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针对提高六年级数学总复习课有效性的教学策略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分析,结合本次研究,发表了一些自己的建议看法,希望对数学总复习课的教学起到一定的参考和帮助,提高六年级数学总复习课有效性,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进步。
【关键词】小学数学;总复习课;有效性;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6-0168-02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六年级数学总复习课属于重要组成结构,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能够更深层次的实现对知识的了解和掌握,梳理部分遗忘或者生疏的知识内容,实现查漏补缺。针对部分学生未掌握知识内容,重新讲解,对知识进行整理归纳,为学生之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与阶段性复习不同,总复习存在有较大的教学难度,需要在短时间内完成教学活动,同时有着非常强的系统性以及综合性特点,老师需要对小学四至六年级数学全面了解和掌握,在这种情况下,优化教学方式,提高数学总复习课有效性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本文就此进行了研究分析。
一、把握总复习课特点,因材施教
以往在进行数学总复习课时,部分教师往往会以优等生的标准来要求所有的学生,在这种情况下,部分学习困难学生会出现倒退和停顿等现象,无法跟上老师的节奏和步法。因此,在开展总复习课时,必须要对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有综合的分析考虑,不仅要满足成绩优异学生的提升需求,同时还需要适合学习困难学生的复习和巩固。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区别对待,采取差异性、多样化复习方式,做好总复习课程的设计。老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可以从情感角度出发,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以及自信心,针对学习困难学生,从简单问题开始,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使他们感受到解决问题的成就感,还可以通过总复习课帮助他们学习之前未掌握的知识,不仅让他们收获到知识,同时还可以收获到学习的自信心。
二、培养学生的复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最直接的动力,能够实现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学生只有产生学习的兴趣,才能降低老师总复习教学的难度。在总复习课程教学过程中,学生处于主体性地位,老师只有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才可以得心应手的开展教学组织活动。想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可以加强与学生的交流沟通,尤其是针对部分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耐心的帮助他们克服学习上的困难,通过总复习,激发出他们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
三、在教学过程中善于运用激励手段
激励指的是对学生的鼓励和表扬,在教学过程中,激励手段不仅是一种教学方式,同时也是一种管理艺术。小学阶段的学生,意志较为薄弱,渴望被鼓励和肯定,想要克服学习上的倒退以及停顿等现象,就必须要具备足够坚强的意志,借助激励的方式,能够重燃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
四、做好复习策略的运用
(一)问题发现、解决策略
数学学习是一个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复习的方式,挖掘出教学过程中学生没有理解和掌握的知识内容,针对部分学生存在问题的知识点,老师需要重点讲解。在复习的过程中,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针对之前自己所学习的知识逐项检查梳理,发现自己没有理解和掌握的知识点内容,进行记录,在总复习课中解决。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也就是再学习过程,学生通过对之前所学习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将部分未理解知识作为“新”知识学习,实现对其的理解,实现对问题的有效解决。
(二)优先提问策略
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更多的学习和展示机会,通过这种方式,及时发现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漏洞,采取相应的措施查漏补缺。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主动性,部分学生无法解决的问题,可以让其他学生讲解解题的过程,从而提高学生复习积极性。
(三)精讲多练策略
小学学生的知识网络体系构建还存在有较大的难度,老师可以通过示范讲解、作业等方式,让学生结合老师讲解内容,做好知识网络体系的构建。多练并不是指一味的盲目重复练习,老师需要设计一些有层次、有梯度问题,满足不同学生对复习的需求。将复习的重点放在对教材知识的讲解方面,针对学生平时容易出错的点进行专项训练,展开阶段性的检测,分析大型考试试卷中存在的问题,参考其他方面联系,提高复习课堂教学有效性。
五、結束语
六年级总复习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有着综合性、复杂性特点,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存在有较大的难度。老师需要精心准备,做好课堂教学设计。结合学生的实际特点以及对知识理解掌握程度,制定多样性的教学策略,运用问题发现、解决策略,优先提问策略,精讲多练策略等教学策略,提高数学总复习课的有效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进步。
参考文献
[1]纪勤杰.例谈提高“数学广角”探究有效性的教学策略[J].浙江教育科学,2017,03:49-51.
[2]闫淑利,邓伟娜.提高数学复习课教学有效性方法研究[J].湖南农机,2013,4003:193+195.
[3]汪祝芳.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学周刊,2016,05:63.
【关键词】小学数学;总复习课;有效性;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6-0168-02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六年级数学总复习课属于重要组成结构,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能够更深层次的实现对知识的了解和掌握,梳理部分遗忘或者生疏的知识内容,实现查漏补缺。针对部分学生未掌握知识内容,重新讲解,对知识进行整理归纳,为学生之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与阶段性复习不同,总复习存在有较大的教学难度,需要在短时间内完成教学活动,同时有着非常强的系统性以及综合性特点,老师需要对小学四至六年级数学全面了解和掌握,在这种情况下,优化教学方式,提高数学总复习课有效性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本文就此进行了研究分析。
一、把握总复习课特点,因材施教
以往在进行数学总复习课时,部分教师往往会以优等生的标准来要求所有的学生,在这种情况下,部分学习困难学生会出现倒退和停顿等现象,无法跟上老师的节奏和步法。因此,在开展总复习课时,必须要对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有综合的分析考虑,不仅要满足成绩优异学生的提升需求,同时还需要适合学习困难学生的复习和巩固。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区别对待,采取差异性、多样化复习方式,做好总复习课程的设计。老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可以从情感角度出发,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以及自信心,针对学习困难学生,从简单问题开始,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使他们感受到解决问题的成就感,还可以通过总复习课帮助他们学习之前未掌握的知识,不仅让他们收获到知识,同时还可以收获到学习的自信心。
二、培养学生的复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最直接的动力,能够实现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学生只有产生学习的兴趣,才能降低老师总复习教学的难度。在总复习课程教学过程中,学生处于主体性地位,老师只有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才可以得心应手的开展教学组织活动。想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可以加强与学生的交流沟通,尤其是针对部分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耐心的帮助他们克服学习上的困难,通过总复习,激发出他们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
三、在教学过程中善于运用激励手段
激励指的是对学生的鼓励和表扬,在教学过程中,激励手段不仅是一种教学方式,同时也是一种管理艺术。小学阶段的学生,意志较为薄弱,渴望被鼓励和肯定,想要克服学习上的倒退以及停顿等现象,就必须要具备足够坚强的意志,借助激励的方式,能够重燃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
四、做好复习策略的运用
(一)问题发现、解决策略
数学学习是一个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复习的方式,挖掘出教学过程中学生没有理解和掌握的知识内容,针对部分学生存在问题的知识点,老师需要重点讲解。在复习的过程中,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针对之前自己所学习的知识逐项检查梳理,发现自己没有理解和掌握的知识点内容,进行记录,在总复习课中解决。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也就是再学习过程,学生通过对之前所学习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将部分未理解知识作为“新”知识学习,实现对其的理解,实现对问题的有效解决。
(二)优先提问策略
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更多的学习和展示机会,通过这种方式,及时发现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漏洞,采取相应的措施查漏补缺。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主动性,部分学生无法解决的问题,可以让其他学生讲解解题的过程,从而提高学生复习积极性。
(三)精讲多练策略
小学学生的知识网络体系构建还存在有较大的难度,老师可以通过示范讲解、作业等方式,让学生结合老师讲解内容,做好知识网络体系的构建。多练并不是指一味的盲目重复练习,老师需要设计一些有层次、有梯度问题,满足不同学生对复习的需求。将复习的重点放在对教材知识的讲解方面,针对学生平时容易出错的点进行专项训练,展开阶段性的检测,分析大型考试试卷中存在的问题,参考其他方面联系,提高复习课堂教学有效性。
五、結束语
六年级总复习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有着综合性、复杂性特点,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存在有较大的难度。老师需要精心准备,做好课堂教学设计。结合学生的实际特点以及对知识理解掌握程度,制定多样性的教学策略,运用问题发现、解决策略,优先提问策略,精讲多练策略等教学策略,提高数学总复习课的有效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进步。
参考文献
[1]纪勤杰.例谈提高“数学广角”探究有效性的教学策略[J].浙江教育科学,2017,03:49-51.
[2]闫淑利,邓伟娜.提高数学复习课教学有效性方法研究[J].湖南农机,2013,4003:193+195.
[3]汪祝芳.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学周刊,2016,05: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