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院儿童的精神症状与自杀行为(英)

来源 :精神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co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患重症抑郁症的儿童常常具有听、视、触幻觉和妄想等精神病症状,抑郁症是儿童期自杀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且抑郁症的严重程度与导致自杀的幻觉相关。为验证下列假说:1)具有精神病症状较不具有精神病症状的儿童自杀可能性大;2)在精神病症状中,听幻觉与自杀行为的相关性最大。我们对一个儿童精神科病房连续住院的100例患者进行了检查,采用 DSM-Ⅲ-R 诊断标准,并根据病史确定有无自杀行为,根据精神检查确定精神病症状的存在。
其他文献
本文综述了艾滋病(AIDS)伴发精神障碍的有关因素和特征,本病除主要表现认知功能障碍痴呆外,还可能有边缘状态、人格障碍和躁狂综合征等表现。其发病机制以脑损害为主,其所有的心
一、概述目前,对非典型抑郁症有三种不同的理解:①伴有严重焦急和恐怖症状的抑郁症;②功能反转性抑郁症(夜重,难入睡而无早醒,食欲和体重增加):③泛指非内源性抑郁症。非典型
近十余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神经、心理、内分泌、免疫系统之间存在着复杂的交互作用,从整体上看其与机体的内稳态及环境的适应有关。内稳态自身的失调或由外界(心理因素
发作性睡病同时合并四组症状者少见,今将所见1例报告如下:
由陈彦方、马登岱主编的“抗精神病电疗”(Electric Antipsychofic Therapy EAT)一书于1992年11月由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出版。此书系国内第一本有关抗精神病电疗的专题书籍,
对于精神疾病的诊断直到目前仍是建立在描述性的基础上,诊断依据来源于观察病人的外在表现和分析病人的内在精神活动。如与病人交谈、分析病人的文字书写物等。人类的艺术创
目前传统的电抽搐治疗(ECT)仍在我国各地精神科临床上应用。有人认为ECT术前应用阿托品能减少呼吸道分泌物,防止迷走神经过度兴奋。如并用呼吸兴奋剂(如可拉明)则能使呼吸恢
胜利油田及省煤矿系统分别于今年四月及十月召开了本系统的精神卫生工作会议。传达了山东省第七次精神卫生工作会议精神,制定了本系统的精神病防治规划。并举办了基层保健医
为推动我区精神卫生事业的发展,菏泽地区医学会精神科分会成立暨首次学术交流会议于1992年4月20日至23日在菏泽召开。出席会议代表43名,特邀代表110名,会议产生了菏泽精神科
随着医学科学的进展,众多新型的抗精神病药物相继推出,在药物选择、用量用法及配伍等方面,都存在着一个如何合理应用问题,本文就抗精神病药临床应用中的几个问题作一浅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