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灸治疗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僵硬症状的改善效果分析

来源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fgzfgzf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督灸治疗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僵硬症状的改善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2018年9月—2020年9月收治的94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双盲随机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47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督灸治疗.分别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僵硬症状积分进行评估,并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进行统计.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的僵硬症状积分分别为(6.54±1.33)分、(6.71±1.29)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僵硬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僵硬症状积分(2.32±0.63)分低于对照组的(3.86±0.86)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7.87%和70.21%,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在西药治疗基础上联合运用督灸治疗,能显著改善其僵硬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项针配合吞咽治疗仪治疗脑卒中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梅州市第二中医医院针灸科、内科住院及门诊150例符合脑卒中吞咽障碍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1组、对照2组和观察组各50例进行临床观察;对照1组采用项针治疗;对照2组采用吞咽障碍治疗仪治疗;观察组采用项针配合吞咽障碍治疗仪进行治疗;分别在治疗10次、15次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对照2组与对照1组治疗10次、15次后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1组、对照2组治疗10次、15次后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目的:探讨补益通乳颗粒联合耳穴压豆治疗产后缺乳气血虚弱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产后缺乳气血虚弱型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予以补益通乳颗粒联合耳穴压豆治疗,对照组予以常规产后护理.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症状、中医证候总积分、泌乳素水平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中医证候总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泌乳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补益通乳颗粒联合耳
《内经》教学时,无论是疏通原文时的注释,还是经义的解析,都要通过“横向联系”和“纵向联系”的教学方法,才能准确把握经文的医学内涵,完整地参透其中的医学义理.对于涉及重要医学内容的经文,需要采取横向联系的教学方法,联系其他篇论相关原文而予以整合,才能给予属于《内经》的完整学术观点,而不仅仅限某一篇论局部看法;有些原文则要采用“纵向联系”的方法教学,才能捋清其学术发展脉络,展现中医药理论观点的走向轨迹.
目的:观察壮药龙盘止咳方对急性气管-支气管炎幼鼠模型IL-4/IFN-γ和基质金属蛋白酶的影响.方法:将Wistar幼鼠随机分成对照组、模型组,低、中、高剂量组和阳性治疗组.用烟熏法建立急性气管-支气管炎幼鼠模型,并采用不同剂量的壮药龙盘止咳方灌胃或小儿宣肺止咳颗粒治疗.治疗1周后取幼鼠血清及肺组织,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白介素-4(IL-4)和干扰素-γ(INF-γ)含量,采用qPCR和Western blot测定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含量.结果:与对
中药药性理论是中医药最重要的理论基础之一,中药四性理论又是其核心内容,四性是指中药具有寒、热、温、凉4种不同的属性.中医依据辨证论治,结合药物“四性”,实现针对性的临床用药.肿瘤是目前公认病死率最高的疾病之一,随着中医药对肿瘤认识的逐渐深入,中药治疗肿瘤因其独特的优势备受关注,越来越多的中药应用于临床抗肿瘤治疗,临床上出现了大量抗肿瘤作用的中药.笔者通过查阅文献,将目前临床常用抗肿瘤中药依据其寒热温凉不同药性,进行抗肿瘤作用机制的总结,利用“四性”理论发挥抗肿瘤中药针对性精准治疗的优势,以期为抗肿瘤中药的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指胃、十二指肠部以消化不良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非器质性疾病,是临床上最常见的身心疾病之一.心胃相关理论对中医中药及针灸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具有指导作用.通过分析神经肽Y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生理病理的影响,从中发现其与心胃相关理论的相关性,为中医学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提供现代医学理论支撑.
目的 探讨骨科术后患者采用穴位按摩联合耳穴埋籽预防呕吐的效果.方法 选择该院2020年1—3月收治的骨科手术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n=30)采用常规术后管理,试验组(n=30)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穴位按摩联合耳穴埋籽干预.对比两组的术后呕吐发生率及严重程度,并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中医症候积分、胃动力指标.结果 试验组的术后呕吐发生率为6.67%,低于对照组的33.33%,术后呕吐严重程度轻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的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积分
目的:通过临床研究,探求通督调神针刺法联合西药(叶酸、维生素B12和阿托伐他汀钙片)对高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症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IMT)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探索更加安全、有效、便捷的缺血性脑卒中早期预警和干预方案.方法:纳入60例符合本研究标准的Hcy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脑病科常规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给予B族维生素(叶酸、维生素B12)、阿托伐他汀钙片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通督调神针刺干预手法.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清H
目的 探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采用中医综合康复方案结合现代康复训练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2019年3月—2021年1月收治的9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5)与对照组(n=45).对照组采用现代康复训练,观察组则采用中医综合康复方案结合现代康复训练.对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吞咽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5.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中文版吞咽功能评估量表(gugging swall
目的 探讨中药穴位贴敷联合耳穴压豆对缓解妇科腹腔镜患者术后腹胀的效果.方法 选择该院2020年10月—2021年3月收治的妇科腹腔镜术后腹胀患者60例,以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30例在常规护理上采用中药穴位贴敷联合耳穴压豆方案干预.比较两组的腹胀控制率、恶心呕吐发生率、胃肠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试验组的腹胀控制率93.33%高于对照组的66.67%,恶心呕吐发生率0.00%低于对照组的2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