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电气智能应急照明系统设计和应用

来源 :科学导报·科学工程与电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ann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应急照明的设计在建筑工程的电气设计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应急照明系统是保障现代建筑安全的重要设施之一,它给予建筑物生命力,所以,人们对建筑应急照明的设置越来越看重,其安全性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焦点。当一些建筑物发生火灾、电网停电或正常电源被切断或其他意外状况时,假如没有应急照明系统,那么当这些意外发生时,现场人员就不能够及时快速撤离,人身安全也得不到保障,同时也不利于救援工作的展开。
  【关键词】建筑电气;智能应急;照明系统设计;应用
  在现代建筑中,完善的消防应急照明设计对于发生火灾后,保证人员的安全撤离、组织积极有效的抢险救援工作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应急照明设计是建筑消防电气设计的一个重要的内容,系统的安全稳定,直接牵涉到建筑的安全性,这就要求我们在设计中严格执行规范,做好消防应急照明的设计。大规模群体建筑及高层建筑,其特点有单层面积大、平面布置复杂等,容易让人在室内迷失方向,尤其是发生火灾等非正常情况下,伴随着烟雾让人们的视力受阻,此时,提供一条安全可靠、线路准确的应急及疏散照明通道显得尤为重要,也对应急照明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智能应急照明系统能在平时或火灾时提供应急照明及安全疏散方向指引,从而快速地疏散人群,减少伤亡。
  一、应急照明的种类
  因正常照明的电源失效而启用的照明称为应急照明。根据JGJ16—2008《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应急照明又可分为备用照明、疏散照明和安全照明三种。备用照明是指在正常照明電源发生故障时,为确保正常活动继续进行而设置的应急照明。在民用建筑中,备用照明通常应用在消防控制室、防排烟风机房、消防水泵房、变配电室、重要控制室等发生火灾或重大事故时仍需保证正常工作的场所。疏散照明指在正常电源发生故障时,为使人员能容易而准确无误地找到建筑物出口而设置的应急照明。在民用建筑中,疏散照明通常应用在楼梯间、疏散走道等人员疏散时必经的重要场所。安全照明指在正常电源发生故障时,为确保处于潜在危险中人员的安全而设置的应急照明。在民用建筑中,安全照明通常应用在手术室、急救室、人员密集等易使人员和设备受到严重危险的场所。
  二、智能应急照明系统的设计
  (一)智能应急照明疏散系统的功能
  检测、控制、报警是智能应急照明疏散系统的三大功能。智能检测系统可以对灯具的连接状态、备用电源、蓄电池的寿命等进行实时检测。智能控制系统可以自动选择逃生路线,控制灯具箭头指示方向;可以远程控制语音提示;可以自动检测应急灯具的转换;智能应急照明系统会在确认火灾后,切断非消防电源,开启应急照明等;当收到来自消防报警的信号时通过联动方式改变相应的逃生通道,优化火灾疏散路径;发生火灾后,根据消防联动对逃生路径进行调整;通过语音、频闪加强引导。
  (二)合理布置应急照明灯具
  在对应急照明灯具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要依据有关标准规范对位置、装高以及场所进行设置,并且在对建筑消防设施周围进行应急照明的设计时尤其要注意这几个方面,这些指示都是此过程不容忽视的方面。对于疏散有道、防烟楼梯间、封闭楼梯间在设置诱导灯、出口灯、高位疏散照明的同时,还应设置低位疏散照明,当灾情处于中后期时,可能出现烟雾将高位照明遮挡住的情况,此时就需要低位疏散照明为现场提供照度,低位照明与高位照明的效果及时间是不同的,在设计及施工阶段要注意二者不能够混淆,更不能只取其中一种照明方式。对于一些大型建筑,设计人员需对防火分界线及出口的位置有具体了解,才能更好的布置疏散诱导灯。
  (三)应急照明持续时间
  从应急照明电源的种类以及转换时间的要求,不难看出应急照明的持续工作时间是受到一定条件限制的。在《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规定:备用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可采用蓄电池作为备用电源,且连续供电时间不应少于20分钟,高度超过100m的高层建筑连续供电时间不应少于30分钟。而在《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中规定的是,疏散指示标志灯的持续工作时间:高层建筑不少于30分钟,超高层建筑不少60分钟。可见,不同规范所规定的持续供电时间是不同的,设计时宜掌握行业标准服从国家标准的原则。
  (四)疏散指示标志的设置
  (1)疏散指示标志应设置在安全出口和人员密集场所的疏散门正上方。(2)疏散指示标志应设置在疏散走道及其转角处距地面高度1.0m以下的墙面或地面上。灯光疏散指示标志的间距不应大于20m;对于袋形走道,不应大于10m;在走道转角区,不应大于1.0m。为了满足疏散走道和主要疏散路径疏散指示标志的视觉连续,以下场所还应在地面上增设灯光疏散指示标志或蓄光疏散指示标志:总建筑面积>8000m2的展览建筑,总建筑面积>5000m2的地上商店,总建筑面积>500m2的地下或半地下商店,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座位数超过1500的电影院、剧场,座位数超过3000的体育馆、会堂或礼堂。车站、码头建筑和民用机场航站楼中建筑面积大于3000m2的候车、候船厅和航站楼的公共区。
  (五)消防与平时照明兼用的应急灯控制方式
  在许多高层建筑中,在诸如公共走道、电梯前室、楼梯等经常有人走动的场所,常采用平时照明兼做应急照明的方式。在平时,这些灯具作为普通照明,用户可以根据需要来现场控制其开关;出现火灾情况时,不论其开关状态如何,一律强制点亮作为应急照明灯;平时作为普通照明时,现场开关打到“开”状态,则灯具正常点亮,当开关打到“关”状态时,灯具熄灭,但此时其相当于充电状态的常暗应急灯。在出现消防状况时,如果现场开关为“开”,则灯具依然保持点亮状态;若现场为“关”,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可以通过控制模块使得控制线接通,灯具也能点亮。
  三、应急照明系统配电线路的敷设方式
  应急照明系统配电线路的敷设方式应满足GB50016—2014第10.1.10条有关规定:(1)明敷时(包括敷设在吊顶内),应穿金属导管或采用封闭式金属槽盒保护,金属导管或封闭式金属槽盒应采取防火保护措施;当采用阻燃或耐火电缆并敷设在电缆井、沟内时,可不穿金属导管或采用封闭式金属槽盒保护;当采用矿物绝缘类不燃性电缆时,可直接明敷。(2)暗敷时,应穿管并应敷设在不燃性结构内,且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30mm。(3)消防配电线路宜与其他配电线路分开敷设在不同的电缆井、沟内;确有困难需敷设在同一电缆井、沟内时,应分别布置在电缆井、沟的两侧,且消防配电线路应采用矿物绝缘类不燃性电缆。
  四、结论
  智能消防应急照明系统作为建筑电气设计中必不可少的设计,需要引起一定的重视,因为这不仅仅关系到人们的人身安全,更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我国科技的不断发展,应急照明系统也在不断的完善中,在应用的过程中不断智能化、科学化,让人们更加重视消防意识,学会了自我保护,最大化的减少人身财产损失。
  参考文献:
  [1]朱世君.智能消防应急照明系统在民用建筑电气设计中的应用[J].现代建筑电气,2017(s1):206-208.
  [2]李琳.智能应急照明系统在建筑电气设计中的应用[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7(5):74.
  [3]王剑秋.对建筑应急照明设计的探讨[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7(07):91~92.
  [4]朱世君.智能消防应急照明系统在民用建筑电气设计中的应用[J].现代建筑电气,2017(S1):206~208.
  (作者单位:大连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其他文献
【摘 要】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物质生产行业,它与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的改善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把建筑产品看作完整的生命体,建筑机电工程就是生命体的心脏和纵横在机体中的血管。实现建筑机电工程项目质量口标,提高建筑机电工程质量水平,创建用户满意工程,是每个建筑施工企业实施质量管理的宗旨。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建筑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建筑机电工程设计更趋多样化、科学化、复杂化,建筑机电工程涉及
期刊
【摘 要】加强建筑工程质量与安全管理既是加速社会主义建设,市场竞争,实现现代化生产的需要,又是提高施工企业综合素质和经济效益的有益途径,是实现科学管理、文明施工的有力保证。因此本文笔者主要对影响建筑工程施工监理质量的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控制措施,从而促进建筑工程行业获得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施工阶段;质量控制;监理  引言  建筑工程质量与安全管理是进一步提高建筑质量和安全
期刊
【摘 要】土木工程活动是人类作用于自然生态环境最重要的生产活动之一,其中工程材料的生产与使用、工程设计、工程施工、工程建成后的使用及报废后的拆除等过程均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并不断产生废弃物,这些问题都将对生态环境产生极大影响。因此,土木工程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既要大力发展,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又要注重环境保护、资源节约,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对此,本文将针对土木工程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进行研究
期刊
【摘 要】建筑工程在我国经济中占据重要位置,建筑工程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要及时发现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外优秀的管理经验与先进的技术水平,努力改善建筑工程管理状况,提高我国建筑的质量以及完善建筑工程管理的体系,不断发展我国的建筑事业。  【关键词】建筑工程;工程管理;现状分析;控制方法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建筑行业发展迅猛,建筑工程管理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
期刊
【摘 要】中国建筑市场日益激烈的行业竞争态势,迫使建筑企业必须直面诸如经营风险、经营利润和市场压力等方面的生存挑战。建筑企业在确保其承揽工程项目的质量、安全、工期和环保等诸要素的可靠前提下,科学的经营管理是建筑企业经营的致胜关键。在企业经营管理的各环节中,建筑物料供给作为建筑工程项目的基础,备受工程项目各参与方的普遍关注。实施正确的采购策略可以减少建筑项目施工企业的物料采购成本、减少采购过程中的隐
期刊
【摘 要】随着国家经济的飞速发展,土木工程结构日益增多,土木工程结构健康监测成为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热点之一。通过配置合理的传感器来准确地实时地获取结构的健康信息,是实现土木工程结构健康监测的前提条件,是进行土木工程结构监测和评估的重要内容。传统的优化方法虽已运用到传感器优化布置中,但均有自身的局限性。现代智能算法作为随机类整体性启发式算法,表现出巨大的优越性,已被广泛应用在传感器优化布置领域,并且取
期刊
【摘 要】近几年来我国的经济建设的步伐逐渐加快,而建筑施工安全管理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如何有效地强化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已经成为相关工作者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相关单位的管理者应该切实做好安全管理工作,更新安全管理的观念,正确分析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问题,通过先进科学的安全管理方法,提高施工单位的安全管理水平,提高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水平,保证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和建筑物的社会性和效益性。  【关键词】建
期刊
【摘 要】随着国家对城镇污水处理厂排放标准要求的日益严格,一大批污水处理厂面临提标改造的状况,尤其在开发程度较高、环境承载能力弱、环境容量小的地区,污水处理厂主要污染物控制指标限值提高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Ⅳ类水平。  【关键词】城镇污水处理厂;提标工艺;排放标准  引言  现阶段,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的发展,给人们的生产以及生活方式带来了极大的变化,在这一实际环境之下
期刊
【摘 要】本文将对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深入探讨;使得施工企业能够获得最大化的经济效益及社会信誉,推动施工企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措施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增长,建筑工程领域在迅速发展,施工技术的不断创新,施工管理的不断成熟,施工环境的不断完善,但是建筑安全事故依旧保持在高位,生产安全事故不但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极坏的社会影响,同时也给施工企业名誉造成损
期刊
【摘 要】建筑根植于地域环境,地域性是建筑与生俱来的本质属性,并且一直伴随着建筑历史的整个过程。自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现代主义建筑风行世界开始,关于建筑全球化和地域性问题的争论就从未停息过。全球化环境既推动了建筑技术的进步,也带来了建筑文化的趋同。早期的现代主义建筑以不加区别、千篇一律的抽象模式在全球传播,割断了建筑与地域自然文化的关联性,特别是在许多拥有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国家和地区这促使不同地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