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狐臭:
几年前我曾住过的一个小区里有一个女孩自杀,虽然被抢救回来,但整个人都颓了,她不再去上学,也不见人。
我在小区里遇见过这个女孩,十五六岁的高中生,安静、乖巧,懂礼貌,据说成绩也很好。我无法想象,什么事会让这样一个女孩选择如此极端的方式。当时我还在电台做夜话节目主持人,她的母亲来找我,满面凄苦地希望我能跟她的女儿谈谈。“她喜欢上同班的一个男生,被拒绝了,她想不开就……”我非常不解:“那也不至于这样啊。”她的母亲吞吞吐吐,终于说:“他嫌弃她有狐臭。这也怪我,她之前跟我说过,但我一直没当回事。”我说:“这是小事啊,又不是不能治,到医院里做个小手术就好了。”“她小时候就有,但是很轻,几乎闻不见。来例假后味道突然大了。我叮嘱她勤洗澡,也给她买过止汗露之类的东西。我心疼孩子,也不觉得这是什么大事,为这个挨一刀不值。她上高中后,对这事开始特别在意,非让我带她去医院做手术。手术后的那段时间她特别高兴,但是冬天一过到了夏天,她发现自己身上又有味了——很轻,外人几乎闻不到。有一次我们去商场买衣服,我突然从穿衣镜里看到她正低下头使劲嗅着自己的腋下,我的心里咯噔一下,才意识到她有点儿不对劲了。”我说:“带她去北京的大医院,一定能根治。”她的母亲突然哭了:“上次就因为那个医生告诉她可以根治,却没有,她才崩溃了。现在她心里的病已经落下了,即便身上的病治好了,她也不相信已经好了。她现在觉着她的身体、她的房间、她的衣服,只要她待过的地方都会留下味儿。”
我不寒而栗。突然觉着自己所有的语言都苍白无力,我也第一次意识到一个小小的病症居然能压垮一个人,甚至一家人。
后来我搬离了那个小区,几年过去了,我不知道那个女孩现在的情况,一想起她就有些心疼。自然,她只是个极端的例子,但是病痛之苦,大病小恙,大疼小痛,以及因疾病带来的各种影响甚至错乱,这人生在世,又有谁没经历过呢?
例假:
我13岁时上学的学校厕所离教室非常远。有一天下着雨,接下来的一堂课要考化学,我怕迟到,伞也未打,一路飞奔着冒雨跑去厕所,再飞奔回来。试卷发下来开始考试,我觉着有点儿不对劲儿了。那天是我生命里第一次来例假。我的肚子开始剧疼,眼前发黑,试卷上的字全部模糊。大概我的脸色也变了,老师过来问我怎么了,我已经说不出话。老师到隔壁办公室找来另一位老师,搀起我要送我去医务室,但是一出教室的门我就晕倒了。
那是我第一次因为来例假晕倒。也就是从那时起,我每个月都会有一次惊天动地的“痛经”,痛到什么事也做不了,痛到昏厥,痛到生不如死。
家人也曾带我看过各种医生。不管我描述得多么真切,医生永远是一副轻猫淡写的样子:“很正常,很多女人都经历过。”“会好吗?什么时间会好?”“不一定啊。有的女人结过婚就好了,有的女人疼了一辈子。”
为了治好痛经,我喝过长达几年的中药,但是不起任何作用。有一阵子,我恨医生治不好我的病还不能体谅我的痛苦。但是即便深爱你的家人又如何?他们替代不了你的的痛,再爱你也无法感同身受。甚至我的母亲,她也是从少女时代过来的,但是她没有过痛经,至少没有像我这么严重,所以当我痛到大哭,她虽心疼,仍然会对旁人说:“这孩子被我惯坏了,吃不得一点儿苦。能有多疼?”我躺在床上听她说这话,平生第一次深刻地意识到身体的疼痛永远是一个人的,这世界绝不会有真正的感同身受。有很多次我如“死尸”般挺在床上,痛到灵魂似乎出了窍,“我”漂浮在天花板上,冷冷地看着床上那个被疼痛折磨的女孩,很想扔下“她”一走了之。医学上解释那是幻觉,我的理解那是对身体病痛的一种抗拒和逃避。
就在写篇文章的同时,我看到一条新闻,武汉一位31岁的女子因为痛经,近20年来一直靠吃止痛片硬抗。由于结婚多年都没有怀孕,最近她到医院检查,结果显示她患有子宫腺肌症,她的痛经就来于此。现在她的子宫已经扩大到婴儿脑袋大小,每个月的大量出血导致她重度贫血,因拖延时间太久,如今不得不切除子宫。因为这种所谓的小病延误了治疗,最终导致失去了终身做母亲的权利,这种痛苦已经不仅仅是身体上的了。
皮肤病:
人在生病时会发现:你所有的人生标签都不再有用,不管你是功成名就还是一介草民,是富可敌国还是一贫如洗,病痛面前,人人平等。
1845年,34岁的曾国藩得了一种叫牛皮癣的皮肤病。每当军事不顺,曾国藩的身上就奇瘁难耐,以至于搔得全身上下出血不止,那一年他的日记中最多见“遍身疮癣,且痛且痒”、“竞夕爬搔,不能成寐。左腿爬破,手上诸疮作疼”这样的话,每当奇痒难忍时,他唯有选择读书来转移注意力,“禽里还人,静由敬出;死中求活,淡极乐生。”即便他对外再强悍,疾病来袭,他也毫无招架之力,唯有忍受,深感“无生人之乐”。
张爱玲晚年在旧金山的一所老房子里住过两年,染上“睫毛头皮屑”症,从此开始了她长达十几年的皮肤病。她因此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不停地搬家,只要屋子里有蟑螂、跳蚤、各种微生物,到后来包括灰尘,都会导致她的皮肤病加重。坐一次公交车回来,如果发现有一只跳蚤被带回来,她就会连夜丢掉所有的衣服。她的皮肤病最严重的时候每时每刻都好像有虫子进到眼睛里,要反复用水龙头冲洗,身上磨破一点儿皮,就像鲨鱼见了血似的飞快地蔓延过来,团团围住,一个多月不收口。额头、耳朵里也因此长了脓包。她的皮肤病不断恶化,药已日久失灵,唯有照日光灯起点儿作用。有一段时间,她每天要在日光灯下足足烤23个小时。她最后被人发现独自一人在寓所去世时,寓所里所用的碗碟、毛巾、浴巾等所有的生活日用品都是一次性的,有人说是因为她自己无法打理采用一次性用具,或许是皮肤病所困,只能用崭新的东西。
花粉过敏:
2007年4月,李娜到欧洲参加红土赛季的比赛。这时候正是春暖花开的季节,到处花团锦簇,李娜患上了花粉过敏症,不停地打喷嚏,差不多每天要打三四十个。不过是打个喷嚏,除此也没有别的症状,所以她没有把自己的花粉过敏当回事。这样持续了两个月后,突然有一天她觉得右侧肋骨不舒服,开始时她没有在意,后来肋下的疼痛越来越厉害,距温网比赛还有一周的时候,她发现只要自己深呼吸一下,肋下就传来明显的痛感。赛会医生建议她去拍个片子,检查的结果是:肋骨骨裂。李娜很奇怪,在这个地方从来没有遭受到严重的碰撞,怎么会骨裂呢?医生仔细询问了情况后告诉她:她的骨裂是由于不停地打喷嚏造成的。打喷嚏居然打到骨裂了!李娜的心情非常郁闷,觉着荒唐和倒霉,但是毫无办法。那个赛季,她的大部分时间在伤病中度过。由花粉过敏引发喷嚏,又由喷嚏导致骨裂,把一心想飞得更高的李娜“劈”得外焦里嫩。
腰椎间盘突出:
我的一位朋友是大学里的老师,由于上课久站加上自身的体质问题患上了腰椎间盘突出。动过一次手术后复发,医生告诉她这个病不会彻底治愈,她在以后很长的日子里甚至余生都会有这个“突出”。她不能长时间走路、站立甚至坐着,稍有劳累,腿部开始隐隐作痛,她马上意识到“突出”要来了,这就意味着在接下来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她要一直卧床,什么都不能干——不要说正常的上课,连一丁点儿的家务都不能做。她看到家里乱成一团糟却无能为力,想到其他人按部就班地写论文、研究课题、晋升职称不停地往前走,她就万分焦灼。她对我说,以前没有病的时候经常抱怨人生的各种困顿与压力,一旦身体有了病,才知道那些身外的压力真不算个事儿,因为是身外的,想背就背,实在不想背可以扔给别人,再不然,可以降低标准,人生照常过得滋润。但是,一个病怏怏的身体,那份痛楚和无助却是任何外人都替代不了,而且是生生扔不下的。那些长夜里持续的疼痛无边无际,无休无止,让她特别绝望。
肝病:
她嫁了一个有肝病家族史的男人。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就是说她的丈夫在60岁、50岁甚至更年轻的40多岁时,很有可能像他家族里的历代长辈因肝病而早逝。因为爱情,她在完全知情的情况下顶住家里所有的压力和他走到一起。表面上看他们同普通的家庭没有什么分别,但是他们自己深知自己比任何家庭都活得小心谨慎。先是她的亲朋好友渐渐同她疏远了,尤其是吃饭聚餐,很少找她。开始时她非常不能理解,甚至很气愤。到她怀孕、做了母亲,她才深刻地体会到别人对她的那种态度是多么合理。她是一个有肝病家族史的男人的妻子,如今,她要生下一个这个家族的孩子。这个孩子会不会健康?有没有遗传到父亲带病的基因?整个孕期他们做了无数个检查,仍然不放心!那份忐忑和纠结让她如置身油锅般煎熬,才知道之前她的父母为什么对她苦口婆心。女儿出生了,虽然知道她的父亲不会通过拥抱这样的动作把疾病传给孩子,孩子一出生也马上接种了疫苗,每当她看到他们父女俩亲昵,她的心里就万分的不舒服。
几年前我曾住过的一个小区里有一个女孩自杀,虽然被抢救回来,但整个人都颓了,她不再去上学,也不见人。
我在小区里遇见过这个女孩,十五六岁的高中生,安静、乖巧,懂礼貌,据说成绩也很好。我无法想象,什么事会让这样一个女孩选择如此极端的方式。当时我还在电台做夜话节目主持人,她的母亲来找我,满面凄苦地希望我能跟她的女儿谈谈。“她喜欢上同班的一个男生,被拒绝了,她想不开就……”我非常不解:“那也不至于这样啊。”她的母亲吞吞吐吐,终于说:“他嫌弃她有狐臭。这也怪我,她之前跟我说过,但我一直没当回事。”我说:“这是小事啊,又不是不能治,到医院里做个小手术就好了。”“她小时候就有,但是很轻,几乎闻不见。来例假后味道突然大了。我叮嘱她勤洗澡,也给她买过止汗露之类的东西。我心疼孩子,也不觉得这是什么大事,为这个挨一刀不值。她上高中后,对这事开始特别在意,非让我带她去医院做手术。手术后的那段时间她特别高兴,但是冬天一过到了夏天,她发现自己身上又有味了——很轻,外人几乎闻不到。有一次我们去商场买衣服,我突然从穿衣镜里看到她正低下头使劲嗅着自己的腋下,我的心里咯噔一下,才意识到她有点儿不对劲了。”我说:“带她去北京的大医院,一定能根治。”她的母亲突然哭了:“上次就因为那个医生告诉她可以根治,却没有,她才崩溃了。现在她心里的病已经落下了,即便身上的病治好了,她也不相信已经好了。她现在觉着她的身体、她的房间、她的衣服,只要她待过的地方都会留下味儿。”
我不寒而栗。突然觉着自己所有的语言都苍白无力,我也第一次意识到一个小小的病症居然能压垮一个人,甚至一家人。
后来我搬离了那个小区,几年过去了,我不知道那个女孩现在的情况,一想起她就有些心疼。自然,她只是个极端的例子,但是病痛之苦,大病小恙,大疼小痛,以及因疾病带来的各种影响甚至错乱,这人生在世,又有谁没经历过呢?
例假:
我13岁时上学的学校厕所离教室非常远。有一天下着雨,接下来的一堂课要考化学,我怕迟到,伞也未打,一路飞奔着冒雨跑去厕所,再飞奔回来。试卷发下来开始考试,我觉着有点儿不对劲儿了。那天是我生命里第一次来例假。我的肚子开始剧疼,眼前发黑,试卷上的字全部模糊。大概我的脸色也变了,老师过来问我怎么了,我已经说不出话。老师到隔壁办公室找来另一位老师,搀起我要送我去医务室,但是一出教室的门我就晕倒了。
那是我第一次因为来例假晕倒。也就是从那时起,我每个月都会有一次惊天动地的“痛经”,痛到什么事也做不了,痛到昏厥,痛到生不如死。
家人也曾带我看过各种医生。不管我描述得多么真切,医生永远是一副轻猫淡写的样子:“很正常,很多女人都经历过。”“会好吗?什么时间会好?”“不一定啊。有的女人结过婚就好了,有的女人疼了一辈子。”
为了治好痛经,我喝过长达几年的中药,但是不起任何作用。有一阵子,我恨医生治不好我的病还不能体谅我的痛苦。但是即便深爱你的家人又如何?他们替代不了你的的痛,再爱你也无法感同身受。甚至我的母亲,她也是从少女时代过来的,但是她没有过痛经,至少没有像我这么严重,所以当我痛到大哭,她虽心疼,仍然会对旁人说:“这孩子被我惯坏了,吃不得一点儿苦。能有多疼?”我躺在床上听她说这话,平生第一次深刻地意识到身体的疼痛永远是一个人的,这世界绝不会有真正的感同身受。有很多次我如“死尸”般挺在床上,痛到灵魂似乎出了窍,“我”漂浮在天花板上,冷冷地看着床上那个被疼痛折磨的女孩,很想扔下“她”一走了之。医学上解释那是幻觉,我的理解那是对身体病痛的一种抗拒和逃避。
就在写篇文章的同时,我看到一条新闻,武汉一位31岁的女子因为痛经,近20年来一直靠吃止痛片硬抗。由于结婚多年都没有怀孕,最近她到医院检查,结果显示她患有子宫腺肌症,她的痛经就来于此。现在她的子宫已经扩大到婴儿脑袋大小,每个月的大量出血导致她重度贫血,因拖延时间太久,如今不得不切除子宫。因为这种所谓的小病延误了治疗,最终导致失去了终身做母亲的权利,这种痛苦已经不仅仅是身体上的了。
皮肤病:
人在生病时会发现:你所有的人生标签都不再有用,不管你是功成名就还是一介草民,是富可敌国还是一贫如洗,病痛面前,人人平等。
1845年,34岁的曾国藩得了一种叫牛皮癣的皮肤病。每当军事不顺,曾国藩的身上就奇瘁难耐,以至于搔得全身上下出血不止,那一年他的日记中最多见“遍身疮癣,且痛且痒”、“竞夕爬搔,不能成寐。左腿爬破,手上诸疮作疼”这样的话,每当奇痒难忍时,他唯有选择读书来转移注意力,“禽里还人,静由敬出;死中求活,淡极乐生。”即便他对外再强悍,疾病来袭,他也毫无招架之力,唯有忍受,深感“无生人之乐”。
张爱玲晚年在旧金山的一所老房子里住过两年,染上“睫毛头皮屑”症,从此开始了她长达十几年的皮肤病。她因此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不停地搬家,只要屋子里有蟑螂、跳蚤、各种微生物,到后来包括灰尘,都会导致她的皮肤病加重。坐一次公交车回来,如果发现有一只跳蚤被带回来,她就会连夜丢掉所有的衣服。她的皮肤病最严重的时候每时每刻都好像有虫子进到眼睛里,要反复用水龙头冲洗,身上磨破一点儿皮,就像鲨鱼见了血似的飞快地蔓延过来,团团围住,一个多月不收口。额头、耳朵里也因此长了脓包。她的皮肤病不断恶化,药已日久失灵,唯有照日光灯起点儿作用。有一段时间,她每天要在日光灯下足足烤23个小时。她最后被人发现独自一人在寓所去世时,寓所里所用的碗碟、毛巾、浴巾等所有的生活日用品都是一次性的,有人说是因为她自己无法打理采用一次性用具,或许是皮肤病所困,只能用崭新的东西。
花粉过敏:
2007年4月,李娜到欧洲参加红土赛季的比赛。这时候正是春暖花开的季节,到处花团锦簇,李娜患上了花粉过敏症,不停地打喷嚏,差不多每天要打三四十个。不过是打个喷嚏,除此也没有别的症状,所以她没有把自己的花粉过敏当回事。这样持续了两个月后,突然有一天她觉得右侧肋骨不舒服,开始时她没有在意,后来肋下的疼痛越来越厉害,距温网比赛还有一周的时候,她发现只要自己深呼吸一下,肋下就传来明显的痛感。赛会医生建议她去拍个片子,检查的结果是:肋骨骨裂。李娜很奇怪,在这个地方从来没有遭受到严重的碰撞,怎么会骨裂呢?医生仔细询问了情况后告诉她:她的骨裂是由于不停地打喷嚏造成的。打喷嚏居然打到骨裂了!李娜的心情非常郁闷,觉着荒唐和倒霉,但是毫无办法。那个赛季,她的大部分时间在伤病中度过。由花粉过敏引发喷嚏,又由喷嚏导致骨裂,把一心想飞得更高的李娜“劈”得外焦里嫩。
腰椎间盘突出:
我的一位朋友是大学里的老师,由于上课久站加上自身的体质问题患上了腰椎间盘突出。动过一次手术后复发,医生告诉她这个病不会彻底治愈,她在以后很长的日子里甚至余生都会有这个“突出”。她不能长时间走路、站立甚至坐着,稍有劳累,腿部开始隐隐作痛,她马上意识到“突出”要来了,这就意味着在接下来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她要一直卧床,什么都不能干——不要说正常的上课,连一丁点儿的家务都不能做。她看到家里乱成一团糟却无能为力,想到其他人按部就班地写论文、研究课题、晋升职称不停地往前走,她就万分焦灼。她对我说,以前没有病的时候经常抱怨人生的各种困顿与压力,一旦身体有了病,才知道那些身外的压力真不算个事儿,因为是身外的,想背就背,实在不想背可以扔给别人,再不然,可以降低标准,人生照常过得滋润。但是,一个病怏怏的身体,那份痛楚和无助却是任何外人都替代不了,而且是生生扔不下的。那些长夜里持续的疼痛无边无际,无休无止,让她特别绝望。
肝病:
她嫁了一个有肝病家族史的男人。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就是说她的丈夫在60岁、50岁甚至更年轻的40多岁时,很有可能像他家族里的历代长辈因肝病而早逝。因为爱情,她在完全知情的情况下顶住家里所有的压力和他走到一起。表面上看他们同普通的家庭没有什么分别,但是他们自己深知自己比任何家庭都活得小心谨慎。先是她的亲朋好友渐渐同她疏远了,尤其是吃饭聚餐,很少找她。开始时她非常不能理解,甚至很气愤。到她怀孕、做了母亲,她才深刻地体会到别人对她的那种态度是多么合理。她是一个有肝病家族史的男人的妻子,如今,她要生下一个这个家族的孩子。这个孩子会不会健康?有没有遗传到父亲带病的基因?整个孕期他们做了无数个检查,仍然不放心!那份忐忑和纠结让她如置身油锅般煎熬,才知道之前她的父母为什么对她苦口婆心。女儿出生了,虽然知道她的父亲不会通过拥抱这样的动作把疾病传给孩子,孩子一出生也马上接种了疫苗,每当她看到他们父女俩亲昵,她的心里就万分的不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