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化、数字灵工与短视频创意劳动者:一项劳动控制研究

来源 :新闻与传播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rix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平台化改变了新闻、信息和娱乐领域的传统工作方式,催生了以脑力、精神和情感劳动为核心的创意劳动者,引发了从"数字零工"到"数字灵工"的劳动升级.极端不稳定的工作状态需要一套意识形态加以引导,平台资本采用兴趣玩工、命运自主、情感能量、程序正义与希望劳动等一系列意识形态理念,维系着创意劳动者接受不稳定、无保障与缺乏安全感的工作,制造出创意劳动者的主动"同意",本质上是一种隐蔽的劳动控制.同时又以控制权"转移"、"创意"流水线与计量化"绩效"等组织技术和数字技术,直接控制创意工作者的劳动过程.技术是变革性力量,但并非"价值无涉的",资本的购买让技术成为权力工具,给创意劳动者带来了严密、精确的技术、组织与意识形态控制.
其他文献
对经济动员展开研究是深化当下中央苏区动员研究的关键所在.研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机关报《红色中华》,可知以《红色中华》为代表的红色报刊不仅是经济动员的报道者和见证者,也是经济动员的重要参与者和推动者.具体实践中,《红色中华》逐渐形成"号召——响应+革命竞赛"作用机制,为动员的启动、扩大和深入作出了重要贡献.这种源自苏俄的报刊宣传鼓动机制,被中央苏区红色报刊普遍地适用于经济动员中,也被以后党的报刊继承和发扬.建立在该宣传鼓动机制基础上的动员方法方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获得胜利的源泉之一,
从认识论的意义来讲,作为社会的类存在物的人,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始终是有目的地活动的主体。人在进行有目的的活动的时候,不但要运用自身的器官,发挥自身的体力与智力,而且要运用自己所创造的工具,以延伸自身的器官,放大自身的体力和智力,在有控制地作用于客体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目的。
学术界和实务界普遍认为,数据虽然可以成为新型民事权利客体,但单个自然人的个人数据并不具有价值,故而经过脱敏的、无法追溯到具体个人的数据归属于实际控制者,可用于商业开发和交易.这一思路虽然便于操作,甚至已成既定事实,实则架空了背后的经济意义,以保护人格权和隐私的名义遮蔽了数字平台与用户之间的一层原本应有的、基于数据权益的经济关系.当前,DaL模式主张将用户在线活动看作支撑人工智能开发的数据劳动,并以此主张平台支付用户数据收入;另一种激进观点认为用户应该向平台付费,将后者转变为依靠订阅费生存的公共媒介服务,彻
地点对于回忆空间的建构具有重要作用,不同文化情境中人们对于地点的描述,是将文化与社会记忆赋予地点的过程.论文聚焦一个传统村落,分析村民媒介使用和地点的关系,发现人们通过在社交媒体标注地点、创造新的网络地点等方式保存个人记忆.数码时代背景下,社交媒体中地方传统习俗、仪式等文化事项的呈现会与地点产生互动,从而构筑起人们对共同体记忆的回溯与书写.研究认为:社交媒体帮助人们建立一种即时性的地点档案,地点呈现与传统空间紧密相联,同时社交媒体又创造出新的记忆之所.
论文从驯化理论框架出发,运用网络民族志研究方法,主要考察年长世代对家庭微信群的风格驯化与意义建构,展现人对技术复杂又动态的驯化过程.通过对山西省北留村3个家庭微信群的参与观察,群内成员访谈的分析以及南方家庭成员的访谈参考,深描了家庭群中年长世代的日常表现和驯化细节.研究表明,年长世代是驯化家庭群的主导者.他们或独自或与年轻世代共同完成家庭群的建立,在驯化的客体化与整合阶段,他们根据传统礼数一步步驯化着家庭群的风格,并对其进行独特又传统的文化意义建构,最终构筑起一个社交媒体内的家庭文化空间.年长世代将家庭群
"草根逆袭"在媒介平台的流行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媒介通过四种话语模式抽象再现了这一现实议题.其中,奋斗话语、时势话语和才能话语分别侧重"草根"逆袭的不同原因,励志话语成为它们的共同底层逻辑.话语结构方面,逆袭话语始终围绕"草根/精英"、"逆/顺"和"袭/非袭"三组二元对立而展开,结构中的缺席概念和隐含关系才是各种在场意义的生成条件,话语所服从的权力秩序正是藏匿于这些被遮蔽的内容之中.从话语实践的角度看,"草根逆袭"是新闻生产者根据稳定的范式,对现实材料进行的象征化抽离和结构性改写;
新闻与历史联系紧密.有着深厚史学传统的中国,在近代本土报刊活动中也存在一种独特而突出的话语现象——"以史阐报",即在观念上认为中国近现代的报刊活动与传统史书书写行为的某些性质或特征类似,在话语上借用传统史学观念或实践解释、类比现代报刊活动.对于中国近现代这种新闻与历史的话语关系,既往学术界所采用的"史家办报"、"史家精神"等概念,难以从文化交互理解的视角深入审察其内生机理.实际上,以史阐报现象有着复杂的文化内涵,尤其是改变了原初意义上的西方近代报刊理念,建构了一种过渡时期具有强烈本土色彩的特殊
明代人有"好纪时事"的习惯,到晚明,时事信息传播大盛;尤其是明清鼎革之际,时事的书写、出版与传播均呈空前繁盛的局面.这一时期留下大量的记录时事之书,被统称为"甲申之书"、"甲乙诸书".不同于一般的野史、笔记,时事书承担着快速传递时事信息的功能,是具有自身特色的商业化出版物.时事作品与时政存在紧密的互动,这对其内容造成深刻的影响,人们批评其记载"猥繁不伦,异端丛出",正是那个动乱时代信息与舆论混乱的真实体现.大量的时事书写为"南明史"的编纂提供了丰富的材料,也为我们分析南明历史文本的生成
社交视频日志创造了一种媒介化的生存环境,融通慢性病患经验.结合量化和质化的抽样内容分析,论文以B站31位癌症患者博主的视频日志为对象,分析数字复合媒介与具身展演的相互作用对患病经验的建构.研究发现,样本中的疾病可见性,呈现出年龄、城乡和性别差异;癌症的媒介化生命周期具现为医疗化、感性化、商品化的疾痛身体;基于数字可供性的"活力"取代消沉,成为新的癌症的隐喻.
数字劳动研究多为横截面式调查,无法对不同数字经济实践进行分层化和历时性的考察.有鉴于此,论文结合生活史访谈、田野观察与档案资料的方法,尝试提出"数字化生计"的概念来理解残障人的数字经济实践,并在生命历程中追寻残障人的生计变迁.研究发现,对比卷入数字化浪潮前后的生活经历,数字经济与"互联网+"政策为残障人提供了更多就业机遇,但数字劳动的低端性和不稳定性与他们以往生计方式并无本质区别.残障人参与数字经济的动力不止于经济需求,还有社会化和自主性的需求."半残半工"构成残障人投身数字经济的劳动力再生产