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日语拟声拟态词的翻译方法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pangp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日语的拟声拟态词译成汉语时,一部分可以译成汉语的象声词,而很大一部分则无法用象声词来对应。在日译汉的翻译实践中,翻译技巧的处理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川端康成的中篇小说《雪国》为研究对象,以北京日研中心开发的《中日对译语料库》中所收集的三个中文译本的译文为例,将《雪国》当中出现的拟声拟态词与译文进行对照分析,考察汉语表达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究汉译时的翻译技巧。
  关键词: 日语拟声拟态词 《雪国》 翻译技巧
  
  一、引言
  在日语词汇中,“拟声拟态词”可以说是与日本人的感情表达方式关系密切,在口语中出现频度最高的一类词,其数量和变化形式也很多。相比较而言,汉语的象声词没有日语的拟声拟态词那么丰富多样。因此,日语的拟声拟态词译成汉语时,一部分可以译成汉语的象声词,而很大一部分则无法用象声词来对应。另外,日语拟声拟态词的特点在于它将语音和语义直接结合,通过声音直接诉诸人的感官而唤起某种情感或情景,所以外国人理解起来尤为困难,在翻译的时候,往往也最容易出现问题。那么,在日译汉的翻译实践中,翻译技巧的处理就显得尤为重要。基于上述情况,本文以川端康成的中篇小说《雪国》为研究对象,以北京日研中心开发的《中日对译语料库》中所收集的三个中文译本的译文为例,将《雪国》当中出现的拟声拟态词与译文进行对照分析,考察汉语表达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究汉译时的翻译技巧。
  二、日语拟音词(拟声词)的汉译表达
  日语的拟音词大多可译成汉语中的“象声词”,这是由于在性质上象声词与日语的拟音词较为接近,音节构造相似,对于同等事物的音声的表达也很类似。
  (一)译成“象声词”。
  根据译成汉语的象声词的分类(如下①),分别进行举例说明。
  1.A型 其它成分( 一声)。
  ①駒子がうしろの戸をがたぴししめて。
  A.驹子砰地一声把后门关上。
  B.驹子硌嗒一声把门紧闭了。
  C.驹子把后门啪嗒一声关上了。
  在表达关门时「がたぴし」的声音时,三个译者分别用了“砰” “硌嗒” “啪嗒”这三个不同的象声词加“一声”的形式来对应。由于对日语所表达的声音的理解不同,所使用的象声词也都不一样。“砰”所表达的声音比较大,而“硌嗒” “啪嗒”较小。
  2.AA型、AB型 其它成分。
  ②棟や梁がじゅうじゅう湯気を立てて傾きかかった。
  A.栋梁吱吱地冒出热气,眼看着要倾坍下来。
  B.栋梁咝咝有声冒出热气,向下倾斜。
  C.屋脊和横梁嘶嘶冒着热气,随即倾塌下来。
  じゅうじゅう这个词表现的是燃烧着的房梁被喷上水后冒出热气,同时发出响声而即将倒塌时的状态,B的“咝咝”和C的“嘶嘶”同音,而A的吱吱还反映了木制的栋梁受到挤轧后的状态。
  3. AABB型、ABAB型、ABCD型。
  ③そして這い上がると、水をごくごく飲んだ。
  A.不会儿,她爬了起来,咕嘟咕嘟喝起水来
  B.她说着爬起来,咕嘟咕嘟地喝了水。
  C.于是爬起来,咕嘟咕嘟地喝水。
  ④「お勝手をごそごそやって、朝の味噌汁の残りを掛けて、梅干で食べたのよ。」
  A.“在厨房叽哩哐当地摸了半天,用早餐剩下的黄酱汤泡了一碗饭,就着咸梅吃。”
  B.“我在厨房里胡乱找出了早晨剩下的酱汤泡饭,拿腌梅子当菜吃了。”
  C.“就在厨房里唏哩哗啦,把早晨吃剩的酱汤浇在饭上,就着咸梅子吃的。”
  根据《国語大辞典》的记述,「ごそごそ」这个词的基本含义是“かわいたもの、こわばったものなどが荒く触れ合う音、また、そのような音を立てて動作するさまを表す語”。也就是说在表音的同时,也表达动作的状态。B译本把它理解为单纯表达状态,因此,没有象声词,而只是用“胡乱”(やたらに)来修饰动词“找出”。而A译本用“叽哩哐当”来强调较大的物品碰撞时发出的声音。C译本用“唏哩哗啦”来表达一种因物体碰撞而产生的杂乱的声音。
  (二)省略译与意译。
  ⑤見物の子供を二階からぽんぽん投げおろしたとか。
  A.把看电影的小孩一个个从二楼扔下来啦。
  B.看戏的孩子们扑通扑通地往下投啦。
  C.把看电影的孩子一个个从楼上扔下来啦。
  此处的ぽんぽん主要是表示不假思索地、接连不断地做某件事的样子。B译本的“扑通扑通地”表达孩子落到地上时的声音,修饰往下投感觉有点不贴切。A、C译本的汉语表达则没有采用“象声词”,但是比较接近原意。
  三、日语拟态词的汉译表达
  拟态词的汉译与拟音词大不相同,可以用形容词、副词、动词短语、惯用句(四字成语)等来对应。按照汉译的表达分为以下几种②。
  (一)译成形容词、副词。
  1.普通的形容词、副词。
  《雪国》的拟态词中,作者用得最多的是「ふと」和「ふっと」这两个词。「ふっと」是「ふと」的强调形式,中文一般都是用“忽然”、“突然”等来对译的。但是,日语中这两个词都表达了一种飘渺不定、转瞬即逝的情调,是很难只用“忽然”、“突然”等副词来表达的。从以下的例文中也可以看出译者们在尽量试图表达这种情调,并作了很多有益的尝试。
  ⑥ふとその指で窓ガラスに線を引くと、そこに女の片眼がはっきり浮き出たのだった。
  A.当他无意识地用这个手指在窗玻璃上划道时,上面竟清晰地映出一只女人的眼睛。
  B.偶然用手指在玻璃上划了一条线,只见内中有个女人的一只眼睛清楚地浮现着。
  C.无意之中,这个指头在玻璃窗上画了一条线,上面分明照见女人的一只眼睛。
  除此之外,「どっと」、「すうっと」、「はっと」、「ひょっと」、「ふいと」等一些带有促音的词大多被译成与此相近的意思。
  ⑦たっぷり水を浴びた屋根も燃えていそうにはみえない...
  A.屋顶被喷上大量的水,看样子再燃烧不起来了。
  B.屋顶洒上大量的水也不像是在燃烧的样子。
  C.屋顶上浇了很多水,看样子烧不起来了。
  这种表达程度的拟态词,如果用“大量”来译的话,只能表达它的基本含义,而不能充分体现日文原有的韵味。可以用“足足的”、“满满当当”等词语来对应。
  2.AA型(叠词)。
  译文中出现最多的就是这种叠词的形式。
  ⑧きらきら目を光らして。あんたああいう目が好きなんでしょう。」
  A.“眼睛闪闪发光,你喜欢那种眼睛吧?”
  B.“眼睛闪闪发光,你喜欢那种眼睛吧?”
  C.“眼睛忽闪忽闪,亮晶晶的。你就喜欢那种眼神,是吧?”
  3.ABB型。
  形容词的BB的部分为叠语,通过这种反复的表达,强调了意思,更能表达拟态词的语感。
  ⑨葉子は呆然としゃっちょこ張って、駒子を見つめていた。
  A.叶子紧张起来,木呆呆地望着驹子。
  B.叶子紧张地呆住了,用眼盯住了驹子。
  C.叶子愣在那里,呆呆地望着驹子。
  译者们在翻译“呆然”这个词时,分别用了三种不同的形式。A译本用了ABB型形容词的形式“木呆呆”,B译本用了动词“呆住了”的形式,C则用了“呆呆地”这种重叠形式的双音节形容词来对应。相对来讲,A、C的表达方式更接近原文。
  4.AABB型。
  ⑩「君とだって、からっとした気持ちで話が出来やしない。」
  A.“就是同你说话吧,心情也还不是那么痛快。”
  B.“就跟你谈话也不能痛痛快快的。”
  C.“就连跟你也不能爽爽快快地说话。”
  为了表达出日语拟态词的韵味,B、C译文用来“痛痛快快”,“爽爽快快”这样的AABB型形容词的形式。这也是在翻译日语拟态词时的一种生动有效的表达方式。
  5.~然型。
  {11}駒子が鏡台の前から振り返って、にっと微笑みながら:
  A.驹子在梳妆台前回头莞尔一笑:
  B.驹子从镜台前回过头来,露出牙齿微笑着说:
  C.驹子从梳妆台前回过头来,嫣然一笑,说道:
  译本A的“莞尔”与C的“嫣然”是汉语的拟态词,用在这生动活泼地传达了原文的意味。
  (二)动词短语。
  「日本語に比べ中国語のオノマトペが少ない大きな理由として、動詞の違がある。中国語の動詞は日本語のそれと比較し、より具体的で細かく動作を表すことが多い。」③
  也就是说日语通过拟态词表达的情貌或状态,汉语中的动词就可以包含这层意思了。结果就是汉语中的拟态词比起日语来少之甚少。
  {12}帳場でにやにや笑ってるのよ:
  A.账房有人嬉笑着告诉我说:
  B.账房间里的人嗤嗤笑着说:
  C.账房他们嘻嘻地笑着说:
  日语中的「にやにや」这个表达情貌的拟态词是用汉语的动词来表现的。
  {13}「ほんとうよ。どこで稼ぐのもおんなじよ。くよくよすることない。」
  A.“说真的,在哪儿干还不是一样。何必想不开呢。”
  B.“这是真话。到哪里去谋生都是一样的。用不着这么不开心。”
  C.“本来么,在哪儿还不是一样混饭吃,有什么好想不开的!”
  像くよくよ(する)这样的拟态词译成汉语的动词的情况不在少数。比如,どぎっ(とした)、はっ(とした)、びっくり(した)、ほっ(として)、ほっ(とした)等例子亦如此。
  (三)译成惯用句、四字成语。
  汉语是表意文字,而成语又是汉字的精髓。四个字可以传达的含义深远,并且很有节奏感,与日语拟态词类似。
  {14}「人間なんて脆いもんね。頭から骨まですっかりぐしゃぐしゃにつぶれてたんですって。」
  A、“人嘛,都是脆弱的。据说从高处摔下来,就会粉身碎骨。”
  B、“所谓人真是脆弱的东西,从头部到骨髓,完全破碎得不成样儿。
  C、“人真是脆弱啊。听说从头到脚都摔得粉碎了。”
  {15}「若い者は寒いと酒ばかり飲んでいるよ。それでごろごろあすこにぶっ倒れてるのさ、風邪をひいてね。」
  A.“小伙子们遇上大冷天就一个劲儿地喝酒,现在一个个都得了感冒,东歪西倒地躺在那儿啦。”
  B.“年轻的人们,天一冷光是喝酒,囫囵个儿躺下去,就感冒了。”
  C.“那些年轻后生,一冷便光是喝酒。现在着了凉,一个个横七竖八全躺在那儿了。”
  A用“东歪西倒”、C用成語“横七竖八”来对应。可以说很有表现力,也是传达原文要表达的效果。B“囫囵个儿”则用惯用的短语来表达,也很生动形象。
  (四)省略译与意译。
  {16}ごろごろ転がり出て、うしろ向きに坐った。
  A.从被窝里翻滚了出来,背着脸坐下。
  B.她说着把身子抽出去,背向岛村跪坐起来。
  C.一骨碌出了被窝,背对岛村坐着。
  ごろごろ是形容翻滚的样子,三个译文都没有用贴切的语言来对应,省略了。
  四、日语拟音拟态词的汉译方法
  在研究过程中,基于日语拟声词和拟态词在汉译时出现的不同的汉语对应方式,我对其分别作了考察。通过分析,得出如下结论。关于日语拟音拟态词,翻译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加深对原文的理解,才能译出保持原文风格和韵味的达意的译文。比如音与意之间有一定规律,了解了日语拟声拟态词的促音、拨音、长音等表现入微之处,对准确理解词义很有帮助。尤其重要的是,需分清表现的类别:音、声、情、容、态。分清表现程度:轻、重、强、弱。
  (二)拟声词尽量用象声词来对应即可。
  (三)关于日语拟态词,多用形象的翻译方法。在译文中适当地用叠词形态的形容词或副词,不仅可以贴切地翻译出原文所表达的意思,而且形象生动,呼之欲出。在译成动词时,可借助动词和数词或形容词等的搭配,以提高表现力。另外,如果巧妙地译成汉语特有的表达,成语、熟语等,也可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四)把拟声拟态词放在具体语境中,除了具体而生动的译法之外,还要考虑根据场合处理为抽象译法较好。否则,如果将其一字不漏地呆板地翻译出来,既会破坏原文的韵味,又会失去应有的含蓄性,反而不妥。比如带有促音的一些副词,即可用“忽然”、“突然”来译,力求简洁。
  (五)意译或不译应不损原意。汉语表达要符合语法规律,不宜生造词汇。
  (六)由于日语的拟声拟态词是口语化的词汇,因此,在翻译时,也应该尽量反映出这种文体上的特点,尽量采用口语的词汇来对应。
  
  注释:
  ①②参考吴川.在论文「啄木の短歌におけるオノマトペ――中国語訳と比較して」中阐述的拟音词和汉语的对应关系,2002.
  ③瀬戸口律子.「日中両国語における擬音語·擬態語について」『大東文化大学紀要』(第二十号),1982:81.
  
  参考文献:
  [1]相原茂·韓秀英編.『現代中国語ABB型形容詞逆配列用例辞典』.くろしお出版,1990.
  [2]呉川.「川端康成の『雪国』におけるオノマトペ――日本語オノマトペの認知言語学的研究」『オノマトペを中心とした中日対照言語研究』白帝社,2005.
  [3]陈岩.新编日译汉教程(第2版)[M].大连理工出版社,1990.
  [4]高宁.拟声拟态词的翻译[J].日语知识,1995,(03).
其他文献
摘 要: 《喧哗与骚动》是美国南方文学中最著名作家福克纳的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小说讲述的是杰弗生镇没落贵族康普生家族的衰败史,是对美国南方衰败的真实写照。作者着重刻画了三位女性形象—— 康普生太太、凯蒂、小昆丁。本文主要通过这三位女性形象来探析从祖母、母亲到女儿这三代女性人物在传统的南方社会中受到了非人道的压制和摧残和对男权社会的几种态度和采取的行动。  关键词: 《喧哗与骚动》 女性形象 反抗  
摘 要: 《史记·高祖本纪》和《汉书·高帝纪》都有关于刘邦的记载。对于这个色彩斑斓、瑕瑜互见的开国君主,《史记》和《汉书》在其形象塑造时出现了较大的差异。本文试从两书对刘邦的称谓,对史料的处理方式,以及对项羽的态度的不同进行比较,从而论证《史记》比《汉书》更具有批判精神。  关键词: 《史记·高祖本纪》 《汉书·高帝纪》 汉高祖刘邦 形象塑造 批判精神    《史记》
摘 要: 舞蹈主要是通过形象化的情景交融艺术特点与描绘,把观众引入到艺术想象的空间,从而获得更丰富的审美情感。最终的目的是达到一种情感的共同体验。只有把“形”与“神”、“情”与“景”有机地统一,才能培养出优秀的舞蹈表演人才。  关键词: 舞蹈教学 情感教育 意境    《毛诗序》说:“情动于中而行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这说明人在非常
吴永斌 1975年3月生,民革党员,副教授,湖北理工学院书法研究中心主任、欧阳中石先生访问学者、国学修养与书法全国第二届青年书法创作骨干高研班学员。湖北青联委员、黄石市青联常委,黄石市政协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湖北省青年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湖北省书协草书委员会、教育委员会委员、黄石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黄石政协书画摄影室副主任。被中国书协评为“向人民汇报——文质兼美优秀基层书法家”,获书法报2013
摘 要: 李镇西老师的课堂教学追求的是让学生的心走进课文、贴近作者,让学生通过朗读产生共鸣。他在教育实践中,默默地引导学生找到那把“钥匙”,一遍遍地引导学生朗读,让学生在逐步深入的朗读中领会诗歌的意象美、意境美和音韵美。通过诵读,学生能加深对意象和语言的感受,在朗读的过程中感受到美的同时体会诗人内心深厚的感情让学生一起体验和领悟。  关键词: 李镇西老师 《再别康桥》 教学过程    陶行知先生有
摘 要: 广告教育开创25周年,国内学者对广告教育的研究日渐深入。本文以中国期刊网上关于广告教育的论文为研究对象,梳理了关于此研究的相关情况:当代广告教育的发展现状与问题;广告教育的改革、创新及发展趋势;国际化、全球化以及新媒体技术对广告教育的影响;国外广告教育对中国广告教育的启示。根据这些研究方面,本文认为目前关于广告的创新及改革研究不够深入,如何应对新媒体所带来的影响及挑战仍然是个值得探讨的话
摘 要: 《凡例》是《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甲戌本所独有的。由于内容独特,众多的红学学者和爱好者对它的认识不一,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见解。本文从分析《凡例》的内容入手,就《凡例》的作者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即它是由曹雪芹和脂砚斋共同完成的。  关键词: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甲戌本 《红楼梦》 《凡例》 作者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甲戌本自1927年被胡适先生购得而为世人所见,至今已有80多年了。对于此书,
编者按:首先感谢房日晰先生对我刊的关心与爱护,我们欢迎读者像房先生一样对我刊发表的论文进行指谬或论争。    编辑同志:  您好!  近读贵刊刊载的万贺宾《叶梦得〈临江仙〉词简论》(《文教资料》2009年6月下旬刊《古代文学研究》),颇受教益。但其有两处硬伤,应当纠正。  第一,贺文云:“另外在句法上,叶梦得也略有改变,传统的《临江仙》词都是60字,10标点句。而在《与客湖上饮归》中词人却用58字
摘 要: 艾米丽·狄金森被誉为美国最伟大的女诗人,在英美诗歌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新颖独特的诗歌视角,大胆创新的诗歌主题,不拘一格的诗歌写作手法,以及神秘的隐居生活都引起读者和大批评论家们的关注。在诗人的诗歌和她的一生中都充斥着生与死,有神论与“上帝已死”,对与爱情的向往和选择独身,以及引申出的得到与失去的二元对立的种种矛盾,所有这些对立都成为艾米丽用毕生思考的人生哲学,她将思考的结晶映射在诗
摘 要: 三年来,广东省财经学校在专业建设方面做了一些扎扎实实的工作,也取得了一些实实在在的成绩。本文就近三年专业建设情况做了一个简单的介绍。  关键词: 广东省财经学校 专业建设 经验综述    近几年来,国家把职业教育摆在了十分突出的位置,提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明确职业学校“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实现了职业教育办学思想的重大转变。从外部环境上看,职业教育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