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边城传出的声音

来源 :求学·高分作文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an_w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一篇文字,我并不在乎它用了多么华丽的辞藻,也不在乎它写了多么宏大的事件,而是在乎它的文字里发出的声音,那种能让你倾听得到的美。在李伟松的散文里,我听见了这样的声音,那是他内心的波澜之声。他以细腻的筆触、绵密的情感以及丰富的个性情调编织着自己的文字。
  《遇见凤凰》中,李伟松因阅读《边城》而最终身临凤凰,他仿佛是在书海中用石头打了个水漂,涟漪波及其内心深处的潭池。他如愿以偿地踏上了凤凰的土地,在那里感受着那份温馨和浪漫,直到他坐到酒吧里聆听了歌手沙哑而沧桑的歌唱,才蓦然警醒,而去思考所谓的“旅行的意义”。他的叙述是平缓的,在平缓的文字里,年轻之心却隐藏着一丝老成。他写下的题目是《遇见凤凰》,但却并不局限于在凤凰之所见,他的视野延伸至对旅行、对人生的思考。
  月光,这种缥缈的东西,这种似乎并不怎么具体的东西,自古以来成为很多文人墨客用以寄托自我情思的一种事物。为何如此?或许是因为它的朦胧、柔软吧!“朦胧”意味着有一部分是不可诠释的、不确定性的;“柔软”则有着轻盈、流动的可能。李伟松《月光正倾城》一文,被我理解成一个高考后的人,在叙述和描写中分解自己的内在。倾泻一地的,不是月光,而是一个人的心境。什么心境都可以随月光倾泻而出。此篇是一个借景、借物抒情的文,他借助周遭的事物(月光、街道弄巷、蝴蝶……)来转移聚集在自己身上的各种情绪,然后分解它们,进而剖析它们。李伟松具有对生活的审美眼光(这也正是他内心最“柔软”的、最可触的那一部分所造就的),“朦胧的月色”下,他的内心却渐渐透彻起来,最终得以升华。他发现了平凡生活的美,他的文字折射出了他心灵的光彩,他“醒来”,发现,“世界所能囚禁的,永远都只能是你的形体,而不是你的心”。
  李伟松的这两篇小文,写得有情有韵,不缺乏深刻的思考。
  或许,我不能用过多的赞词,因为我很怕对某一样东西拔高。伟松还有更长、更美的路要继续前行。他或许可以尝试“不动声色地道出”的、更具张力的写法,那估计应该更具有阅读力和震撼力。
  李伟松应该是多情善感的。我期待,这个对世界多情的男子,经岁月的沉淀、经验的积累,他能创作出更多的好作品。
  牛依河
  本名黄干,生于广西大化县,壮族,现居南宁。青年诗人。《广西文学》杂志编辑。作品散见《诗刊》《星星》《诗歌月刊》《广西文学》《红豆》《延安文学》《青年文学》《民族文学》《黄河文学》《诗林》《作品》《散文诗》等刊,诗歌入选多种选本。著有《桂派名老中医·传记卷:陈慧侬》一书。
其他文献
牧师讲道的信息使一位会友大受感动,会后,这位会友告诉牧师,他愿意将自己完全奉献给上帝。  牧师问他:“如果你有两辆汽车,你愿意奉献一辆吗?”  他说:“愿意。”  牧师又问:“如果你有两栋房子,你愿意奉献一栋吗?”  他又说:“愿意。”  牧师又问了一个更简单的问题:“如果你有两双皮鞋,你愿意奉献一双吗?”  他却说:“不愿意。”  牧师非常疑惑地问为什么?他说:“因为我没有两辆汽车,也没有两栋房
期刊
《一只木碗》,这是我们听得最多的关于孝敬老人的故事。故事中的老人跟儿子、儿媳及孙子住在一起。老人无法照料自己,每当他坐在餐桌前吃饭时,汤匙总是握不稳,常常会把菜汤撒在桌布或地上,儿子和媳妇都嫌弃他,吃饭时,把他赶到灶后的角落里,给他一只瓦盆,瓦盆里只有一点点饭菜。老人每顿饭都吃不飽,还经常挨骂,伤心极了。  一天,老人不小心打碎了吃饭用的瓦盆,又招来了儿媳的一顿训斥。夫妻俩商量着用木头给老人做个不
期刊
凡人对大师说:“我像你一样勤奋努力,也像你一样执著追求,然而我依然是个凡人,而你却成了大师。这是为什么?”  大师没有正面回答,而是给他出了一个题目:“假如现在横亘在你我之间的是一条河流,你怎样跨越?”  凡人回答道:“第一条路径,如果有座桥,我就直接过桥跨越;第二条路径,如果有渡船,我就乘船跨越;第三条路径,如果我会游泳,我就游泳跨越。”  大师说道:“你第一条路径过河,是依靠别人造的桥过河,不
期刊
当年在国务院会议厅入口处,有一块镌刻着“艰苦樸素”四个大字的木屏风,这是周恩来总理身体力行的工作作风的写照。在国务院的会上,人们不止一次地听到总理拒绝装修会议厅的建议,总理说:“只要我当总理,会议厅就不准装修。”  1959年,在大跃进的气氛下,水利部未经报告请示,在密云水库附近兴建了一座水利建设成就展览馆。有一天,在西花厅开会,总理突然转过头对水利部副部长钱正英说:“钱正英,贺老总告诉我,你们在
期刊
巴顿将军为了显示他对部下生活的关心,搞了一次参观士兵食堂的突然袭击。在食堂里,他看见两个士兵站在一个大汤锅前。  “让我尝尝这汤!”巴顿将军向士兵命令道。  “可是,将军……”士兵正准备解释。  “没什么‘可是’,给我勺子!”巴顿将军拿过勺子喝了一大口,怒斥道:“太不像话了,怎么能给战士喝这个?这简直就是刷锅水!”  “我正想告诉您这是刷锅水,没想到您已经尝出来了。”士兵答道。  只有善于倾听,才
期刊
大将军邓骘听说杨震非常贤明,就举派人征召他,推举他为秀才,他多次得到升迁,官至荆州刺史、东莱太守。杨震赴任途中,取道经过昌邑,他过去在荆州曾推荐的秀才王密,担任昌邑县县令,前来拜见他,到了夜间,王密怀里揣着十斤银子来送给杨震。杨震说:“我了解你,你却不了解我,这是为什么呢?”王密说:“送金这件事在夜间是没有人知道的。”杨震回答说:“上天知道,神明知道,你知道,我知道。怎么说没有人知道呢!”王密羞愧
期刊
有两个人都想换脑袋,一个体弱的富翁,一个健康的穷汉。两人相互羡慕着对方。富翁为了得到健康,乐意出让他的财富;穷汉为了成为富翁,随时愿意舍弃健康。  一位闻名世界的外科医生发现了人脑的交换方法。富翁赶紧提出要和穷汉交换脑袋。其结果是,富翁会变穷,但能得到健康的身体;穷汉会富有,但将病魔缠身。  手术成功了。穷汉成为富翁,富翁变成了穷汉。  但不久,成了穷汉的富翁由于有了强健的体魄,又有着成功的意识,
期刊
从前有个王子,英俊貌美,但却生来是个驼子,低低的驼下去的背,把王子所有美好的光芒都挡住了。他的父王四处征询良医灵药,想要治好他的驼背。然而,看过了多少医生都无济于事,他严重的驼背从未直起过半寸。心灰意冷之际,一位谋士给国王提了个建议:在城门前塑一尊王子英俊貌美的铜像。国王一听大怒,这不是明摆着要出王子的丑嗎?谋士解释说,要塑的铜像,不是王子现在的样子,而是他挺拔的身形。国王想了想后,还是决定试一试
期刊
2012年高考落幕,高考变奏曲再次奏响。这首被冠以“人生第一场大考”的乐曲及其中的一系列变化,年复一年地成为媒体关注的热点。有人成功,有人失败,有人失去,有人获得。  在这一大考中,有被疾病缠身却抱有理想终不弃的坚强学子,有一边坚守对家庭的承担一边努力复习高考的“保安哥”,有欲割肝救母放弃高考的孝顺女儿…… 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理想的力量和道德的光芒,听到了求知的声音和振奋的心跳,感受到了走在求
期刊
帕洛马尔先生在东方某个国家旅游时,从集市上买回一双布鞋。回到家里试穿时,发现一只鞋比另一只大,穿上它直往下掉。他回忆起那個年迈的摊贩蹲在集市上小棚内,面前乱七八糟摆着一堆各种号码的布鞋,他看着老人从鞋堆里翻出一只与他的脚相当的布鞋并递过来让他试,然后又在鞋堆里翻找并把这只不配对的鞋递给他,他试也没试就买下了。  帕洛马尔先生心里想道:“也许现在那个国家另有一个人正穿着一双大小不一样的鞋走路呢。”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