更重要。好的睡眠质量表现形式为:
1.入睡快,一般在30分钟内入睡。
2.睡眠深,不易惊醒,持续睡眠,睡眠质量高。
3.无起夜或很少起夜。
4.无明显惊梦、噩梦现象。若偶尔存在,醒后很快忘记。
5.起床快,早晨起床后精神好,白天头脑清醒,工作效率高,不困倦。这是睡眠质量高、排除睡眠障碍的集中体现。
睡眠节律:
稳定的睡眠节律有助于维持睡眠时数及提升睡眠质量。一般而言晚间11时左右入睡最佳,该时段晚间活动基本结束,环境安静,人们睡意渐起,很易入睡。清晨6~7时起床最好。
导致失眠的心理因素
睡眠问题通常是疾病发生发展的预警信号或症状表现。睡眠问题背后通常伴有健康或其他疾病风险。但是,除了疾病因素外,晚上睡不着也有可能是这些心理在作祟:
1.怕失眠心理。其实,越是担心越会真的失眠,放松些更有利。
2.梦有害心理。一般来讲,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梦的出现是很自然的事情,只要不是总在做恶梦。
3.无可奈何心理。失眠患者需要正确认识睡眠障碍的本质,即起病急、病程长、易反复,但预后是良好的,要解除难以解决、“身患重病”的疑虑,适当参加活动或运动。这样,才有助于睡眠障碍的恢复、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失眠的自我心理调适
1.冥想疗法。睡前静下来,闭目遐想、自我暗示,睡意来袭。
2.不要在睡觉时想事情,没有困意时,少看钟表时间以减少焦虑。
3.愉快心情很重要。工作生活不要太紧张,避免过重的精神压力,睡前少谈伤感或令人恐惧的事情等。静下来,睡意来,及时上床休息,睡眠自然来。
4.积极心理的自我调适:
①心理上要摆脱刻意追求睡眠问题的解决。
②学点导入睡眠的技巧。焦躁、烦乱,没睡意时,放松身体、闭目,拇指深压合谷穴不放松,想象一下是否有种东西使脑子静下来,那种东西好像抑制了大脑的活动,眼皮在发紧、在粘合……也许真的睡意浓浓了。
③留心一下自己的睡眠特点,关注一下有无好的睡眠。多问为什么,多找规律,做自己睡眠问题的治疗师。
这些习惯有助睡眠
个人的自我调节对于改善、治疗睡眠问题,尤其对那些单纯的睡眠障碍或生理心理性失眠相当重要。夏季昼夜短,温度高、湿度大,人们晚上参与的活动多,环境不安静等,更加使人难以入睡。具体应做到:
1.养成好的作息习惯。没有困意不上床,躺在床上没睡意要离床,记住床只是用来睡觉的。渐渐恢复睡眠规律,固定环境、固定时间、固定方式,养成习惯。
2.经常锻炼、适度活动,不过于劳累,避免无聊与空虚。饭后睡前适宜活动,散散步。晚饭不要过饱。避免睡前饮用咖啡因、酒精和烟草等兴奋剂。
3.合理饮食,睡前要饮水,排空大小便。
4.要有良好的睡眠环境。人体入睡的最佳温度最好低于人体温度10度左右。另外,夏天还应做好防蚊蝇措施。
5.放松身体,搞好睡前卫生,睡前不做剧烈运动。
6.及时处理影响睡眠的不适或疾患。
小测试:测测你的睡眠质量
下面一些问题是关于您最近1个月的睡眠情况,请选择并填写最符合您近1个月实际情况的答案。
1.您觉得平时睡眠足够吗 ?
①睡眠过多了
良好的睡眠是健康的重要指标。晚上睡得好,白天有活力,胜过一顿饕餮大餐。然而现实生活中,美好的睡眠成为很多人的一种奢望,他们有的难以入睡,有的容易惊醒,有的甚至夜不能寐。
什么样算是好的睡眠?
良好的睡眠能使人消除疲劳,恢复体力。那么什么是良好的睡眠?一般来讲,良好的睡眠有如下标准:
睡眠时数:
成人或一般人群,睡眠时数应保持在7~10小时,7、8小时最佳。学龄前儿童尤其婴幼儿处在脑、躯体发育期,需要较长的睡眠,而老人相对较少。
下面是部分年龄段睡眠时数的参考标准:青少年(14~17岁),8~10个小时;年轻人(18~25岁),7~9个小时;成年人(26~64岁),7~9个小时;老年人(65岁以上),7~8个小时。
睡眠质量:
睡得好比睡得长更重要。好的睡眠质量表现形式为:
1.入睡快,一般在30分钟内入睡。
2.睡眠深,不易惊醒,持续睡眠,睡眠质量高。
3.无起夜或很少起夜。
4.无明显惊梦、噩梦现象。若偶尔存在,醒后很快忘记。
5.起床快,早晨起床后精神好,白天头脑清醒,工作效率高,不困倦。这是睡眠质量高、排除睡眠障碍的集中体现。
睡眠节律:
稳定的睡眠节律有助于维持睡眠时数及提升睡眠质量。一般而言晚间11时左右入睡最佳,该时段晚间活动基本结束,环境安静,人们睡意渐起,很易入睡。清晨6~7时起床最好。
导致失眠的心理因素
睡眠问题通常是疾病发生发展的预警信号或症状表现。睡眠问题背后通常伴有健康或其他疾病风险。但是,除了疾病因素外,晚上睡不着也有可能是这些心理在作祟:
1.怕失眠心理。其实,越是担心越会真的失眠,放松些更有利。
2.梦有害心理。一般来讲,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梦的出现是很自然的事情,只要不是总在做恶梦。
3.无可奈何心理。失眠患者需要正确认识睡眠障碍的本质,即起病急、病程长、易反复,但预后是良好的,要解除难以解决、“身患重病”的疑虑,适当参加活动或运动。这样,才有助于睡眠障碍的恢复、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失眠的自我心理调适
1.冥想疗法。睡前静下来,闭目遐想、自我暗示,睡意来袭。
2.不要在睡觉时想事情,没有困意时,少看钟表时间以减少焦虑。
3.愉快心情很重要。工作生活不要太紧张,避免过重的精神压力,睡前少谈伤感或令人恐惧的事情等。静下来,睡意来,及时上床休息,睡眠自然来。
4.积极心理的自我调适:
①心理上要摆脱刻意追求睡眠问题的解决。
②学点导入睡眠的技巧。焦躁、烦乱,没睡意时,放松身体、闭目,拇指深压合谷穴不放松,想象一下是否有种东西使脑子静下来,那种东西好像抑制了大脑的活动,眼皮在发紧、在粘合……也许真的睡意浓浓了。
③留心一下自己的睡眠特点,关注一下有无好的睡眠。多问为什么,多找规律,做自己睡眠问题的治疗师。
这些习惯有助睡眠
个人的自我调节对于改善、治疗睡眠问题,尤其对那些单纯的睡眠障碍或生理心理性失眠相当重要。夏季昼夜短,温度高、湿度大,人们晚上参与的活动多,环境不安静等,更加使人难以入睡。具体应做到:
1.养成好的作息习惯。没有困意不上床,躺在床上没睡意要离床,记住床只是用来睡觉的。渐渐恢复睡眠规律,固定环境、固定时间、固定方式,养成习惯。
2.经常锻炼、适度活动,不过于劳累,避免无聊与空虚。饭后睡前适宜活动,散散步。晚饭不要过饱。避免睡前饮用咖啡因、酒精和烟草等兴奋剂。
3.合理饮食,睡前要饮水,排空大小便。
4.要有良好的睡眠环境。人体入睡的最佳温度最好低于人体温度10度左右。另外,夏天还应做好防蚊蝇措施。
5.放松身体,搞好睡前卫生,睡前不做剧烈运动。
6.及时处理影响睡眠的不适或疾患。
小测试:测测你的睡眠质量
下面一些问题是关于您最近1个月的睡眠情况,请选择并填写最符合您近1个月实际情况的答案。
1.您觉得平时睡眠足够吗 ?
①睡眠过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