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中医脏腑辨证论治之沿革

来源 :上海中医药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_gre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中医之脏腑学说导源于《内经》。《内经》叙述了脏腑经络的生理功能、病理机制与疾病证候。由于当时的条件,对于脏腑的认识是从“藏居于内象见于外”而产生的。虽然书中有些地方有解剖的描述,那不是主要的,其主要的是生理、病理与病症关系在防治上的实际作用。某一脏腑、某一经络不是一个单位而是一个系统,它的生理与病理的关系,病理与病症的关系,在治疗效应上可以看到他们的系统性。当见到某一个系统的症状即依此系统而治疗时,可以收到临床效果。因此历代医家根据《内经》划分的系统,通过临床再实践再发展,便建立了祖国医学的脏腑辨证施治的纲领。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动态监测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白细胞计数(WBC)和肾上腺髓质素前体(proADM)对预测重症监护病房患儿医院感染的价值研究,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
用黄粉虫蛋白代乳料代替50%全乳饲喂3~9周龄荷斯坦犊牛,测定其腹泻率和增重。结果表明,试验组和对照组腹泻率分别为6.90%和6.35%,试验期增重分别为15.95 kg和16.35 kg,体增重
目的研究对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疗效。方法于2015年10月~2017年10月,选取60例我院收治的急性胆囊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进行腹腔镜胆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