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陶行知是我国现代教育史上著名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活动,在当时的国内外都有很大影响,毛泽东称赞他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宋庆龄赞颂他是“万世师表”。今天,我们用科学发展观的思想重新解读他的理论并把它融入教学实践,有利于构建和谐英语课堂教育。
“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教学论。在陶行知看来,“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也是教育法,它的含义是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要根据做的方法,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而不做,不能算是教;学而不做,不能算是学。陶行知提出“教学做合一”,要求“教”与“学”、“做”结合起来,和实际的生活结合起来,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应尊重学生,注意教学内外的生活,指导学生在实际的活动中学好本领,培养他们的生活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讲,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对当时的教学方法改革有积极的作用,对我们现在的教学方式也有着启发的意义。由此他特别强调要亲自在“做”的活动中获得知识。英语是一门讲究实用的学科,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融入教学做合一的思想,可以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对构建和谐英语课堂教育大有益处。
如何构建和谐英语课堂教育?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树立“以人为本”理念:有位特级教师曾讲过上好课的秘诀:“要上好课,先从爱学生做起,向学生学,和学生建立和谐关系,真正融入到学生中去。”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当我们真正对学生充满爱心时,我们才会喜欢他们的点点滴滴,才会宽容他们的过错,才能和学生一起分享学习的快乐。对学生要给予“孩子般”的爱护,及时了解学生的需求,关心学生的思想、心理和身体状况,同时还要尊重和张扬学生的个性。我们要采取有效的课堂组织形式,使学生得以健康成长,使其创造力得以尽情发挥。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协调好教育教学的目标、内容、方法、手段与学生的认知特点的关系,整体优化英语教学,由此构建富有气息的课堂。
二、在英语课堂教育中营造和谐的语言氛围
(一)在英语课堂上营造和谐的语言氛围
英语教学应尽量使用英语,控制汉语,这是英语教学目的所决定的。实践证明,只有在教学中加强英语使用频率,让学生大量接触英语,并沉浸在使用英语的氛围中,才能有效地排除母语的干扰,培养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如何在课堂上营造良好的语言氛围呢?我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几点实现:
1、教师在课堂上应尽量使用英语进行教学。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尽量都用英语。刚开始学生会很反感,听不懂,但一段时间下来,便可以接受了。我们可以由浅至深、由易到难。我在学生第一节英语课时就先让他们熟悉一些简单的课堂用语,如:
Take out your books.Listen to the tape recorder.Have you got it? Look at the blackboard. Let’s get moving. Well done! Wonderful!Perfect!Let's check the answers.Time is up.Class is over.……
随着学生英语能力的逐步提高,在课堂上运用已学过的词句进行讲解,由慢到快,适当重复,加上学生的积极配合,课堂上能基本用全英语授课,学生也会慢慢适应。
2、把日常生活中的常用会话搬上课堂,为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的英语创造条件。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给学生5至10分钟进行英语口语训练。每天由一个或两个学生上台表演,可以是一个自编的日常会话;也可以是两人或多人的role-play;或者让学生用英语讲解一句俗语(谚语);就某一话题进行演讲、辩论等。内容不限,让学生尽情发挥,提高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二)开展英语课外活动,营造更多运用英语的语言环境
课堂上创设一种英语会话的语言环境,学生的参与性较高,兴趣浓厚,但毕竟一节课只有45分钟,时间很短,若能在课外组织学生参加一些英语课外活动,就能更好地巩固、拓宽他们在課堂上所学到的知识。从高一开始我组织学生成立了英语社,定期举办英语演讲比赛,书法比赛,手抄报大赛,英文歌曲比赛,英语配音比赛等等……,效果不错,学生积极性颇高。最近我社将举办一次英文单词竞赛,学生积极报名参加,在练习过程中,遇到不懂的单词,有些学生向老师请教,有些学生则自己查字典,扩大词汇量。学生在比赛过程中可以得到锻炼,得到乐趣,使课堂中的英语得到更广泛的运用,学英语的兴趣更浓厚了。
三、努力保证教学质量的和谐
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了学校的生存,质量的好坏又和教师的素质有着直接的联系。在和谐的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除了必须具备扎实的英语功底和完整的知识结构以外,还必须具有很强的课堂调控能力和多维空间思维能力。只有英语教师的角色定位准确,并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不断的反思、调整,才能使新课标高中英语教学日趋走向完美的境界。由此,在和谐的英语课堂教学中老师充当以下的角色。
1.教师应加大情感投入。列宁曾说过:“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为真理的追求。”因此,没有可靠的情感基础,不仅不会有成功的学习,甚至连一般的学习也是不可能的。情感是打动心灵的秘诀,是人们行为的内在动因。在外语学习过程中,由于外界因素的影响,学习者会出现焦虑、沮丧、烦躁不安等情况,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应注意对学生情感因素的培养和控制,教师只要对学生进行激励并引导,学生必然会情绪激昂、思维活跃、激发求知的欲望。
2.教师设计、组织、参与课堂教学。教师应精心备课,做到准备充分,“If you fail to prepare, you’ll prepare to fail.”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及需求设计、组织、安排丰富多彩合理有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我们都知道,“Tell me and I’ll forget;show me and I may remember; involve me and I’ll understand.”在优化课堂教学设计时,教师是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和直接参与者,应和学生进行互动,以饱满的热情和情感在学生需要时给予启发、帮助和指点。
3.教师对学生学法进行指导,并对学生学情进行评价。叶圣陶先生曾指出:“教,是为了用不着教。”对学生学习活动的评价是教学改革的关键,对学生评价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关系到学科开设的目的及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学校应建立开放,宽松的评价氛围,评价形式应多种多样,如课堂学习活动评比,家长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与评价等。目前我校正推行“导师制”评价体系,学生把每天的所学、感想,课堂活动以及成长过程的点滴记录在成长日志上,教师定期对成长日志进行评阅,导师的及时评价和指导可以促进学生学习和健康成长,有助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从而保证课堂教学的和谐。
总之,和谐的英语课堂是我们的追求。认真学习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理论,把它融入到课堂教育和学生生活实践中,学生必会有更大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教、学效率必然会提高!我们的课堂必将成为学生学习英语的“世外乐园”!
“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教学论。在陶行知看来,“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也是教育法,它的含义是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要根据做的方法,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而不做,不能算是教;学而不做,不能算是学。陶行知提出“教学做合一”,要求“教”与“学”、“做”结合起来,和实际的生活结合起来,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应尊重学生,注意教学内外的生活,指导学生在实际的活动中学好本领,培养他们的生活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讲,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对当时的教学方法改革有积极的作用,对我们现在的教学方式也有着启发的意义。由此他特别强调要亲自在“做”的活动中获得知识。英语是一门讲究实用的学科,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融入教学做合一的思想,可以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对构建和谐英语课堂教育大有益处。
如何构建和谐英语课堂教育?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树立“以人为本”理念:有位特级教师曾讲过上好课的秘诀:“要上好课,先从爱学生做起,向学生学,和学生建立和谐关系,真正融入到学生中去。”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当我们真正对学生充满爱心时,我们才会喜欢他们的点点滴滴,才会宽容他们的过错,才能和学生一起分享学习的快乐。对学生要给予“孩子般”的爱护,及时了解学生的需求,关心学生的思想、心理和身体状况,同时还要尊重和张扬学生的个性。我们要采取有效的课堂组织形式,使学生得以健康成长,使其创造力得以尽情发挥。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协调好教育教学的目标、内容、方法、手段与学生的认知特点的关系,整体优化英语教学,由此构建富有气息的课堂。
二、在英语课堂教育中营造和谐的语言氛围
(一)在英语课堂上营造和谐的语言氛围
英语教学应尽量使用英语,控制汉语,这是英语教学目的所决定的。实践证明,只有在教学中加强英语使用频率,让学生大量接触英语,并沉浸在使用英语的氛围中,才能有效地排除母语的干扰,培养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如何在课堂上营造良好的语言氛围呢?我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几点实现:
1、教师在课堂上应尽量使用英语进行教学。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尽量都用英语。刚开始学生会很反感,听不懂,但一段时间下来,便可以接受了。我们可以由浅至深、由易到难。我在学生第一节英语课时就先让他们熟悉一些简单的课堂用语,如:
Take out your books.Listen to the tape recorder.Have you got it? Look at the blackboard. Let’s get moving. Well done! Wonderful!Perfect!Let's check the answers.Time is up.Class is over.……
随着学生英语能力的逐步提高,在课堂上运用已学过的词句进行讲解,由慢到快,适当重复,加上学生的积极配合,课堂上能基本用全英语授课,学生也会慢慢适应。
2、把日常生活中的常用会话搬上课堂,为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的英语创造条件。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给学生5至10分钟进行英语口语训练。每天由一个或两个学生上台表演,可以是一个自编的日常会话;也可以是两人或多人的role-play;或者让学生用英语讲解一句俗语(谚语);就某一话题进行演讲、辩论等。内容不限,让学生尽情发挥,提高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二)开展英语课外活动,营造更多运用英语的语言环境
课堂上创设一种英语会话的语言环境,学生的参与性较高,兴趣浓厚,但毕竟一节课只有45分钟,时间很短,若能在课外组织学生参加一些英语课外活动,就能更好地巩固、拓宽他们在課堂上所学到的知识。从高一开始我组织学生成立了英语社,定期举办英语演讲比赛,书法比赛,手抄报大赛,英文歌曲比赛,英语配音比赛等等……,效果不错,学生积极性颇高。最近我社将举办一次英文单词竞赛,学生积极报名参加,在练习过程中,遇到不懂的单词,有些学生向老师请教,有些学生则自己查字典,扩大词汇量。学生在比赛过程中可以得到锻炼,得到乐趣,使课堂中的英语得到更广泛的运用,学英语的兴趣更浓厚了。
三、努力保证教学质量的和谐
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了学校的生存,质量的好坏又和教师的素质有着直接的联系。在和谐的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除了必须具备扎实的英语功底和完整的知识结构以外,还必须具有很强的课堂调控能力和多维空间思维能力。只有英语教师的角色定位准确,并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不断的反思、调整,才能使新课标高中英语教学日趋走向完美的境界。由此,在和谐的英语课堂教学中老师充当以下的角色。
1.教师应加大情感投入。列宁曾说过:“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为真理的追求。”因此,没有可靠的情感基础,不仅不会有成功的学习,甚至连一般的学习也是不可能的。情感是打动心灵的秘诀,是人们行为的内在动因。在外语学习过程中,由于外界因素的影响,学习者会出现焦虑、沮丧、烦躁不安等情况,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应注意对学生情感因素的培养和控制,教师只要对学生进行激励并引导,学生必然会情绪激昂、思维活跃、激发求知的欲望。
2.教师设计、组织、参与课堂教学。教师应精心备课,做到准备充分,“If you fail to prepare, you’ll prepare to fail.”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及需求设计、组织、安排丰富多彩合理有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我们都知道,“Tell me and I’ll forget;show me and I may remember; involve me and I’ll understand.”在优化课堂教学设计时,教师是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和直接参与者,应和学生进行互动,以饱满的热情和情感在学生需要时给予启发、帮助和指点。
3.教师对学生学法进行指导,并对学生学情进行评价。叶圣陶先生曾指出:“教,是为了用不着教。”对学生学习活动的评价是教学改革的关键,对学生评价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关系到学科开设的目的及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学校应建立开放,宽松的评价氛围,评价形式应多种多样,如课堂学习活动评比,家长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与评价等。目前我校正推行“导师制”评价体系,学生把每天的所学、感想,课堂活动以及成长过程的点滴记录在成长日志上,教师定期对成长日志进行评阅,导师的及时评价和指导可以促进学生学习和健康成长,有助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从而保证课堂教学的和谐。
总之,和谐的英语课堂是我们的追求。认真学习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理论,把它融入到课堂教育和学生生活实践中,学生必会有更大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教、学效率必然会提高!我们的课堂必将成为学生学习英语的“世外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