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身的味道

来源 :英语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vantes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个题目用来谈翻译,似乎是驴唇不对马嘴。刺身,无论采取什么样的做法,都要最大限度地保留食材的原味;翻译,无论遵循什么样的理论,最好要保留原文的味道,即源文本的“异域性”(foreignness)。所谓“异域性”不仅存在于源文本的句法,还表现在作者所流露出的关切与观点、所展开的背景与环境上,目标文本必须要将其非本民族性的内容传达得清晰、透彻。波利佐蒂认为,异域性不能完全抹掉,不能表现得过于生硬、乃至生吞活剥,又不能过于圆融、乃至不着痕迹。1保留源文本的异域性,又能做到语言流畅,二者的平衡很难抉择。本次大赛的选手基本上都能完全理解原文,但是,译文语言风格的选择难免有不当之处。比如,将“The play hurtles towards its conclusion as the prophecies of the three witches come to pass, with devastating neatness.”譯为“三个女巫的那些预言一应验,故事就冲向结尾,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从译文中能看出译者的匠心,但似乎过于偏离原文。
  前辈翻译家林纾以文言文译西方名作,是时代使然,当时白话文尚未成熟;朱生豪译《威尼斯商人》中贝拉利欧的书信时用文言,语体使然,剧本需要区分舞台对白与书面语言;王佐良译培根散文时用文言文,是原文风格、作者所处年代的缘故;还有几例,比如苏曼殊译拜伦、王力译《恶之花》,都用格律诗。宋代学者陈骙《文则》中说,“古人之文,用古人之言也”。现代人读古文,“如登崤险,一步九叹。既而强学焉,搜摘古语,撰叙今事,殆如昔人所谓大家婢学夫人,举止羞涩,终不似真也。”2前辈学人所受的教育不同于现代,而读者的阅读习惯也大异于当前,要想译作得以流传,理应使用自然、纯熟的现代白话文,以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文字译介西方作品更好,当然,这不是主张使用不够成熟、过于戏谑的热词或网络语言。
  再者,用中文典故翻译英文的句子,如果对该典故的具体含义把握不当,往往使译文产生削足适履的效果,甚至还会歪曲原文的本意。用典、用成语或文言文,不一定就代表文笔古雅优美,译文赏心悦目绝不代表译文就一定准确、忠实于原文。脱离原文,另起炉灶,还是翻译吗?早在一百年前,胡适在《文学改良刍议》和《建设的文学革命论》二文中先后申明文学创作要戒用典、套语烂调、摹仿古人,还提出“不避俗话俗字”3的主张,这对我们的翻译工作仍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胡适嘲笑某侦探小说译文用“勃然大怒,拂袖而起”描写人物时,说“不知道这位侦探穿的是不是康桥大学的广袖制服”。回过头来再看前文所提的译例,“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就偏离原文太远了。
  其实,珍妮弗·华莱士(Jennifer Wallace)原文的难点就在于用典与引文,出自于西方文学作品的事典参赛选手都考证得清清楚楚;凡有引号标识的文字,多数参赛选手也都深入细致地调查了出处,实在是难能可贵。
  第一段引用莎翁名剧《麦克白》的情节,要想快速了解本剧的全部内容,可以阅读前辈学者朱生豪、梁实秋、卞之琳的汉译本4;第五、第七段引古希腊诗人埃斯库罗斯的悲剧,可以阅读罗念生、王焕生、陈中梅的译本5。当前,互联网使我们获取信息更加便捷,但搜索引擎的功能再强大,也无法提供完整、准确的文学作品内容,这些内容只能靠认真阅读原作或译作的全本。读了全本,才能把珍妮弗文本中的事典译得更加准确、透彻。比如,第一段的the drunken porter应该是“醉酒的看门人”或“守门人”,而非“脚夫”或“守卫”;turns his castle into hell不应译为“把他的城堡变成地狱”或者“颠覆为地狱”,根据《麦克白》的剧情,理应译为“把麦克白的城堡描述成地狱”,或者“说成地狱”“比喻为地狱”;邓肯是苏格兰的国王,全剧情节大体上都发生在苏格兰,讲的也是苏格兰王国的故事,所以,the Scottish play可以译为“这出苏格兰戏剧”,而不可草率地译为“该剧”,或者“这场苏格兰戏剧”。第七段中Aeschylus’s Oresteia译为“埃斯库罗斯的《俄瑞斯忒斯》”不能算错,但看过《埃斯库罗斯悲剧集》的话,您就会译为“埃斯库罗斯的‘俄瑞斯忒斯’三部曲”,这样才是准确透彻的译文,因为“俄瑞斯忒斯”由《阿伽门农》(Agamemnon)、《奠酒人》(Choephoroe)与《善好者》(Eumenides)三部戏组成。英文典故具有鲜明的异域性,蕴含丰富的文化信息,需要清晰透彻地移译,才能帮助读者准确理解全文的内容。否则就过于艰涩难解了。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谈文学境界时提出“隔”与“不隔”的观点6,或许可以用来谈翻译。源文本的信息移译完备、准确、透彻,为“不隔”;含糊其词,读来不明所以,如雾中看花,是为“隔”。
  另外,华莱士文本中的引文,多已存在数种典范的译文,但是,我们不能直接拿来插到自己的译文中。一般说来,引文不能完全脱离于原来的文本,却必须与正文融为一体。也就是说,引文的含义要附和正文的语境。比如第一段中feeling the “future in the instant”,朱生豪译为“感觉到未来的搏动”,梁实秋译为“觉得将来已经到了”,卞之琳译为“感觉到未来”,几种译文都非常完美,但不能直接用在自己的译本中,因为这几位翻译家的译文风格与译者不一定相同,也不一定适合这篇文章的语境。
  本次大赛收到英译汉参赛稿件1500多份,从语言风格上讲,参赛人大多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有忠实于原文的意愿,又总在某处想到一两个成语,无论如何都要用上。这样,译文就免不了生硬。其实,译文的忠实与优雅并不矛盾,只是我们误解了忠实与优雅的含义。译文要忠实于源文本的目的、信息内容、风格与逻辑,而优雅绝不等于“之乎者也亦焉哉”,更不是全面的、无条件的归化翻译策略。归化策略,不能做到适度,往往会伤害到源文本。译文应该保留原作的特质,即异域性。读译作,如同吃刺身,要品尝到食材原本的味道,还需佐以适当的调料。然而,调料的味道千万不能遮盖食材的原味。我们做翻译,需要明白这个道理。
其他文献
当我们听到一场出色的口译,经常会赞叹不已。译员的声音如潺潺流水,娓娓道来,几乎听不到任何思考的痕迹。这种几乎达到艺术境界的能力是如何练就的呢?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样形容一个优秀口译成长的过程也许并不过分。高超的口译能力不是上几节课、听几个讲座、学点儿技巧就能建立的,而是要在掌握正确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大量的练习和实践,一点一点地累积而成。当然,这样说还是有点儿抽象,我们来仔细分析一下口
期刊
【译者言】 从我们利用谷歌翻译器和DeepL翻译器辅助翻译教学实践来看,二者英译中的质量目前难分伯仲,都有相当大的改进余地。为了让本刊读者有一个直观的阅读体验,下面我们将本期所选原文第一段的机器译文原封不动呈现出来。大家只要将机器译文(请注意标红处)与后面的人工译文加以对比,便可一眼看出问题所在。授课过程中,我们将两篇机器译文、原文和我们的译文全部并排呈现给学生。这里由于篇幅所限,只能再现后两者。
期刊
有人将“That is real news to me.”译为“对我而言这可是真正的新聞。”这样译基本可以接受,但如果将“对我而言”改为“在我看来”或许更好(for me才是“对我而言”的意思)。此译的主要问题在于没能原原本本体现原文的口气。尽量传达出原文的口气是好译文的标准之一。我们说,英语词的语义面常常比其对应的汉语词要广,所以news并不等于汉语的“新闻”,在不同的上下文里应该有不同的译法。
期刊
No one is born an entrepreneur.  But it also doesn’t happen by chance, instead they are driven to it. It’s all about having the compulsion1 to be a part of something that’s bigger than yourself and be
期刊
Future tech and communication  Predicting the future is even thornier when considering human communic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we are living in a digital age: technology
期刊
【1】舞台上的悲剧发展总是太快:主人公面对两难困境,做出抉择,继而产生可怕的后果。麦克白刚刚杀了国王邓肯,诅咒就应验了——醉酒的守门人把他家的城堡称作地狱,当晚还出现一些怪异的骚乱现象,比如骏马相食之类的。这出苏格兰大戏的情节发展得实在太快了,麦克白夫妇从速从急,刺杀君王要“快”,还感觉到“未来瞬息即至”,甚或是情愿“不顾来世”。三位女巫的预言一一成真,这出戏疾急收了尾,干净利落。  【2】但是,
期刊
我和马克第一次约会时,他问我和上一个男友分手有多久了。  2我盯着桌子,用手握着面前的啤酒杯。我向来很讨厌这个问题,它似乎带有赤裸裸的评估目的,就像被就业顾问询问简历上的空白时间段,或是牙医问到你使用牙线的频率。  3我知道他不是在对我做评估,我们一起工作了两个月,在这个拥挤的酒吧我们聊得既轻松又直率,像好朋友一样。他告诉我离婚给他带来的痛苦、经济压力和孤独寂寞。他一直在我办公室附近晃悠,给我发打
期刊
英译汉  一等奖(1名)  商裴裴 江苏师范大学  二等奖(3名)  丁占罡 中华女子学院  王昊堃 江蘇省淮安市国际投资促进中心  蔡亦昕 复旦大学  三等奖(2名)  郑秀君 福建省龙海市  卫凤娇 WikiGlobal  优秀奖(40名)  周雅琴 阳光学院  云 天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  毛思玉 北京理工大学  王金岳 自由译者  王超凡 中山大学  赵文汇 吉林大学  狄沐祺 首都
期刊
“撸”的第一个意思是“捋”,即“用手握着条状物,顺着移动、抚摩或拉扯”。英语可以译为:to close one’s hand around sth long, and move, stroke, pull or push。例如:  1. 他把桑树枝上的叶子撸下来,用来喂蚕。  He stripped the mulberry twigs of their leaves by running the
期刊
Long gone are the days when we would look both ways before crossing the street. The only direction most of us look is down, ceaselessly staring into the infinite depths of our screens. Distracted walk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