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探析西药房处方调剂差错的相关原因,并分析干预对策,为患者用药安全提供保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西药房2013年~2015年期间90张处方调剂出现差错的临床资料。结果:调查结果显示,西药房处方调剂出现错误的类型主要为用药禁忌差错、用法用量差错、药品类型差错、药物数量差错、其他类型差错等方面;处方调剂差错影响因素主要来自药师与医生尚未掌握用药禁忌、药品包装相似、同种药品规格不同、药品名称相似等方面;并从电子药房的推广以及使用、加大管理力度、规范药品摆放等方面实施干预。结论:综合分析导致西药房处方调剂差错的因素后,并实施针对性的干预对策,可促进西药房调剂质量明显提高,为保障患者临床治疗的安全性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 西药房 处方调剂 差错原因 防范对策
门诊西药房主要是为患者提供服务的主要窗口,是否具备良好的处方调剂质量与患者药物治疗的安全性有着直接的关系[1]。因此,要想促进西药房医疗服务质量明显提高,则应该提高处方调剂的准确率,促进差错率明显降低。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西药房处方调剂出现差错的主要原因,并实施针对性的防范对策,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以及方法
1.1 调查对象
本组调查对象均来自2013年~2015年期间我院西药房处方调剂出现差错的90张处方,对其各项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药剂科医疗差错、事故、纠纷登记本》作为主要的筛选标准。
1.2 方法
选择我院西药房2013年~2015年期間共调剂的2500张处方作为调查对象,其中90张处方出现调剂差错,回顾性分析统计90张处方调剂差错的主要原因。
1.3 统计学分析
通过SPSS26.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统计,以率(%)表示计数数据,以卡方检验。
2 结果
2.1 分析我院西药房2013年~2015年期间处方调剂差错的情况
我院西药房2013年、2014年、2015年调剂差错概率分别为,调剂差错发生率以逐年降低呈现,详细数据如表1所示。
2.2 分析我院西药房2013年~2015年处方调剂差错类型
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2015年我院西药房处方调剂差错类型主要如表2所示。
2.3 分析我院西药房2013年~2015年处方调剂差错原因
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2015年我院西药房处方调剂差错类型主要如表3所示。
3 讨论
通过分析门诊西药房处方调剂差错的影响因素得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防范干预措施:(1)电子处方的推广以及使用。近年来,我院西药房处方调剂差错发生率逐渐降低,与全方面推广以及使用电子处方具有一定的关系。随着医院药学管理工作的全面完善以及规范,也逐渐完善医院西药房处方调剂工作[2]。医院电子处方是根据《处方管理办法》文件的相关要求进行制定,可促进因为医生书写措施造成处方调剂差错的情况得到全面避免,同时可避免医生漏写临床诊断、患者性别、年龄等情况[3]。(2)加大管理的力度。通常情况下,医院西药房处方调剂主要环节有发药、复核、调配以及审核等方面,医院在每个环节的工作中需要良好的进行分工合作,以期能够从根本上促进处方调剂差错率明显降低。另外,需要重视药师的责任教育以及思想教育,促进药师责任意识明显增强,使药师职业道德规范获得良好的培养[4]。药师需要建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确保能够形成仔细、谨慎的工作作风。每隔一段时间开展药师专业继续教育以及法规培训工作,重视药师专业素养的培养,促进服务意识、质量意识、安全意识得到强化,从根本上提高药学服务水平。另外,药师需要按照“四查十对”的原则进行执行,重视处方调剂的准确性,若在处方调配期间对于药物配伍问题存在疑问,要与处方医生联系,准确的核对后方能发药。在药品发放时需要告知患者药物用量以及用法,特别要仔细叮嘱药物使用的注意事项。(3)对药品摆放给予规范。由于西药房药物种类较多,需要严格要求药品的摆放以及存储工作,从根本上防止出现处方调剂差错的情况。另外,要分开放置不同类型的药物,通过分析药物剂量以及使用方法合理的区分相同类型的药物,需要分开排放外观相似、发音相似、药品名称相似的药物并给予标记。对于特殊类型的药品,要给予特殊存放、特殊归类,防止由于存放不正确造成药品质量降低的情况。若为高危药品,还给予给药方式提示、给药间隔提示、最大剂量提示、最大疗程提示、高危药物提示等方面,确保高危药物能够达到专柜摆放的要求。
研究表明,医院应该重视门诊西药房的管理工作,可以通过提高处方调剂质量、健全处方审核制度、增强药师工作责任以及专业素养等方面,促进调剂差错发生率明显降低,为患者药物使用的安全性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何柳君,曾志涛,周京辉,叶美凤,黄晓漫.某院门诊西药房处方调剂差错分析及防范措施[J].中国医药科学,2013,v.3;No.50 02:149-150.
[2]孙庆一.药品合理分类与药品监管制度应用于医院西药房管理的意义[J].中国医药指南,2014,v.12 32:386-387.
[3]林加宾.门诊西药房处方调剂差错分析及防范措施的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5,v.13;No.264 04:152-153.
[4]刘科成.我院门诊中药房处方差错的常见原因分析及控制措施研究[J].中医药导报,2014,v.20;No.213 03:81-82+85.
【关键词】 西药房 处方调剂 差错原因 防范对策
门诊西药房主要是为患者提供服务的主要窗口,是否具备良好的处方调剂质量与患者药物治疗的安全性有着直接的关系[1]。因此,要想促进西药房医疗服务质量明显提高,则应该提高处方调剂的准确率,促进差错率明显降低。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西药房处方调剂出现差错的主要原因,并实施针对性的防范对策,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以及方法
1.1 调查对象
本组调查对象均来自2013年~2015年期间我院西药房处方调剂出现差错的90张处方,对其各项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药剂科医疗差错、事故、纠纷登记本》作为主要的筛选标准。
1.2 方法
选择我院西药房2013年~2015年期間共调剂的2500张处方作为调查对象,其中90张处方出现调剂差错,回顾性分析统计90张处方调剂差错的主要原因。
1.3 统计学分析
通过SPSS26.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统计,以率(%)表示计数数据,以卡方检验。
2 结果
2.1 分析我院西药房2013年~2015年期间处方调剂差错的情况
我院西药房2013年、2014年、2015年调剂差错概率分别为,调剂差错发生率以逐年降低呈现,详细数据如表1所示。
2.2 分析我院西药房2013年~2015年处方调剂差错类型
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2015年我院西药房处方调剂差错类型主要如表2所示。
2.3 分析我院西药房2013年~2015年处方调剂差错原因
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2015年我院西药房处方调剂差错类型主要如表3所示。
3 讨论
通过分析门诊西药房处方调剂差错的影响因素得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防范干预措施:(1)电子处方的推广以及使用。近年来,我院西药房处方调剂差错发生率逐渐降低,与全方面推广以及使用电子处方具有一定的关系。随着医院药学管理工作的全面完善以及规范,也逐渐完善医院西药房处方调剂工作[2]。医院电子处方是根据《处方管理办法》文件的相关要求进行制定,可促进因为医生书写措施造成处方调剂差错的情况得到全面避免,同时可避免医生漏写临床诊断、患者性别、年龄等情况[3]。(2)加大管理的力度。通常情况下,医院西药房处方调剂主要环节有发药、复核、调配以及审核等方面,医院在每个环节的工作中需要良好的进行分工合作,以期能够从根本上促进处方调剂差错率明显降低。另外,需要重视药师的责任教育以及思想教育,促进药师责任意识明显增强,使药师职业道德规范获得良好的培养[4]。药师需要建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确保能够形成仔细、谨慎的工作作风。每隔一段时间开展药师专业继续教育以及法规培训工作,重视药师专业素养的培养,促进服务意识、质量意识、安全意识得到强化,从根本上提高药学服务水平。另外,药师需要按照“四查十对”的原则进行执行,重视处方调剂的准确性,若在处方调配期间对于药物配伍问题存在疑问,要与处方医生联系,准确的核对后方能发药。在药品发放时需要告知患者药物用量以及用法,特别要仔细叮嘱药物使用的注意事项。(3)对药品摆放给予规范。由于西药房药物种类较多,需要严格要求药品的摆放以及存储工作,从根本上防止出现处方调剂差错的情况。另外,要分开放置不同类型的药物,通过分析药物剂量以及使用方法合理的区分相同类型的药物,需要分开排放外观相似、发音相似、药品名称相似的药物并给予标记。对于特殊类型的药品,要给予特殊存放、特殊归类,防止由于存放不正确造成药品质量降低的情况。若为高危药品,还给予给药方式提示、给药间隔提示、最大剂量提示、最大疗程提示、高危药物提示等方面,确保高危药物能够达到专柜摆放的要求。
研究表明,医院应该重视门诊西药房的管理工作,可以通过提高处方调剂质量、健全处方审核制度、增强药师工作责任以及专业素养等方面,促进调剂差错发生率明显降低,为患者药物使用的安全性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何柳君,曾志涛,周京辉,叶美凤,黄晓漫.某院门诊西药房处方调剂差错分析及防范措施[J].中国医药科学,2013,v.3;No.50 02:149-150.
[2]孙庆一.药品合理分类与药品监管制度应用于医院西药房管理的意义[J].中国医药指南,2014,v.12 32:386-387.
[3]林加宾.门诊西药房处方调剂差错分析及防范措施的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5,v.13;No.264 04:152-153.
[4]刘科成.我院门诊中药房处方差错的常见原因分析及控制措施研究[J].中医药导报,2014,v.20;No.213 03:81-8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