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无菌隔离器内进行冻干制剂生产操作的规范性研究

来源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jf3440101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菌隔离器在制药行业的使用愈加广泛,但已有的研究更多地聚焦于设计布局、物料状态等方面,对人员操作因素的影响方面关注较少.以本公司冻干制剂生产车间为例,设计了一系列合理的无菌隔离器内干预操作,并在操作人员实行干预操作的基础上进行气流流型测试和无菌工艺验证.根据验证结果,判定操作人员在日常生产中的操作具有规范性,可为其他车间的无菌隔离器操作人员的培训和考察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在磷霉素钙片一致性评价研究中观察到仿制制剂的溶出稳定性差于参比制剂,且辅料种类及来源的选择对磷霉素钙片溶出稳定性产生了重要影响.为确保仿制制剂与参比制剂溶出稳定性一致,本试验分别考察了崩解剂(羧甲淀粉钠)来源以及黏合剂的种类、型号和浓度对磷霉素钙片在加速条件[40℃,相对湿度(75士5)%]下放置30 d后溶出度稳定性的影响.结果 表明,以上受试因素均会对磷霉素钙片溶出稳定性产生影响,其中崩解剂来源和黏合剂型号直接影响片剂的溶出稳定性.本试验通过筛选找到了能够保证磷霉素钙片溶出稳定性的关键辅料,期望为磷霉
眼干燥症是常见的眼表疾病,轻中度眼干燥症已成为影响工作效率与生活质量的最常见眼表疾病之一,而重度眼干燥症会导致视力障碍.眼干燥症发病机制复杂且尚未完全明确,但已知炎症是该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临床亟需有效的治疗方法,尤其是在抗炎环节.本研究综述了眼干燥症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包括用于临床前研究的药效评价方法和动物病理模型,以及近年上市和正在进行临床研究的品种,以期为眼干燥症治疗药物的研发提供思路.
盐酸多巴胺、三乙胺和甲酸乙酯反应得N-[2-(3,4-二羟基苯基)乙基]甲酰胺(9).9和三氯氧磷在乙酸乙酯中脱水形成6,7-二羟基-3,4-二氢异喹啉(11).11和三苯基膦、氘代甲醇、偶氮二甲酸二异丙酯在四氢呋喃中反应得6,7-二(甲氧基-d3)-3,4-二氢异喹啉(6),此步骤通过采用氯化锌和调节后处理时反应体系的pH值可革除柱色谱纯化.6和(2-乙酰基-4-甲基戊基)三甲基碘化铵(7)在碳酸钾作用下反应得氘代丁苯那嗪(1)粗品,再经甲醇重结晶即可得纯品,总收率约49%,纯度99.6%.优化后的工艺
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macrophag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GM-CSF)存在半衰期短(约1 h)、易失活和不易透过胃肠道黏膜的特点,几乎不能口服,其注射剂也需要每日多次给药,患者顺应性较差.聚乙二醇(PEG)化、蛋白质的脂化及常规微球制备方法都对蛋白构象和生物活性有一定破坏,同时存在严重突释和蛋白聚集体形成导致的不完全释放问题.本研究选择GM-CSF为模型蛋白,通过本实验室发明的双水相冷冻相分离方法首先将蛋白制备成葡聚糖(DEX)颗粒预
吸水链霉菌所产的子囊霉素(1)在工业上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但存在遗传操作效率低等问题.本研究以1生产菌株吸水链霉菌SFK-6-33为研究对象,考察了影响吸水链霉菌与大肠埃希菌ET12567接合转移效率的因素,优化了吸水链霉菌与大肠埃希菌的接合转移遗传操作系统.结果 表明,优化后的接合转移效率由最初的9.25×10-7增加至4.33× 10-5.此外,在此基础上对吸水链霉菌生产1的相关调控基因(fkbN、fkbR1、shyT4和shyT10)进行研究,初步发现调控基因fkbN、shyT4能够促进1的合成,而
在特立氟胺中间体2-氰基-N-[(4-三氟甲基)苯基]乙酰胺(5)中发现2个杂质,通过分离和初步结构鉴定,推测其为N-(4-三氟甲基苯基)丙二酰胺(有关物质6)和3-亚氨基-3-[(4-三氟甲基苯基)氨基]-N-(4-三氟甲基苯基)-丙酰胺盐酸盐(有关物质7).以化学合成方法获得这2个化合物,结构经1H NMR、13C NMR和MS确证.6和7均未见文献报道,可作为特立氟胺质量研究的参照物.
应用Cre-loxP重组酶系统构建肝组织特异性ATF5基因敲除小鼠(ATF5Flox/Flox-Alb-Cre+/-)模型.采用Alb-Cre工具鼠,用带有Cre-loxP系统的ATF5 Flox纯合子小鼠(ATF5Flox/Flox)和带有Alb-Cre杂合子(Alb-Cre-/-)的转基因小鼠进行杂交,对产生的子代利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进行基因型鉴定.筛选出子代ATF5Flox/--Alb-Cre+/-小鼠,其与ATF5Flox/Flox小鼠进一步交配可获得ATF5Flox/Flox
胞壁酰二肽(muramyl dipeptide,MDP)是细菌细胞骨架中具有免疫佐剂活性的最小结构单元,可与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蛋白2 (nucleotide-binding oligomerization domain-containing protein 2,NOD2)结合并发挥免疫调节作用.MDP具有佐剂、抗肿瘤、抗感染等生物活性,但因其细胞渗透能力差,在生物体内易被清除,存在催眠、致热等不良反应,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化学结构修饰是提高MDP生物活性、减轻不良反应的一种手段.本研究总结了近年来对其
建立了邻苯二甲醛(OPA)柱前在线衍生HPLC法测定L-丙氨酸异丙酯盐酸盐(1)中的有关物质(杂质B~G).色谱柱采用ODS-2 Hypersil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A为0.02 mol/L乙酸钠缓冲液∶乙腈(90∶10),B为0.1 mol/L乙酸钠缓冲液∶甲醇∶乙腈(20∶40∶40),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338nm,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40℃,进样量为10μl.结果 显示,1与各杂质间分离度良好.杂质B~G的定量限分别为0.02、0.2、0.2、0.4、0.
目的:制备可稳定分散的载药纳米黑磷,并将其用于光热/化疗协同的纳米制剂.方法:采用液相剥离法,以N-甲基吡咯烷酮(NMP)为剥离剂,聚乙二醇二胺(H2N-PEG-NH2)、壳聚糖(CS)及A型明胶(Gel)为修饰剂,筛选并载带化疗药物盐酸阿霉素(DOX)制备出分散性良好的载药黑磷纳米片.通过透射电镜、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及流式细胞仪等仪器,进行形貌结构表征及体外细胞学评价.结果:剥离方法筛选试验表明BPNSs最佳制备工艺为:水浴超声300 W,10 h,探头超声180 W,6h,温度<30℃,表现出外观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