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满乾坤岁丰足

来源 :江苏陶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mzI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紫砂壶是一种“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传统手工艺,无论其精湛的制作技艺还是丰富的装饰内容,无不体现出这一艺术的独特风格。与此同时,紫砂壶本身又往往成为情感的载体。因此,一件完美的紫砂壶作品,必须能够充分展现出其美学价值的语言和取向,既要满足实用需求,还要陶冶情操、开悟心性,带给人美的感悟和精神上的愉悦。
  紫砂泰斗顾景舟曾将紫砂壶艺的境界十分精妙地总结为“形、神、气、态”四字,意即只有形神气态俱备、内外融会贯通,才能赋予紫砂壶真正的艺术价值。因此,对于壶艺创作而言,遵循这四字要领就显得尤为重要。“福满乾坤壶”(见图1)的艺术表现力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该壶运用泥料优势,通过独具创意的组合设计,将金丝镶嵌的装饰工艺与紫砂造型相融合,很好地表达了福文化的寓意。此壶取名“福满乾坤”,直达主题,整把壶流露出深厚的文化底蕴。现谈一谈这把壶的创作内容与感悟,以期共勉。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它是中国人的宝贵财富,也最能体现中国人的情感和思想。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传统文化又进一步与各项艺术融合,成为传统手工艺术题材取之不竭的灵感之源。紫砂壶就是传统文化十分典型的载体。它博采众长,将文化内涵通过壶艺形式表现出来,优化了文化艺术的推广与传播。福文化是在中国土生土长的一种民俗文化,其涵盖面非常广,伴随中国几千年文明史的的变迁与发展,如今已经渗透到了人们生活的点点滴滴,折射出整个民族的生活观念及价值观。无论过去还是现在,一个“福”字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也象征了对美好未来的祝愿。“福满乾坤壶”顾名思义,即福气多多,表达了一种美好的祝福。它与中华福文化一脉相承,是福文化直观而具体的表现。整把壶无论是造型还是装饰均围绕福文化这一主题展开,带给人丰富的审美享受。
  造型是一把壶的主体形象。“福满乾坤壶”的造型选取圆器式样,整体饱满大气、圆润有余,壶身高挺,腹部容量大,壶底内收,壶口较大,上下对应;三弯壶嘴与大圈把前呼后应,圆形壶盖内嵌壶口;壶钮似小圆柱立于盖中央,造型因而有一种大方富贵之气。同时圆器珠圆玉润、骨肉亭匀的特质也展露无遗,温润的质感不言自喻,带给人由内而外的温暖气息,福气自然萦绕其间,达到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
  紫砂装饰是紫砂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造型相辅相成,往往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笔者在表达福文化主题时,亦深刻洞悉装饰的重要性,并通过金丝镶嵌工艺,使整体富丽堂皇,充满福气感。此壶无论是壶身还是壶盖上均镶嵌金丝“福”字,更显精致美观。每一个字都刻画细腻、线条流畅、平整均匀,与胎浑然一体;同时字与字之间分布合理、布局适当;而贯穿每个字之间的是大小不一的金色圆点,好似流淌的金粉,将福贵之气巧妙地展现了出来。
  黑泥,其色如墨,似茫茫黑夜,深不可测;若配以点点金砂,如天星闪烁,高挂暗夜长空,神秘静寂,引人神往。故黑泥历来深受世人钟爱,为最常见泥料之一。“福满乾坤壶”整体便采用黑泥制作完成,呈现出一种深邃的黑,恰与古人所崇拜的富贵之色相辉映。金色的“福”字和圆点则与黑色胎体形成色泽上的鲜明对比,福贵一目了然。同时,该壶亦将色彩的运用发挥到了极致,为了表达“乾坤”之意,壶钮顶部特以鲜明的红黑色布局,设计了一个精美绝伦的八卦图形,乾坤之意尽在不言中,天地之大气度亦让人深有感触。八卦双眼其中之一点朱红;另一个则镂空。镂空则恰形成整把壶顶部的出气孔,与此巧妙达成了形式、内涵与功能的完美统一。
  作为一种全手工的陶瓷艺术形式,紫砂壶极尽艺术之美,切合实用需求,盛弘人文个性,是举世公认的最佳茶器,更是人所皆知的艺术奇葩。笔者创作完成的 “福满乾坤壶”便是如此。其制作之精湛,人文寓意之丰沛,向人们展示了富丽堂皇的福贵之气,故深得人心。
其他文献
摘 要 宜兴紫砂陶的制作工艺源于宋代,兴盛于明、清时期。历代的紫砂名家辈出,由于明、清时期的文人士大夫的参与,使得小小的紫砂壶中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与品位,从而将紫砂壶由实用器上升到艺术品和吉祥物的高度。  关键词 紫砂;天地方圆壶;寓意  明代以前,茶盏和茶碗等器皿都是茶具的主角,而茶壶只是配角,并不十分常见。到了唐、宋时期,唐人和宋人比前人更加讲究泡茶的器具,于是选用了可将茶色显现出来的茶具,
期刊
紫砂壶艺是一门全手工创作的艺术,是通过艺人的双手凭空塑造的一门技艺。它承载了深沉的历史和文化,表露出每一个参与制作艺人的文化素养,它是一种心灵之间彼此交流的艺术表现形式。紫砂壶的造型,尤其是紫砂花货的造型,更加趋于随心随性,不受约束的自然塑造,需要创作者极尽巧思,将抽象或是具象的美感包容在一件小小的紫砂壶之中。  有人说,紫砂光货是传统壶艺的一面旗帜,而花货则因为通常表现出趣味性而是对当下的一种反
期刊
中国人将茶视为“国饮”,而饮茶早已成为一种习俗。品茶鉴水,活火新泉,好茶还需美器相配。在众多的茶器中,紫砂壶在茶具中自成一派。其独特性表现在,其一,因紫砂泥材质具有特有的透气功能,使之泡茶极易吸收和发散茶香,盛茶水不易变馊,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其二,紫砂壶造型千姿百态,历代紫砂壶的设计也展现了紫砂艺人勇于求变的设计思想。色泽淳朴古雅、形式独具匠心、工藝精美绝伦,不管是素面素心,还是古典雅致、繁复华丽
期刊
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中国人崇尚茶道,茶作为国饮,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习惯,直至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今日,饮茶依然是国人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此,人们对茶器的研究与创新从未间断过,宜兴紫砂壶便是中国陶文化与茶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在不断的完善和发展中,紫砂壶已成为集实用、艺术和人文于一体的高雅手工艺品,是当之无愧的茶器首选。  紫砂艺术创作的核心是追求人与壶的共鸣,作为品茗之器具,紫砂壶具有得天独
期刊
摘 要 宜兴紫砂壶做工精致,具有不菲的收藏价值。在闲暇之余,使用一款心爱的紫砂壶泡一壶好茶,感受紫砂壶泡茶的独特感,学习茶道的知识,体悟生活、回归生命的最初形态,且让时间暂停在这一刻,是一种极大的放松与享受。  关键词 紫砂;孕育壶;生命  亲近紫砂壶的方法,最好是用它来泡茶,紫砂壶的透气性十分理想,紫砂有气孔,能吸收茶叶汁,用的时间越久,泡出的茶味道就越好,还能空壶留香。利用闲暇的时光,使用一把
期刊
摘 要 本文设计了关于婚庆瓷质茶具需求的调查问卷,具体包括:外观(造型与装饰)、功能、工艺、售后等方面的内容,用网上参与的方式对广东青年消费者进行调查。设计问卷的目的,在于了解消费者对婚庆瓷质茶具外观、功能、工艺上的喜好,通过调查潜在用户的有关生活及行为方式,确定该婚庆瓷质茶具的概念,挖掘信息,最终确立产品的设计方向。  关键词 婚庆瓷质茶具;青年消费者;需求;调查问卷;分析  0 前 言  在中
期刊
中国人的饮茶习俗推动了茶器的发展,而宜兴紫砂壶便是其中当之无愧的佼佼者。紫砂壶形象万千、变化无穷,在世界工艺品史上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世界陶瓷艺术品中的一朵奇葩。它的用料为宜兴丁蜀黄龙山一带的紫砂泥,并且经由全手工制作成型,其可塑性极高、透气性极强,泡茶隔夜不馊,并且越泡越光润醇厚,有诸多好处,是世人公认的极品茶器,数百年来始终深受大众喜爱。  在紫砂壶的发展历史中,各种经典器型层出不穷,不断
期刊
摘 要 雕塑自从融入紫砂艺术以后,它是艺术工作者有意识地把具有约定俗成寓意的形象作为作品的造型,从而表现出紫砂雕塑作品的艺术风格与思想内涵。紫砂雕塑质朴、安静而从容,它的形体造型在表现壶意的同时,也产生了审美价值与人文艺术价值。  关键词 雕塑;造型;紫砂  雕塑艺术作品以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的形象屹立于艺术之林。紫砂与雕塑的结合是一种归宿,更是一种默契,柔软、多情的紫砂泥料赋予了雕塑作品独特的气质
期刊
摘 要 宜兴紫砂壶在古今茶具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它不仅实用价值独特,具有泡茶不走味、贮茶不变色、盛暑不易馊的特殊功能,还具有独特的文化品位,极富文化内涵,是一种耐人寻味、惹人宠爱的手工艺术珍品。  关键词 亚明四方壶;设计理念;国粹  由于紫砂泥材质独特,给紫砂壶增添了理想的实用性。紫砂壶大多手工制作,紫砂壶的从业者充分利用了紫砂泥可塑性强的优势,赋予了作品丰富的艺术想象空间。紫砂壶作为艺术陶瓷的
期刊
鲤鱼跃过龙门就能化身为龙,遨游于天地间。这一传说与宜兴紫砂结合,造就了一把经典壶的造型——“鱼化龙壶”。在宜兴陶瓷博物馆内就藏有一把“鱼化龙壶”,作者为清代末年的制壶高手黄玉麟。黄玉麟擅制“鱼化龙”,他与“鱼化龙壶”之间还有着一段不解之缘。  1 鱼化龙的传说  传说中,黄河中的鯉鱼只要跳过龙门(今河南省洛阳市龙门山),就能化身为龙,凡是跳不过去的,从天上摔下来磕到额头都落个黑疤,所以现在黄河的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